1、“融”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nóng
B.róng
C.rǒng
D.nò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不是互为近义词的一项是( )
A.协助——帮助 依然——居然
B.精致——精美 惊奇——惊讶
C.特殊——特别 祝愿——祝福
D.干净——洁净 清晰——清楚
3、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A.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B.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C.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
D.池子没有出现在地图上,像河流那样蜿蜒地贯穿全国。
4、____的作品真是一座文化的金字塔。( )
A. 查老师 B. 爸爸 C. 莎士比亚
5、读句子,在动词下标上“△”。
1.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只苹果。
2.他说着把苹果一切两半。
6、读拼音,写词语。
fú hào mù tóng jiā jié jì lù bǎo cún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ōu zhōu chuàng jǔ zhì huì shè jì shè huì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7、写同音字。
bīng wǔ tuō
士(__________) 中(__________) (__________)地
(__________)块 (__________)会 (__________)掉
8、看拼音,写词语。
chén土 líng
声 jì
续 bō
动 双bèi
yīng儿 xī
望 pǔ
通 凶měng
lì
害
9、阅读
燕子
阳春三月,它来了。那小巧玲珑的流线型体态,着一身乌黑发亮的羽毛,轻悠敏捷,在春光中快乐甜美地飞翔,发出清亮圆润的啁zhōu啾jiū声。
我们江南水乡,春季里雨丝如烟如粉,无声无息地下着。新拔节的翠竹,清水田里的禾苗,池塘边的柔柳和刚刚绽开的桃花,在水雾碎雨中,绿莹莹、红润润的。这时,一只、两只,一对、两对……小燕子妙舞轻扬,穿来穿去。
天放晴了,阳光露出来。小燕子更活泼了。它斜飞在瓦蓝洁净的天空中,自由自在。瞬间,“唧”的一声,身子似个小黑点窜下来,在明镜般的水面上,横掠着,似乎要跌入水中。可它又轻身一跃,射入云中,这时,水面上撒落一朵小浪花,浪花绽开,荡漾出一圈一圈的波纹。
我问奶奶:“小燕子的尾巴为什么跟别的鸟不一样,像一把黑亮的剪子呢?”
奶奶说:“剪春呀!你看它飞来飞去,用剪子裁出一件春衣,给大地穿上。”
我相信了,又问奶奶:“那它为什么飞不停又唱不停呢?”
奶奶说:“闹春呀!春越闹越浓的。”
奶奶在堂屋靠近房梁的墙上,钉上两个小竹桩,小竹桩上放一片新瓦——这是给小燕子筑窝用的。几天后,两只燕子一前一后,绕着房梁飞了几圈,落在瓦片上,歪着头,小黑豆般的眼睛调皮地朝我们滴溜溜乱转,轻声细语地说:“叽咕、叽咕……”
“燕子在说什么呢?”我问奶奶。
“燕子在说,”奶奶告诉我,“不借你们的盐,不借你们的醋,只借你们的屋,给我们来住住。”
我乐极了,对着小燕子喊:“你们住吧!”
过一段时间,燕子孵出四只活泼可爱的雏燕。雏燕贪食,整天张口向爸爸妈妈要吃的。
我不明白,奶奶为什么这样欢迎燕子,她只图个吉利吗?在常识课上,我才知道燕子是这样的宝贵。老师说,一只燕子一个夏天能吃50万到100万只害虫。消灭了害虫,保护了庄稼,大地披上绿色的春衣。原来,燕子用汗水打扮春天,保护春天。
【1】阅读短文,把文中描写燕子外形特点的语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第2、3自然段,写出描写燕子活动特点的词语。
在雨中飞行时:________
在晴天飞行时:________
【3】在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奶奶喜欢燕子的原因,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燕子的诗句,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
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 观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突然 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1】用“√”在选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
【2】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比作______,形象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对句中的两个“多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出了鹿自豪、骄傲的心理 B.写出了鹿谦虚、低调的心理
【3】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主要写了鹿非常喜欢自己的角,而抱怨自己的四条腿长得难看。
B.这两个自然段从鹿的动作、语言和神态三个方面描写了鹿的陶醉和不满。
C.在朗读鹿说的话时,描写鹿角的要用自豪、赞美的语气朗读,描写鹿腿的要用叹息、抱怨的语气朗读。
11、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张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用“ ”画出蔡伦的造纸过程的句子。
【2】用“ ”画出蔡伦的造纸术为什么被传承下来的原因的语句。
【3】用“既……又……”造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习了本课,你想对蔡伦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迷路了,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转来转去。”这句话中“人烟”指的是 ,因为有炊烟的地方就有人居住。由此可以得出“荒无人烟”一词是形容一个地方 。“荒无人烟”的近义词有 、 等。从“ ”一词可以看出“我”迷路了。
13、课内阅读。
国王的橱柜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①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②“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③我就知道你不敢
懦弱的东西
铁罐说
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1】在文中“□”里填上合适的标点。
【2】“骄傲”在文中的意思是( )(填序号)
A.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B.自豪
C.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
【3】朗读文中画“ ”的三个句子时,句①应该用(______)的语调,句②应该用(______)的语调,句③应该用(______)的语调。(填序号)
①自然平稳 ②上扬 ③下沉
【4】从文中加点的词语中可以体会到铁罐和陶罐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滥竽充数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查,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ǐ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做好准备,他将让这300人轮流来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必定逃不过实践的检验。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住一切考验。
【1】体会词义,写近义词。
癖好( ) 赏赐( ) 蒙骗( ) 破绽( )
【2】根据文意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滥竽充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弥天大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学无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文中画“____”的句子,填空。
①“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意思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从下文找出描写南郭先生“吹竽”的语句,用“ ”画出来。
②画“____”的句子是南郭先生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南郭先生敢吹嘘是因为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齐宣王怎样才能避免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混进吹竽队伍中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生活中有南郭先生这样的人吗?做他这样的人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温暖》,完成练习。
温暖
一个孩子问爷爷:“您有皮球吗?”爷爷说:“没有。”不料孩子并不满足,而是一口气把这个问题问了四遍。爷爷挺纳闷儿的,于是在连续回答了四遍之后又反问了一句:“你为什么老问这个?”孩子说:“我喜爱您说‘没有’。”“为什么?”“因为您的胡子一翘一翘的很好看。”
于是爷爷笑了,胡子笑成了花——不是为别的,就是为了小孙子的这个“喜好”。这就叫温暖。
还有两个真人真事。
在美国,曾有个女孩给林肯写信,希望他留起胡子。林肯极认真地读了这封信,不仅立即给孩子回了信,还真的留起了胡子。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印度,泰戈尔曾收到一位姑娘的来信,信中问道:“爷爷,我想用您的名字给我的小狗命名,行吗?”泰戈尔不仅立即回信表示坚决同意,还特意加了一句:“在命名之前,最好先征求一下狗的意见。”当然这也叫温暖。
其实,温暖就是飘飘洒洒的春雨,是写在脸上的笑影,是义无反顾的响应,是一丝不苟的配合。
我以孤独的姿势站在车水马龙的交叉口,我看到无数的人面无表情地从我面前走过,偶尔有人停下来对我微笑,灿若桃花。
当你把温暖的心捧给这世界时,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世界原来是如此温暖。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灿若桃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义无反顾: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选取了哪些事例来说明“温暖”无处不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泰戈尔的“温暖”表现在( )。
A.同意留胡子
B.胡子笑成了花
C.同意用他的名字给小狗命名
D.连续回答了孩子四遍同样的问题
【4】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词语的含义有何不同。
当你把温暖的心捧给这世界时,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世界原来是如此温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修改病句。
赵州桥是李春设计并参加建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围绕第一句话展开想象写一写。
秋天的叶子形态各异,色彩鲜艳: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蓝天上的白云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边的柳树摆动着细长的枝条,好似___________。
(3)满山的红叶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雪花漫天飞舞,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仿写句子。
(1)例:天上的星星像小孩子的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这条河宽得我一眼望不到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一天,我和妈妈来到山坡上小木屋后面的。山坡上盛开着火红的映山红、鹅黄的迎春花、淡紫的牵牛花一丛丛……等我活泼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地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
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
这里景色幽静。村前是一个大池塘,①鱼儿像在蓝天里游动,②蓝天白云倒映在水中,③塘水清如明静。村后是一片青翠的竹林,竹林中山雀、画眉和小鸟相互对唱,鸣声清翠悦耳。到过这里的人们都说它真像一幅漂亮美丽的风景画。
1.第2句中①②③ 的正确顺序是:_____。
2.文段中有三个病句,两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抄写在下面横线上并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天地。 (30分)
同学们,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几年后家乡的环境会有怎样的变化呢?快动笔写一写,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家乡环境图吧!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