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因释/其耒/而守株
B.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C.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选词填空。
奥秘 神秘
(1)对( )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2)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 ),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遐想 幻想
(3)人类早就( )着飞向太空,登上月球,如今这已经成为了现实。
(4)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 )。
3、《小真的长头发》一文表现了( ),使文章读起来生动有趣。
A.儿童天真的想象力
B.儿童会吹牛
C.头发真的可以很长
4、大官坐在大堂上,不住( )地吆喝。
A居住 B停住,止住 C表示牢固或稳当 D表示静止 E表示胜任
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________的嘴巴 ________的眼睛 ________地等候 ________地观察
一________尺子 一________剃刀 一________推剪 一________师傅
6、查字典,完成练习。
我在读一本书,在读的过程中,我见到了一个不认识的字“旅”。这时我应该用___________查字法,先查_____________,再查____________。“旅”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出行,在外作客;②指军队;③共同。“军旅”中的“旅”的意思应选第_________种;“旅游”中的“旅”的意思应选第_________种。
7、这些带点字、词的意思我都知道。
1.绿阴不减来时路,阴:_________
2.姜蒿满地芦芽短,芦芽:_____________
3、小溪泛尽却山行 小溪泛尽:__________________ 却:_______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字词
一只鹿在池táng边喝水时,xīn shǎng
着自己倒yìng
在水中的影子,觉得四条细腿配不上yún
称的身段和精美别zhì
的角。当四条腿帮它摆脱了shī
子的追赶时,它才意识到腿很重要。
9、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年年有鱼
①古往今来,“鱼”与春节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春节的“鱼”文化,情趣盎然。
②民间有“无鱼不成席”之说,尤其是年夜饭,家家户户少不了一条鱼。因“鱼”与“余”谐音,寓意“年年有余”,象征新的一年里,丰盛有余。
③____________:有的地方用鲤鱼,象征“鲤鱼龙门”;有的地方用鲢鱼,以示“连年有鱼”;有的地方用鳜(guì)鱼,寄寓“富贵有余”。
④年年有鱼或连年有鱼,都是“有余”的谐音,只是为了讨个吉祥的口彩而已。
【1】这篇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请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来。
【2】如果要给第③段的横线处加一个中心句,你认为下列哪句话合适?(填序号)( )
A.年夜饭,鱼是一道美食
B.年夜饭,鱼这道菜物美价廉
C.在鱼的选择上,各地不尽相同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妈妈喜欢吃鱼头
在我依稀记事的时候,家中很穷,一个月难得吃上一次鱼肉。每次吃鱼,妈妈先把鱼头夹在自己碗里,将鱼肚子上的肉夹下,极仔细地捡去很少的几根大刺,放在我碗里,其余的便是父亲的了。当我也吵着要吃鱼头时,她总是说:“妈妈喜欢吃鱼头。”
我想,鱼头一定很好吃。有一次父亲不在家,我趁妈妈盛饭之际,夹了一个,吃来吃去,总觉得没鱼肚子上的肉好吃。
那年外婆从江北到我家,妈妈买了家乡很金贵的鲑(guī)鱼,吃饭时,妈妈把本属于我的那块鱼肚子上的肉,夹进了外婆的碗里。外婆说:“你忘啦?妈妈最喜欢吃鱼头。”
外婆眯缝着眼,慢慢地挑去那几根大刺,放进我的碗里,并说:“孩子,你吃。”
接着,外婆就夹起鱼头,用没牙的嘴津津有味地嗍(suō)着,不时吐出一根小刺。我一边吃着没刺的鱼肉,一边想:“怎么妈妈的妈妈也喜欢吃鱼头?”
29岁时我成了家,另立门户。生活好了,经常买些鱼肉之类的好菜,每次吃鱼,最后剩下的,总是几个无人问津的鱼头。
而立之年,喜得千金。转眼女儿也能自己吃饭了。有一次午餐,妻子夹了一块鱼肚子上的肉,极麻利地捡去大刺,放在女儿碗里,自己却夹起了鱼头。女儿见状也吵着要吃鱼头。妻子说:
“乖孩子,妈妈喜欢吃鱼头。”
谁知女儿说什么也不答应,非要吃不可。妻子无奈,好不容易从鱼鳃(sāi)边挑出点没刺的肉来,可女儿吃了马上吐出,连说不好吃,从此再也不要吃鱼头了。
(1)给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盛________饭(chéng shèng) 眯缝________(féng feng)
挑________刺(tiǎo tiāo)
(2)文中作者________次写到“妈妈喜欢吃鱼头”,当中的“妈妈”分别指的是作者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妈妈真的喜欢吃鱼头吗?为什么?
_____
11、迎春花
你见过迎春花吗?
我见过。今天清晨,我和爸爸走在青岛鲁迅公园的小路上,忽然,我发现远处有一簇簇黄色的小花。“爸爸,你看那是什么?”我一边惊奇地问爸爸,一边挣脱爸爸的手跑过去。到那儿一看,原来是一朵朵鹅黄色的花,花朵并不大,好像一个个小喇叭。这花的技条长而细,从根到花瓣儿,多得几乎把花枝盖了起来。枝头上的花蕾含苞欲放。青枝黄花,搭配得多么美丽!
我一边抚摸着花朵,一边问:“爸爸,这是什么花呀?”
爸爸笑呵呵地告诉我:“这是迎春花。尽管它没有月季花那样艳丽多,也没有茉莉花那诱人的芳香,可它不畏严寒,顶着寒风,惊人的毅力泛绿、吐蕾、开花,第一个向人们报告春天的来临,给大地增添了金色的光彩……
听到这里,我仿佛看见了千万朵迎春花变成了真的小喇叭,在向人们大声宣告:“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百鸟听到了它们的呼唤,唱着歌儿飞来了;树木听到了它们的呼唤, ;小河听到了它们的呼唤,欢笑着解冻了;而百花听到了它们的呼唤,也绽蕾开放了。
啊!迎春花,你是报春花啊!是你把绿色的春天唤回了人间.
【1】“含苞欲放”中的“欲”的意思是( )
A. 欲望 B. 将要 C. 需要 D. 想要,希望
【2】第三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写了迎春花的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文中把迎春花比喻成___________,并将它与_________ 、_________ 对比,突出了迎春花不畏_________ ,第一个向人们报告春天的来临。
【4】用第四自然段的加点词“尽管……,可……”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文中第六自然段的横线上添一句话,要和上下文一致。
【6】文中的“抚摸”一词流露了“我”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迎春花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雪地上的脚印
①6岁那年,他被诊断为重症肌无力。从此,他的生活变得不同于正常人。
②9岁那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天气骤变,下起了大雪。到了放学时,路上已是厚厚的一层雪,很多家长已赶到学校来接孩子。
③他想,自己腿脚不方便,雪又这么大,爸爸妈妈一定会来接他的。
④但是等了好久,他都没见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他的焦急变成了伤心。他的眼泪从面颊(jiá)流了下来。终于,他吸了一口气,咬了咬牙,迎着暮色,踏上了回家的路。这一段路走得实在艰难,不知摔了多少次跟头,也不知走了多长时间,委屈、恐慌和愤怒交织在一起。此时,他对自己的爸爸妈妈失望极了。
⑤终于,他到了家门口,让他没想到的是,眼含热泪的爸爸急忙跑过来为他开了门。随后,他那掩面痛哭的妈妈一下子扑上来,紧紧地抱住了他。一家三口哭成一团。
⑥许久,哭红眼睛的妈妈无比爱怜地摸着他的头,对他说:“孩子,你回头看一看,那路上的每一个脚印都是你自己走的。爸爸妈妈真为你骄傲!在你以后的生活中,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如果都能像今天这样顽强地走过来,那你将永远是爸爸妈妈心中最有出息的孩子,最棒的男子汉!”
⑦父母的爱,有时像一杯茶,初品时,是苦的,但回味却是甜的。
【1】第④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__________(动作、神态、心理)描写。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表现文章中心的一句话,用波浪线画出。
【3】“每一个脚印都是你自己走的。”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没有人陪伴,所以每个人都要自己走。
B.要敢于独自面对每一个困难,努力去战胜它。
C.面对人生,我们要走出与众不同的道路。
【4】第⑤自然段中,妈妈“掩面痛哭”表现了她怎样的内心情感?( )
A.为儿子迈出独自面对困难的第一步而欣慰。
B.为自己不能帮助儿子而内疚。
【5】你对文中爸爸妈妈的做法有什么看法?联系文章内容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jīn jìn)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
鹿不敢犹豫,撒(sā sǎ)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zhēng zhèng)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1】用“√”在文中括号里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给文中画“_____”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
仔细读文中的句子和换说法后的句子,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______)
A.文中的句子表达效果更好,更能表现出鹿对自己的细腿的强烈不满。
B.换说法后表达效果更好,更能表现出鹿对自己的细腿的强烈不满。
C.两个句子具有完全相同的表达效果,都能表现出鹿对自己的细腿的强烈不满。
【3】鹿是怎样从树枝中挣脱的?用“﹏﹏”在文中画出来。
【4】用一个词语概括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驴子曾经两次去沙漠旅行,差点渴死、饿死和被野狼吃掉,幸亏被骆驼搭救,这才捡回一条性命。
“吃一堑,长一智”,以后每次外出,不管去哪里,驴子总要在背上驮上很多粮草和水,还不忘驮上一根大木棒防身。驴子得意地称之为“出门三大件”。
有一次,驴子要去南方旅游,临行前照例把“三大件”驮在背上,东西多得腰都快被压弯了。
山羊和老牛见了,都说它去的是南方不是北方大漠,没必要带这么多笨重的东西。但驴子梗着脖子,坚持说:“考虑周全些,不吃亏!”
驴子一路都很顺畅,可在途经一座小山包时它遇到了麻烦——被两只野狼截住了。驴子下意识地想跑,可驮的东西太沉,怎么也跑不快。驴子想解下木棒御敌,不想绳索打了死结,根本解不开。
驴子想大声喊,向骆驼呼救,可远在大漠的骆驼怎么能听到它的呼喊?没几个回合,驴子就命丧野狼之口。
驴子做事考虑周全,没有错,但却过于小心,不能根据变化的情况随时调整,最终还是送了命。
【1】联系上下文,我知道加点的“吃一堑,长一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驴子的“出门三大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它每次出门都要带这些东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试着用上画线的词语概括故事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篇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前面的小凳(dèng dèn)子上摆着个针线笸箩,笸箩里放着剪刀、线团、布头和针线包。针线包上绣着个红五星,特别引人注目。多年来,邓奶奶随身带着它,一直带到了北京。从什么时候起,她就有了这个针线包呢?从延安的空洞里,从重庆的红岩村,也可能从二万千里长征(zēng zhēng)路上。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上“ ”。
【2】填空:笸箩里放着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特别引人注目的是__________。
【4】“邓奶奶随身带着它,一直带到了北京。”这句话中的“它”是指__________ ;这句话的意思应该选下面第(___)种。
(1)邓奶奶把针线包带到了北京。
(2)邓奶奶把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带到了北京。
【5】作者看到了绣着红星红旗的针线包想起了什么?请用“----- ”在原文中划出来。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给句子换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注意带点的部分,再照样子补充句子)
姐姐______________:“你怎么不打招呼就走了呢,真是急死人了!”
17、综合实践。
假设你在动物园春游时看到了以下两则材料,请结合材料完成后面的练习。
材料一 目前,全球共有17291种已知物种有灭绝危险。人类活动使物种灭绝正在以自然淘汰的1000倍的速度进行,而人类也正面临着生存基础日益缺失的危险。
材料二 经过环保主义者的多年努力,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已将大熊猫物种由“濒危”降为“易危”等级,熊猫的保护工作卓有成效。
请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准备一小段话,在“拯救濒危物种”主题班会上发言:你知道哪些濒危物种?你觉得导致物种濒危的原因是什么?对于濒危物种的保护你有什么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一读,体会两个句子中加点部分表现的情景,再试着写一写这样的句子。
①顾客蹭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椰子扑通一声掉进水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宫》这部电视剧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言行不一是一种极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月13日,终于戴上了红领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天到了,一朵朵鲜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是第一天开学,他穿戴的都是新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问题引起来大家的沉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春天到了,到处都生机勃勃。让我们选择一种植物,走近它,了解它,和它交朋友。写的时候,试着把你的观察和感受到的写清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