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的关联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B.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因为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所以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C.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故的时间是不同的。
D.如果这时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说不定就要打起来。
2、下面对这篇寓言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铁罐结实耐用,但易生锈;陶罐美观耐腐,但易破碎。
B.时间越长,陶罐的价值就越大。
C.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3、填入横线处正确的一句是 。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笑问客从何处来。
A. 儿童散学归来早 B. 儿童相见不相识 C. 儿童急走追黄蝶 D. 村庄儿女各当家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因释其耒而守株(释:放下)
B.冀复得兔(冀:希望)
C.兔走触株(走:走路)
D.田中有株(株:树桩)
5、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________)
2.我们的目光会在哪里相遇? (________)
3.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 (________)
4.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 (________)(________)
5.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房四宝:____________。花中君子:_____________。
(5)《元日》这首诗是____代诗人________所写,描写了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祥和景象。《清明》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_,诗中描写了清明时节__________的景象,表现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悲伤情绪。《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述了____代诗人________独在异乡,在重阳佳节想起了远方的亲人登高、插茱萸的情景,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感情。
7、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图片,把句子补充完整: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只燕子,随意地停在电线上休息,像___________ 。
3.观察图片,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________的鹤冠,_________的脖颈,__________的羽毛,加上____似的双腿,凑成了那样美丽优雅的丹顶鹤。
4.(1)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2)每一朵都很美。
这两句话的意思差不多,但第_____句的效果更好,因为_______________。
8、将下列四字词语书写在田字格中。要求:写正楷字,书写准确、规范、整洁,注意笔画的比例和间距。
没精打采 翩翩起舞 哈哈大笑
9、课内阅读。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从中蹦来蹦去,不一会儿,就把效能个猛的狮子甩在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挡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脚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在也没有追上。
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讲话,一边休息。他叹了叹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1】这则寓言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选自《__________________》故事集。
【2】写出下列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犹豫——________________ 灰心丧气——_______________
【3】当鹿角被树枝挂住时,鹿是怎样脱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画曲线的句子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短文,完成练习
盲人摸象
很久以前,有个国王叫大臣牵来一头象,让几个盲人去摸,然后,让他们说出大象是什么样子。
摸到大象牙齿的人说:“大象犹如一根长长的萝卜。”另一个盲人摸到大象耳朵,就说:“大象好似一个簸箕。”“不对,不对!”一个长得又矮又小的盲人摸着象腿说:“大象就像一根又圆又粗的柱子,搬都搬不动。一个摸到大象身子的盲人说:“依我看,大象犹如一堵墙。”最后一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于是说:“我觉得大象又细又长,仿佛一根绳子。”
国王听了哈哈大笑,说:“______”
【1】短文中一共有几个盲人在摸象?他们分别摸到了大象的哪些地方?
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几个人谁说得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3】发挥想象,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写国王的话。
【4】从这个小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1、 裁缝说:“那么,你( )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 )不得不由着性子穿上,可是您无论在秋天、夏天还是春天穿一件棉袄,人家都会笑话您的。我呢,绝不会让别人笑话您。( ),在您穿上我做的美观大方的新棉袄的时候,大家还会围着您直夸奖,( )羡慕您呢。”
【1】按照课文原文填空。
【2】用加点的关联词造句。
无论……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对反义词:(夸奖)——(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剪枝的学问(节选)
春天到了,桃花开了,王大伯的桃园红云片片。浓郁的花香引来了无数的蜜蜂,它们欢天喜地地在花间飞舞。我和小伙伴们在桃园里奔跑着,嬉戏着。看着满树的桃花,我盼望着这朵朵桃花能早日变成又大又甜的桃子。
暑假里,我又一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啊,只见一棵棵桃树上挂满了桃子。桃子成熟了,一个个光鲜红润,仿佛胖娃娃的脸蛋。我又惊又喜,不禁想起王大伯去年剪枝时说的那番话,还真有道理呢!
【1】从选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浓烈——( ) 希望——( ) 哲理——( ) 好像——( )
【2】这两个自然段是按___________顺序写的。
【3】选段中画线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4】选段结尾处“这还真有道理呢”中的“道理”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天地。
纸的发明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___学富五车___形容一个人学问高___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___再后来___有了蚕丝织成的帛___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___帛比竹片___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发现,盛放蚕茧的蔑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成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进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州,极大地促进了人类设会的进步和文划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1】请给第二自然段的横线处加上标点符号。
【2】这篇文章是按___________顺序来叙述的。你是根据哪些词语或短句判断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最后一个自然段的错别字并改正。
错别字(______)→改正后(______)
错别字(______)→改正后(______)
错别字(______)→改正后(______)
错别字(______)→改正后(______)
14、阅读在线。
雨
星期天下午,我坐在窗前做作业。忽然天色暗了下来,刮起了一阵狂风,要下雨了。我赶忙关紧窗户,屋里顿时特别地闷热。
一会儿,粗大的雨点落下来,打在玻璃窗上“啪啪”直响。雨越下越大。我透过玻璃窗向外望去,天地间像挂着无比宽阔的珠帘,迷蒙蒙一片。雨落在对面屋顶的瓦片上,溅起一朵朵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雨水顺着屋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了一条线。地上的水越来越多,汇合成一条小溪。
真是一场及时雨呀!田里的玉米一定会咕咚咕咚喝个痛快。我仿佛看到雨水流进地里,流进果园里,流进人们的心窝里。
不久,云散了,雨住了,太阳照亮了大地。我推开窗户,一股泥土的芳香迎面扑来,空气像过滤过似的,格外清新。窗外的杨树、柳树,经过雨水的冲洗,舒枝展叶,绿得发亮,美丽极了。
1.短文是按_______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2.用“____”画出文中的拟声词。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标上序号,然后再按要求填空。
第一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第二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1.时间
2.啪啪 咕咚咕咚
3.①我透过玻璃窗向外望去,天地间像挂着无比宽阔的珠帘,迷蒙蒙一片。把雨雾 珠帘
②雨落在对面屋顶的瓦片上,溅起一朵朵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 水花 薄烟
15、阅读理解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 )的春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 )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这段话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
【3】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了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写两句。
___________
【4】这篇课文写的是燕子,作者为什么还要描写烂漫无比的春天呢?
___________
16、口语交际。
当你看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时,家长总是说:“这些书和学习无关,别看了,还是看点有用的吧!”你会怎么劝说家长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1)海底蕴藏着煤、铁、石油。
海底储存着稀有金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仔细观察寻找。
我们能从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学会劝说。
一天下课时,一个一年级的小同学坐在楼梯的扶手上往下滑,你正好看见了,这时,你准备怎样劝说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语段。
阅读课外书籍,可以使我们增强知识。我们因此要多读一些童话、诗歌、语文课本……只有大量阅读,广泛积累,才能我们的写作水平。
20、修改病句。
1.早晨,我锁好大门,走出家门,上学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年了,我换上了漂亮的新衣服,把旧衣服脱了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个好差班级,真有明显的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聂将军精心照料两个日本的孤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续写《乌鸦和狐狸》的故事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