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本溪2025-2026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搭配恰当的一项是( )。

    A. 改进缺点 B. 说明立场 C. 传承文化 D. 发展想象

  • 2、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风一吹,鸟窝就在枝头跳起了舞。比喻

    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夸张

    C.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设问

    D.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拟人

  • 3、“老师要的( )你的道歉,( )要让你知道错在哪儿。”正确的关联词是(       

    A.无论…都…

    B.不是…而是…

    C.不但…而且…

  •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方便  朝鲜 轻便 欧州 B.大约  盛放 吸收  阿拉伯

    C.经验  破布 切断  青同器 D.伟大  记录  保存 造纸木

二、填空题 (共3题,共 15分)
  • 5、根据情境,完成填空。

    (1)小蚂蚁们在队长的指挥下,一步一步把奶酪搬进洞里,真是“______________,泰山移”。蟋蟀红头和青头“_________,其利断金”,经历了一场有惊无险的牛肚子之旅。

    (2)在“_______________,淡妆浓抹总相宜”诗句中,我看到了西湖美丽迷人的景色;秋天,面对红红的枫叶,我不禁吟诵起杜牧《山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风,是大自然的____________,他会在森林里___________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_______________,唱出不同的歌曲。

  • 6、文学常识填空。

    冰心,原名_____________,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她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如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

  • 7、看拼音,写词语。

    huó     ( )     chuī     ( )   luò( )   gǎn   ( )

       lǒng( )     ǒu     ěr( )     xián     sǎn( )     xiān       ( )

三、书写 (共1题,共 5分)
  • 8、看拼音,写词语。

    yàn zi lú yá méi zi mì fēnɡ biàn rèn

    jiāo ào qiān xū nuò ruò   shì yàn tuī cè

四、现代文阅读 (共7题,共 35分)
  • 9、课内阅读。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①北宋时候,有位画家叫张择端。他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这幅画长528厘米,高4.8厘米,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这幅画已经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了,现在保存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里。

    ②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的功夫。光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在这上面了。

    ③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④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一个人骑着马,正往桥下走。因为人太多,眼看就要碰上对面来的一乘轿子。就在这个紧急时刻,那个牧马人一下子拽住了马笼头,这才没碰上那乘轿子。不过,这么一来,倒把马右边的两头小毛驴吓得又惊又跳。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连忙回过头来赶小毛驴……你看张择端的这幅画是多么传神啊!

    ⑤《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场景。

    1短文第3自然段主要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

    A.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B.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

    C.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

    D.别看画上的人少,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2张择端画《清明上河图》很传神,体现在________

    A.画上的人来来往往、形态各异。

    B.这幅画已经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了。

    C.画上的人虽小,但每个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D.这幅画现在还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

    3桥北头的情景最有意思,请给下面的语句排序,把序号写在( )里。

    ____马右边的小毛驴被吓得又踢又跳。

    ____人太多,骑马的人差点撞上对面的轿子。

    ____一个骑马的人,正往桥下走。

    ____桥边看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

    ____骑马人拽住了马笼头,才没撞上去。

    4文中哪些词语让你觉得新鲜有趣?圈画出来,并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句话。

     

  • 10、阅读《我爱故乡的杨梅》片段,回答问题。

    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的。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我小时候,有一次吃杨梅吃得太多,发觉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我才知道杨梅虽然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因为它太甜,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吃饱了杨梅再吃别的东西,才感觉到牙齿被它酸倒了。

    1照样子写一写。

    甜津津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又酸又甜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填颜色。

    杨梅先是_________的,随后变成_________,最后几乎变成_________的了。

    3用“——”画出描写杨梅味道的句子。

    4你从“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吃过杨梅吗?请用一两句话描写一下你心目中的杨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麦哨(节选)

    湖边的草又肥又嫩,只消用手拉拉,竹篮很快就装满了。男孩子(  )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  )跟头、(  )蜻蜓,还有摔跤比赛。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玩累了,喊渴了,不知是谁一声招呼,大家采集起“茅茅针”来。那是一种和茅草差不多的野草,顶部的茅穗儿还裹在绿色的叶片里,显得鼓鼓的。剥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里嚼嚼,吮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

    “呜卟,呜卟,呜……”

    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1选择恰当的字填入选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①竖  ②翻  ③跑

    2选文主要写了孩子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活动。

    3选文中的孩子们拥有(  )的童年生活。

    A.十分艰苦,需要经常帮助家里劳动

    B.十分枯燥,没有很多玩具

    C.十分快乐、自由

  •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1)按要求写拟声词。雷声________      雨声________      风声________

    鸟叫声________    钟声________      铃声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划线的字。天空下一大块。    塌:________。

    许多人被火围在山顶上。    困:________。  

    (3)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这个词来写的,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方的可怕。

  • 13、离开海洋的鱼

    一条生活在大海里的鱼总感到自己的生活十分乏味,一心想离开大海,去别的地方过一种新的生活。

    一天,这条鱼被渔夫打捞了上来,它高兴地在网里摇头摆尾。但当它听到渔夫与他的儿子讨论用什么方法吃它的时候,它吓得昏了过去。当它醒来时,发现自己正待在一口装满水的破旧水缸中。原来,是它那身漂亮斑纹救了它。

    每天,渔夫都会往水缸里放些鱼虫,鱼很高兴,不停地晃动着身子,展示着它漂亮的外表,讨渔夫的喜欢。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鱼儿一天一天地在水缸里游,每天享受着这样的生活,再也不愿意回到大海了。

    渔夫要出海了,得十天半个月才能回来,留下儿子看家和照顾那条鱼。第一天,鱼儿没按时吃到鱼虫。第二天,它没有吃到任何东西,开始抱怨渔夫的儿 子为什么会这样对待一条漂亮的鱼。第三天,它饿得头昏眼花,渐渐支持不住。 这时,它想到以前在大海里,虽然有时十多天找不到食物,但自己依然行动敏捷, 和伙伴们漫游觅食,可现在身子发了福,而且游水的本领也大不如从前了。第四 天,鱼儿终于有吃的了,但不是鱼虫,而是渔夫儿子吃剩的饭。鱼顾不上讲究这 些了,大吃起来,它饿得实在不行了,再不吃,也许会饿死。渔夫的儿子总是隔 三岔五地送些剩饭,鱼儿不停地抱怨,但它一点办法也没有。

    终于,有消息传来,渔夫出海遇难了。渔夫的儿子收拾东西准备搬走,什么都带上了,只是忘了那条漂亮的鱼儿。

    鱼又开始抱怨,抱怨水缸太小,抱怨没有吃的,抱怨渔夫的儿子对它太无 礼,抱怨渔夫轻易出海……只是忘了抱怨自己。它又开始幻想:一个富商路过此 处,发现一条漂亮的鱼,于是把它小心地收好,养在自己家中的大水缸里,每天都有可口的鱼虫……

    太阳升起来了,四周静悄悄的,在那口破旧水缸里,一条漂亮的鱼漂了起来,它已经死了。

    1这条鱼一心想离开大海是因为:(

    A. 它总感到自己的生活十分乏味。 B. 大海中其它的鱼让它感到讨厌。

    C. 它想去别的地方过一种新的生活。 D. 它觉得自己生活乏味,想过一种新生活。

    2第②自然段渔夫和他的儿子没有吃掉这条鱼是因为:(

    A. 这条鱼救了渔夫。 B. 鱼吓得昏了过去。

    C. 他们不喜欢吃鱼。 D. 鱼漂亮,舍不得吃。

    3第⑤自然段的这样对待指的是:(

    A. 给它鱼虫吃。 B. 不给它食物吃。

    C. 给它剩饭吃。 D. 渔夫出海了不管它。

    4下列选项能表现出第④自然段中鱼的心情的是:(

    A. 安于现状 B. 后悔莫及 C. 力争上游 D. 无可奈何

    5以下各项是同学们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 一条鱼觉得生活乏味,一心想离开大海,去过一种新的生活。

    B. 一条鱼总是抱怨别人,大海中其它的鱼都不喜欢它。

    C. 一条鱼离开大海到渔夫家,在渔夫出海前它过着幸福的生活。

    D. 一条鱼被渔夫收养,渔夫遇难了,他的儿子走了,鱼死了。

  •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紫罗兰

    我赞美紫罗兰。

    紫罗兰的叶子真奇怪,别的植物颜色是绿的,它却偏偏是紫色的,而且颜色是那样深,那样浓,好像有谁刚在那叶子上染上紫色,马上就要滴下来似的。紫罗兰的叶子狭长,跟竹叶的形状差不多。盘曲的茎枝毫无拘束地伸向四周,初生的芽儿茁壮向上。

    紫罗兰的花是淡红色的。它好像是嵌在精致的紫色小船里的红玉石。紫罗兰的花十分小,有三片柔柔的花瓣,花瓣中间有几根黄色花蕊,就像戴着一顶顶金黄色的小帽儿,又像展翅欲飞的金蝴蝶。它们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弯,有的直。看上去,那几个花蕊好像正围着一个圆圈游戏,玩得多开心!要是你去闻,鼻子还未凑近,一股淡淡的香味早钻进了鼻孔。雨洒在叶面上,结成了一个个晶莹的小水珠儿,春风拂过,不时机灵地钻进泥土里。

    紫罗兰的生命力很强。有一次,我一不小心,把一枝紫罗兰折断了。正在我不知所措时,阿姨告诉我,可以把断枝再插上,它又能生根了。果然,不几天,那枝紫罗兰真吐出了嫩芽儿。

    啊!紫罗兰,用它那朴实而又别具风韵的美,默默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我赞美紫罗兰!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第三自然段先写了紫罗兰花的________,接着写了紫罗兰花的________,最后写了紫罗兰花的________。

    2本文采用的结构方式是(    

    A. 总—分—总   B. 总—分   C. 分—总

    3紫罗兰的叶子有什么奇怪的地方?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本文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月迹

    我们看时,那竹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子,一个失望。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去寻月吧。”

    1在短文中找出反义词写下来。

    高兴——_____ ——_____

    2这段话主要写了穿衣镜里月亮的变化,请你用“~~~~”准确地把相关语句画出来。

    3看着穿衣镜里的月亮,大家的表现怎样呢?请你用  准确地划出来。

五、语言表达 (共3题,共 15分)
  • 16、按要求写句子。

    1.妈妈说:我要开会,晚点儿回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例: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

    花盆__________掉在地上摔碎了。

    3.修改下列病句。

    (1)乒乓球对我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

    (2)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写出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样走难道能到楚国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差不多都到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口语交际

    春季是流行传染病高发季节,医生呼吁大家外出都戴好口罩,可有一些老人嫌麻烦总不愿意戴。如果你看到了,会怎么劝老人戴上口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2题,共 10分)
  • 19、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我的家乡在温州,那里景色秀丽。远处有雁荡山、楠溪江,空气清洁,游人琳琅满目。近处是江心屿,每天都会大批游客吸引来这儿。晚上,五颜六色的红灯勾画出东塔、西塔的轮廓,像一个小小的“不夜城”。我的家乡真是太迷人啦。

  • 20、修改下面一段话。

    我令年九岁,读三年级的学生。语文对我很感兴趣。我特别喜欢看课外,并且作文写得很精彩。我虽然语文成绩好,而且数学成绩也很棒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妙笔生花。

    你一定很爱自己的家乡吧?家乡的山山水水,家乡的一草一木,是多么熟悉啊!请你以美丽的家乡为题,用自已手中的笔描绘出家乡的美!写一处景物,按一定的顺序表达清楚,如果能展现丰富的想象就更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书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