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选项中含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 )
A.辨论 分辩
B.日历 厉害
C.救援 缓慢
2、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
B.他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唱起了一首(轻快)的歌曲。
C.这只小狗的鼻子真(灵敏),老远就闻到了食物的气味。
D.他的双手十分(灵活),不一会儿,就捏好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泥人。
3、(《剃头大师》)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节选自杨红樱的小说《开心男孩》。
B.课文中的“剃头大师”是指理发店的老师傅。
C.“剃头大师”其实是一种调侃,以“剃头大师”为题,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4、《金鹅》中只有当小傻瓜带着什么来见国王时,国王才答应他与公主结婚。( )
A.能吃下很多面包的人 B.能喝下很多葡萄酒的人 C.水陆两用的船
5、写出画线字音序和部首,并选择正确的解释打“√”。
要查的字 | 音序 | 部首 | 解释 |
举证 |
|
| ①向上抬;②提出;③推选;推荐;④全 |
镇定 |
|
| ①压;②用武力维持安定;③安定 |
6、日积月累。
(1)“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两句诗中出现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____。
(3)“文房四宝”指的是_____;“中医四诊”指的是______。
(4)过而不改,________。改过不吝,_______。
7、我能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奇______艳 物______丰______ 光______夺______
随风____________ 灰______丧______ ____________迷人
8、看拼音,写词语。
qīng tíng bō li xiàn mù yōu lǜ
má yǐ shū zhuāng qīng xié yán wù
biǎo yǎn wéi gǎn xùn sù qū zhú
9、文段阅读
秋天,蒲公英妈妈的孩子们都长大了。他们每人头上长着一撮蓬蓬松松的白绒毛,活像一群“小伞兵”。许多小伞兵 挤在一起,就成了个 白绒球!
小伞兵有许多好朋友,那就是隔壁苍耳妈妈的孩子——小苍耳。
小苍耳身体 ,像个枣核,全身长满 刺。小伞兵亲热地把他们叫做“ ”。
【1】把文中横线处填上词语。
【2】仿写词语。
蓬松——蓬蓬松松
( )—— ( ) ( )——( )
【3】联系课文说说“小伞兵”和“小刺猬”各自靠什么旅行的。
小伞兵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刺猬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我没有钓住那条鱼
我这一生,有过许多令人难忘的时刻。然而,我经常会想起来的,是第一次跟叔叔去钓鱼。记得那是初秋时节的一天,温煦的阳光静静地照耀着树林。叔叔带我去钓鱼。我模仿别人钓鱼的样子,甩出钓线。忽然,诱饵消失得无影无踪。我赶紧猛地一拉鱼竿,没想到扯出的却是一团水草。我失望极了。
过了许久,我感觉有什么东西在拽(zhuài)我的钓线,并一下子将它拖入了深水中,我连忙往上一拉鱼竿,立刻看到一条逗人喜爱的小狗鱼在璀(cuǐ)璨(càn)的阳光下活蹦乱跳。“叔叔!”我掉转头,欣喜若狂地喊道,“我钓住了一条!”“还没有哩。”叔叔___________地说。他话音刚落,只见那条惊恐万状的小狗鱼鳞光一闪,箭一般地射向河心。钓线上的鱼钩也不见了。我功亏一篑(kuì),快到手的捕获物眨眼间又溜走了。
我分外沮丧,可叔叔却___________地对我说:“记住!在鱼儿尚未被拽上岸之前,千万别吹嘘(xū)你钓到了鱼。事情没成功就自吹自擂一点用也没有;纵然办成了也不需要自夸,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
打这以后,每当我听到人们为一件尚未办成的事情而自我吹嘘时,我就___________地回忆起小河边垂钓的那一幕。
【1】照样子,写词语。
(1)眼巴巴(ABB式)___________
(2)自吹自擂(ABAC式)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相应的横线上,填序号即可。
①慢条斯理 ②意味深长 ③情不自禁
【3】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加点的词语。
功亏一篑: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
【5】文中词语写出了“我”的心情变化___________→欣喜若狂→___________。
【6】这次垂钓的经历让我明白了什么?用“______”画出文中的句子。
11、阅读与思考
《老槐树》节选
校园里有一棵老槐树,高大、粗壮。说它高大,一点也不过分,它的树梢快要碰到三层楼的楼顶了。说它粗壮,确实够惊人的,它那灰褐色的树干,两个小朋友也合抱不过来。那笔直的树干撑起巨大的树冠,活像一把张开的绿色大伞。茂密的树叶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同学们最爱在大树下游戏、玩耍。一阵阵风吹过树梢,树叶哗啦啦地响,似乎老槐树也同我们一起发出了欢笑……
【1】写近义词
确实——(_________) 似乎——-(________)
【2】在文章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矮小——-(_________) 稀疏——(________)
【3】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用横线画出来。
【4】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用波浪线将它画出来。你能仿照它也写一个比喻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
吹糖人
几响清脆的锣声,划破了村庄的宁静,街上立刻飞起忙乱的脚步。乡下的孩子一听到这锣声,就会脚板下生风,不一会儿就把小小的糖摊儿围起来。孩子们睁大双眼,眼珠儿随着糖人师傅灵巧的双手滴溜溜地转,惊奇地着着一个个小玩意儿怎样诞生。
糖人师傅的手像在变魔术,一会儿变出个孙悟空,一会儿交变出个大公鸡;一会儿是小兔子,一会儿又是老母猪……一小块糖稀他捏几下,用嘴一吹,手上就托起了这些生灵、“糖人师傅的嘴,怎么这么神呢?”孩子们心里非常好奇,都伸长脖子瞪圆双眼,恨不得撬开他的嘴看个明白。
一会儿几个孩子掏出母亲给的钢镚儿,买了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糖人,高高兴兴地举着跑回家去。没买糖人的孩子,羡慕地跟随着,说说笑笑地走出老远、老远。
一个糖人一个故事。孩子们凭借想像,讲述糖人的趣事,这个这么讲,那个那么编,嘻嘻哈哈地说个不停。猛然发现糖人要融化,这才想起应该吃掉。可是谁吃第一口,又成了难题。大家让掏钱的孩子先吃,掏钱的孩子又让别人先吃,推让好久定不下来,只好猜拳。猜胜的孩子拿起糖人,端详一会儿用舌尖舔舔,然后郑重地让给别人,别人依然用舌尖小心地舔舔,谁也不想咬碎这个糖人。糖人就这样渐渐地融化了,消失了。
我的童年早就过去了,可是这些事情却经常想起。每当想起这些,我就自然想起那些小伙伴。原来糖人在我的心中还没有融化呢。
【1】下列加点的内容反映了孩子们什么样的心情?请写在括号里。
①乡下的孩子一听到这锣声,就会脚板下生风,不一会儿就把小小的糖摊儿围起来。__________
②孩子们心里非常好奇,都伸长脖子瞪圆双眼,恨不得撬开他的嘴看个明白。____________
③猜胜的孩子拿起糖人,端详一会儿用舌尖舔舔,然后郑重地让给别人,别人依然用舌尖小心地舔舔,谁也不想咬碎这个糖人。____________
【2】短文的2~4自然段围绕“糖人”写了三件事,请补充完整。
(吹)糖人→________糖人→___________糖人
【3】为什么说“糖人在我的心中还没有融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每当林巧稚回忆起她中小学时期的生活,她总要称赞老师讲授知识时注意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比如上地理课时,老师就把她们带到海边,在海滩上做地形的沙盘。大家边玩边做,兴趣盎(àng)然,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而且深深地印在脑子里,经久不忘。
林巧稚从小对生物课就有很大的兴趣。有一次,老师上生物课时,问道:“树叶是什么颜色的?”
“是绿色的。”林巧稚和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老师又问道:“树叶是什么形状的?”
不少同学答道:“椭(tuǒ)圆的。”
生物老师胸有成竹,并不急于对学生的回答作结论,而是把她们带上山去,采集各种树叶。采集回来,大家把树叶放在课桌上,老师让大家重新回答之前的两个问题。原来树叶不仅有绿色的,还有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树叶的形状更是千奇百怪,锯齿形的、针状的、扇形的……什么样的都有。
一堂生物课结束了,林巧稚不仅学到了知识,更体会到了一种人生的哲理: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是像“树叶是绿的”那么简单,因而自己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你要认识它,就要到实际中去调查了解,不能人云亦(yì)云。
【1】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异口同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胸有成竹: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列举的省略
B.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C. 表示话没说完
【4】你能补充出省略号处省略的内容吗?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例来称赞老师注重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教学方法。其中详写了________________,略写了__________________。
【6】林巧稚通过生物课体会到的人生哲理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片段,回答问题。
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了!嘹亮的乐曲声在天安门上空回荡。鲜艳的五星红旗飘然展开,千万双眼睛注视着冉冉升起的国旗,心中充满了自豪。一秒,两秒……两分零七秒,国旗升上旗杆顶端,太阳也跃出了地平线。国旗在太阳的映照下,更加熠熠生晖。
广场上,金水桥畔,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仰视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久久不愿离去。
【1】我会仿写词语。
熠熠生晖(AABC形式)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根据选文填空。
(1)国旗升上旗杆顶端用时______________。
(2)升旗时,奏响的音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一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一说句子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情感?
(1)鲜艳的五星红旗飘然展开,千万双眼睛注视着冉冉升起的国旗,心中充满了自豪。
这句话表达了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仰视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久久不愿离去。
这句话表达了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蜻蜓
初秋,村外的池塘里,水清如镜,一大群蜻蜓互相追逐,飞来飞去,时而俯冲下来,尾巴在水面上轻轻一点,又立即飞向空中。池塘里留下了一圈圈的波纹。慢慢地向四周扩散。见到这般景致,我便想起了“蜻蜓点水”这个成语,它是用来形容做事肤浅,不深入的。对于人来说,空只是根据对一种自然现象的观察得出的结论。对于 蜻蜓来说,却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原来,在池塘水面上点水是一群雌蜻蜓,它们之所以用尾巴点水,并不是要深入下去,或者测量水的深浅,而是为繁育后代,把卵产在池塘里。蜻蜓卵很小,它们落入水中,随着水的波浪荡荡来荡去。开始了水中的生活。经过孵化,蜻蜓卵变成了幼虫,这幼虫叫做水虿(chài),它身体扁阔,呈长条状,头部比较大,很像小蝎子。一个秋冬的时间,水虿在水里经过十几次蜕皮,,才能渐渐长大。等到第二年春天,水虿顺着水里的草茎,或从池塘的岸边,爬出水面,不吃也不动,再经过几天,又进行一次蛟皮,水虿就变成了成虫,它长着两只贺圆的大眼睛、两对透明的翅膀和一条长长的尾巴,这就是新一代蜻蜓。
起初,蜻蜓的身体和翅膀都很软,可是很快就变得硬朗起来。它便展翅飞上了天空。这时蜻蜓开始了新的生活,白天捕蚊虫,衣晚落在草茎上休息。经过一个春夏的生长,蜻蜓成熟了、初秋,又有了“蜻蜓点水”的故事。
蜻蜓是一种益虫,有人做过统计,一只蜻蜓一生中可以吃掉个2000多只蚊虫,为人类除害做出不小的贡献、我们一定要爱护蜻蜓,不要捕捉它们。
【1】蜻蜓生长要经过几个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1)在池塘水面上点水的是一群_______
A.雄蜻蜓 B.雌蜻蜓 C.水虿 D.蜻蜓卵
(2)“蜻蜓点水”对蜻蜓来说是________,做为成语来形容________
A.做事肤浅,不深入, B.要深入下去,测量水的深浅。
C.为了繁育后代,把卵产在池塘里。 D.为了显示飞行技术高
【3】蜻蜓产卵的时间是( )
A.秋冬
B.春天
C.夏天
D.初秋
【4】为什么说蜻蜓是益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哪些益虫呢?试着写出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写句子。
1.例:杯子落在地上。 杯子啪的一声落在地上。
(1)河水流向远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门关上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用加点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河水很清。 河水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照样子仿写句子)。
今天天气很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例:小明伤心极了,捂着脸坐在地上大声哭了起来。
同学们紧张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例:“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我终于成功了!”姐姐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例:县官鼻子都气歪了,脸涨得通红,嚷道:“多加几个人,多拿几条棍,给我狠狠地打!”
急性子顾客___________:“你真是太慢了!”
7.例: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口语交际:班级开展“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的讨论,请你参与进来,各列举两条班干轮流制的好处和坏处。
(1)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坏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仿写句子。
例句:椰子扑通扑通掉进水里。
他__________喝了一大碗水。
(2)芳芳说:“我今天有事,不能去公园跑步。”(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暑假里的一天,气候闷热。一会儿,天空乌云蜜布,刮起了大风,雷电紧跟着的闪电,震的窗户直响。雨下起来哗哗地,越下越大,向窗外去,远远的的景物看不见了,近处的景物也看不清了。
20、修改病句。
(1)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________
(2)小朋友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________
(3)她穿着一件白色的上衣和一顶红色的帽子。
________
21、妙笔生花。
学习了《我变成了一棵树》,你有什么收获呢?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呢?试着写一写吧。
要求:1.题目自拟,语句通顺。
2.不少于3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