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花你争我抢,竞相开放,花姿各异,十分艳丽。”词语( )可以描绘这样的景象。
A.芬芳迷人
B.欣然怒放
C.争奇斗艳
D.含笑一现
2、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1)句中“多少”蕴含的意思是( )
A.没多少 B.有很少 C.有很多
(2)这句话融入的感情是( )
A.喜爱赞美 B.兴奋快活
3、选择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 )
A.麻烦 救护 友晴
B.叼走 启程 空调
C.教悔 相似 半晌
D.黎明 把式 家俱
4、下列选项不是我国四大发明的是(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丝绸
D.火药
5、看拼音写词语
xiǎo xiā sǎ luò tōng tǐ
( ) ( ) ( )
zhuī zhú lì jí tòu liang
( ) ( ) ( )
6、形近字组词。
惯( ) 埋( ) 瞭( ) 缆( )
贯( ) 理( ) 僚( ) 览( )
7、补充诗句。
(1)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送暖入屠苏。
(5)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沙暖睡鸳鸯。
8、看拼音写词语。
9、阅读。
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1)全段围绕哪句话的意思写的。请抄录下来。
(2)这段话用了什么写法?
(3)接原文连线。
头上的羽毛像 赤褐色 外衣
背上的羽毛像 橄榄色 头巾
腹部的羽毛像 浅绿色 衬衫
10、篇章阅读。
狐狸与山羊
狐狸失足落入一口井中。他上蹿下跳地挣扎了好一会儿,最后还是扑通一声又掉进水里。狐狸正在着急,一只渴极了的山羊来到井边找水喝。他一眼看见狐狸,便问道:“狐狸先生,这水好喝吗?”望着山羊,狐狸不由得心中暗喜。他兴高采烈地对井水大加赞赏:“快下来吧,朋友。这水清凉、甘甜,真解渴呀!你也来喝个痛快吧!”
渴极了的山羊信以为真,不假思索地一头跳进井里,埋头大口大口地喝起水来。等他喝够了,才发现要想上去简直是不可能的。胸有成竹的狐狸连忙提出了一个大家同逃的计划。当狐狸蹬者山羊高高的犄角使劲全力跳出井口后,望着山羊冷笑道:“可怜的傻瓜,你真是愚蠢透顶啊!如果你的心计像你的胡子那么多的话,你就会想好了再跳下去了。
(选自曹文轩、陈先云主编的《伊索寓言》,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有改动)
【1】根据意思,在上文加点的四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相应括号里。
(1)形容兴致高昂,情绪热烈。_____
(2)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______
【2】请根据文中狐狸的经历,选择表示它当时心情的词语,填在方格中。
得意 暗喜 着急
狐狸的经历 | 失足掉下井时 | 遇到山羊找水喝时 | 跳出井口后 |
狐狸的心情 | ____ | ___ | ____ |
【3】据短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狐狸对井水大加赞赏是因为他希望山羊能喝上清凉、甘甜的水。______
(2)文中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山羊做事不经思考,容易轻信他人。______
【4】故事中的山羊,让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一类人?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还读过《______》这个寓言故事,从中懂得了________的道理。
11、课内阅读
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稍一犹豫,又认真地想了想,终于点了点头,郑重而又严肃,仿佛做出了一个极其重大的决定,脸上洋溢着勇敢的神情。
抽血时,男孩十分安静,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后,男孩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目不转睛地看着医生将血液注入妹妹体内。手术完毕,男孩停止了微笑,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做出的决定付出了他一生的坚强。
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 真的 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医生微笑着 充满爱心 你能活到100岁 小伙子 你很健康
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圈,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袖子,露出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1.用“——”在文中画出小男孩抽血前的神情,体现了小男孩的什么精神?
2.用“﹏﹏”在文中画出小男孩抽血后的神情,体现了小男孩的什么精神?
3.用“==”在文中画出小男孩的语言,体现了小男孩的什么精神?
4.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5.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含义。
颤抖:
洋溢:
震撼:
犹豫:
6.破折号在文中的作用是:
7.妹妹做完了手术后,会对哥哥说什么?
8.文中小男孩的行为让你感动吗?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12、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父亲把脸扭过来,有点儿尴尬地说:“我也想给你做个玻璃灯笼,可哪有玻璃呢?后来我就寻思着给你做个冰灯吧。这不,冰冻了一晚上,我正给你做呢!”
父亲说完,笑了笑,又拿起那块冰,洗碗似的打磨起来。
……
那一年春节,我提着父亲做的灯笼,和小伙伴们玩儿得很痛快。小伙伴们都夸我的冰灯好。没过几天,冰灯就化了。但是,我的心里一直珍藏着那盏冰灯,那是一盏最美的灯。
【1】加点词“尴尬”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从这个词语中,我体会到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你对文中画“ ”的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链接。
玩出了名堂
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但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是在玩耍中产生的。
荷兰的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
列文虎克的工作是看守大门,并定时到钟楼去敲钟。这份工作相当清闲,他待着没事,就一边看门,一边磨起了镜片。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镜,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籍。
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他突然想到: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他越玩越来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他用显微镜观察水,看见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观察牙齿,看见里面有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东西。他发现,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还有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英国皇家学会知道了他的发现,聘请他为皇家学会会员。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欣赏他的“玩具”,并从“玩具”里观看新世界里的“居民”。
【1】写出句中加点词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写近义词:
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镜,用来看细微的东西。(______)
他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______)
(2)写反义词:
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______)
列文虎克用两片放大镜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______)
【2】认真读画“ ”线的句子,我们知道了列文虎克玩(______),做成了(______);列文虎克又玩(______),做成了(______);后来,列文虎克玩出了大名堂,最早发现了(______)。
【3】“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欣赏他的‘玩具’,并从‘玩具’里观看新世界里的‘居民’。”
联系上文,我们知道了句子中的“玩具”是指__________,“居民”是指________。
【4】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提示:讲了谁?玩什么?玩出了什么名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15分)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了。来到这里的人们一看就会想到山区人民的生活一定比蜜甜。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pì)美。
银梨,你不但把美的花和美的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3分)
( )的细雨 ( )的露珠 ( )的绿叶
( )的梨花 ( )的阳光 ( )的海洋
(2)读短文,找出梨果的特点填空。(2分)
①形状:
②颜色:开始呈 ,后来
③气味:
(3)从短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来,再找出一个拟人句用“====”画出来。千万别丢题呦!(2分)
(4)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 、
、 。(3分)
(5)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 ”上。(2分)
(6)作者为什么爱家乡的银梨?请把原因写在下面。(3分 )
15、类文阅读
大自然的风
大自然里,谁是最自由的呢?也许是它。它穿梭于四季中,轻轻地来,轻轻地去。它就是风。
春天的风,它掠过裸露的土地,留下满地绿草,在春风中摇曳着自己的纤纤细腰;它拂过冻醒的湖面,荡起丝丝涟漪(lián yī),仿佛在扬起自己清澈的裙角;它越过枯萎的树枝,树枝抽出点点嫩芽,伴着春风,慢慢地舒展着自己的懒腰。春天的风,像一曲清新脱俗的乐曲,携带着希望唤醒了沉睡的生命。
夏天的风,不紧不慢地跳着、玩着,时而高飞,时而低掠。它为可爱的树叶奏乐,为文静的小草伴舞,为田里辛勤劳作的农民带来清凉和爽快,抹去烦恼和急躁。它闯进了一切事物的心扉,为这个热闹非凡的世界增添许多乐趣。夏天的风,像妈妈亲切的双手,包含着温情,除去了尘世间的一切焦躁。
秋天的风,夹杂着几丝凉凉的细雨,来到了人间。它把果园里的果子吹得熟透了,把田野里的高粱吹红了,把金黄的玉米吹得剥落了碧绿的外衣,把瘦小的麦穗吹得饱满了,把丰收的号角吹响了。秋天的风,像一名尽职尽责的邮差,满载着喜悦报告着秋天的到来。
冬天的风,像一只难以驯服的野马,在田地里奔跑着。它把小草踩得枯黄,把田地里的残茬败叶吹飞了,把摇摇欲坠的树叶吹落了。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考验着世界上所有事物的意志。冬天的风,像一名严厉的考官,带着几分冷酷,肃穆地审视着万物关于毅力的答卷。
风,它在四季里演绎着不同的角色,它用自己的行动,为奇妙的大自然倍添光彩。
【1】下图中的水面可以用文中“____”这个词来形容。( )
A.摇摇欲坠 B.清新脱俗
C.不紧不慢 D.丝丝涟漪
【2】结合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各个季节的风的?
春天的风(______)夏天的风(______)
秋天的风(______)冬天的风(______)
A.把小草踩黄→把残茬败叶吹飞→把树叶吹落
B.掠过土地→拂过湖面→越过树枝
C.来到果园里→来到田野里
D.它为树叶奏乐→为小草伴舞→为农民带来清凉和爽快,抹去烦恼和急躁
【3】在作者的眼中,大自然的风是怎样的?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风很轻 B.大自然的风非常清凉
C.大自然的风非常冷酷 D.大自然的风是自由的,为大自然倍添光彩
【4】读句子,照样子说一说,再模仿写一写这样的句子。
例:冬天的风,像一名严厉的考官,带着几分冷酷,肃穆地审视着万物关于毅力的答卷。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冬天的风冷酷、肃穆的特点。
它拂过冻醒的湖面,荡起丝丝涟漪,仿佛在扬起自己清澈的裙角。
这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会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你的心中,大自然的风有什么特点呢?根据提示仿照文章内容写一写。
大自然的风是多变的。温柔的风_____________;猛烈的风__________。
16、口语交际。
一个学期快结束了,班主任王老师正在思考下学期班干部担任问题。有的同学认为应该由最合适的同学长期担任,有的同学则认为应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你怎么认为呢?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花圃被植物学家修建的像钟面一样。(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荷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1)写出与加点词语结构相同的词语:_____、_____
(2)根据这个句子特点,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说,吃马铃嫩叶的新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天来了,同学们去郊游,山野中沐浴着春光的景物秀丽无比,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陈洁不禁吟诵起杜甫《绝句》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惠崇春江晚景》中描写诗人联想的诗句是:蒌蒿满地___________,正是河豚___________。
19、我会修改病句。
1.走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都渴得要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天,扁鹊去看见蔡桓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法国一个小镇,有位老奶奶被人称为叫做“绿手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个小家伙不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一定会发挥革命先辈的精神和传统,好好学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我肯定那件事估计是他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背很多《三字经》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俩在阳光下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夜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菊花虽然开得美,但是芳香扑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游子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郊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练习
铁管一开始就表现得骄傲蛮横,轻视陶罐;而陶罐从头至尾都表现得谦虚内敛,对于铁罐的蔑视一笑而过。课文中写到故事的结局陶罐留下来,而铁罐却被氧化了,认不出面目。
从《陶罐和铁罐》这个故事中,你收获到了哪些道理呢?
请以“我懂得了……”为题写一篇小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