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这句话意思一样的是( )。
A. 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没什么可吵的。
B. 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还有可吵的。
C. 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或许还要吵。
2、下列成语中哪一项不是出自寓言故事?( )
A.精卫填海 B.自相矛盾
C.刻舟求剑 D.杯弓蛇影
3、《肥皂泡》的作者是_____,她的作品有_____。( )
A.鲁迅 《朝花夕拾》
B.老舍 《四世同堂》
C.冰心 《寄小读者》
4、下面词语中的“争”字,和“争奇斗艳”中的“争”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争吵
B.争论
C.争先恐后
D.是非之争
5、区分形近字,组成词语。
株(______)珠(______)
叹(______)汉(______)
狮(______)师(______)
6、看图写成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7、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换成别的词语,并保持意思不变。
1.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格外漂亮,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______)
2.在这浓烈的欢乐气氛中,她们都幸福地醉在那儿。(_______)
3.这一切构成了春天舞台绚丽的背景。(______)
4.此刻,我似乎看见了无边的大海和翻滚的波浪……(______)
8、读拼音,写词语。
wǔ dǎo mó gu zhì huì xùn sù
nuò ruò yōu xián méi jīng dǎ cǎi
9、课外阅读。
天山美景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的理想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抛到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秋天般的凉爽。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入云影,就像雪白的绸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色的暗花。那融(róng rōng)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闪耀着银光。在那白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翠(cuì cuī)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开的巨伞。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小山坡上,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鲜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绚丽夺目。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的鲜花。
虽然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
【1】在选文中的括号里为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读音。
【2】在选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耸立——( ) 特别——( )
【3】找出选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横线画出来。
10、课内语段阅读。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1】这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横线画出来。
【2】本段采用的是先_________后________的表达方法。
【3】这个自然段写了__________种海底动物。其中,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方法介绍了梭子鱼的特点,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看我一脸疑惑的样子,王大伯拿起一根剪下的枝条,笑了笑,对我说“你别看这根枝条长得粗壮,其实它只吸收营养,不结(jiē jié)果实。这种枝条不剪掉,到了春天就会疯长(chánɡ zhǎnɡ)起来,把许多养分(fēn fèn)夺走。”接着,王大伯抚摸着那些留下的枝条,充满信心地说“来年就靠它们结桃子啰!”我将信将疑:剪去这些枝条,来年真的能长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吗?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将信将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疑惑——(__________) 抚摸——(__________)
12、阅读《珍贵的教科书》片段,回答问题。
一天下午,老师张指导员兴高采烈地对我们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有书啦!”真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们都高兴得跳起来。
指导员接着说:“同学们知道书是怎么来的吗?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印文件用的纸里节省出来的!”
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我亮开嗓门喊起来:“快把书发给我们吧!”
书还在印刷所呢 指导员微笑着说 因为情况紧急 印刷所准备转移 所以今天必须有一个人和我一块儿把书取回来
“我去!”“我去!”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喊。最后决定让我跟指导员去印刷所取书。
书领到了。我和指导员每人背上一捆,高兴地跨着大步往回走,恨不得一步赶回村子,把书发给同学们。
【1】根据课文内容解释下面词语。
兴高采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振奋人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选文第4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当听到指导员说有书的消息时,大家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可以从这些地方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恨不得一步赶回村子”一句中,可以知道他们当时心里是怎样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课文后面的内容,请你说一说为什么把书称为“珍贵的教科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芦叶船(节选)
我的故乡在长江口的崇明岛上。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一开春,河边就冒出芦苇来,那芦芽一根根直立着,像船上的桅杆。①过了几天,芦芽上长出第一片芦叶,于是,桅杆上就像升起了绿色的风帆。
河边的芦苇渐渐长高,芦叶也越长越多。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便采芦叶做小船玩儿。
从我家到学校约有一里路,要先往西走,过了小木桥,再沿着竖河往北走。这条竖河比一般的小河水面略宽一些,所以,我们常常在这里做芦叶船。大阔叶折成大篷船,小窄叶做成小舢(shān)板;有时,还把三五片芦叶叠在一起,做成三桅杆、五桅杆的大船。②我们把船做好后,在船底吐上一口唾沫,跑到小木桥上,把芦叶船往河中央轻轻地一扔,保险翻不了船。船一下水,便顺着风儿开走了。我们就用芦叶卷成喇叭,“呜啦呜啦”地吹奏着,欢送它们远航。
春天,在我们上学路过的这条竖河里,几乎天天能见到我们做的芦叶船。头一天做的船,到第二天放学回来时,我们就寻找。因为我们的手艺不一样,所以谁做的都能认出来。有的找不到了,可能已经远航了;有的靠在岸边,我们就说它进港了。
【1】画线的句子①中“绿色的风帆”指的是__。这句话运用了__的修辞手法。
【2】“我们”用芦叶做的船有____、_____、____、___。
【3】画线的句子②中,“保险”的意思是__。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___
a.“我们”只顾玩耍,忘记了要讲卫生。
b.“我们”玩得很随意,不认真。
c.“我们”心灵手巧,做芦叶船的技术高超。
【4】从短文中可以感受到“我们”做芦叶船和放芦叶船时__的心情。
14、阅读
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痴迷。
一天傍晚,爸爸妈妈忙完农活正要回家,发现法布尔不见了,急得在田野上边意过呼喊儿子。“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妈妈一看,儿子手里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八九岁的时候,父亲叫他去放鸭子。他把鸭子赶进池塘以后,就趴在岸边,痴迷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有一次,法布尔正在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一切,忽然,一只小甲虫从他眼前掠过,他便用小手捉住它。这只闪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法有尔把它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这一天,他还捡了好多贝亮和彩石,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的。
夕阳西下,法布尔赶着鸭子,满载而归。一回到家,父亲就怒气冲冲地责骂他:“叫你放鸭子,你只顾着玩,快扔了这些没用的玩意儿!”母亲也责备道:“捡石子干什么?撑破了裤兜!老是捉虫子,你的小手不中毒才怪呢!”
父母的责骂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以后每次放鸭子,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
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特意做了两个鼓鼓的衣袋,那就是他塞满昆虫的衣袋。
【1】写出下面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满载而归:___________
(2)兴致勃勃: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体会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1)文章第一自然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以后每次放鸭子,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没用的玩意儿”实际指的是____;加点的词语写出了法布尔________。
(3)文中____次用“痴迷”这个词语,_____ 处写法布尔的口袋“鼓鼓的”,
这样写表现了法布尔_________。
【3】读第七段,根据人物的特点,给本文加上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前文的横线上。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自然的语言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个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蚂蚁,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蚂蚁忙着搬家,出门要带雨伞。
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大自然在水面上写着:春天来到了。
大雁在编队南飞,不就像“省略号”一串?大自然在蓝天写着:秋天就在眼前。
大树如果被砍倒,你会把年轮发现——一年只长一圈,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你如果钓到大鱼,鱼鳞上也有圈圈——一圈就是一岁,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
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1】请你认真读读儿歌,找一找,哪些是大自然的语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黑色的“逗点”指的是____________;“省略号”指的是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关于天气的谚语。
【4】你还知道大自然中的语言吗?只要细心观察就一定能够发现。
(1)太阳东升西落,告诉我们方向,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2) ,告诉我们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3) ,告诉我们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16、阅读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完成练习。
【1】照样子填一填。
铅笔的梦想 | 去哪里 | 做什么 |
第一个梦想 | 山坡上 | 萌芽、开花 |
第二个梦想 | ________ | ________ |
第三个梦想 | ________ | ________ |
第四个梦想 | ________ | ________ |
第五个梦想 | ________ | ________ |
【2】文中哪些话反复出现了五次?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铅笔想为小松鼠当撑竿,为小猴子当标枪。它为什么会这样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你早早起床去了解一下,看看清晨有哪些人在为我们忙碌。
与大家一起交流你的见闻和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口语交际:(6分)
写一条你最喜欢的广告,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
。
19、修改语段。
要求:
1.修改一个不通顺的句子,一个不准确的词语。
2.另外至少再修改三处,使句子更准确、具体、生动。
虽然小猫咪咪很调皮,但是它可讨人喜欢啦!脑袋上圆圆的长着尖尖的两只小耳朵,只要听到声音,就会竖起来。两只眼睛是绿色的,闪闪发光。它全身的羽毛都是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我认真地完成了各科作业和语文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山陵是南京六大园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天,花园里开满了桃花、杏花、荷花、菊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动物园的爬行馆里展出了各种蛇和许多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妈妈拿出了苹果、橘子和一些水果招待我的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你身边有许多人,他们都各自有自己的特点。写一个你熟悉且有特点的人,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出这个人的特点。要求中心突出,层次清楚,语言流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字数:3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