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迪给了彼得·潘一个吻,是( )。
A. 顶针 B. 纽扣 C. 水晶 D. 玩偶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商场里有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玩具。
B.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果子。
C.我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D.我们要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3、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小溪流泛尽却山行。
A.再,又
B.却是
C.即使
【2】迟日江山丽。( )
A.太阳升起得慢
B.春天白天最短
C.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说“迟日”,
【3】下列诗句中,与描绘的画面最接近的一项是( )
A.春风花草香
B.为有暗香来。
C.草色遥看近却无
D.风吹草低现牛羊
4、下列各句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
A.燕子在车厢里叽叽喳喳,仿佛在向人们致谢。
B.如果没有电,机器人就要罢工了。
C.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5、把下列名言补充完整。
(1)见善则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谓过矣。
(3)人谁无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先补充词语,再按要求填空。
【1】①天寒地(_____) ②左(____)右舍 ③兴高采(_____)
④走(_____)串巷 ⑤(____)丝不动 ⑥欣欣向(_____)
【2】请写出和①②一样带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和⑥格式一样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7、拓展,读古诗填空。
古诗 | 写的传统节日 | 风俗 |
《元日》 | ________ | ________ |
《清明》 | ________ | ________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________ | ________ |
8、看拼音,写词语。
9、课外阅读。
踢毽子
汪曾祺
我们小时候踢毽子,毽子都是自己做的。选两个小钱(制钱),大小厚薄相等,轻重合适,叠在一起,用布缝实,这便是毽子托。在毽托一面,缝一截鹅毛管,在鹅毛管中插入鸡毛,便是一只毽子。
鸡毛须是公鸡毛,用母鸡毛做毽子的必遭人笑话,只有刚学踢毽子的小毛孩子才这么干。鸡毛只能用大尾巴之前那一部分,以够三寸为合格。鸡毛要“活”的,即从活公鸡的身上拔下来的。活鸡毛做的毽子毛茎柔软而有弹性,踢起来飘逸潇洒。死鸡毛做的毽子踢起来就发死发僵。鸡毛里讲究要“金绒帚子白绒哨子”,即从五彩大公鸡身上拔下来的,毛末端乌黑闪金光,下面的绒毛雪白。次一等的是芦花鸡毛,赭(zhě)石的、土黄的,就更差了。
我们那里养公鸡的人家很多,入了冬,快腌风鸡了,这时正是公鸡肥壮,羽毛丰满的时候,孩子们早就“贼”上谁家的鸡了。有时是明着跟人家要,有时趁没人看见,摁住一只大公鸡,噌噌拔了两把毛就跑。大多数孩子的书包里面都有一两只足以自豪的毽子。踢毽子是乐事,做毽子也是乐事。一只“金绒帚子白绒哨子”,放在桌上看看,也是挺美的。
【1】做一只毽子需要以下过程:
先选小钱缝毽子托——再___________ ——然后_______________
【2】鸡毛的选择极为讲究,第一必须是________,其次只能用________而且_________,最好的是“金绒帚子白绒哨子”。
【3】读下列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中。
(1)有时是明着跟人家要,有时趁没人看见,摁住一只大公鸡,噌噌拔了两把毛就跑。
①这句话中的“噌噌”这个词写出了( )
A.孩子们拔了很多鸡毛。 B.孩子们动作很快。
②我感受到孩子们当时( )的心情。
A.紧张又兴奋 B.惊恐不安
(2)一只“金绒帚子白绒哨子”,放在桌上看看,也是挺美的。
这句话中的“美”字用得好,写出了( )
A.小朋友得意的心情。 B.“金绒帚子白绒哨子”的毽子非常好看。
【4】为什么说“踢毽子是乐事,做毽子也是乐事”呢?
______________
10、我认真阅读《鸡蛋长大了》,我会按文后要求答题。
前天,我在《少年报》上看到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名字叫"鸡蛋长大了"。鸡蛋怎么会长大呢?我惊讶得张大了嘴巴。我只知道小鸡会长大,鸡蛋会长大还是头一回听说。我觉得真奇怪,决定试一试,看看到底鸡蛋会不会长大。
回到家里,我拿出一只碗、一把米、半瓶醋和一只鸡蛋,然后把米、醋、鸡蛋放在碗里。晚上,我去看了看,只见鸡蛋壳有一点软了,还像小金鱼一般顽皮地吐着水泡。第二天早上,我又去看,发现蛋壳全软了,简直像剥了壳的皮蛋。我连忙把碗里的醋和米倒了,把蛋洗干净,再倒上清水。过了一会儿,鸡蛋壳渐渐地硬了,但确实长大了一些。原来,鸡蛋壳一遇到醋就会变软,壳上面有无数微孔,遇到醋,鸡蛋里面的空气挤了出来,而鸡蛋离开醋放到清水里以后,鸡蛋又把许多水吸了进去,所以比原来大了。
啊!我做的"鸡蛋长大了"的实验成功啦!
【1】《鸡蛋长大了》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写的。
【2】写出反义词和近义词。
近义词:惊讶——(____________) 顽皮——(___________)
反义词:软—— (____________) 成功——(___________)
【3】鸡蛋为什么会变软,请用“______”在文中划出来。
11、读短文,做练习。
责任制一实行,同学们非常踊跃,因为每个同学都成了集体的主人翁,每个同学都成了班干部。你瞧,从前作业马虎出名的陈安正在细心地擦玻璃窗;因淘气著称的叶翔正小心翼翼地给金鱼换水;胆小怕羞的陈娟正在讲台上整理着老师刚批好的本子……大家都在使劲地干着,暗暗地竞赛着。
⑴ 文中着重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人。他们的特点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本段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抄下来。
12、阅读并回答问题。
爷爷 您又看花啦 那孩子仰起脸来天真地问
是啊 杏花开了 说着 竺爷爷弯下腰来 习惯地问 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哪天?今天开的。”孩子有些奇怪。
“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竺爷爷补充了一句。孩子回答不上来了,可是他不明白为什么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竺爷爷告诉他:“我有用处,明年你可要留心点。”
【1】给文中没有加标点的地方补上标点。
【2】从“弯下腰来”“习惯地”等地方可以体会到竺爷爷养成了____________的好习惯。
【3】小男孩“不明白”什么?你明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13、现代文阅读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
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
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1】在选段中的方框里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我”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出来。
捉蜜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自然段中的“好像”“几乎”“大概”等词语能否删去( )
A.可以删去,去掉后,句子的意思更加准确、清楚。
B.不能删去,这几个词语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4】从选段中能否得知实验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补全“我”做实验的过程。
捉蜜蜂→( )纸袋→( )四公里→( )纸袋→( )记号→放蜜蜂
【6】注意选文中加点的“好像”一词,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作者做实验的过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游千尺珍珠瀑
假日里,我们摄影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乘车来到了千尺珍珠瀑。
千尺珍珠瀑在北京密云县境内,沿京都第一瀑北上约三里处。这是一处新开发的奇观绝景。
我们下了汽车走了没多远,就听见了轰轰的声音。拐过一个山弯,只见四周都是陡峭的山崖,青色的崖石上点缀着簇簇绿色的植物,犹如一幅硕大的水墨画。又拐过一个山弯,便觉得水声震耳欲聋。只见瀑布从悬崖上飞流直下悬崖下是两个黑黝的山洞,两个洞的洞口各有一个很大的鸟巢。见我们来临,几只形似仙鹤的黑鹤展翅腾飞,冲向天际。同学们立刻按动快门,拍下这难得的画面。
走近瀑布一角,也许是太高的缘故,水流从崖顶上刚一下落,便化作无数水珠飘飘洒洒,成串成行,由天而降。经阳光一照,晶莹透亮,如珍珠微落。这珍珠般的瀑布到底有多高呢?听工作人员讲,水流从崖顶到落地,需要七秒多钟如果按物体下落的速度公式计算,约有二百五十米高。嗬,怪不得叫千尺珍珠瀑呢!
我们在瀑布下的溪流中洗手洗脸,互相撩水嬉戏,大家的欢笑融进了那隆隆的瀑布声中。
【1】本文是按( )顺序来写的。
A.时间
B.高低
C.游览
【2】以下几句话分别写出了珍珠瀑的哪三个特点,将序号填在括号中。
A.声音大 B.景色美 C.鸟奇
(1)下面两句话写出了珍珠( )的特点。
我们下了汽车走了没多远,就听见了轰轰的声音。
又拐过一个山弯,便觉得水声震耳欲聋。
(2)下面两句话写出了珍珠瀑( )的特点。
水流从崖顶上刚一下落,便化作无数水珠飘飘酒洒,成串成行,由天而降。
经阳光一照,晶莹透亮,如珍珠撒落。
(3)下面两句话写出了珍珠瀑( )的特点。
悬崖下是两个黑黝黝的山洞,两个洞的洞口各有一个很大的鸟巢。
见我们来临,几只形似仙鹤的黑鹤展翅腾飞,冲向天际。
【3】找出文中的一处比喻句,用“﹏﹏﹏”画出来。
【4】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美丽的天鹅湖
我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de dé)湖,名叫天鹅湖。据说许多年以前,有一群天鹅在这里生活,因此而得名。
湖呈圆形,湖水清澈见底,绿得发亮。湖水的四周有茂密的树林。其中引人注目的垂(cuí chuí)柳,在微风的吹(cuī chuī)拂下,柳条迎风起舞,看得出柳姑娘的身影十分秀美。树下是一片嫩绿的草地,草地上开着黄的、蓝的小花。湖上有一座美丽的小桥,把天鹅湖打扮得(de děi)更加美丽。
哦,天鹅湖,故乡的湖,我爱你。
【1】用“√”选出选文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2】文中能说明水清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自然段先写湖水 、 ,再写湖的四周有 ,树下有 和 ,最后写湖上有 。
【4】短文讲了 。( )
A.天鹅湖的美丽景色。
B.家乡天鹅湖里什么都没有。
C.天鹅湖四周的景色。
16、完成关于句段的练习。
(1)选择一个关联词写一写身边的人或物:
既……又…… 不但……而且……
_________________
(2)围绕开头这句话的意思写一段话:
同学们打扫教室可认真了。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流程图写一写剪纸的过程:
折→画→剪→展开
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练习。
(1)给下列加点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
骄傲:①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②自豪。
我们为祖国七十周年的建设成就感到骄傲。__________
骄傲的铁罐常常奚落陶罐。__________
(2)注意加点部分,再照着写句子
顾客蹭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
鹿____________就跑。
(3)修改病句。
春游最好的去处是公园我觉得。
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原句:爆竹的制作十分精巧。(改为感叹句)
②原句:爆竹爆裂的声音吓跑了怪物。(改为把字句)
③( )( )用竹筒来做爆竹太不方便了,( )( )有人就想到了火药。(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④原句:这震耳玉聋的爆竹声,把怪物吓得再也不赶进村了。(把句中用错的字改正过来)
⑤原句:这种怪物都要到山下来偷东西吃。(缩句)
19、下面是王小明习作中的一段话,请你用修改符号修改这段话中的错误。
20、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闻名的伟大贡献之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
21、小练笔。(选做题)
后来贼和虎都知道了“漏”是什么,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再一次去偷驴和吃驴,但还是没有得逞,这是为什么呢?请发挥想象写一写。
一天晚上,下着蒙蒙小雨。老虎来了,贼也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