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漫画中网峰少年的行为,以下评论正确的是( )
①网络游戏无比精彩,我们可以尽情游玩②互联网信息是无限的,我们的精力也是无限
③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④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2、亲社会态度是指人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乃至奉献等利他的社会态度。由亲社会态度引发出来的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②小王:将捡到的1000元钱捐献给受灾群众
③小丽:假期间疯狂刷题,以期实现弯道超车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3、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的享用着社会所提供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人人都有责任( )
A.回报社会
B.回报学校
C.回报亲人
D.回报家庭
4、研学活动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育,将课堂搬到更有趣味性、更有意义的地方,促进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的深度融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生活、感受社会。下列方式中有助于我们感受社会生活的是( )
①到红色旅游景点打卡,探寻红色记忆 ②到农田体验耕作的艰辛
③参观博物馆,浏览丰富的展品 ④手机游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2022年9月1日,小闽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节目依托“神奇教室+实景课堂”的形式,打造极具科技感、时代感的沉漫式课堂,让他感受到生命的奇迹,文化的博大,民族的自信,奋斗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小阔( )
①获得了物质支持
②感受到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③受到老师的表扬
④为祖国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儿歌“挖呀挖”曾火遍全网,也被改编成各种版本在学生中传唱。“在社会生活中挖呀挖,挖出了规则遵守它;在社会主义道德中挖呀挖,挖出了诚信践行它;在网络世界中挖呀挖,挖出了正能量传播它”……这段歌词蕴含的道理是( )
①社会规则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 ②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③要培育新时代网络道德风尚,争做好网民 ④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7、某大学部分学生发现饭卡中多出几百元,后来得知是学校分析学生的刷饭卡数据,比对困难学生库后给予的“隐形资助”,受到资助的学生内心非常感动。学校的做法( )
①体现了帮助他人不忘尊重他人
②表明物质帮助比精神帮助更重要
③既关爱他人,又不伤害他人自尊心
④缺乏平等意识,没有做到一视同仁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8、许多外地游客是在网上看到“熊猫顶流花花、各种非遗文化、美食”等慕名而来,“互联网十旅游”让成都众多景点成为“网红打卡地”。成都2023年“五一”假期收官,全市共接待游客1939.4万人次,同比增长42.5%,成都成为全国最热门的十大目的地第三。可见,网络( )
①促进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②带动旅游发展,促进文化传播
③丰富民主方式,拓宽民主渠道④打破时空限制,主导日常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劝说下图漫画中的青少年,我们可以说( )
①网络世界丰富多彩要多投入些时间 ②沉迷网络游戏影响学习和生活
③网络成瘾严重危害身心健康 ④要理性对待网络,合理利用网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10月9日,中央政法委在京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共有49位勇士光荣上榜,其中为救落水少年不幸遇难的潍坊汉子杨传义上榜。这名在新疆舍己救人的山东汉子,用生命完成了最后的托举,将生的希望给了少年。这启示我们( )
①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
②见义勇为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③见义勇为就意味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④作为未成年人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以下三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能够( )
①推动构建多领域国家安全体系②让人人都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
③拓展我国国家安全的时空领域④切实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23年10月15日上午,“儒辰集团杯”2023临沂马拉松赛在五洲湖广场鸣枪开跑。一声令下,万马齐发。2.6万名跑友齐聚,共赴“临马”赛道。据此,回答下面试题。
【1】这一路,奔跑有风,守护有警,赛场内外,临沂交警直属一大队全程保驾护航。用炙阳下的荧光“警”色,与体育健儿们一同“奋力奔跑”。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这些临沂交警队的关系是( )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法律关系
【2】针对此次安保工作规格高、人员多、线路长、幅度大、覆盖广等特点,大队始终坚持“保安全”“保畅通”与“保民生”相结合原则,按照“赛道严控、周边分流、外围疏导”的交通组织策略,对赛道沿线采取分时段封闭限制措施,最大限度保证赛道周边的畅通,并依赛程分时分段解除管控措施,及时恢复交通,还路于民。这告诉我们( )
①人人都能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保障
③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④有了规则秩序就能得到维护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新时代好少年”李月空乐于助人,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配合驻村工作队向乡亲们宣讲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政策,用稚嫩的肩膀为山乡扛起了一份责任。她的事迹启示我们( )
A.坚持集体主义,放弃个人利益
B.培养亲社会行为,勇担社会责任
C.消耗全部精力,投入公益活动
D.参加社会实践,收获个人名和利
14、一男子酒后与他人发生口角,遂驾驶摩托车前往派出所报案,结果半路遇到出警民警,被当场抓现行。人民法院审结这起醉驾案,以被告人石某关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一个月十五日,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元。针对这个案例,同学们进行了分析,你认为分析正确的是( )
①本案中的“拘役”是主刑,属于刑罚
②石某关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③本案中的“罚金”是附加刑,也属于刑罚
④石某关受到的处罚是民事处罚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5、下表中角色与责任对应一致的是( )
角色 | 责任 | 序号 |
子女 |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 ① |
中华儿女 | 心系祖国前途命运,报效祖国 | ② |
学生 | 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 | ③ |
社会成员 | 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 | ④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列入“老赖”名单,会被禁止高消费、限制出境、账户查封;在飞机上寻衅滋事,高铁上霸座者,则被限制在一定期限内禁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这启示我们应该( )
A.完善个人惩戒机制
B.善于运用诚信智慧
C.取消社会信用体系
D.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17、家乡发展、社会进步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们也在社会大课堂中不断成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②社会离不开个人,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④社会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8、2022年11月9日是第31个全国消防日,消防日活动的主题是“抓消防安全保高质量发展”。据统计,10月份全省共接报火灾253起(不含森林、草原、铁路、港航、军队、矿井地下部分火灾),全国各地一旦出现火灾,各方救援力量定会奋力扑救,这说明( )
A.服务社会需要掌握过硬的本领
B.美好社会生活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C.奉献社会需要讲究策略和方法
D.志愿服务给人以精神上的关怀
19、梁启超先生曾说:“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这说明( )
A.承担责任一定会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
B.人们在承担责任时一定会获得物质回报
C.承担责任既有物质回报也会有精神回报
D.承担责任会付出代价,但也会有所收获
20、11月28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旗帜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强大思想武器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指引中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称霸全球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女子等老公阻碍高铁发车”的视频在网络热传。视频中,女子不顾工作人员劝阻,以身体强行阻碍高铁车门关闭、涉事旅客罗其涉嫌“非法拦截列车、阻断铁路运输”、违反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被公安机关处以2000元罚款,同时也被单位停职检查。当事人对媒体陈述拦车原因时发出“我有错吗”的反问。
请从遵守社会规则角度对当事人的“我有错吗”观点进行辨析。
22、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如何正确行使权力是人们一直讨论的话题。有人认为:“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进行宪法监督可以防止权力被滥用,只要有宪法的监督就可以啦。”
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3、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成长空间、“第六感官,深刻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
请结合学习《网络生活新空间》的相关知识,对下图中“儿子”的行为进行简要评析。
24、作为初中生的我们,已经开始逐步了解社会,走近社会,那么请你说一下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有哪些?(至少三点)
25、与友同行 共享青春
材料:朋友和友谊是人生的永恒话题。朋友是肩膀,可以让你依靠着哭泣;朋友是巨浪,可以令你热情高涨;朋友是一口井,可以让你放心地倾诉痛苦;朋友是一双手,可以把你从绝望中拉出来……
(1)最受欢迎的朋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2)但交友也需要谨慎。你认为交友应注意哪些问题?
26、平等观念,是照亮现代文明的一道亮光。然而,追求平等是件知易行难的事。南京一名环卫工人被狗咬伤,主人不仅没赔礼道歉,还一边殴打一边喊,“你就配扫地,你儿子也就配扫地”;某县决定从乡镇选拔部分优秀教师,消息一出,人们纷纷“找关系”;一位刚在城里买房的朋友说,由于当地初中给新生入学设置了“杠杠”,女儿上学可是犯了难;一位正在收破烂的老人,衣衫褴褛,满手黑泥,许多行人经过老人身边时,纷纷掩鼻捂口,投去嫌弃的目光……
(1)平等的含义是什么?
(2)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平等?
27、 某班召开了一次以“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护能力”为主题的班会,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对学生进行法治安全教育。
(惊险一刻)初中生小明和小亮正骑着自行车准备上学。突然,一辆轿车为躲避前方来车拐进自行车道,将小明碰倒在地。轿车司机下车后发现被碰倒的是一名学生,便驾车逃走了。
(明辨是非)针对这一事故,路人议论开了:
甲:“被车撞了,司机又跑了,就自认倒霉吧!”
乙:“如果能够找到肇事司机,就把他的车给砸了。”
丙:“交警找到肇事司机后,应依法要求其赔偿损失。”
(1)请你对以上路人的看法分别进行辨析。
(知法用法)经诊断,碰撞造成小明小臂骨折。交警通过查看监控视频,找到了肇事司机。肇事司机私下找到小明的家人提出和解,但对和解的条件不满意。小明的家人又同意由交警调解,双方协商解决,但在赔偿金额方面双方产生分歧。后来小明及家人在律师的帮助下,将肇事司机告到法院。最终,肇事司机按法院判决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2)请结合材料,说明小明及其家人运用了哪些法律手段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28、【万物相联 绚丽多彩】
材料一: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可以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彩。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材料二:某校八年级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以青少年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座谈访问等方式对青少年上网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每周上网时间 | 上网目的 | 浏览过不健康网站的 | 去过网吧的 | |||
15小时以上 | 10~15小时 | 学习 | 聊天 | 打游戏 | 46% | 37% |
76% | 15% | 5%不到 | 18% | 5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说说你对材料一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青少年应该怎样恪守网络道德,做网络的主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