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下列行为属于维护秩序的是( )
①车间工人按操作规程工作 ②在动车上吸烟且不听劝阻
③人们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 ④游客在旅游景点随意刻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小明在放学回家路上等红灯时,发现有人乱扔垃圾。他立刻走过去,捡起垃圾后并提醒行人不可随意乱丢垃圾。小明的行为( )
①自觉承担了相应的责任②主要是为了提升自身形象
③彰显了强烈社会责任感④得到了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3年4月6日,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董志民虐待、非法拘禁案,认定董志民犯虐待罪、非法拘禁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九年。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判决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②犯罪行为都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应该受到刑罚处罚
③人民法院是审判机关,不是司法机关
④有期徒刑和拘役既是主刑,又属于附加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小范购物后离开超市时,报警器响个不停,可是他买的东西都结过账了,但保安仍然要求搜身,你觉得他应该( )
A.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B.大喊大叫、怒目而视
C.据理力争、暴力反抗
D.沉着冷静、报警求助
5、我国现代化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我们要正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下列不能体现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 )
A.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B.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
C.网络诈骗现象仍然高发
D.民生问题得到进一步改善
6、漫画中的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应受到的处罚是( )
A.一般违法行为,赔礼道歉
B.严重违法行为,刑罚处罚
C.一般违法行为,行政处罚
D.严重违法行为,行政处分
7、分析下图漫画《插队》,它警示我们( )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只有公共场所才需要讲秩序
③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④社会秩序保证人民享有公平发展的机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做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树立回报社会的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关注、了解社会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②同情和关心遭遇挫折、不幸的人
③增强忧患意识,优先考虑个人前途命运
④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观察漫画《消费陷阱》,商家的行为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____的要求( )
A.爱国
B.敬业
C.诚信
D.友善
10、祖国,“祖先的国度”;祖国,“亲爱的妈妈”;祖国,“亲爱的家园”。人们用这些美好的话语赞美租国。这说明( )
A.人人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
B.爱国主义是诗人才具有的情感
C.赞美祖国是爱国情感的唯一表现
D.人们怀有对祖国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
11、欣赏下边的漫画《宅童》,你最想对“宅童”说的是( )
①封闭自己,脱离现实世界,会使自己陷入孤立
②这种把自己“宅”起来的做法,会使自己的人际关系萎缩
③应该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接触更多的人,让友谊之树枝繁叶茂
④在虚拟世界中获得成就感也能形成良好的性格,人生才更精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下列关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③在我国,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
④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下列选项与之主旨一致的是( )
①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
②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④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阅读下面的判决书,对判决书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判决书(摘选) 本院认为,被告人孙某在公共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据此,依照……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人孙某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两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
①判决书中的“本院”指的是人民检察院 ②判决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③被告人孙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④处罚中的罚金是主刑,拘役是附加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下列对改革开放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是强国之路
B.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C.是党的奋斗目标
D.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6、2023年4月6日,针对美国国会众议长麦卡锡等国会议员在美国执意会见“过境”窜美的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予以强烈谴责。习近平主席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这体现了( )
①国家安全以政治安全为基础,必须高度警惕②台湾问题事关国家核心利益,不容他国干涉
③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是中国的内政④解决台湾问题才能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新时代好少年”李月空乐于助人,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配合驻村工作队向乡亲们宣讲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政策,用稚嫩的肩膀为山乡扛起了一份责任。她的事迹启示我们( )
A.坚持集体主义,放弃个人利益
B.培养亲社会行为,勇担社会责任
C.消耗全部精力,投入公益活动
D.参加社会实践,收获个人名和利
18、“中国科普博览”这个“奇妙的网上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虚拟博物馆群,涵盖了天文、地理、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等各大主题,以科学系统的内容、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的目光,成为互联网上独树一帜的科普阵地。这表明( )
A.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B.网络提升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C.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网络解决
D.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
19、著名作家张海迪曾经说过:“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对社会有益需要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同学的行为中,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李军在暑假期间积极参与社区义务劳动
B.小雪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科融合研学活动
C.大桦利用周末的时间独自钻研物理知识
D.赵晓兰和妈妈在重阳节去敬老院做义工
20、下列选项中三组概念的关系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A.①规则②秩序③法律
B.①刑罚②主刑③死刑
C.①违法②严重违法③犯罪
D.①诉讼②法律援助③行政诉讼
21、 近一段时期以来,“霸座”现象接连成为社会热点。在“霸座男”受到各界口诛笔伐之后,又出现了“霸座女”。无规矩不成方圆。
据此,有同学认为:死守规则是一种僵化。请你加以辨析。
22、辨别与分析。
23、 某校八年级的一个学生小李“杯具”(悲剧)了:因和同学发生矛盾,他在校园贴吧里发布并宣传大量谣言,造成不良影响,被学校政教处严重警告,法院要求小李向该同学登报赔礼道歉。
(1)请从合理利用网络角度谈谈这个案例给你的启示。
(2)有同学认为小李这是犯罪了,他们认为“一般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请你辨析这个观点。
24、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将4月15日确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材料二 2020年6月30日,全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结合材料一,将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的内容补充完整。
总体国家安全观以 ______ 为宗旨,以 ______ 为根本,以 ______ 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2)结合材料二,谈谈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26、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但是也有人沉迷网络而无心学习甚至退学;有人利用网络做好事,也有人利用网络发布不良信息……
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合理利用网络?
27、【明辨是非】假如你遇到下列情景,请运用所学知识写出解决问题的正确做法或理由。
情 景 | 正确做法 | 理 由 |
某同学自上中学开始迷上了网络游戏,难以自拔 |
① | 游戏成瘾不仅影响人的心理,还影响人的生理 |
自日本宣布“购买钓鱼岛”后,国内部分人士通过砸日本车,烧日货等形式抗议 |
遵纪守法 理性爱国 |
② |
小东看到有人闯红灯,便也学他们样闯红灯 | 要克服盲目的从众心理,坚决不闯红灯 | ③ |
28、“校园暴力”成为2017年两会绕不开的话题。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曹建明在报告中指出“去年依法惩治校园暴力犯罪,起诉4604人,惩处校外成年人教唆、诱骗在校生犯罪,起诉678人。对1560名受伤害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法律援助。”
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校园暴力”被再次提出,“会同教育部等出台防治中小学生校园欺凌指导意见,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积极开展以案说法等活动,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切实维护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1)校园欺凌行为主要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哪些权利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为什么全社会如此关注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
(3)校园暴力多数发生在中小学生之间,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如何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