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下列做法符合媒介素养要求的是( )
A.小华未经同桌同意将其日记拍下来发到微信朋友圈
B.小东上课时边听课边低头刷微博
C.上网查阅资料,理解新知
D.发布暴力、恐怖等不良信息
2、秋季学期开始,某学校食堂进行了改造升级。午餐时,学生们总是自发地围坐在一起,以期盼和喜悦的心情观看《新闻30分》,热闹地畅聊着国家大事。这表明( )
A.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的身份各不相同
D.我们应积极融入社会,关心国家社会发展
3、下列关系中,属于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是( )
①同乡关系
②师生关系
③同事关系
④邻居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4、青少年在社会中成长,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
①在观看球赛时,给对手喝倒彩②就垃圾分类问题向环保部门提建议
③在风景区的石壁上刻励志标语④踊跃为受灾地区的群众捐款捐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某校举行以“逐梦新征程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黑板报评比活动,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的伟大成就、伟大变革。以下选项适合出现在黑板报中的包括( )
①我国的科技创新成就斐然
②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③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④我国已经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习近平总书记说:“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这启示我们( )
①国家利益就是人民利益②国家利益是所有个人利益的总和
③没有国家利益就没有个人利益④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某校组织学生开展了以“关注社会奉献社会”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从研学旅行到田间劳作,从社区服务到环保卫士,这些活动旨在帮助学生( )
①提高道德境界 ②提高学习成绩
③不断拓展视野 ④塑造健康人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下列做法体现我国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是( )
A.中国海警船对钓鱼岛巡航已实现常态化
B.G20峰会于2022年11月15—16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
C.2022年4月,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新课程标准发布
D.卡塔尔足球世界杯中国元素满满,国人非常自豪
9、“驼负千斤,蚁背一粒”,对此谚语的正确理解是( )
A.责任不必分大小,承担一点点就可以了
B.骆驼比蚂蚁更有生命价值
C.不同的人承担不同的责任,这太不公平了
D.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尽其所能,就是一个负责任的人
10、汉朝人季布在当地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广受欢迎。乡亲们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下列行为与故事主题相符的是( )
A.小东参加学校的艺术社团活动
B.小方外出就餐时,将剩余饭菜打包回家
C.小晨与同学共同扶起摔倒的老人
D.小曦与同学约定周末打篮球,准时赴约
11、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妇弱优先,壮者靠后”的规则有序撤离。这说明( )
A.男士比女士更具有规则意识
B.全体公民的规则意识都很高
C.社会秩序维护社会规则
D.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12、虽然地铁车厢里有座位,可一位农民工还是坐在了地上。一位乘客说:“有座位,上来坐着吧!”农民工说:“没事,我的衣服脏,怕把座位弄脏了。”又有一位乘客说道:“没事,您跟我们都一样,坐到座位上来吧。”这一幕场景告诉我们( )
①尊重是相互的,共建和谐社会 ②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
③学会欣赏他人,共同进步 ④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3、生活中有许多的规定,如“不准带手机进考场”、“严禁酒后驾车”、“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定,因为( )
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
②社会秩序保障社会正常运行,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
③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维护秩序靠规则
④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4、对下表中小闽“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有( )
序号 | 微行为 | 微点评 |
① | 参加禁毒宣传活动 | 寻求法律救助 |
② | 耐心细致解答同学的学习困惑 | 能够尊重他人 |
③ | 学习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 | 勇担历史重任 |
④ | 转发“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视频 | 传播网络正能量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把好吃的菜夹给客人以示尊重、把够不着的菜夹给小孩以示关爱。“夹菜”可以说是我国很多地方的一种餐饮习惯。保持良好的“夹菜”习惯,需要注意( )
A.发扬传统,不拘小节
B.摒弃陋习,自顾自吃
C.文明用餐,使用公筷
D.表达亲密,忽视卫生
16、“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这句话体现了( )
A.法律是维护公民自身安全和合法权益的唯一途径
B.只要不违法犯罪,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做任何事情
C.只要是违反法律的行为,都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D.道德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17、在新时代伟大事业的推进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等多方面的深刻变革。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对此,同学们展开讨论,下列观点你赞同的是( )
①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②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公民无法参与其中
③该法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
④该法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怀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8、成都大运会,中国尽显礼仪之邦,向世界发出邀请,共赴青春之约。这说明( )
A.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消除社会矛盾
B.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重要前提
C.文明有礼体现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D.文明有礼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19、人们通过网络平台共商国是,把大众意见凝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这说明( )
①网络拓宽了民主渠道 ②网络丰富了民主形式
③网络是廉政建设的利器 ④网络是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0、“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离愁伤感悠长深远,而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一通语音电话、视频电话,纵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这种跨越时空的对比反映出网络( )
A.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
B.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C.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D.能够让古今两个时代的人对话
21、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已经圆满落幕。赛时,各国运动员花式打卡中国冬奥美食,豆沙包、北京烤鸭、宫保鸡丁、麻辣烫、三鲜水饺等,这些冬奥村美食快速“出圈”,得到各国代表团的热搜点赞。678种食物,囊括了世界各地美食,满足不同口味的运动员的需求。在冬奥的背景下,这背后折射出的也是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但个别国家的运动员却吐槽中国餐饭不好吃,称连个咸菜都没有。
针对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差异,有人说: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持开放的态度,意味着对本民族文化的否定。请你对此进行辨析。
22、 有人说,规则的存在限制了人的行为与自由。生活中,到处都是规则,想干点事情特别受约束,真是麻烦!你如何看待这样的观点?并说明你的理由。
四、判断分析题。
23、 (买短乘长)
2019年8月,上海铁路公安处无锡站派出所破获一起诈骗案件。杨某以“买短乘长”的方式恶意逃票480余次,被上海铁路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并被纳入铁路失信人员名单,限制购买车票180天。
运用所学知识,对杨某“买短乘长”的行为予以评析。
24、研学旅行是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秋高气爽的时节,小明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走进美丽乡村”研学活动,参观了小康村里的文化大礼堂,体验了农民劳作的辛苦和收获的快乐,感受了美丽乡村的变化。
请运用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走进社会生活》的知识,说说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对青少年有何意义?
25、女青年张某在商场选购商品,因人多怕钱被窃,遂将钱塞入内衣袋内。商场保安人员宋某怀疑张某将商场物品藏入内衣,就叫张某将内衣里的“物品”拿出来。张某再三申辩,宋某仍固执己见,遂发生争吵。这时宋某冲过去将张某抓住,并叫两位女工将张某带入更衣室内,强行脱去张某衣服,但并没发现所谓被窃物品。张某穿好衣服后,哭着离开商场。
联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什么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
(2)商场工作人员对顾客搜身是否合法?为什么?
(3)如果你在商场遇到这种情况,应如何处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有人曾说,交友时尽量远离有下列特点的人:
A.总把别人往坏处想,非常乐意指出他人的不足。
B.不去努力发现生活的美好,总能找到事情最糟糕的一面,喋喋不休地抱怨。
C.不愿对他人表达感激之情,非常计较个人得失。
D.非常厌恶自己,即便如此,仍然觉得自己是全宇宙最牛、最好的人。
E.愤世嫉俗,吹毛求疵,一些事情在他们眼里都有问题。
F.责怪父母,把自己的一切不好都归咎于父母的养育方式有问题。
G.只要一有机会,就对别人恶语相向,坚定不移地把负能量传递下去。
(1)请选择其中一个特点,说说为什么交友时尽量远离有这一特点的人。(4分)
(2)受欢迎的人具有哪些共同的特征(至少两个)?说说为什么具有这样特征的人受欢迎。(6分)
(3)人际交往中,自己在哪一方面做得比较好?哪一方面还需要改进?(4分)
27、某校的黑板报上出现了以下一组漫画,同学们议论纷纷。据此八(2)班的同学想就此漫画展开了探究和讨论。
(1)三幅漫画分别反映了我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什么问题?(3分)
(2)为了解决漫画中反映的问题,我国应该实施什么发展战略和国策?(2分)
(3)八(2)班的同学决定根据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和寓意,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下。(要求:①写出班会课的主题;②根据主题写出班会课的完整流程,5分)
28、学习宪法,敬畏宪法
材料一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学习宪法,践行宪法。
项目 | 宪法 | 其他法律 |
规定内容 | ①______________ | 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
法律效力 | ②______________ | 根据宪法制定,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
制定与修改程序 |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 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人大代表赞成通过 |
(1)请你补充上面序号①②处的内容。
材料二 2020年12月4日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同步开展的全国“宪法宣传周”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2)弘扬宪法精神,传递法治力量,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