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0年冬,朝鲜长津湖辟。一张被冻住的纸条上,留下了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宋阿毛的绝笔信“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这封信告诉我们( )
①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总是不能兼顾的
②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③为了国家利益有时需要献出个人生命
④要心怀爱国之情,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安全面临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中国国家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关于国家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②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
③国家安全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
④我国的安全形势只受外部势力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自己不对自己负责,就没人对你负责!”做一个负责任的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以下四位同学的表现,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小燕经常借口临时有事失约
B.小丁总是找借口不做作业
C.小鹏特别喜欢躺床上看小说
D.小婷经常向老师请教难题
4、仔细观察下列这组漫画,给我们的共同启示是( )
A.学会信息节食
B.辨析网络谣言
C.抵制网络诈骗
D.合理利用网络
5、乐乐平时喜欢打听别人的小秘密并到处传播。有人提醒他这样做可能会侵犯别人的隐私权,他却不以为然地说:“我只是实话实说啊!”你应该告诉乐乐( )
①诚实与隐私是互相矛盾的②遵守法律,无视伦理原则
③权衡利弊,运用诚信智慧④恪守诚实,尊重他人隐私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6、截止2022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12亿,其中,青少年群体占比65.6%,由此产生的一些现象引发了家长们的担忧。
|
针对这些现象,你对青少年的建议是( )
①学会信息节食,不可沉迷于短视频②在发表评论时,应遵守道德和法律
③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④提高媒介素养,提升网络监管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下列名言警句前应正确的是( )
名言 | 道德品质 |
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宽容体谅 |
②不学礼,无以立 | 友善守信 |
③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 语言文明 |
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礼貌待人 |
A.①
B.②
C.③
D.④
8、八年级学生小华在上学路上看到有人正在偷一个阿姨的手机,小华此时应( )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视而不见
D.见义智为
9、普通钳工可以成长为大国工匠、刮腻子可以“刮”出世界冠军……奋斗在各行各业的一线劳动者用执着的钻研、精湛的技艺、一丝不苟的态度,生动展现了技能之光、劳动之美。这告诉我们( )
①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得以实现的
②唯有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③新时代是每一个中国人通过奋斗实现梦想的时代
④只要发扬实干精神就能成就不同凡响的精彩人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第一桥”“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神舟十六号与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太空合影”……这些成绩( )
①体现了我国科技创新成就斐然②增强了我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③说明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④说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反间谍法、网络安全法、核安全法、密码法等一系列国家安全领域法律法规,基本形成了立足我国国情、体现时代特点、运行有效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律体系。这( )
A.表明我国在国家安全方面已不存在隐患
B.对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C.说明我国已全面建成国家安全维护体系
D.充分彰显我国已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
12、2023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学校师生聚集在一起,共同观看大会直播。这说明( )
A.学习需要劳逸结合
B.要关心国家与社会发展
C.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D.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
13、张某喜欢在自己的朋友圈晒美食、晒旅游、晒自己的自拍照等。她在收获朋友们点赞的同时,也泄露了个人信息。被人通过AI技术合成视频,向其父母敲诈了一笔钱财。这警示我们( )
①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②应充分利用网络,及时搜集他人信息
③防止权利被侵犯,应自觉抵制上网
④网络是把双刃剑,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这句公益广告语告诉人们( )
A.个人的行为决定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B.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C.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
D.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15、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公民树立法治观念,就要( )
A.崇尚法律,任性而为
B.制定法律,认可法律
C.严格守法,依法维权
D.严格执法,惩恶扬善
16、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国首次以立法形式将这两个日子确定和设立为国家层面的纪念,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不移的立场。对上述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有能力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B.彰显我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
C.铭记历史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D.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17、“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的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这段话告诉我们( )
A.别人先尊重自己,自己才能尊重别人
B.不尊重他人,也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C.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D.有了自尊,就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18、2022年12月13日,通信行程卡、健康码服务正式下线。“再见了,行程卡。”中国通信院发布关于删除通信行程卡相关教据的通告。这告诉我们( )
A.社会规则是一成不变的
B.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C.社会规则限制人们自由
D.社会规则应符合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要求
19、2023年8月,在某工地,一男子潜入仓库偷窃电线,另一男子则在外面接应,恰巧被在附近小区装修的一位工人发现。面对此情此景,这位工人并未大声喝止,而是用手机全程拍下二人的作案过程并报了警。民警根据视频很快锁定嫌疑人身份将二人抓获。这位工人的做法,启示我们( )
①要严格执法,用法律制裁违法犯罪
②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③不顾一切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④见义勇为,也要保护自身安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你所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这句话从个人对社会影响的角度说明了( )
①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②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
③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人们的活动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④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1、判断说理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正确,错误的在括号内打错误,并说明理由。
(1)漫画中听音乐男子的行为。( )
理由:
(2)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 )
理由:
22、八年级学生小政是个“公益小达人”。今年,他参加了社区、学校团委组织开展的“助力山区爱心义卖活动”、“保护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宣传活动”、“防疫知识公益宣传活动”等多项公益活动。对于能为大家做点事,小政觉得很开心。有人问他参加这些活动累不累,小政说:“参加这些活动虽然累,但很值得。”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小政的做法值得吗?请运用服务社会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3、在学习《丰富的社会生活》这一课时,八年级(甲)班的同学们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以“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主题讨论会。有的小组成员认为:我们现在主要任务是学习,可以长大以后再养成亲社会行为。
请你对以上观点加以辨析。
24、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八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21年4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它是为了防止食品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材料体现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哪些政治制度?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什么机关?它的执行机关是什么?
(3)阅读材料,国家主席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行使了什么职权?
(4)《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5)普及《反食品浪费法》,你有什么好主意?
25、 宪法乃国家之磐石,九鼎之重器。2020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七个国家宪法日,为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宪法、维护宪法的观念,我校举行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深入了解宪法,尊崇宪法,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治观念。
我们中学生如何才能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治观念呢?
26、【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材料一 2022年8月2日,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和严正交涉,窜访中国台湾。佩洛西落地台北松山机场后,中国军方旋即宣布对台岛周边展开一系列联合军事行动,包括对周边六个海空域的演训行动。中方行动背后的逻辑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一直秉持的正义性,既是对于和平与正义的秉持,也是对于国家利益的坚决维护。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和捍卫国家利益是我们的共同责任,中学生应如何维护和捍卫国家利益?
材料二 2022年的4月15日是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据悉,今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的一大重点,是大力宣传宪法规定的关于公民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基本义务,着重宣传国家安全法、反分裂国家法、国防法、反恐怖主义法、数据安全法、生物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国家安全相关法律。
(2)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工作?
(3)请你谈谈今后打算怎样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7、10月20日,海口市民在微信朋友圈里纷纷地转载一条“寻找在灵山镇丢失的2岁儿童周某”的信息,帮助警方快速找到丢失的儿童。
(1)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网络公益行动?(两点即可)
(2)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如何参与传播网络正能量?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先后出台,加强对青少年的劳动教育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1)党和国家为什么如此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劳动教育呢?
(2)新中国成立后,以孟泰、王启民、许振超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模范为国家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这些劳模身上所体现出的宝贵精神是什么?(答出其中二个即可)
(3)孟泰、王启民、许振超三位劳模中,由国家主席习近平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的“新时期铁人”是谁?
(4)青少年应该传承一代代劳模身上体现出来的宝贵精神,担负起历史重任,做一名合格的祖国的建设者。一名合格的建设者应具备哪些优良的素质呢?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