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陕西省延安市初二上学期三检政治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沈继奋右手残疾,却加入了红十字志愿服务队活跃在志愿服务的第一线,迄今为止,已经服务数千小时。她的背影,被网友们誉为最美身影。完成下面小题。

    【1】志愿者们行为的意义在于(     

    ①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和谐②能够提升自身价值,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

    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弘扬正能量④每个人都应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善成德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以下不属于“最美身影”延续的是(     

    ①主动教社区老人使用电脑②邻居之间的互赠礼物

    ③转发好友的活动链接④参与清除街道小广告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下列有关法律知识的说法与理解存在错误,请你指出共有几处(     

    ①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等场所是严重不良行为,不良行为必然会发展成犯罪

    ②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③“判处拘役5个月”与“没收财产”中,拘役属于刑罚,没收财产属于行政处罚

    ④民事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A.5处

    B.4处

    C.3处

    D.2处

  • 3、下表中对同学“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有(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小闽主动与客人打招呼

    做到自我约束

    小明耐心解答同学的疑惑

    关注重视他人

    小王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

    履行法定义务

    小思积极参加红色研学旅行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对下列名言分析错误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学会换位思考

    B.“人而无礼,焉以为德”——人如果不讲礼貌,就谈不上有什么道德修养

    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不知他可以做成什么

    D.“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话要有分寸,要注意文明用语

  • 5、期末复习,明明结合教材梳理各单元的关键词,形成知识细目表(如下所示),你认为他梳理的单元题目与单元关键词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序号

    单元题目

    单元关键词

    走进社会生活

    个人与社会关系、养成亲社会行为、网络是把双刃剑

    遵守社会规则

    尊重他人、以礼待人、法不可违、关爱他人

    勇担社会责任

    角色与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关心国家发展

    维护国家利益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实干创造未来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6、为祖国取得的成就而自豪,现阶段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有(     

    ①我国经济发展成就显著,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②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保障

    ③文化建设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科技创新成就斐然

    ④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陆续出台,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小明和同学一起参加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为市民讲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小明的行动说明(     

    A.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定能健康成长

    B.我们不应花时间来参加社会生活

    C.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

    D.个人的渺小力量对社会作用不大

  • 8、我们要积极融入社会,感受社会生活。下列感受社会生活的方式不恰当的是(      

    A.走进农村,参加田间耕作

    B.参与赌博,放松心情

    C.参观博物馆,欣赏各类展品

    D.观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

  • 9、下列对国家利益理解正确的是(     

    ①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②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③为了个人利益,可以放弃国家利益 ④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下列两则新闻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新闻一:广东湛江一住宅楼突发火灾,一名6岁男孩被困阳台,多名热心群众借助工具在货车顶上搭梯成功救下男孩。

    新闻二:内蒙古医科大学应届毕业生张善荣发现一名老人晕倒在地,他果断上前施救。

    A.热爱劳动

    B.关爱他人

    C.爱岗敬业

    D.艰苦奋斗

  • 11、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以下体现这一责任的漫画是(     

    A.

    B.

    C.

    D.

  • 12、2022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在央视播出,节目带领同学们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聆听三代务林人经过60年的奋斗,在一片荒原上种植出全球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的故事,这能让同学们感觉到(     

    A.承担责任就要放弃个人一切权利

    B.只有人尽其责,才能共建和谐美丽社会

    C.不应该承担那些没有任何回报的责任

    D.承担责任只能获得精神的回报

  • 13、金钱、地位、智力、体力、相貌等差异不能超越人格尊严,更不能超越人们法律地位的平等。这要求我们做到(     

    ①平等待人②诚实守信③尊重他人④爱岗敬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14、大国工匠何小虎,用实际行动助力祖国的航天强国梦。他从基层一线操作工干起,锚定液体火箭发动机心脏“精刻师”目标,苦干加巧干,不断学习新技术、掌握新设备、挖掘新潜能,破解了北斗导航等重大任务发动机“卡脖子”的难题。我们要学习他(     

    ①坚持创新,拒绝国外技术②积极承担责任,无私奉献

    ③为了国家,舍弃个人追求④心系祖国,实干成就梦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15、古代名言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名言与哲理对应有误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要能够做到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

    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我们要能够对规则进行调整和完善

    D.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要关心、融入社会

  • 16、成都大运会期间,活跃着一群辛勤奉献的大运城市志愿者,他们用热心、舒心、暖心的服务,织就城市最靓丽的风景线。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为个人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

    B.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C.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各种关系

  • 17、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下列刑罚中属于附加刑的有(     

    A.死刑

    B.有期徒刑

    C.罚金

    D.拘役

  • 18、2023年10月2日,微信官方公布了2023年9月朋友圈十大谣言,包含“民政部养老服务司招线上养老服务志愿者”、“国庆后老年人购火车票半价”等。面对网络谣言,青少年应(     

    ①注意信息出处,不信谣,不传谣②辨识信息内容,尊重事实,理智抵制

    ③果断相信,积极转发,娱乐他人④冷静判断,学会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某校为开展法制宣传活动设计了如下标语,正确的是(     

    ①法律是护身武器,诉讼是最后屏障!

    ②学法以明理,用法以立身,违法须担责!

    ③学法守法,懂法用法,守住不犯罪这一行为底线!

    ④智者以法护身,愚人以身试法,要做阳光下的法治公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中学生小峰自创的歌词在“全国少年儿童歌词征集活动”中获特别奖,但他没有接到获奖通知书。经调查发现,参加复评工作的李某做了手脚,将奖项给了张某。小峰一纸诉状将李某和张某告到人民法院,状告他们共同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经人民法院审结,小峰获得了1.7万元的赔偿。这表明(     

    A.只有诉讼才可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B.小峰采用行政诉讼维护合法权利

    C.小峰的权利受到侵害,依靠法律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D.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必定会受到非法侵害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   某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规定(草案)》,将进一步落实公共信用信息管理,草案将欠缴税款,社保,使用伪造证据乘车、霸座,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统一考试作弊,骗取社保等众多不良行为纳入失信信息。

    有网友认为:将作弊列为失信行为,对于学生来说,是不是过于严苛?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小王是某校七年级3班学生,他一直因自己个子矮而烦恼,感觉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他常将自己一个人闷在宿舍里,很少与同学说话。同学们说到个子有关的话题时,他偶尔会发脾气,摔东西。班干部有一次看到他在日记中写道:个子这么矮,人生还能有什么意义?

    针对小王的情况,请你运用本学期所学知识劝劝小王。

     

  • 23、小明妈妈收到了学校班主任老师发来的一条信息,要求学生不准带手机进课堂。当妈妈告诉小明这一消息的时候,小明大声对妈妈怒吼道: “手机是我的私人用品,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我想带到哪里都可以。”

    运用所学知识,请你简要分析小明的言行。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阅读漫画,回答问题。(附图片文字:爸爸头旁边“网络”;爸爸背旁边“善款”;《如此爸爸》上面:“救救他吧”)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评析漫画中爸爸的行为。

     

  • 25、某校八年级(1)班的思想品德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围绕分清是非的主题开展活动。下面是活动的三个场景,请你运用思想品德所学的知识,参与探究。

    情景一:2016年1月7日,石家庄市快递员刘东辉从当地环卫工人朱伟旗手中接过一整箱苹果6S手机。刘东辉紧握朱伟旗的手连声道谢并且得知眼前这位好心的环卫工人是来自江苏盐城时,他拜托当地《燕赵晚报》的记者,想请盐城媒体报道一下此事,“告诉更多盐城人,盐城环卫工人是好样的!”朱伟旗说:“从江苏盐城来石家庄28年,从没有做过昧良心的事,石家庄人淳朴热情,待我很好,没把我当外地人,我这么做是应该的。”在现场,快递员刘东辉拿出1000元现金酬谢,被朱伟旗婉拒了。现场目睹这一幕的当地市民被感动了,不少人把照片发到朋友圈里,引来一片点赞。

    【能量点赞】

    1)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盐城环卫工人的行为给我们传递了哪些正能量。

    情景二:放学途中,“我”看到有一辆私家车占用非机动车道,影响了交通秩序,“我”用手机拍摄后准备曝光,遭到私家车上3女一男的集体“围攻”,被骂“读书读傻了”。有网友发帖指出,这样的“傻气”有助于维护正义,文明社会就需要这样的“傻气’!

    【行为分析】

    2)请运用维护正义的有关知识,谈谈对这里的傻气的理解。

    情景三:毒品是全球公害之一,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继李代沫、宁财神、高虎、房祖名等人之后,2015年1月7日,歌手尹相杰以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罪被批准逮捕。2015年3月9日,影视明星张博因吸毒被抓。

    【落实行动】

    3)上述事件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哪些启示?

     

  • 26、材料一初二学生小芳对父母时常提醒自己别忘了写作业之类的话尤为反感,甚至听到他们提醒自己快起床天冷,多穿点衣服的话都心生厌倦,更不用提父母过问她的考试成绩了。有时她从心里讨厌自己的父母。总之,小芳反感父母说的每一句话。

    材料二《诗经》中哀哀父母,生我劬qu劳。意思是说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1你认为材料一中小芳的表现属于什么心理现象?1分

    2解决材料一所反映的问题最好方式应该怎么做?1分

    3材料二启示我们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做子女的为什么要孝敬父母?4分

    4作为子女,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请列举两种具体可行的方式。2分

     

  • 27、【家国情怀】

    2022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某中学八(1)班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国家利益◆

    “报告指出,面对国际局势急剧变化,特别是面对外部讹诈、逼制、封锁、极限施压,我们坚持国家利益为重、国内政治优先。”“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1)二十大报告重申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对二者的关系你是如何理解的?

    ◆国家安全◆

    报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2)为什么要“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绽放青春◆

    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寄语广大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3)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你有什么打算?

  • 28、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1)请分别评析图1、图2中网民的行为。

    (2)网络信息纷繁复杂,网民应如何正确对待?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