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安徽省池州市初二上学期三检政治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在模拟法庭活动中,同学们纷纷对以下案例发表自己的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某村三户村民与村民委员会签订了橘园承包合同,当年获利颇丰。有些村干部看着眼红,就毁约了。村民接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同村干部据理力争,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

    小峰:个人利益应服从集体利益,村民真是小题大做

    小青:村民委员会的毁约行为是一种民事违法行为

    小静:权益受到侵害时,要采取任何方式据理力争

    小芳:村民委员会的行为违背了诚信原则

    A.小峰和小青

    B.小峰和小静

    C.小青和小芳

    D.小静和小芳

  • 2、在学习“做守法的公民”的相关知识时,同学们进行了探讨。请你根据他们的表述选出对应的违法行为(     

    它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都属于这种违法行为。

    A.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 3、2023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邓小燕,用勤劳务实,甘于奉献,让青春充满稻花香的味道。她的青春事迹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A.亲近社会,发扬实干精神

    B.特立独行,展现青春风采

    C.参加实践,收获个人名利

    D.悦纳自己,丰富假期生活

  • 4、自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网民人数达到数亿,中学生上网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下面属于正确使用网络的有(     

    ①在网上任意发布不良信息            ②学会“信息节食”,抵制不良诱惑

    ③在网上广泛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   ④利用网络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5、全国“两会”期间,众多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微博、征民意,公民在互联网上为“两会”建言献策也格外火爆。这说明(     

    ①我国公民可以通过网络解决一切难以解决的问题   

    ②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意识不断增强   

    ③互联网是人民建言献策的唯一途径        

    ④我国人民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的渠道不断扩展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6、“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漩涡。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这段歌词反映了(     

    ①只有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②国家利益关系国家生存与发展

    ③国家利益符合每一个人的利益需求

    ④要心怀爱国之情,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③④

  • 7、2023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在旧金山市举行会晤。习主席说:“我和总统先生是中美关系的掌舵者,对人民、对世界、对历史都担负着沉甸甸的责任。”习主席的这句话体现了(     

    A.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着相同的责任

    B.他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

    C.承担责任首先要对自己负责任

    D.承担责任一定会获得回报和荣誉

  • 8、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为伟大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小德通过查询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官方网站,将十年来,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发展成就进行了汇总,如下图,下列对图片中成就概括正确的是(     

    ①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②我国科技创新成就斐然

    ③我国森林覆盖率不断扩大          ④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对于漫画中司机“礼让行人”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礼让与我无关,我的行为与他人无关

    ③文明有礼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④做大事者不拘小节,小的不文明行为不必在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0、某班同学对社会生活中的事件进行讨论。下列事件与判断对应正确的是(     

     

    事件

    违法类别

    某公司在客户孙某明确表示不接受电话推销业务后,仍超出必要限度继续推销,对孙某造成严重干扰,构成对孙某隐私权的侵犯,被判赔偿孙某精神损害抚慰金。

    民事违法行为

    李某无视高铁上的禁烟标志和广播提示,在卫生间吸烟触发烟雾报警器,导致列车降速缓行,被铁路公安机关行政拘留。

    行政违法行为

    杨某设网诱捕迁徙野生珍稀鸟类进行贩卖,被法院以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般违法行为

    李某因不满邻居刘某养犬影响自己生活,在网上发视频辱骂刘某,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法院判决李某删除视频、赔礼道歉、承担精神损害抚慰金。

    严重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近期,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针对网络短视频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治理行动,依法依规处理了一批违法违规网络短视频平台及其账号,同时,大力推动网络短视频优质精品内容生产,开展了一系列正能量传播活动,得到了许多网络短视频平台的积极响应和热烈参与。传播网络正能量需要我们做到(     

    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媒介素养

    ②学会“信息节食”,少发不良信息,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③传播积极健康文化,少接触网络虚拟空间

    ④高扬主旋律,共同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2、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下列语句与道德品质对应正确的是(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尊重他人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

    C.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文明有礼

    D.敬人者,人恒敬之——欣赏他人

  • 13、“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这是黄大年24岁时写给同学的一句话。黄大年,中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归国以来,他担任国家多个技术攻关项目的首席专家,经常工作到凌晨,多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黄大年的事迹诠释了(     

    ①承担责任一定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②选择了责任,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承担

    ③有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可以不负责任④承担责任就要不计代价与回报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4、中华民族有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传统,被称为“礼仪之邦”。下列句子能体现“礼”的是(     

    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B.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15、2023年3月4日晚,感动中国2022年度获奖人物揭晓,他们是钱七虎、邓小岚、杨宁、沈忠芳、徐淙祥、“银发知播”群体、徐梦桃、陈清泉、陆鸿、林占嬉。这些“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启示我们(     

    ①要积极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身价值②承担社会责任就能得到媒体的褒奖

    ③要有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④服务和奉献社会能得到物质回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6、明代学者顾宪成曾写过一副出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告诉我们应该(     

    A.大小事情要自己做,事必躬亲

    B.具有回报社会的意识

    C.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D.干一番大事,报效国家

  • 17、梁启超说“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承担责任一定能获得回报

    B.承担责任会付出代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C.快乐与否与责任无关

    D.承担责任既会得到回报也会付出代价

  • 18、在广西与现场作业的码头工人亲切握手,勉励他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在北京看望正在工作的“快递小哥”,称赞他们“像勤劳的小蜜蜂,是最辛勤的劳动者”;在陕西榆林寄语企业职工“你们是承担着历史任务的一批人”……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告诉我们(     

    ①劳动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

    ②体力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脑力劳动

    ③劳动创造价值,平凡也能创造伟大

    ④党和国家尊重每—位普通的劳动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2023年“五一”期间,两名女子在某景区等待进入时,发现排错队,便直接插到另一队中,后面一位小伙子给予提醒。两名女子瞬间暴跳如雷,言辞狠辣地一阵“输出”,并怒怼小伙“我们不好惹”!她们的言行受到众人谴责。这警示我们在公共场合要(     

    ①只需要遵守非强制性措施②尊重他人,考虑他人感受

    ③文明有礼,切勿盛气凌人④遵守秩序,维护社会规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20、漫画《入罪新规》带给我们的深刻警示是(     

    A.沉迷网络有害,必须学会“信息节食”

    B.传播网络谣言,一定会遭到刑法严惩

    C.谣言止于智者,需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D.恪守网络规则,应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在学习到《公民权利》一课时,针对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有同学联系到疫情期间需要上报自己的健康状况和个人行程,提出不同观点。小明说:“公民的健康状况和行程属于隐私,不应公开。”小强说:“法定义务必须履行,瞒报行为害人害己。”

    运用所学知识,对两位同学的说法进行辨别与分析。

  • 22、观看漫画,我们应怎样评价这位名人的做法。

    ../../../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657440591/QQ/WinTemp/RichOle/KOVTN91%250PMEFD%25DU82%7b5SQ.png

     

     

  • 23、在学习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内容后,小明同学认为:我们中学生还小,现在还不能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只能等长大以后再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请你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辨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钟在回家路上捡到一部手机,当失主小黄找到他要求归还时,小钟以种种理由拒绝归还。小黄只好向人民法院起诉小钟,法院判决小钟限期归还手机。

    材料二 中学生小亮为了试试消防队的出警效率,打电话报警称自己家着火了。不一会儿,消防车就赶到了他家。

    材料三 十七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持刀抢夺小学生财物,得赃款1 500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1)材料一中小钟的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应承担什么责任?

    (2)材料二中小亮的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应承担什么责任?

    (3)材料三中赵某的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应承担什么责任?

    (4)材料三中赵某的行为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5)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发。

  • 25、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小到按时完成作业、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承诺、认真做事,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我们要学会感恩,懂得对自己、他人和社会负责的意义。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承担责任表现在哪些方面?

    (2)自觉承担责任有什么重要意义?

    (3)我们为什么要学会感恩,懂得对他人负责?

  • 26、2019年5月15日,从泰国曼谷飞往上海的某航班上,一位大妈因女儿逛街误机,坐在飞机舱门处不让飞机起飞。无独有偶,5月17日,在哈尔滨113路公交车上,一位大叔坐过站,中途拍车门要求司机停车未果,竟然上前拔走车钥匙,引起乘客恐慌。

    网友发声:大妈堵舱门,大叔拔钥匙,这类事件频发,规则意识有没有?

    网友跟帖:规则与自由就像孪生兄弟,如果大家都漠视规则,那真正的自由何在?

    我们应该怎样遵守和维护社会规则呢?

  • 27、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基本经济制度是经济制度体系中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部分,对经济制度属性和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决定性影响。多年来,我们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基本经济制度。十九届四中全会的一大创新,正是在此基础上,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这三项制度都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这一重大创新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决定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2)材料中“以公有制为主体”,说说公有制经济的内容与地位。

    (3)请展开分析,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制度。

  • 28、2017年,党的十九大在北京举行,依法治国再次成为会议主题。法治不仅是宏大的,也是具体的;它关乎国家治理,更关乎百姓福祉。让我们和初中生小明一起感受法治的力量。

      镜头一:1999年,小明出生后不久,在妇产医院被人贩子偷走,幸运的是,警察很快救回小明,人贩子因拐卖儿童被判刑。21·世纪*教育网

      镜头二:小明7岁时还整天被关在家里。他想上学,可是父母不带他去学校,教育部门得知后,找到小明父母,告诉他们小明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第二天小明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

      镜头三:在小明10岁时,父母经常吵架,脾气暴躁的爸爸总是拿小明当出气筒。有一天,学校老师偶然发现小明身上被打得伤痕累累,就报了警。警察明确告诉小明爸爸不能虐待孩子,否则就拘留他。

    (1)小明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犯?(三个方面)

    (2)我国哪些法律的保护让小明的生活不再悲催?(至少三部法律)

    (3)当遭遇父母不让上学和殴打的情况时,你觉得小明应如何做?

    (4)小明的生活经历让你得到哪些启示?(三个方面)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