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
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
D.石油、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
2、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
C.铝合金轻而坚韧,可作汽车、飞机和火箭的材料
D.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
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
B.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B>C
C.将t1℃时A、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A、C两溶液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A中含有少量B,要提纯A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空气②硬水③生铁④五氧化二磷⑤石灰石⑥C70⑦液氮.
A.③④⑤
B.①⑤⑦
C.④⑤⑥
D.④⑥⑦
5、如图是小徐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手掌心氧气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煤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C.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会污染空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
6、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溶解度/g | 32 | 46 | 64 | 85.5 | 110 | 138 | 170 |
甲是80℃含有100 g水的KNO3溶液,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饱和溶液只有2种
B.甲到乙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C.甲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25: 34
D.甲溶液冷却时,开始析出固体的温度在60℃~70℃之间
7、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
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
B.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
C.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
D.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
8、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c>b>a
B.b>a>c
C.a>c>b
D.b>c>a
9、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Y(NO3)2=X(NO3)2+Y,②把Y、Z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和稀硫酸反应.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A.Z<Y<X
B.Y<X<Z
C.X<Y<Z
D.Z<X<Y
10、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
B.加入少量的水
C.升高温度
D.恒温蒸发溶剂
1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
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12、以下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C.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D.甲烷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
13、由下图信息可知,金属活动性最不活泼的是
A.镁
B.锌
C.铁
D.铜
14、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P2O5
B.面粉
C.镁粉
D.CO
1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A | CaCl2溶液 | 稀盐酸 | 加过量碳酸钙、过滤 |
B | K2CO3溶液 | KCl | 加适量稀盐酸 |
C | CaO | CaCO3 | 加水,过滤 |
D | NaCl溶液 | Na2CO3 | 加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16、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像是
A.
B.
C.
D.
17、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与之原理相同的是( )
A.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C.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D.森林着火时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18、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CO与Fe2O3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后固体的颜色由红棕色变成了银白色
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C.NaOH溶液应改为Ca(OH)2溶液以检验产生的CO2气体
D.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19、下列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仅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
B.
C.
D.
20、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厨房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B.汽车油箱着火时用水浇灭
C.酒精在桌面上着火时用湿布盖灭
D.图书档案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21、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
”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 )
A.有单质生成
B.是化合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两种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
22、化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下列过程本质上与其他不同的是
A.工业上利用空气制氧气
B.用海水晒盐
C.利用白炽灯照明
D.火力发电
23、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倾倒液体
C.称量固体
D.过滤
24、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中子数为44,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0
B.34
C.44
D.78
25、现有X、Y、Z三种金属,把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产生气体的速率比X快,把Z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无明显现象,根据以上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的是
A.X>Y>Z
B.Y>Z>X
C.Y>X>Z
D.Z>Y>X
26、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A.NaCl氯化钠食盐
B.CaO氧化钙熟石灰
C.Na2CO3碳酸钠纯碱
D.NaOH氢氧化钠烧碱
27、某兴趣小组对加热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下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
【查阅资料】氯酸钾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钾。
编号 | KC1O3质量/g | 催化剂 | 催化剂质量/g | 收集50mLO2所需时间/s |
实验1 | 5 | — | — | 171 |
实验2 | 5 | MnO2 | 0.5 | 49 |
实验3 | 5 | Fe2O3 | x | 58 |
实验4 | 5 | KC1 | 0.5 | 154 |
(1)表中的数值是______,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表中所列
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______。
(2)写出由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要证明二氧化锰可以做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证明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______和______没有发生改变。
(3)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再继续收集50mLO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
,解释原因______。
(4)要比较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______。
(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某些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B.加入催化剂不能增加氧气的质量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
28、分析下列溶解度相关数据,回答相关问题。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KNO3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向分别盛有40gKNO3和40gNaCl的烧杯里,均加入100g100℃的水,充分搅拌。
(1)在100℃时,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
(2)若将上述2只烧杯内的物质在100℃时各自蒸发掉50g水,并在100℃时过滤,得到的晶体是_______;此法可称之为“蒸发结晶”;
(3)若将上述2只烧杯内的物质降温到20℃时过滤,得到较多晶体的是______,此法可称之为“降温结晶”;
(4)根据上述实验判断,当KNO3中含有少量NaCl时,要从中得到纯净的KNO3,应采用“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中的__________。
29、按下列要求填空。
(1)标出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氯化钠中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
(3)已知次氯酸钠的化学式为 NaClO,则次氯酸的化学式为:_____;
(4)有硫酸铜生成的中和反应:_____;
(5)Cr2(SO4)3 为有毒的重金属盐,可用KOH溶液与其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除去,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0、周末郊游野炊,同学们准备了丰富的食品;牛奶、炸鸡腿、面包、蔬菜、苹果、植物油、矿泉水,以及炊具和其他用品。
(1)上述食品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_____。
(2)同学们郊游都穿了纯棉T恤,棉花属于__________(选填“天然”或“合成”)纤维。
(3)判断所带的矿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__________进行检验。
(4)郊游途中,小林发现路边农田里的作物出现了倒伏现象,大家建议应施______(选填“氮肥”“磷肥”或“钾肥”)。
31、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氮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
(2)三个氢离子可表示为__________;
(3)氢氧化钠溶液中溶剂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3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要求从氢氧化钙、碳酸钡、镁、二氧化硫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一种可燃烧的金属单质______;
②一种难溶于水的盐______;
③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
④导致酸雨的氧化物______。
(2)“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坚持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社会共识。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我市是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市民更应该养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良好习惯。废弃塑料瓶、书、报纸应投入印有下列哪种标识的垃圾箱______。
A. B.
C.
D.
②为响应“限塑令”,济南各大型超市全部更换成可降解塑料袋,其中一种可降解塑料袋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醇,分子式为(C2H4O)n,聚乙烯醇属于______(选填“有机物”、“无机物”、“氧化物”之一);在该物质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③发电厂采用“石灰固硫法”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方法之一是向煤中掺入一定量的生石灰,使其与二氧化硫在高温条件下化合生成一种固体。已知这一过程中,各元素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请写出 该“石灰固硫法”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3、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氨气______;
(2)标出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2 个金原子______;
(4)氯酸钾中的阴离子______。
34、额温枪在新冠病毒疫情防控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下图是额温枪及所用电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所标物质中,含有的金属材料是_____。
(2)电池内部有一根碳棒,主要利用其_____性。
35、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
(1)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是它既易______,又易与空气中的______反应而变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氢氧化钠能吸收尾气中的二氧化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黏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______。
36、门捷列夫曾预言,有一种相对原子质量约为68,与铝化学性质相似的“类铝”元素存在,后来人类发现了的“镓元素”,请根据给出信息回答问题:
(1)镓属于____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2)镓原子核外有___个电 子;
(3)计算出x的数值后,确根据原子结构推测镓与铝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
37、实验室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2SO4、Na2CO3、CuSO4、NaOH、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其组成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步骤一:取少量白色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并用玻璃棒充分溶解,搅拌、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和白色沉淀。
步骤二:取少量无色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_,溶液变红。
步骤三: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
请分析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
(2)请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8、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E、F的名称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2)图A、B是常见实验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请对错误的操作进行改正: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仪器D---I完成下列实验操作:
①用KMnO4制备O2,应选仪器________(填序号),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并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应选仪器_____________,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分析、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①氮元素和磷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
②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_____。
A CO2和SO2 B CO和N2 C Na+和NH4+ D Mg2+和P
③表中元素从左至右排列所遵循的规律是_____(任写一条)。
(2)请同学们根据下面微观粒子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反应,水分子已省略)示意图,分析解决下列问题。
①请写出图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
②任选一个反应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_____。
40、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K2SO4杂质,其方法是:加入适量的________溶液,反应后生成________白色沉淀再经过滤,即可除去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