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浙江省温州市初二上学期三检政治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图漫画的主题是“饕餮”。它给人们的忠告是(     

    A.信息无限,时间有限,我们不能沉迷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B.网络无限,自由有限,网络生活应当恪守道德、遵守相关法律

    C.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我们应充分享受创新带给我们的饕餮盛宴

    D.公民是权利的享有者,我们可以依法行使宪法赋予的文化权利

  • 2、2023年3月5日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近年来,学生群体已悄然掀起志愿服务之风。社区发展、环境保护、为老服务……他们通过志愿服务发挥所长,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璀璨的光芒。学生群体的行为(       

    A.是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亲社会行为

    B.能够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C.需要他们学会承担不愿承担的责任

    D.是为了获得学校和社会更多的赞誉

  • 3、《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培育和提高中小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自觉抵制校园欺凌和违法犯罪行为。”据此,下列中学生做法正确的是(     

    A.中学生郑某在公园捡到他人丢失的手机,及时报警寻找失主

    B.中学生王某在学校遭到他人侮辱、殴打,出于害怕忍气吞声

    C.中学生刘某妈妈在小区里制止他人高空抛物,他劝妈妈不要多管闲事

    D.中学生朱某在考试时发现朋友作弊,为了友谊主动隐瞒

  • 4、2023年12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意见稿拟规定“限制游戏过度使用和高额消费”。这样规定主要是因为(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沉迷网络,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C.网络严重侵犯我们的个人隐私

    D.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便利和多彩

  • 5、时下,依托互联网的大平台,旨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网络问政风生水起,网络监督亦风起云涌。一项调查显示,87.9%的网民非常关注网络监督;当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99.3%的网民会选择网络曝光。作为一位网民,在参与网络问政和网络监督时,以下态度和做法正确的是(     

    ①网络无限,自由自在无界限     ②网络言论,匿名发表不担责

    ③道德法律,基本准则须恪守     ④建言献策,传播网络正能量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6、某班两位同学课堂上展示近年来我国取得的成就:小明展示了蛟龙号探海达到7000米的工作深度:“神威·太湖之光”凭借这一“超级速度”第三次出现在榜单榜首位置,实现三连冠;神舟十五发射成功……小美展示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二十国集团峰会、金砖峰会、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为世界安全、为全球治理,阐述“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上述两位同学的展示分别说明(     

    A.经济增长成就显著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B.我国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我国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保障

    C.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D.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

  • 7、军迷罗某购买具备远程高清摄像功能的无人机对福建舰进行拍摄并发布在网上。经鉴定,罗某所拍内容涉及2项机密级军事秘密和1项秘密级军事秘密。罗某因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罗某的行为(     

    A.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B.违反了刑法,付出失去一切自由的沉痛代价

    C.违反了法定义务,需承担民事与行政责任

    D.依法行使了权利但没有履行相应的义务

  • 8、“授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话告诉我们(     

    A.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B.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

    C.关爱他人会收获幸福

    D.关爱他人使社会和谐

  • 9、下列“微行为”与“微点评”相符合的有(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小津每天按时到校,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小滨周一上午担心上学迟到,过马路时闯红

    灯自觉遵守学校纪律

    12岁的小港看见歹徒敲诈勒索小学生,冲上去与之搏斗

    有勇有谋,机智灵活

    小峰通过诉讼维护了自己的著作权,获得赔偿

    遇到侵害,依法求助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0、“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礼仪规范和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以礼待人,让中国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下列名言警句中能体现这一美誉的是(       

    A.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11、2023年,许多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研学旅行”活动,学生们在游玩中感悟历史文化,在体验中学习本领,在思考中增强爱家、爱国情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学习不仅局限于学校,研学旅行也是一种学习

    ②研学旅行有利于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磨炼意志

    ③此活动注重提高实践技能,不能提升知识水平

    ④学生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养成亲社会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新《中小学生守则》将原来的“遇到坏人坏事要及时报告,要敢于斗争”中的“要敢于斗争”予以删除。这一做法

    A.违反了法律,是无效的

    B.表明与违法犯罪作斗争不再是青少年的义务

    C.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D.要求青少年更应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 13、“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沈忠芳是我国著名防空武器专家,隐姓埋名60余载,投身导弹研制,从没有在乎过自己的得与失,一辈子都在磨砺国家的剑与盾。沈忠芳的事迹启示我们(     

    A.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B.个人利益是可有可无的

    C.个人利益永远大于国家利益

    D.只有名人才能维护国家利益

  • 14、2023年10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表决通过,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下列行为符合该法律要求的是(     

    ①爱护国歌、国旗和国徽②联名抵制外国商品

    ③拉横幅围堵外资企业④生动讲好爱国故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 15、有人这样比喻:“社会是一棵大树,我就是其中的一片树叶;社会是浩瀚的星空,我就是其中的一颗星星;社会是一望无垠的草原,我就是草原上的一棵小草。”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过程

    C.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关系

    D.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 16、工人的责任是建造高楼大厦;农民的责任是种出粮食鲜花;军人的责任是保家卫国;医生的责任是治病救人、消除伤疤……这说明(   

    A.承担责任只是职业的要求

    B.社会角色不同,责任不同

    C.承担责任是成年人的事情

    D.责任是一个人分内的事情

  • 17、2023年2月24日,教育部教材局启动“青少年版权保护季”行动,严厉整治教材教辅、少儿图书等领域侵权盗版乱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版权环境。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司法保护

    B.家庭保护

    C.政府保护

    D.学校保护

  • 18、能作为以下对话共同主题的是(     

    我参加了体验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徒步活动,祖国的今天来之不易啊!

    我到科技馆当志愿者,维持秩序,照顾小朋友,虽然累,却很有成就感!

    我教小朋友画画,钻研了儿童心理学,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大大提升。

    A.遵守法律记心间

    B.追逐梦想勇奋斗

    C.亲近社会我行动

    D.积极奉献成就我

  • 19、运用法治手段,依法严惩、杜绝网络谣言,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要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

    ②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网络谣言

    ③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

    ④网上谣言太多,我们不要相信任何网络信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20、北京市西城区某职业学院的一名女学生朱某,伙同另外四名女被告人在学校女生宿舍楼内,采取恶劣手段,无故殴打、辱骂两名女学生。最终,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朱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一年有期徒刑,其他四名被告人均被判处十一个月有期徒刑。五名未成年人为自己的“校园欺凌”行为付出了法律代价。该案件(     

    ①是一起刑事案件,两名女生向法律服务机构提出了诉讼

    ②朱某等五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受到了行政处罚

    ③两名女生运用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朱某等五人法治观念淡薄,做出了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

  • 22、请你判断下列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周末,小明在社区书吧帮忙整理书籍,对前来咨询的读者不耐烦地说:“没见我正忙着吗?”(  )

    理由:

    (2)今天轮到宁宁值日,可他已经和好朋友约好去玩,放学后偷偷溜走。(  )

    理由:

  • 23、李明说:“旅游就是为了自由,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无需在意那些规则。”对这种观点,你有什么看法?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材料 2020年5月26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四川代表团驻地举行分组会议,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2020年5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第三次会议通过民法典草案修改稿。代表们普遍认为,编纂民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人民代表大会是一个什么机关?

    (2)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职权?

    (3)我国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25、材料一: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原则。为了使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更好地遵循和贯彻这一宪法原则,我国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总则第2条。

    材料二:从2013年7月1日开始,苏州重点整治为人诟病的中国式过马路。届时,对行人闯红灯的,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对多人同时闯红灯的,将重点处罚带头大哥

    (1)结合材料一,运用神圣的宪法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法律知识?(2分)

    (2)中国式过马路这种现象是人们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有人觉得这种行为早该受到责罚了。请你用《与法同行》的相关知识,列出认同这种主张的理由。(4分)

     

  • 26、有人认为,权利是为自己的,义务是为他人的。其实,无论是行使权利,还是履行义务,都是既利自己、又利他人的。

    观点A:我享受权利也利他人。

    (1)举1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点B:我履行义务也利自己。

    (2)举1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观点A、B,谈谈你受到的启发。

     

  • 27、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可以分为哪几类?

  • 28、   材料一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氛围,使全体公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材料二  2020年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实施38周年,为积极推动宪法宣传教育,某校为此特地举办了“学宪法、讲宪法”调查问卷活动。

    调查问卷结果统计如下图:

    (1)请你为该校的活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2)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3)宪法的地位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