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漫画“快乐大扫除”理解正确的有( )
①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②在集体生活中,每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③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④劳动是实现人生所有梦想的唯一途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之说,这从侧面告诉我们( )
A.永远不接受他人的关心和爱护
B.关爱他人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C.接受他人帮助是丧失自尊的表现
D.只有缺乏自爱的人才会接受他人的关爱
3、学校举办体育节,同学们一致推选体育成绩不错的小辉代表班级参加比赛。后因小辉怕影响学习成绩,不想参加。我们应该告诉小辉( )
A.有些应该做的事情虽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
B.做好做不好都无所谓
C.要根据回报的大小确定自己应采取的态度
D.小辉的责任主要来自法律的规定
4、一个负责任的公民,首先是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人。下列能体现对自己负责的是( )
A.小丽每天在放学后,怕父母担心及时赶回家
B.每次做眼保健操时,小明都会抓紧时间看书学习
C.一碰到学习上的难题,小东立刻上网搜索答案
D.小华参加活动时经常失约,事后解释临时有事
5、10月9日,中央政法委在京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共有49位勇士光荣上榜,其中为救落水少年不幸遇难的潍坊汉子杨传义上榜。这名在新疆舍己救人的山东汉子,用生命完成了最后的托举,将生的希望给了少年。这启示我们( )
①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
②见义勇为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③见义勇为就意味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④作为未成年人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目前,“手机依赖症”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流行病”。下面漫画带给我们的有益启示是( )
①要正确对待网络发展带来的便利
②应该珍爱生命,拒绝网络
③要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日夜学习
④要理性对待和运用移动互联网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7、下列两则新闻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新闻一:广东湛江一住宅楼突发火灾,一名6岁男孩被困阳台,多名热心群众借助工具在货车顶上搭梯成功救下男孩。 新闻二:内蒙古医科大学应届毕业生张善荣发现一名老人晕倒在地,他果断上前施救。 |
A.热爱劳动
B.关爱他人
C.爱岗敬业
D.艰苦奋斗
8、下列言行中属于自觉承担责任的是( )
A.行人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
B.作为朋友只讲哥们儿义气
C.旅游时在名胜古迹上刻画“某某到此一游”
D.作为学生认真完成各科作业
9、“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下列名言警句与之相对应的是( )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B.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C.木受绳则直,人学法则慎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0、2023年9月20日至10月20日期间,澳门特区司法警察局举办“2023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展线上问答游戏”。这种通俗易懂的活动有助于( )
①持续推广国家安全教育工作②巩固社会大众的国家安全意识
③树牢社会大众的总体国家安全观④迅速推动澳门特区经济社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对于下列漫画中的人物,你想说些什么( )
A.青春是用来享受的,否则就是虚度
B.父母遗产越多越好,自己尽管享用
C.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是幸福的源泉
D.父母提供物质条件,奋斗已不需要
12、在政务服务平台上,某中学生反映环卫工人只有两套冬夏共用的长袖工服,建议为环卫工人定做夏季短袖工服。很快当地城管分局回应诉求,为环卫工人定做了一批透气和吸汗性更好的短袖工服。完成下面小题。
【1】对该中学生行为的正确看法是( )
①拓宽民主渠道②善于斗争③行使监督权④关爱他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城管分局的做法是( )
①对劳动者的尊重②为维护良好社会秩序
③为促进社会和谐④从精神上关怀劳动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小倩自幼丧母,父亲常年在外经商,她跟奶奶一起生活。15岁时,父亲突发疾病去世,她的 叔叔侵占了她父亲的遗产。奶奶提起让小倩继承遗产时,叔叔以小倩是未成年人为借口,予 以拒绝。小倩维护自身权益最正规、最权威的做法是( )
A.与叔叔据理力争
B.依法提起诉讼
C.向老师、朋友求助
D.寻求妇联帮助
14、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这句话说明( )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④社会秩序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中学生晓丽看到“神舟十六号”顺利升空,倍感自豪,并对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感到敬佩。这表明( )
A.我国已经成为航天科技强国
B.我们要关注社会和国家发展,树立民族自豪感
C.我国科技已经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
D.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16、人工智能对话聊天机器人ChatGPT,不仅能流畅地与用户对话,还能进行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等任务,为商业和民生带来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也暴露出存在技术漏洞、虚假错误信息、学术欺诈和剽窃、跨境数据泄露、网络AI诈骗、被黑客们用于策划网络攻击等风险。这说明( )
A.网络超越时空限制
B.个人隐私慎重保密
C.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D.远离网络防止侵害
17、“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处处都是“直播间”。公民使用“麦克风”、参与“直播间”必须( )
①为博关注,随心所欲 ②严格执法,根治乱象
③恪守道德,尊重事实 ④遵守法律,理性直播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8、在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中,许多人加入志愿者行列,和社区居民团结一致,协力同心,建设共同的家园。这体现的是( )
①服务和奉献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②努力学习,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
③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参加社会公益活动④只有参加志愿者活动,才能成就自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当今世界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网络,我们可以( )
①了解世界任一角落的风云变幻 ②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③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④查阅资料,自主学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如今,全国各地以崇高礼遇褒奖、致敬劳模,劳动模范日益成为全社会最闪耀的群体之一;“劳模创新工作室”遍布全国各地,示范带领各行各业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崇尚劳动,是因为( )
①劳动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②劳动有体力和脑力之分
③中国人民用劳动成就辉煌④劳动者所处的岗位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 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如父母,老师,亲人,甚至陌生人,在他们担责的过程中我们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责任让我们看到了美好。但也有一些人在承担责任过程中付出太多,甚至生命。因此中学生小美说:“承担责任意味着只付出不收获,不值得。”
请你对小美观点进行辨析。
22、宪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
判断:( )
理由:
23、价值判断
小张认为在我国人权的主体很广泛,但是保护人权的内容却很有限。
判断:
理由:
24、某校思想品德教师看了“用脚书写的青春——无臂青年陈瑞和他的创业路”的报道后,带领同学一起学习研讨,请你参与。
陈瑞9岁被变压器击昏,为了保命,医生锯掉了他的双手。从此,他学着用脚吃饭、梳头、写作业。高中时,他基本实现生活自理。高考成绩揭晓,没有学校愿意录取这位考出高分的无臂少年。他给省长写“急救信”后,走进湖北大学,成为该校商学院的一名学生。大学里,陈瑞连续3年拿了校级奖学金,获一等国家奖学金,他还是150多名同专业学生中唯一顺利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考试的人。毕业前夕,陈瑞与同学董伟策划了一个“中文论坛精粹”垂直式搜索引擎项目,得到民企老总黄某10万元入股投资。5个月后,看不到盈利的黄总撤资。陈瑞找到新的投资人后,5个项目之一的“随意贴”,慢慢磨出了10万名会员,每月有几千元的广告收入。但还是入不敷出,合伙人董伟不堪压力退出公司。陈瑞再受打击,但他依旧不放弃。他试着对“随意贴”的会员收费,给公司带来了每月近10万的收入。这之后,公司依靠不断优化的“随意贴”,每年的收入均超过了100万……
(1)陈瑞的人生中经历了很多“坎”,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陈瑞是怎样面对生活和创业中的“坎”的?结果怎样?
(3)陈瑞所具备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5、学琴五年了,小芳恨透了钢琴和小提琴。她对父母时常提醒自己“别忘了练琴”之类的话尤其反感,甚至听到他们提醒“快起床”、“早些休息”、“快练琴”的话都心生厌倦,更不用提父母过问她的学习成绩了。有时,她从心里讨厌她的父母。总之,小芳反感父母说的每一句话。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你认为小芳的表现属于什么心理现象?怎样正确看待这种心理?
⑵你认为小芳应该怎样与父母沟通?
26、观察漫画,明辨是非。
小明和他的同学在放学路上遇到下列情况,丁某因涉嫌寻衅滋事被刑事拘留;马某因扰乱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被行政拘留五日。
(1)漫画中的丁某和马某各涉嫌什么性质的行为?
(2)从自由与规则的关系角度对马某的行为提出劝诫。
(3)假如你正在公交车上,你会怎样和马某作斗争?
27、一天, 中学生小华和同学两手空空地从超市出来,门口的报警器鸣叫起来,保安让小华再次通过报警装置,报警器仍然鸣叫。于是,保安将小华带到走廊询问,并强迫小华将衣服全部脱下检查。因没有发现任何物品,小华才得以回家。事后经查,小华的妈妈曾在这里给他买了一双旅游鞋,因商场消磁器出现故障,.该旅游鞋没能消磁,使得穿着这双鞋的小华受到冤枉。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案例中的保安侵犯了小华哪些权利?
(2)作为小华同学,请你为小华解决这件事提一些建议。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明确界定不良行为是指吸烟、饮酒、旷课、递学、沉迷网络等未成年人实施的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行为。明确界定严重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有刑法规定、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行为,以及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1)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请你说说犯罪的基本特征。
(2)未成年人不良心理和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从个人角度分析,怎样避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3点即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