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福建省南平市初二上学期三检政治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950年,数学家华罗庚在归国途中给留美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其中说:“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回国后,华罗庚进行应用数学的研究,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称为“人民的数学家”。这告诉我们(     )。

    ①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

    ②坚决维护个人利益,不放弃任何个人利益

    ③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我们应以国家利益为重

    ④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2、在历史长河中,青年总是以不同的身份和使命践行着家国承诺。他们或以鸿鹄之志,书写英雄传奇:或振臂高呼,为保家卫国血染疆场:或赤胆忠心,为红色信仰慷慨赴死。青年以实际行动(     

    ①履行了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②佐证了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③彰显了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④说明了要维护国家利益就不能有个人利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3、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抗击日军的战斗中,八路军五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面对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被称为“狼牙山五壮士”。从中可见(        )

    A.为了国家利益,有时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B.和平发展时期不再需要这种英勇献身的精神

    C.维护国家利益必定会损害公民的个人利益

    D.只有军人,才能真正做好维护国家利益

  • 4、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句话告诉我们(   

    A.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B.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C.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完全不同的

    D.国家利益可以代替人民利益

  • 5、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的强制性措施是(     

    ①道德②法律③风俗④纪律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 6、关于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B.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

    C.国家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实现

    D.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 7、2023年5月,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圆满完成。几代航空人百折不挠、拼搏进取和不断创新,用智慧和汗水扛起了大国重器,终于使中国人的大飞机梦成为现实。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     

    ①源于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和实干精神

    ②表明实现中国梦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

    ③有利于我们增强民族自豪感及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

    ④说明劳动可以创造一切,只要付出劳动就能梦想成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8、一百多年前的嘉兴南湖红船上,那群立志要为苦难中国开辟出光明道路的年轻人,平均年龄28岁;参加长征的红军战士平均年龄20岁左右;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274个重点岗位中,30岁以下青年占85%以上。这组数字告诉我们(     

    A.珍惜时间,初中毕业必须马上步入社会

    B.不负时代,充分利用社会条件实现自我成长

    C.理性选择,努力投身年轻人更多的事业

    D.不负韶华,为新时代中国未来努力奋斗

  • 9、自2023年4月苏丹发生武装冲突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周密组织撤侨行动,将1500余名同胞安全撤出战火纷飞的苏丹,在15个昼夜里演绎了一场现实版“万里归途”。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     

    ①维护国家利益仅仅是政府的责任②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紧密联系

    ③党和政府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高度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0、寒假快到了,八(1)班的同学们想出去旅游,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班主任要求他们出发前,先搜集旅游景点的相关资料,了解不同景点要遵守的规则。这是因为(     

    A.遵守规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B.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C.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D.遵守规则旨在限制人们自由

  • 11、2023年11月,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发布《关于开展“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通知明确工作目标为聚焦网络戾气容易滋生的重点环节版块,从严打击恶意攻击谩骂、挑起群体对立、宣泄极端情绪等突出问题,坚决惩治一批违规账号、群组和网站平台,有力遏制网络戾气传播扩散。此举要求网民(     

    A.健全防范治理网络戾气的制度

    B.切实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网络生态

    C.自觉遵守网络规则,遵守道德和法律

    D.依法打击制裁网络违法犯罪行为

  • 12、2023年“齐鲁最美乡村振兴人”高中强,在担任山东省脱贫攻坚专家指导组成员和“第一书记”科技扶贫特派员期间,先后60多次赴帮扶村,指导上万个贫困户种植大棚蔬菜。他的行为是(     

    ①积极担责、乐于奉献的表现②传递社会正能量、舍小家为大家的表现

    ③只有精神回报、没有物质回报的表现④虚度青春、追求个人主义的表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2022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85年,历史的硝烟已然散去,现实的威胁却无时不在。殷鉴不远,后人当自警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淀进取精神和昂扬斗志。国家的安危,匹夫有责,下列行为不可取的是(     

    A.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B.增强维护国家利益责任感和使命感

    C.在牺牲个人利益的前提之下积极维护国家利益

    D.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时刻保持警惕

  • 14、为了救助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珠海木工曾维龙从南屏钢便桥纵身跳下,终因体力不支英勇牺牲。10月31日,这位奋不顾身的英雄被确认为见义勇为人员。他的行为是(     

    ①见义勇为的正义之举②律己宽人的处世准则

    ③奉献社会的人性之美④舍己救人的人间大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依次分别是指(     

    A.“五位一体”、“四个全面”

    B.“四个全面”、“五位一体”

    C.“三步走”、“两步走”

    D.“四个自信”、“四个全面”

  • 16、青少年在社会中成长,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面融入社会,在社会中实践的方式正确的有(     

    ①积极参加学校发起的“走进敬老院,关爱老年人”活动

    ②将捡到的100元钱捐献给受灾群众

    ③为争创“文明城市”建言献策

    ④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为丰富中小学生暑期生活,宿城法院举办了主题为“法护青春,筑梦未来”的开放日活动。法官助理赵靓婧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普法课,重点讲解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青少年来讲,预防违法犯罪应做到(     

    ①加强道德修养,杜绝不良行为②树立法治意识,依法自律

    ③增强明辨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每一个平凡岗位都能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华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②中国人民用劳动和实干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③劳动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路径

    ④实现伟大梦想需要一代代人接续奋斗,继续发扬实干精神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小明是个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人。他经常不经同意就拿别人的东西,到食堂买饭也不排队,课堂上小动作不断。他的做法(     

    ①是不遵守规则的表现,必然受到舆论谴责

    ②不必太计较,只要不违法就可以

    ③是不文明、不尊重他人、不道德的行为

    ④没有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在家里,我们是孩子;在学校里,我们是学生;在商场里,我们是顾客;在公交车上,我们是乘客……上述材料说明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②乘客和学生是我们最主要的身份   

    ③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④我们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的身份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可以在网上发邮件、查询资料、下载软件、购物等。互联网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可是也有些人轻信网络诈骗,经济损失惨重。

    请你参与下列辨析。

  • 22、在学习《丰富的社会生活》这一课时,八年级(甲)班的同学们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以“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主题讨论会。有的小组成员认为:我们现在主要任务是学习,可以长大以后再养成亲社会行为。

    请你对以上观点加以辨析。

  • 23、爸妈准备要二胎,李萍担心他们不再关爱自己,整天闷闷不乐,甚至顶撞父母。

    判断

    理由: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老师既是我们的师长,又是我们的友伴,我们与老师的交往成为学校生活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何与老师进行交往沟通考验着我们的智慧。

    我们应如何与老师进行交往沟通?5分

     

  • 25、江平是班中的活跃同学,平时学习不是很认真,有时还会做个小动作。今天语文课上,老师正在带领同学们分析试卷。突然一声响,吓了老师和同学们一跳。老师循声望去,发现江平的表情有异。于是,认定是江平故意捣乱,当堂严厉批评起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挨批,江平觉得脸上挂不住,冲动的他老师吵了起来。请你分析:

    (1)江平的行为对吗?为什么?

    (2)你觉得面对老师的批评,江平应该怎样做?

     

  • 26、观察下边的漫画,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司机为什么不理她。

  • 27、(题文)材料一:自由----人类生存的本质追求

    人类追求自由,就像享受阳光、呼吸空气一样,与生俱来。当人类走出原始森林,进入奴隶和附庸,自由更有了新含义一一不受人支配,人人平等。纵观人类漫长的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追求自由的奋斗史。

    因为法治,每一个人都应享受到自由地追求人生幸福的权利。

    材料二:平等---人类的崇高理想

    平等,是指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主要包括权利平等、机会平等以及结果平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平等”,是通过平等的社会机制和价值引导,既保障公民个人享有平等的权利,也保障每个人基于社会贡献所要求得到的权利、利益和尊重。

    因为法治,每一个人都应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弱者也应分享公共资源。

    (1)什么叫自由? 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是怎样的?

    (2)珍视自由,我们应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3)我们应怎样践行平等?

  • 28、不讲诚信的人将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判断: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