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假期(jià) 考卷(juàn)
B.调动(diào) 镇定 (zhèng)
C.救命(mìng) 圆圈(quān)
D.海参(shēn) 喊叫 (hǎn)
2、生字“吸”和“仍”的第四笔,分别是( )
A.丿 丿
B. 丿
C.丿 ㄋ
3、下列短语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笑得直不起腰
B.哭得稀里哗啦
C.读得津津有味
D.听得四面八方
4、下列词语中不是拟声词的一项是( )
A.哆哆嗦嗦
B.叮叮咚咚
C.哗哗啦啦
D.叽叽喳喳
5、“__________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王维在重阳节写下的诗句。人们通常会________、插茱萸来庆祝这个节日。
6、多音字组词。
强____( ) 降____( )
____( ) ____( )
7、按要求写词语。
(1)含“艳”字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
植物学家 科学家
________ ________
8、我会拼,还会写。
ǒu ěr dài jià fēn fāng zhì huì xīn shǎng
9、课外阅读。
美丽的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林区像花园一样美丽。
春天,繁茂的李子树开满白色的花,小巧的白翅鸟在树上快乐的唱歌,凶猛的山鹰在天空盘旋,啄木鸟的声音不断从林子里传出来。森林里的小野兽偷偷地跑到洞外来了,它们在宽广的草地上打闹着玩。山上的积雪被风吹化,水从大大小小的河里往下流,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夏天 草地上盛开着一片不知道名字的花儿 红的 白的 紫的 粉红的 什么颜色都有,多么美丽的大花坛啊 山谷里断断续续地传出汽笛的吼声 火车满载着木材 源源不断地运往祖国各地
秋天,森林里各种各样的野果成熟了,“都嘶”是一种像葡萄似的野果,吃起来酸甜可口,也可以用它来酿酒;“刺里梅”的叶子用开水沏一沏就是很好的茶;榛子长满了山腰,它的果实炒熟了又香又脆。在这里,木耳、蘑菇到处都有,人参等珍贵的药材也可以采到。
冬天,凛冽的寒风猛烈地吹着,森林里大雪纷纷,千万棵树都披上耀眼的银装,好一派北国风光。
大兴安岭林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大宝库。
【1】在第三自然段空白处加入标点。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繁茂_______ 宽广_______
【3】短文是按______的顺序描写大兴安岭林区的。
【4】春天的大兴安岭的林区有李子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5】用“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10、课外阅读。
铁 杵 磨 针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走走、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他看见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婆婆,她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问:“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根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他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为名垂千古的“诗仙”。
1.连一连。
暖和的 花草
欢快的 阳光
随风摇摆的 小鸟
2.填一填。
不( )不( ) 感叹( )( )
名垂( )( )
滴水可以( )( ),愚公可以( )( )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1、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
一只蚂蚁偶然爬上了一幅地图。一位男孩看见了,惊喜地欢呼:“哈!小蚂蚁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哟!小蚂蚁越过太平洋啦!”
小蚂蚁听了很得(dé děi)意,心想:“啊!地球上最高的山和最大的洋都被我(征服 打败)了,我多伟大!得(dé děi)赶快回去,向伙伴们(荣耀 炫耀)一番!”于是,他调头向大树下的巢里爬去。
不想,归途中他不知被什么挡住了去路,好不容易爬到一半,一阵风又吹得他腾空而起,飘荡在一片汪洋之中。幸好,又被那位男孩看见了,那孩子一面伸过一根枯枝,带他脱险,一面叹息道:“唉,真可怜,连这么个小土堆和小水洼都过不去!”小蚂蚁一面喘气,一面疑惑不解:“什么?连小土堆和小水洼都过不去?我不是战胜过最高的山和最大的洋吗?”
面对赞颂,需要的不是陶醉,而是深思:自己是否名副其实?
【1】读第2自然段,请选择正确的读音和恰当的词语,打“√”。
【2】照样子写词语。
惊喜地欢呼
________地________ ________地________
【3】按照短文内容填空。
小蚂蚁以为自己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越过了太平洋,结果自己连__________和__________都过不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2、针瞧不起线
针紧张地缝(fèng féng)完一件衣服后,把腰杆儿挺得直直的,显出十分骄傲的样子。她眼睛朝(cháo zhāo)天对线说:“线妹妹啊,你得好好感谢我,如果不是我领着你,你能发挥什么作用呢?”
线安静地坐在桌子上,没有回答。
针休息了一会儿,又以极其傲慢的姿态在一件衣片上走上穿下。她认为回头看一下也是多余的,反正线会紧紧地跟着她。她缝完了这件衣服,又骄傲地挺直腰杆儿,正想把自己夸耀一番时,突然看到线站在一旁,裁好了的衣片还是衣片,只不过是在衣片上多了她的一些足迹罢了。
线这时开口了,她说:“针大姐啊,我如果不跟着你,你的劳动不也是白费的吗?”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上“√”。
【2】用“ ”画出第一自然段中的反问句,并把这句话改成陈述句。
【3】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要想把事情做好,就要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如果骄傲自满,逞个人英雄,往往会把事情弄糟。
B.针瞧不起线是不对的,好朋友不应该闹矛盾。
【4】发挥你的想象,针听了线的话会怎么说呢?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类文阅读。
蜡 烛
一( )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 )粉红的纱罩,非常引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谦虚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该好好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高傲呢?”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闪了几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主人把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
(1)在短文中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量词。
(2)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远近闻名—— 妄自菲薄——
(3)短文与《陶罐和铁罐》相比较,文中的蜡烛与______相似,台灯与______相似。
(4)读完这个故事,你想对台灯说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检阅台
西湖
①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xiāng)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②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扫视四周 极目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dié)叠、连绵起伏的山峦(luán),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shuò)大的银镜。一群群白鸥(穿过 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
③围绕着西湖的是一圈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十里明湖中,葱绿的孤山显得格外秀美典雅。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yíng)洲、湖心亭、阮(ruǎn)公墩(dūn),掩映在绿树丛中。(明净 平静)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yí)呢!
④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清风徐来,湖水荡漾。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wǎn)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远处,不时飘来悠(yōu)扬的琴声。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溶(róng)化在月色里了。
1.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打上“√”。
2.理解句子填空。
(1)“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句中的“天堂”指的是______,把____________比作“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2)“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硕大”的近义词是________,这句话写出了西湖水面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根据文章的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上“√”,错的打上“×”。
(1)杭州的西湖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 )
(2)文章第②段主要介绍了山峦和湖面的美丽景色。( )
(3)白堤和苏堤都在孤山的东边,风景都很优美。( )
4.本文描写了白天和__________的西湖,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15、阅读。
传递(节选)
①匆匆上了公交车,我才发现没带公交卡。
②司机( )没有把我赶下去,( )让我在皮包里继续找零钱。
③可我觉得自己像个小偷,把身上里里外外翻了个遍,除了几张百元整钞,再也没有找到一个硬币。那种尴尬(ɡān ɡà)和狼狈是我从来没有过的。
④慌乱时,一个粗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先生,我这里有一块钱,你拿去。”我回头一看,是位老太太,满脸皱纹,一套灰色布衫,脚套一双褪了色的绣花鞋,一看就是外地人。言语间,她已经替我把一块钱投了进去。我慌忙解释说:“那怎么可以,我怎么还您的钱呢?
⑤老太太笑了:“一块钱,还什么?又不是一万元。”这时,我发现车里的人都冲我和老太太笑了,这笑声使我越发不安起来。我迫不及待地说:“大娘,要不这样吧,我和您一道下车,我去换开零钱后给您。”
⑥老太太又笑了:“不用这么客气,也算咱俩投缘,我正好有一元零钱。”她看了看我,又接着说:“我儿子一家在这里打工,三年前,我来城里投靠儿子,第一次坐公交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是一位好心的姑娘帮我投了一块钱。今天我正好有机会还了一份情。下次,( )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粗心的人,替他投一块钱,( )算你还我了,我把这一块钱暂时保存在你那里。”
⑦听了老太太的话,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投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投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入文中空白处。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如果……就……
【3】转述文中划线处老太太说的话。
老太太又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题目《传递》包含两种意思:一是“传递________________”,二是“传递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口语交际。
孙中山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在平时的生活或学习中,当你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你是如何做的?讲一讲,与大家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口语交际。
星期六下午,天气炎热,小明和小东相约到河里游泳,刚好被你知道。这时,你会怎样劝说他们不要到河里游泳呢?请你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仿照例句补充句子。
例:掌声,是冬天里的一丝阳光,给人温暖。
掌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掌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句子。
(1)放学了,同学们连续走出校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物园里有很多动物,有老虎、海鸥、鹦鹉和榕树等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句子。
(1)超市水果柜台里摆满了各种水果,有鸭梨、黄瓜、苹果和葡萄。
(2)她穿了一身白色的上衣。
21、习作。
童话的世界多么神奇,请以你最喜欢的动物或植物为故事的主人公,编写一个童话故事。要求:题目自拟,想象丰富,语句通顺,不少于300字。写的时候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写完后自己读一读,可以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