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古诗中,不是表现秋天景色的是( )
A.《望洞庭》
B.《夜书所见》
C.《采莲曲》
2、“那一定会很好”是________的感受,指的是________。( )
A.种子;种子想变成一棵树
B.种子;种子一次次的梦想
C.大树;大树想跑起来
3、“哎呀,”狐狸说道,“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这句话要用( )语气来读。
A.兴奋
B.哀怨
C.开心
D.缓慢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爪”和“爪牙”的“爪”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鸡爪
B.爪子
C.爪尖儿
D.张牙舞爪
5、填空。
(1)仁者_________,有礼者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芙蓉向脸两边开。
(3)__________________,其利断金。
(4)《饮湖上初晴后雨》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用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6、积累与运用。
(1)田中有株,______,折颈而死。
(2)“泥融飞燕子,______”中描写的小燕子真可爱,我不由得想到了课文《燕子》里的描写:“一身______的羽毛,一对______的翅膀,加上______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3)诗词之中风景如画。从“独怜幽草涧边生,______”中,我看到了涧边幽草,听到了黄鹂啼叫:从“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中,我看到了粉红的桃花和欢快戏水的鸭子;从“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中,我看到了火红的鲜花和一片碧绿的江水。
7、我会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旦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荒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奴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xīn shǎng jié shěng jiǎn chá má fan
chéng fǎ tòu míng hǎi shēn fù zé
9、综合性学习。
看下图,想一想,做一做。
(1)此天气预报报道的城市是( )
A.黄石
B.黄冈
C.鄂州
D.咸宁
(2)此天气预报预测了( )天的天气情况。
A.7天
B.8天
C.1天
D.15天
(3)从这个天气预报图中可知,该市明天天气情况是( )
A.雾转多云
B.多云转晴
C.多云
D.晴
(4)你能举例说说天气预报系统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拓展阅读。
紫荆花
紫荆花是香港的市花。在香港的历史上,还有一段关于紫荆花的悲壮故事呢。
1898年6月9日,英国政府用武力威胁的方式强迫软弱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政府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及附近的二百多个岛屿(后称新界),租期99年。
两个月后,英方不顾中国民众的强烈反对和抵制,在大炮的轰鸣声中,强行举行占据仪式。数千名香港各界爱国群众揭竿而起,武装保卫自己的家园,反攻英国军营,使英军受到重创,但民众也遭到残酷的镇压。
战斗过后,村民们在桂角山建造起了一座大型坟墓,合葬那些壮烈牺牲的英雄。后来,桂角山上长出了一棵大家从来没见过的开着紫红色花朵的树。几年后,这种花开遍了新界山坡,色彩缤纷,尤其是清明前后,漫山遍野,姹紫嫣红,热热烈烈!这些花像是对烈士的缅怀,民众将其命名为“紫荆花”。
1965年,紫荆花被选为香港市花。
【1】香港的市花是________。
【2】英国人是用什么办法来获得新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英国强盗式的占领,香港各界爱国群众是如何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____”画出文中描写紫荆花盛开的语句。
【5】仔细想一想,为什么紫荆花会被选为香港的市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秋天的雨》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画出来。
【2】根据这段话的内容填空。
秋天的雨把黄色给了_____,把红色给了_____,把金黄色给了_____,把橙红色给了_____。
【3】这段话中哪些句子让你有新鲜感,请选择一两个句子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划上“ ”。这样的句子叫 句。
【2】这段话中介绍了海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深水鱼的活动特点。
【3】阅读短文。判读对错。
(1)海参在海底活动慢是因为它靠肌肉伸缩爬行。 ( )
(2)所有贝类都只能巴在轮船底下做旅行,不会自己行动。 ( )
(3)乌贼和章鱼的活动特点都是利用水的反推力后退。 ( )
(4)所有的深水鱼都有发光器官。 ( )
【4】文中说到了章鱼这种动物,你还知道它的其他特点吗?写一个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检阅台
____________
我家养了一群可爱的小鸡。现在,它们已经长到我的两个拳头大小了。我可喜欢这群小鸡了,经常喂它们,看它们一起争食、嬉戏。
每天,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的时候,我就起来了。小鸡也起来了。我从缸里抓一把碎米,撒在地上,小鸡一下子都跑过来了,挤着,叫着,争先恐后地抢米粒吃。有时候,几只小鸡为了抢吃一粒米,你啄我一下,我啄你一下,啄着啄着,就打起来了。哼,这些馋鬼,真不守纪律!白鸡的腿长,动作总是那样敏捷,每次都是它抢得最凶,吃得最多。有几次,别的小鸡正打架,它就赶紧吃。嘿,它吃得多得意呀!小鸡们吃饱了就要喝水,一个一个伸长脖子,小嘴一张,就像打饱嗝儿一样。
我喜欢这群小鸡,它们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灵敏——( )
趣味——( )
你追我赶——( )
2.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3.用“——”画出一个描写小鸡争食的句子。用“”把描写小鸡吃饱后喝水的样子的句子画出来。
4.第二段重点描写了哪只鸡?它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朋友,你养过什么小动物?仿照文中写小动物的方法,恰当地运用一些表示动作的词语,写一写它的特点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标点符号的争吵
一天,字典公公家里发生了一场争吵,一群小伙伴们争的面红耳赤。
掀起这场争吵的是感叹号。他得意洋洋地说:“我表示的感情最强烈,文章里数我最重要!”
小问号首先不服气,他尖着嗓子说:“哼,要是没有我,怎能引起读者思考?”
这下又惹恼了小逗号:“是我把句子断开,表示了句中的停顿,不然,人们就得一口气读下去。再说,要是没有我,句子的意思哪能明确?”
省略号不慌不忙,但是声音提的很高:“要不是我……那语言该有多罗嗦呀!我的作用嘛……”
句号自以为水平最高,听了别人的话,脸都气红了:“只有我……才是文章的主角…没有我作总结……话就得……没完没了。”
字典公公制止了这场争吵,说:“孩子们,你们都很重要,少了谁,文章的意思都不能清楚明了。我希望你们不要只强调个人的作用,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把事情办好。难道这个道理你们还不懂吗?”
(1)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要是没有我,怎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改为:要是没有我,就不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①要是没有我,句子的意思哪能明确?
②难道这个道理你们还不懂吗?
(2)用下述方法概括指定段落的段意。
例:第二自然段写了:感叹号以为文章里数他最重要
什么人 做了什么事
第四自然段写了:
第六自然段写了:
第七自然段写了:
(3)以下标点符号有哪些作用呢?读懂短文,试着填写。
感叹号表示———— 句号表示——————————————
省略号表示 ———— 逗号表示——————————————
(4)选择正确的寓意。本文的寓意是( )
①标点符号都很重要。
②争吵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③哪个标点符号都不是最重要的。
④团结合作才能把事情办好。
15、轻松一刻
敕勒人与《敕勒歌》
据唐朝史学家李延寿所写的《北史》记载,敕勒人生活在我国南北朝时期,他们的祖先是汉时生活在漠北的丁零族人,他们擅长于制造高大车轮的车子,因此,当时的南朝人又称其为高车族。那时,敕勒人常常翻越阴山山脉侵扰北魏的疆域,于是北魏大军多次越过阴山去攻打敕勒各部,迫使很多敕勒部落相继归附。五世纪初,北魏王朝曾把贝加尔湖东部数十万敕勒人迁徙到漠南来。这里,阴山如一道高大的屏障挡住了漠北干冷的朔风,黄河在河套地区的迂回又为此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因此,土肥草美,水沛林茂。虽然这是一片陌生的土地,但对一个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而言,这里富饶的草原和无边的苍穹无疑就是自己最美的家乡。
《敕勒歌》是敕勒人的歌,本是用来歌唱的。据说,在公元646年,统治中国北部的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之间爆发一场大战。东魏丧师数万,军心涣散,主帅高欢为安定军心,请出了军中老将斛律金,要他用歌声来激励军旅的志气。斛律金当即挥臂吟唱出了这首北魏将士们非常熟悉和喜爱的《敕勒歌》。气势雄浑、苍劲高昂的歌声刹时间随战场撕杀的风尘飘荡,震撼着全军将士们的心。歌声把他们带回了“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大草原,带回了阴山下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故乡。歌声让将士们个个饱含热泪,军中刹时群情激奋,士气高昂起来。
我们如今只能读到《敕勒歌》的歌辞,却无法欣赏它的曲调,实在遗憾。这首歌辞原是用敕勒语唱的,到东魏时改用鲜卑语歌唱,后来又译成了汉语。也就是说这歌词经过两重的翻译。我们不知道那原先敕勒语的歌词是怎样的,还有那激越豪迈的曲调又是如何谱写的。这些就像敕勒人一样离我们远去了,留下的仅是让今人联翩的浮想和不尽的遐思。
16、某班小刚、李敏等五位同学去看望已调走的张老师,同学们在老师家呆了一个半小时,离开老师家后,小刚说:“今天我们‘真有幸’,足足听了李敏同学一个小时二十分钟的专题报告。”小刚说的话实际上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敏听出了意思后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照样子,仿写句子。
例: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天上的星星望着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船儿推开波浪。(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故事的主人公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故事的题目是_________。
19、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句子。
1.看了这本书,很受教育。
2.商场里有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玩具。
20、三(1)班在开展“奇妙的童话王国”读书主题活动。活动推荐词有三处错误,请用修改符号修改。
《拇指姑娘》这篇童话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当鸟儿带拇指姑娘飞到一个湿暖的国度时,她看到树林里到处挂着柠檬、橙子和花生。
21、学写作文。
题目:我最爱过____________节
我国的传统节日可多啦!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你最喜欢过什么节?哪个节日你特别开心、印象深刻?回忆一下你和家人过节的情景,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把过节的过程写下来。写的时候按照先后顺序写清楚过节的过程;详细印象最深的事情来体现节日的氛围;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