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他好久没说话,神情有些沮丧。(神态描写)
B.这孩子黑虎头似的脸上,生着一对铜铃一般的大眼睛,十分精神。(外貌描写)
C.鬼子已经追到树底下,伸手抓住雨来的脚,往下一拉,雨来就摔在地上。(动作描写)
D.望着漫天大雪,青铜在心里不住地说:“买鞋的,快来吧!买鞋的,快来吧!……”(语言描写)
2、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惩处(chěng) 徒弟(dú)
B.生锈(xiù) 嘶哑(shī)
C.照相(xiàng) 酒瓶(píng)
D.闪烁(lè) 归还(hái)
3、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女娃“溺而不返”是一次意外事故。
B.“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是一对近义词。
C.精卫填海让人感动的是精卫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意志。
D.经过不懈的努力,精卫最终把东海填平了。
4、一锤定音(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龇牙(cīzī) 可怜(lián lán)
背包(bēi bèi) 一副(fúfù)
拎起(líng līn) 反应(yīng yìng)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精卫填海》一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B.《夏日绝句》是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诗中表明诗人人生观的句子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C.《扁鹊治病》一文中的扁鹊医术高明,蔡桓公固执己见。
D.《陀螺》一文告诉我们: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6、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最合适的位置是( )
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
①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②不但不爱,并且嫌恶它,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③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④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⑤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
7、下列字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猛兽 临时 强壮 幻想
B.僵硬 犹如 修补 日益
C.著明 睁眼 番身 洞穴
D.物质 滚动 卧室 触角
8、根据课文《爬山虎的脚》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______。课文按观察顺序介绍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______和______,重点介绍的是______,以及爬山虎是怎样一步步______。
9、默写古诗,并完成练习。
题西林壁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在横线上补全诗句。
【2】解释下列字、词。
(1)题:_______
(2)缘:_______
(3)不识:_______
(4)西林:_______
【3】《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苏轼。前两句诗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在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的感觉。前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
【4】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哪句诗说明了这个道理,请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1】在使用消火栓时,最先应( )
A.将灭火器洗干净
B.对准火源喷射
C.对消火栓进行维护
D.打开消火栓箱外盖
【2】如果发生了火灾,应该拨打的号码是( )
A.110
B.120
C.119
D.122
【3】根据图一,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消防设施前不能随意堆放生活物品。
B.使用消火栓时应缓慢地开启出水阀,再取出水带。
C.使用消火栓灭火器之前,需要切断火场电源。
D.管理责任人需要每月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
【4】关于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首先提起灭火器。
B.使用前要拔掉保险销。
C.要用力压下手柄。
D.需要一个人握住手柄,另一个人握住喷管。
【5】消防演习中,小明拿着灭火器对着火苗扫射,火一下子就被扑灭了,但是不久,火又燃烧起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请结合图二的内容,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在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1】 “它用前足扒土”中的“扒”的读音和意思是( )
A. bā 抓住,把着。
B. pá 用耙(pá)搂 ,聚拢。
C. bā 刨开,挖 。
D. pá 扒窃。
【2】蟋蟀盖房子是在_____(季节)。
【3】找出第一自然段中写蟋蟀建造住宅时动作的词: 、 、 、 、 。
【4】 “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多项选择)( )
A. 蟋蟀不辞劳苦挖它的住宅,非常勤劳。
B. “我”是个非常热爱研究昆虫的科学家。
C. “我”一点也不喜欢蟋蟀,看它看得不耐烦。
12、阅读理解。
麻雀
这是群精明的家伙。
它们贼头贼脑,似乎心眼儿极多,北方人称它们“老家贼”。它们几千年来生活在人间,精明成了它们(必需 必备)的本领。
这种活在人间的鸟儿,长得细长精瘦,有一双显得过大的黑眼睛,目光却十分(锐利 锋利)。由于时时提防人,它得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机警地左顾右盼。它要在人间觅食,还要识破人们布下的种种圈套,诸如支起的箩筐,挂在树上的铁夹子,等等。有时地上有一粒亮晶晶的米,它也只能用饥渴的目光远远地盯着它,却没有飞过去叼起米来的勇气。它盯着、叫着,然后腾身而去——这是因为它看见了米粒旁边有东西在晃动,惹起它的疑心或警觉。
它们不像燕子那样,在屋檐下搭窝,而是筑巢在高楼的犄(jī)角;或者在光秃秃的山墙中间,脱落掉了两块砖的洞眼里。这些巢儿总是离地很远,又高又险,人手是摸不到的。
它们不仅仅机警多疑,而且具有不可驯服性。
大多数鸟儿都习惯被人圈养在一方天地的笼中生活,用一身招人喜欢的羽翼,耍着花腔,换得温饱。唯有麻雀甘心在风雨中,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它们可以飞来飞去,可以直上云端,可以掠过镜子一样的水面,还可以站在钻满绿芽的春树枝头抖一抖疲乏的翅膀。它们从来不肯在镀银的鸟架上稍息片刻。如果捉来一只,拴上绳子,它就会不断挣扎。它发出叫声,胡乱扑棱着翅膀,飞向明亮的窗子,用嘴到处乱啄,啄累了,就张着嘴喘气。第二天早上,它已经伸直腿,闭上眼睛死掉了。它没有任何可驯服性,因此,它不是家禽。
【1】圈出括号中合适的词语。
【2】读短文,完成麻雀介绍卡。(填序号)
①不可驯服②细长精瘦的身材③居住特点④提防人
【3】文中划“ ”的句子写了麻雀挣扎的连续动作,仿照句子写一写。
①打羽毛球 我选择:______(填序号) 我会写:______ |
【4】读短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作者说麻雀“贼头贼脑”,并不是在嘲讽麻雀,而是在感叹它懂得自我保护。
B.麻雀非常地机警,时刻提防着人们的一举一动。
C.北方人很讨厌麻雀,所以称它为“老家贼”。
D.麻雀喜爱自由,宁可死去也不愿意被人们驯服,圈养在笼中。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徐悲鸿励志学画
1919年春天,年轻的画师徐悲鸿考取了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后来又向法国著名的绘画大师达仰学画。达仰很看重这位刻苦努力的中国学生,热情地指导他,这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
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着徐悲鸿说:“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过潛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界。
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他我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朗读时,应该读出___________的语气。
【2】请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 比喻成 。
【3】文中加点词语“从此”指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第4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哪句话可以用来概括“徐悲鸿经过刻苦努力,终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自己的话说说徐悲鸿奋发努力学画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作答。
海上日出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 ),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的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 ),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 )有了( )。
有时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升起来,人就不能够看见。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 )的了。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1】在文中找出近义词
转眼间____________
【2】选词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突然 果然 光亮 亮光 光彩
【3】“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作者巴金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别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最喜欢海上日出的哪幅画面,用“ ”在文中画出,并写出喜欢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了解了日出的先后顺序,不由让我想到《观潮》所记叙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的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米短跑开始了,王明冲了出去。(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怎能不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慨叹?(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老师的教育下,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和方法。(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千年前的黄河流域,土地茂盛,森林肥沃。
________________
(2)听了老师的话,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_____________
(3)广场上挤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人。
____________
(4)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近几个月来,我市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创建文明城市”。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人们的素质普遍全部得到了提高。城市周围的环境也得到了改变,街道更加整洁了,道路更加宽阔平坦了,树木花草增多了。上级领导到我市检查后,都给予了充足的肯定。如今,我市的面貌真是改头换面了。
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节目。排练太累了,还好有李老师的鼓动,大家才坚持下来。最后表演很成功,大家都十分特别开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列病句。
1.班队课上,老师要求我们一定要发扬并继承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座小山在云雾中清清楚楚若隐若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见五颜六色的红旗在空中迎风飘扬。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一件事能注意详略,是衡量一篇作文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擂台。
你是个勤奋的孩子吗?学了本单元的课文后,你对勤奋是不是又有了更深的理解?请以“勤奋”为话题,写一写你的同班同学,要把事例写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字数350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