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稻草人》一书中,芳儿送给妈妈的礼物是( )
A.小猎狗
B.大理花
C.星星串成的项链
2、下列默读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目光浏览,不发出声音读。
B.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
C.用手指指着每个汉字读。
D.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
3、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下面的句子中。
因为……所以…… 不光……还…… 如果……就…… 不是……而是……
1.科利亚( )找到了木匣子,( )懂得了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
2.科利亚( )不动脑筋,( )不会找到匣子。
3.( )德国法西斯快打到他们村子了,( )科利亚要藏起这些东西来。
4.现在我应该量的( )十步,( )五步。
4、下列这段话主要讲的内容是( )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在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以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A.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B.云雾笼罩山头,如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
C.缠绕半山的云雾像玉带。
D.云雾遮挡山峰如天幕。
5、词语积累我最棒!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争( )恐( ) ( )( )缤纷 摇( )晃( )
四( )八( ) 一( )知( ) ( )干( )燥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句子中。
秋天的雨,有一盒___________的颜料。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______。
(2)画“___”的词语中所填的字都和_______有关,像这样的词语我还能写
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争着向前,唯恐落后”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我还会写这样带有反义词的词语____________。
6、读句子,完成练习。
1.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秋天的雨”________________(怎样)打开秋天的大门。
2.“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藏”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好闻的气味”还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秋天的雨”还是什么?请再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句子中加点词的近义词。
1.寒风猛烈地呼啸着,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 ( )
2.蓝天才是你施展本领的地方。 ( )
3.一有风吹草动,小鸟就连忙钻到妈妈的翅膀下面。 ( )
4.我望着渐渐远去的雪儿,顿时觉得自己的伤轻了许多,心里十分快慰。 ( )
8、抄写下面的句子,做到规范、端正、整洁,标点正确。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
9、读文段,完成下列练习。
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1】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2】通常一段话的中心句的位置在( )
A.段落的开头。
B.段落的中间。
C.段落的结尾。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0、短文
鹰和鸡的故事
①鹰在高空展翅飞翔。鸡只能从草堆飞上矮墙。
②可是在过去,他们几乎没有什么两样:同是从蛋中孵出,同是嫩嫩的身架,软软的翅膀。
③小鹰和小鸡都在成长,他们的想法可不一样。小鹰向往那白云、蓝天,一心想飞到太阳身’旁;小鸡只求找点剩饭、碎米,填饱肚肠。
④小鹰常常走出小窝,去呼吸新鲜空气;他常常离开树荫,去接受阳光。羽毛刚刚长成,他就开始练习飞翔,越练越强。他飞上高山,地上的一切都在眼底;他穿过白云,雄健的影子映进大江。
⑤小鸡不肯走出小窝,他怕受风着凉;他不肯离开树荫,担心被太阳晒得发慌。羽毛长齐了,他不肯练习飞翔,最多是在草堆里扑腾几下,和同伴争几粒草籽尝尝。
⑥小鹰长大了,他在高空展翅飞翔。小鸡长大了,他只会从草堆飞上矮墙。
【1】用“‖”把文章分成三段。
【2】鹰和鸡过去相同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鹰和鸡在成长中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藤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_书是精神食粮嘛_既然是食粮_怎么不可煮呢_煮熟了_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哇_
爷爷看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到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写在括号里。
A. 指心里不明白,不相信。(_____________)
B. 形容运用自如,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____________)
C. 形容开阔或通达,一下子就明白了。(_____________)
【2】阅读短文后填空。
(1)使“我”感到奇怪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认为“煮书”是_____________。而爷爷说的“煮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煮书”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写出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觉得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大青树下的小学》,回答问题。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 (穿戴 穿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 (摇 刮)了,鸟儿不叫了,蝴蝶
(停 落)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
(好奇 专心)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1】这篇课文写的时间、地点、人物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词填在横线上。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_③ _________ ④__________
【3】“绒”字是______结构;按部首查字法应该查______部,然后查______画;音序是_______。
【4】辨字组词:
扮____ 静 _____ 粗 _____ 球______
盼____ 净 _____ 祖 _____ 珠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很久以前,“森林学校”里有两个学生:野兔和狐狸。
野兔学习很认真,他总是准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狐狸的学习稍差些。所以,它一见到野兔,就很客气地打招呼,问一声好。野兔也总是以礼相答。
过了几天,野兔由于生病,学习成绩下降了,落到了狐狸后面。病好后,他就背上书包去上学。路上,他遇到了狐狸。
“狐狸同学,你好哇!”野兔先向狐狸打了一个招呼。
狐狸好像没听见,仍旧向前走。
“怎么了?狐狸,你不认识我了吗?”野兔跟上去问,接着说:“我是你的同学野兔呀?”
“谁知道你是哪里的一只野兔子,竟敢和我称同学。哼,走开!”狐狸不屑(xiè)一顾地回答。
野兔感到很委屈,他一声不响地来到学校,开始努力学习起来。
又过了几天,野兔的成绩又名列前茅了。这天放学后,野兔又遇到了狐狸。
“啊,野兔,你好呀,我是你的好同学狐狸”,狐狸毕恭毕敬地站在一旁,亲热地说。
但是,野兔走开了,他不愿再和多变的狐狸交朋友了。
【1】请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①指不发出一点声音。______
②指名次列在前面。______
③形容十分端庄有礼。______
【3】请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准确_______ 努力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狐狸对野兔热情有礼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狐狸对野兔不屑一顾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狐狸做得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阿里的云
阿里地区的藏族老乡有个传统,不管是在路边还是在草地,你放下一件东西,只要在上面压一块石头,这就表示这件东西已有了自己的主人,无论过多少天,是断不会有人动的。
在离开狮泉河去普兰的路上,我们把一个纸口袋装上一个面包、一本笔记本、一支圆珠笔,放在一个显眼的地方并压上一块小石头。就这样,我们又匆匆地上路了。
三天以后,我们返回来了。远远地,我就看见了我们三天前放在那儿的被风吹得忽闪忽闪的纸口袋。阿里的云是洁白的,阿里人的心地就像这高原的云。
【1】根据意思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到意思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①急急忙忙的样子。_____ ②明显而容易被人看见。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_____的地方 _____的云 _____的草地 _____纸口袋
【3】“就这样,我们又匆匆上路了。”请你照样子写一写:“就这样,_____________。”读到这里,你预测后面会发生什么情况,请你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画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在这个比喻句中,作者把 比作 。
【5】短文中有哪些词语或者句子让你有新鲜感?请选择3个词语和一个句子写下来。
词语:____ ____ _____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二)课外阅读
蜜蜂和蚂蚁
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甚至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也唱着“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蚂蚁很忌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呼呼地说: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_________ ”
“你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啊!”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想了一会儿,笑着说:“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的勤劳却是为了人们……”
蚂蚁听了,心服口服,因此再也不忌妒蜜蜂了。
【1】填空。
蚂蚁忌妒蜜蜂的是____________,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的是____________,蜜蜂勤劳为的是______________,蚂蚁勤劳为的是_____________。从中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两个省略号,第一个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三个意思相同的词,写在横线上。
【4】联系上下文,在 “_______________” 上补全对话。
【5】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综合实践。
小文和小红一起玩小红的玻璃球,结果小文不小心把玻璃球摔碎了,小文急忙说:“_____________”听了小文的话,小红说:“___________”
17、造句。
1.突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落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放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一读,写一写。
碧绿 蔚蓝 将来 乘风破浪 保卫 威武
一本正经 引人注目 返回 观察 合拢 拳头
19、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句子(3处错误)。
看见一只采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漂亮啊!
20、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一大早,我在公园里散步,听着悦耳的鸟鸣,新鲜的花儿,心情舒畅。
21、习作+ 完成态度。
(1) (2)
(3) (4) (5)
题目:一根竹竿
提示:想一想,小猴发现了地上躺着的一根竹竿后,心情怎样?他想出了个什么馊主意,又是怎样做的,结果落了个什么下场?小熊会对他说些什么?小熊用这根竹竿派了什么用场?
要求:用通顺的句子写几段话,书写端正,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不少于2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