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撒谎(sā) 挨挨挤挤(āi)
B.旋风(xuàn) 鲜为人知(xiān)
C.折腾(zhē) 张牙舞爪(zhuǎ)
D.亲切(qiē) 果实累累(léi)
2、找出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这两句是( )
A.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C.遥望洞庭山水翠,自银盘里一青螺。
3、文中“赵一曼”的形象( )
A.只顾自己
B.关心战士,勇于吃苦
C.自私自利
4、(题文)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票零 葱翠 茁壮 奉献
B. 委屈 贮存 松散 骄小
C. 年级 保护 附近 自豪
5、认真读下面的句子,先在文中用“ ”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再谈谈你感到新鲜的原因。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_______时。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大青树下的小学》写出课文中介绍的三种以上少数民族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
7、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①井底之( ) ②杞人( )天 ③争( )斗( ) ④无( )无( )
⑤画( )添足 ⑥滥竽充( ) ⑦( )不断 ⑧杯( )蛇( )
(1)④属于ABAC式的词,我能再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
(2)①②⑤⑥⑧都是出自寓言故事的词,我能再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1.动物园可真好玩啊,一只zhī zhū在qiáng bì
上织网,kǒng què
展开了chì bǎng
,百灵鸟在yǎn zòu
美妙的乐曲。
2.hán lěng的冬天,早上wù méng méng
的,一阵风吹过,树枝在风中yáo huàng
。
9、细心读,认真写。
秋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赏秋须到山林处。棋盘山上就有漫山遍野的丹枫,秋日叶子渐渐变红,在万绿丛中颜色更加嫣红。层林尽染,鸟语啁啾,红叶满山,黄花遍地,风景优美。而号称“花中隐士”的菊花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迎着凉风昂首怒放,成为秋日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_________
(2)山上一层层的树木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_________
(3)形容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_________
【2】为什么说“花中隐士”菊花是秋日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呢?结合短文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阿里的云
阿里地区的藏族老乡有个传统,(不管 不仅)是在路边还是在草地,你放下一件东西,(只要 还要)在上面压一块石头,这就表示这件东西(以 已)有了自己的主人,无论过多少天,是断不会有人动的。
在离开狮泉河去普兰的路上 我们把一个纸口袋装上一个面包 一个笔(纪 记)本 一支圆珠笔 放在一个显眼的地方 并压上一块小石头 就这样 我们又匆匆地上路了
三天(以 已)后,我们返回来了。远远地,我就看见了我们三天前放在那儿的被风吹得忽闪忽闪的纸口袋。阿里的云是洁白的,阿里人的心地就像这高原的云。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第2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字词,画“√”。
【4】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①赞美了阿里人像白云一般洁白的心灵。
②以描写云的洁白来赞美阿里地区的自然风光美。
③阿里地处高原,所以这里的云特别白。
④运用了比喻的方法来描写阿里人的心灵美。
【5】你要向阿里人学习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黄 山
在大自然神斧的造化下,黄山似一幅天然的画卷、一首无声的诗,是中国名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黄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天下。
奇松为黄山四绝之一。众所周知,古木常以曲为美;直则无姿,黄山上的松树便体现了这一点。迎客松是黄山的象征,也是黄山的化身,屹立在玉屏楼旁,度过千载岁月。这古朴苍劲,向一方伸展的优美身姿,像一位热情好客的主人,欢迎八方宾朋。还有梦笔生花的“花”、喜鹊登梅的“梅”,都各领风骚数百年,把黄山装点得更加绚丽多姿。
黄山的怪石更是一奇,它们的形状与人类或动物的动作极为相似,惟妙惟肖,尽天工之美,集奇特于一身。
黄山的云海婀娜多姿,气象万千。有时白云朵朵,如同棉花团团;有时缥缈不定,如在头顶伸手可及。每当谷雨过后,谷壑里云雾环绕,从足下一直舒展到天边。绿色的群峰加之云海的渲染和烘托,更显得黄山神奇莫测。置身于那醉人的云海,仿佛在_______一般,真是“妙在非海,而确又似海”。
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曾这样评价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近几年,四海近邻、五洲游客都慕黄山之美名,千里迢迢辗转逗留,共赏这座值得中华民族骄傲的天下名山。
【1】(词语理解) “黄山四绝”中“绝”的意思是( )。
A.断 B.尽,穷尽 C.独一无二的 D.一定,无论如何
【2】(梳理内容)黄山“四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短文中具体描写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3】(想象画面)当读到画“﹏﹏”的部分时,我们仿佛身处在一个怎样的画面里?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你的感受,并填在短文中的横线上。
【4】(理解段落)我们可以通过关键句来理解短文某些段落的大意。短文的第2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你分别找出这两个自然段的关键句,画上“_______”。
【5】(揣摩结构)这篇短文的结构是( )。
A.“分—总” B.“总—分” C.“总—分—总”
【6】(感悟情感)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经典,绚烂回放。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这段话节选自课文《 》,回想全文我知道它的特点主要有:大、( )和( )。
(2)细读这段话,从中找出两组反义词写在下面。
( ) ( ) ( ) ( )
(3)浏览这段话,我发现有一句话精炼概括了我们和太阳的密切关系。请你用“ ”划出来。
(4)请你用“……没有……就没有……”句式也来描写一种事物吧!
13、阅读理解。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 ),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 ),发现蒲公英的( )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向 像)我们的( ),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 它是金色的 草地也是金色的 花朵合拢时 金色的花瓣被包住 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1】把括号里不正确的字划去。
【2】给最后一句话加上标点。
【3】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_)
【4】给文中( )填上合适的字词。
14、课内选文阅读。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片段训练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详细 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色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的很慢很慢的。
【1】用“√”选出括号里使用恰当的词语。
【2】“我”在这条水泥道上走得____________(很慢 不慢),因为________。
【3】画线句子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滥竽充数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他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讲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他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位南郭先生听说齐宣王喜欢听合奏,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 “大王啊,听过我吹学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摆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了很高兴,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编进乐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乐队一块儿吹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极为得意。
其实南郭先生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混在队伍中,鼓着腿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一副会吹的样子,看上去比别人吹奏得更投入。南郭先生就这样不劳而获,过了一天丈一天。
但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但他喜欢听独奏。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收拾行李逃走了。
【1】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竽,那他每次是怎样蒙混过关的呢?请在文中用“ ”画出他的做法。
【2】文中加点的“不劳而获”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哪个词语和“滥竽充数”的意思相反( )
A.名不副实
B.掩人耳目
C.鱼目混珠
D.名副其实
【4】读了这个故事,我想对南郭先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滥竽充数”的故事带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题。
联系《科利亚的木匣》一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科利亚是怎样找到木匣的?
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变化么?”这句话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科利亚是一位什么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教室里的掌声激烈而持久。(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仿写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亮晶晶的 把 交给了 钥匙 爸爸 小强(连字词组成两句不同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立在这儿的那棵树(___)到什么地方去了呀(___)(___)鸟儿问树根(___) (在“( )”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8、照样子,写句子。
例:他来到游泳馆。他参加比赛。
他来到游泳馆参加比赛。
1.托木尔峰地势奇特。托木尔峰景色宜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翻开练习本。他拿起笔写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我十分非常喜欢阅读童话故事。
20、修改句子中的问题,要用上修改符号。
①他身穿长衫,头带礼帽,手拿一支毛笔,笑的很温柔。
②铅笔盒里放了很多文具,有铅笔、小尺、橡皮、指甲剪和小订书器等。
21、笔下生辉。
题目:《美丽的________________》
要求:选择身边的一处美景来写,把题目补充完整。要按一定的顺序来观察景物,把看到的、想到的写出来。写的时候,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语言要生动。书写要认真,字体要整洁,不写错别字。语句要通顺,内容要完整。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