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冒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爱迪生认为:天才=1%的灵感+99%的血汗。
B.船长站在驾驶室里,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
C.它要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2、重新排列语序情乱的一段话,正确的是哪一项?( )
①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叫起来,“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②于是,这个孩子的话被人们悄悄传开了。③他爸爸说:“老天啊,听这天真的声音吧!”④突然,有一个小孩说:“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
A.④③②①
B.④②③①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3、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设问)
B.整个礼堂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了。(比喻)
C.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拟人)
D.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比喻)
4、下面句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成了形单影只的好朋友,一直到四年级。
B.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
C.她脚底下站不大稳,身子颤颤巍巍的。
D.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5、欢乐( )
A.欢庆
B.喜欢
C.高兴
D.欢迎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胳膊(bo) 殷切(yīn) 堤岸(tí)露(lòu)头
B.笨拙(zhuō) 破绽(zhàn) 溃败(kuì) 霸占(zàn)
C.兴旺(xīng) 挖掘(jué)扎煞(shā) 模(mú)型
D.模范(mó) 踱步(duó)惩处( chéng) 挣扎(zhá)
7、读了《秋晚的江上》,你想到了哪句诗?( )
A.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B.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C.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夜晚 ( )地闪躲 改变( )
9、初一夜月
[明]苏福①
朔日②盈虚③又一初④,嫦娥底事⑤半分无?
却于无处分明有,浑似⑥先天太极图⑦。
注释:①苏福(1372~1385):明代潮阳(今广东惠州)人,2岁丧父,5岁还不会说话。后来出口成章。8岁时就写了《三十夜月诗》(30首)。1385年,他14岁时到京城参加考试,皇帝朱元璋亲自面试后,非常赏识他,因为他年纪太小没有录用,派人护送回家,并通知地方官每月资助。②朔(shuò)日:农历每月初一。③盈虚:指月亮由缺到圆,又由圆到缺的变化过程。④一初:一个开头。⑤底事:什么原因。⑥浑似:完全好像。⑦先天太极图:解说宇宙万物最初如何生成的图形。
【1】圈出押韵的字,并说说初一的夜晚明明看不到月亮,作者为何要写“初一夜月”?
【2】小作者由初一夜晚天空漆黑一片联想到“先天太极图,这是一种______联想法。
10、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映)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搬运、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1】在语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字或词语,并打上“√”。
【2】月光下的小溪,使“我”回忆起白天的哪些情景? ______(多项选择)
A.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
B.鹅卵石布满河床。
C.妈妈在溪里洗衣裳。
D.“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花瓣。
【3】这段话主要写了“我”和阿妈在____________(填地点)走月亮。
11、爬山虎的脚(节选)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把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巴 触 拉 贴 变 爬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的__修辞手法,将___比作____,形象而生动的写出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3】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位置?是什么颜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能够将爬山虎的脚及其生长的过程写得这么详细是因为( )。
A.作者观察的非常仔细且持续时间久。
B.作者读过许多的书。
C.作者见过许多爬山虎的脚。
【5】模仿第一自然段,写一种你熟悉的植物花或者果实。
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我爱三角梅
在百花中,我最爱三角梅。
天气转暖以后,三角梅的枝条上便开满了花。三角梅的花很小,三枚苞片就像三个卫兵守护着小花。小花( )不起眼,( )常常引来蜜蜂和蝴蝶围着采花粉。
三角梅的叶子是绿色的,叶片是卵形的。当缺水时,叶子就把水让给花儿,尽管自己因缺水低垂着,却让花儿依旧争相开放,多么可贵的自我牺牲的精神啊!
三角梅粗壮的茎是棕色的。茎上长有小刺。( )你敢欺负它,它( )会毫不客气地扎你。
三角梅有很强的适应性。( )在苗圃、墙角或石缝中,它( )能顽强地生长。在花盆里,它还可以被塑造成绮丽多姿的盆景。
三角梅是20世纪40年代从南美洲的巴西引进厦门的。厦门的自然条件似乎适宜它生长。现在三角梅已遍布世界各地,但据说很少见像我们厦门这里长得这么好的。厦门人民十分喜欢它,它象征着团结和友谊。
我爱我们厦门市的市花——三角梅。
1.在选文中的“(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在选文中用“——”画出一个比喻句。
3.本文的结构是__________。
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的第2、3、4段先介绍三角梅的____________,再介绍三角梅的__________,最后介绍三角梅的________________。
5.你从三角梅身上学到了什么精神?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绝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1】将画“ ”的部分换个说法,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
【2】从普罗米修斯的回答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李时珍夜宿古寺》片段,回答问题。
①“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李时珍接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sì shì),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②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sì shì)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1】在( )中恰当的读音下打“√”。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打量——(______) 咆哮——(______)
【3】“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这句中的省略号表示( )
A.表示内容省略
B.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4】选段①中划线的句子写李时珍为了区分药草,用了“___”“___”“放”“___”几个连续的动词,从这些字词中,你体会到了__________。在朗读这段时语调应是___(选择:A.高昂而得意 B.平实而钦佩)
15、仿写句子。
例: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抹绿意。
如果你是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和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即使没有太阳,地球上也不会有动物与植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春天的公园里,我们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和花草的芳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学期我勤奋努力地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联欢会上又唱又跳,玩得可开心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今年暑假,报名加入了夏令营活动。夏令营活动内容多彩丰富,有跳舞、唱歌、朗诵、写生和游戏等。这次活动既丰富了我的假期生活,还开阔了我的眼界。
____
19、小练笔。
请你运用把物当作人写的方法,选择一种小动物写一写。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