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枝折花落”中“折”的读音相同的是( )
A. 转折 B. 折纸 C. 折本
2、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溺而不返(淹没) 以堙于东海(填塞)
B.尝与诸小儿游(曾经) 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
C.梅雪争春未肯降(服输) 骚人阁笔费评章(评议)
D.诸儿竞走取之(竞争) 炎帝之少女(他的)
3、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1)绝:①绝对(用在否定词前面)。②完全没有了。③独一无二的。④极;最。
绝无仅有( ) 走上绝路( ) 绝佳选择( )
(2)举:①全。②往上托。③兴起;起。④推选。
举世无双( ) 举兵( ) 举重比赛( )
(3)张:①使合拢的东西分开或使紧缩的东西放开。
②陈设;铺排。③看;望。④量词。
张弓搭箭( ) 东张西望( ) 张灯结彩( )
4、下面词语中与“推测”的“推”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推车
B.推算
C.推倒
D.推迟
5、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明媚
B.疑感
C.签订
D.妄想
6、“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出自诗人( )所写的诗。
A.白居易
B.杜牧
C.王昌龄
D.杜甫
7、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信 A.随便,放任;B.不怀疑,认为可靠;C.书信;D.消息
1.楚王听信了谗言,逐渐疏远了屈原。()
2.姐姐的生活很散漫,拿到东西总是信手乱放。()
3.王子王子真好心,我愿给你当信使。()
4.中东的华侨华人因听到温家宝总理出访的信息而感到振奋。()
8、日积月累我会填
1.读古诗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读了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我明白了“___________,旁观者清”的道理;读了卢钺《雪梅》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雪却输梅一段香。”我明白了“____________,寸有所长”的意思。
2.“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这两句诗出自诗人__________的《出塞》,句中加点的“龙城飞将”在这里泛指____________。
3.本学期认识了许多人物,有锲而不舍填海的________,开天辟地的________,“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___________。
4.写出下面动物的家的名字:
例:虎 虎穴 鱼 ______ 牛 ______ 猪 _______
9、阅读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
飞鸟集(节选)
雨点吻着大地,
微语道:
“我们是你的思家的孩子,
母亲,
现在从天上回到你这里来了。”
(作者:泰戈尔)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两首诗都写出了孩子对母亲的眷恋之情,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B.《飞鸟集》中,诗人把雨点比作孩子,把大地比作家。
C.这两首诗的共同特点:语言简洁凝练,运用修辞手法。
D.诗歌常常表达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
【2】《繁星(一五九)》一诗中,“天上的风雨”指_________,“心中的风雨”指__________。
10、阅读《诚实与信任》片断,完成习题。
事隔三天,一位陌生男子打来电话,他就是小红车的主人。
“噢!是你,很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汽车的反光镜碰坏了。”
“没有关系,已经换上了。我打电话是向你表示感谢的。”
“不,是我要向你表示歉意。请你把购货单据寄来,好让我把钱寄给你。”
“不用了。你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给我留下字条,这使我很感动。”
“这是应该的,这笔费用应由我来支付。”
“不,人与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我再一次谢谢你!”说完他搁下了电话。
【1】请在文中用“______”画出最让你感动的一句话。
【2】文中“我”的诚实体现在(多选)( )。
A. “请你把购货单据寄来,好让我把钱寄给你。”
B. “你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给我留下字条。”
C. “很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汽车的反光镜碰坏了。”
【3】 “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一说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一个粗瓷大碗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烈士用的,她那时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团政委。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却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有一回,一场激烈的战斗刚刚结束,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鼓鼓的挎包,打开一看,是一个粗瓷大碗。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戏称为“丢”了,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
①赵一曼以为这个碗是哪位战士送给她的,便对通讯员说:“从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通讯员为难地说:“这……这……敌人都消灭了,往哪儿还呢?”
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chéng shèng)了满满一大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赵一曼一看就知道是从病号灶里盛来的。这段时间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的。部队虽然还有一点儿粮食,但是得(dé děi)留给伤病员吃。团长、政委和战士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赵一曼端着这碗高粱米饭,望着面前的小通讯员,怎么忍心责备呢?②赵一曼趁人不防,快步走进炊事棚,把饭倒在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炊事员老李看到了,没有吭(kēng háng)声,眼睛里却含着泪花。
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呀,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这么丢哇!”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1】用“√”选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文章先讲博物馆里陈列着赵一曼用过的一个粗瓷大碗,再详细讲述了这个粗瓷大碗的_______,这样的写作顺序叫________(倒叙直叙)。
【3】从人物描写中能感受到人物的品质。阅读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完成练习。
(1)句子①通过对赵一曼的____描写,我们能体会到赵一曼作为团政委,具有___________的品质。
(2)句子②通过对赵一曼的_____描写,我们能体会到赵一曼具有________的品质。
【4】阅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文中找出与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我说政委同志呀,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这么丢哇!”这句话时应该用( )的语气。
A.责备 B.惋惜 C.无可奈何 D.后悔
(3)“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这句话反映了她的内心。此时,她心里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接力“妈妈”
①2020年1月19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接诊了不满一周岁的儿童新冠肺炎患者小彤彤。
②“妈妈——妈妈——”小彤彤在一声声的哭声中被护士长夏爱梅抱进了隔离病房。
③“喔,乖乖不哭,不哭了……”夏爱梅不知哄了多久,小彤彤才迷迷糊糊睡下。
④“今晚是你值班呀?”夏爱梅放下小彤彤,想检查一下接班护士是谁,一看正在穿防护服的张洁,不由担忧起来:“你行吗?要不我留下吧!”二十四岁的张洁,根本没有照顾婴儿的经验。而如此幼小的新冠肺炎患者,既要二十四小时贴身护理,还要进行各种治疗。护士长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
⑤“____________!”张洁坚定地说道。夏爱梅沉默片刻。“一定要多加小心。”她再三叮嘱张洁。
⑥“明白”。张洁点点头。
⑦夜深了,隔离病房内异常( )。但生病的小彤彤似乎很不( ),不一会儿就“哇哇”大哭起来。张洁赶紧俯身哄着:“喔,小乖乖不哭……”她又是拍手,又是唱歌,可小彤彤哭得更凶了。
⑧张洁束手无策,只得再靠近过去。没想到,小家伙竟然对张洁伸出一双小手,示意“抱抱”。看着孩子那可怜又可爱的样子,一股抵挡不住的爱流涌至这位年轻女护士的心头……张洁走上前去抱起小彤彤。
⑨呵,小家伙不哭了!小脸蛋上竟然还露出笑容!张洁激动不已。
⑩“好——我抱我抱!”这二夜值班,张洁抱了小彤彤不下四五回,每回都要抱几十分钟。接张洁班的,是比她还要小两岁的王锦。下班前,张洁向王锦传授了“伺候”小患者的秘诀——当好她的“妈妈”就行。
⑪于是,又一位护士像慈爱的母亲一样,勇敢地走进隔离病房……
⑫之后,每天,每夜,都有一位同样温柔的“妈妈”,来到小彤彤病房,抱起她,逗她玩,给她喂奶、换尿布、抽血样……
【1】请将下列两个词语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安宁 安静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叮嘱:________________
束手无策: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想象,在文中划横线的地方补上护士张洁的语言。
【4】下列不属于护士长夏爱梅下班前再三叮嘱张洁的原因的一项是( )。
A.张洁还很年轻,没有照顾婴儿的经验。
B.患者刚住进隔离病房,一直哭闹不止。
C.患者太小,需要二十四小时的贴身护理。
D.新型肺炎患者比较特殊,要进行各种治疗。
【5】下列关于短文最后一句话中的“妈妈”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彤彤还太小,她把护士当成了妈妈。
B.隔离时间太长,小彤彤错把护士当成妈妈。
C.因为在隔离病房,小彤彤只能把护士当妈妈。
D.护士无微不至地照顾小彤彤,就像妈妈一样。
【6】读短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让你用一两句话把这一则新闻转述给爸爸妈妈听,你会怎么说?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竹筏泛舟九曲溪
①“咱武夷山的一大特点呀,就是竹筏,到武夷山不泛舟九曲溪,就白来了。”导游的脸上闪烁着奇异的光彩,骄傲地说。他的话,给我的脑海嵌入了极深的印象。
②现在我站在九曲溪边了。岸边泊着几只竹筏,艄公热情地招呼我坐在竹椅上,稳稳的,周身围着竹子的清香,使人感到仿佛置身于竹林之中似的。
③九曲溪的水,不深,清清的,溪底的鹅卵石,历历可见,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五彩的光芒。我时常迷惑,那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却没玷污了它,它竟依然故我,叮叮咚咚地欢唱着。船公持着青竹,在岸石上轻轻一点,竹筏一下子滑出很远。
④我们顺流而下,溪水轻轻地拍着竹筏,那竹筏在清水的滋润下仿佛更生动了。环视四周,陡峭的壁崖,直上青天,偶尔在一两座山下能见到努力攀登的人,人在大自然中是那么渺小的一粟,然而能征服自然,也是人的伟大吧!
⑤竹筏上一时寂静无声,艄公却开口道:“我给你们唱个歌吧。”随即自唱起来。我听不懂歌词,却能听出他对这山水,这土地的眷恋之情,那圆润、嘹亮的歌声在空中久久飘荡着……
⑥不知不觉中,竹筏已漂到了第九曲,水流变得急了,竹筏禁不住左右摇晃起来,我们都大惊失色——被浪花泡成落汤鸡,毕竟不是什么好玩的事。艄公却不慌不忙,将那根青竹在礁石上左磕右点,绕过急流险滩,最后稳稳地停在岸边。我忽然感到,每个人的生命都像溪中的竹筏,都会碰到急流和暗礁,遇到急流时,就该像艄公一样掌握自己的生命之舵,渡过险滩,去追求新的目标。
⑦现在,我的相册里珍藏着一张手持青竹,站在竹筏上的照片,然而,珍藏在我心中的不只是一张相片……
【1】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加点的词语。
慕名而来:_________
大惊失色:_________
【2】下面的句子,哪是比喻句,哪是拟人句?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
(1)我们都大惊失色——被浪花泡成落汤鸡,毕竟不是什么好玩的事。
(2)我时常迷惑,那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却没玷污了它,它竟依然故我,叮叮咚咚地欢唱着。
(3)我忽然感到,每个人的生命都像溪中的竹筏,都会同到急流和暗礁,遇到急流时,就该像艄公一样掌握自己的生命之舵,渡过险滩,去追求新的目标。
(4) 我们顺流而下,溪水轻轻地拍着竹筏,那竹筏在清水的滋润下仿佛更生动了。
比喻句:________ 拟人句:______
【3】短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描绘了九曲溪溪水的特点,写出了九曲溪给游人带来了_______。
【4】如果你也和作者一样泛舟九曲溪,会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
14、篇章阅读
跳河
这还是读初中一年级时的事情。放暑假的时候,我常常和弄堂里的一批小伙伴一起下黄浦江或者苏州河游泳。有一天,看见几个身体健美的小伙子站在苏州河桥栏上轮流跳水,跳得又潇洒又优美,使人惊叹羡幕。我突然也想去试一试 他们能跳 我为什么不能呢 小伙伴们知道我的想法后 都表示怀疑 他们不相信我有这样的胆量 我急躁起来 赌咒发誓道 你们看好 我不跳不姓赵 看我这么认真,有几个和我特别要好的孩子也为我担心了,他们说:“好了,我们相信你敢跳了。你可千万别真的去跳!”“假如‘吃大板’(指从高空落水时身体和水面平行接触,极危险),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可是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拦我的决心。我爬上桥栏时,小伙伴们都为我捏一把汗,有几个甚至不敢看,躲得远远……
然而当我站到高高的桥栏上之后,却真的害怕起来,尤其是低头看桥下的流水时,只觉得头晕目眩。在这之前,我从未在超过一米以上的高度跳下水,现在一下子要从七八米高的地方跳入水中,而且没有任何准备和训练,真是有点冒险。如果“插蜡烛”,保持直立的姿势跳下去,危险性要小些,但肯定会被人取笑。头先落水呢,一点把握也没……我犹豫了几秒钟。在听到背后围观者的议论时,我一下子鼓起勇气:头先落水
我眼睛一闭,跳了下去。但结果非常糟糕,因为太紧张,落水时身体蜷曲着,背部被水面又狠又闷地拍了一下,几乎失去知觉。挣扎着游上岸时,发现脊背上红红的一大片。不过,这极不潇洒的一跳,却使我懂得了怎样才能使身体保持平衡。
“这一跳不行,我重跳。”当小伙伴们拥上来时。我喘着气,宣布了我的决定。不管他们怎样劝阻,我还是重新爬上了桥栏。我又跳了了两次,尽管我看不见自己落水时的姿势,但从伙伴们的赞叹和围观者的目光来看,后两次落水我是成功了。
为这一时之强而去留这样的险,似乎有点蠢,有点不值得,但我因此而树立了这样的信念:凡是我想要做的,我一定能够做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信念越来越明确。尽管以后我也不断有过失败和挫折,但我从来没有轻易放弃过自己所追寻的理想和目标。
【1】给第1段“﹏﹏”的部分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文中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清清楚楚,根据你的阅读和理解完成填空:当看到别人跳得潇洒优美时,“我”心中充满_____________,决定试一试,伙伴们不相信我的胆量,我_________,于是再没有人阻拦我。当我真的站在桥栏上,我却_________起来。最后,我_______纵身跳了 下去,虽然很糟糕,但我懂得了怎样保持平衡。
【3】文中画“______”的句子是对我的____________描写,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4】结合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这次冒险给“我”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活中,你有没有因为一时冲动做了大胆、刺激的事情呢?如果有,说说你的感悟。如果没有,你从这篇文章中又学到了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口语交际。
结账时,超市收银员说:“塑料袋免费,是否需要提供?”南南连忙点头,妈妈一边拿出环保布袋,一边语重心长地对南南说:“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过去,我对语文学科不怎么感趣味。自从读了冰心奶奶的“再寄小读者”以后,我认识到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就下了苦功。如今,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有进步提高。我还要陆续努力,精易求精。
______
17、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中的三处错误。
店里的剃头师傅都欢迎不小沙这样的顾客,所以谁给他剃头,他就骂谁“害人精”,还用看仇人不喜欢的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
18、病句门诊。
1. 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所以不会受到伤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叶圣陶先生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感动,是一种醉人的滋味;感动,是一种瞬间的触动。人类有了感动,人性变得善良;人心有了感动,和谐成为永恒的字眼。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感动过吗?请将这一感动的瞬间记录下来吧。题目自拟。字数在400字以上。(注意:文中不要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