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青海黄南州二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忘却 B.陷坑 C.感激 D.光猾

  •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恐怕  环绕  顷盆大雨  毫不犹豫

    B.大抵  飘泊  风期雨压  气象万千

    C.盗窍  噪音  依依不合  受用不尽

    D.操纵  葱茏  聊胜于无  中流砥柱

  • 3、下面加点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默而之(认识)

    B.却只漫浪诵读(随意)

    C.以求之者也(勤勉)

    D.余尝读书有三到(说)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读拼音,写词语。(6)

    (1) 爸爸有一手chǎo cài( )的绝活。

    (2) 你去走一tàng(  ),不要再yóu yù( )了。

     

  • 5、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投奔___________    提醒___________  

    开朗___________   印信___________   

    应接不暇_______________   全神贯注_______________

  • 6、读拼音,写词语。

    xìng  qù   guàn  tōng

    (    )   (    )

    gǔn  guā  làn  shú

    (    )

    lù lín  hǎo  hàn

    (    )

  • 7、趣填成语。

    异想天开  朝思暮想  左思右想  浮想联翩  胡思乱想  深思熟虑  冥思苦想  痴心妄想

    (1)苦苦地想--( )

    (2)想得厉害--(

    (3)想了又想--( )

    (4)想得美道理--(

    (5)想的荒唐--( )

    (6)想得离奇--(

    (7)想得很多--( )

    (8)想得周到--(

     

  • 8、看拼音写词语

    shàng  è shuāi  lǎo pàn  duàn dào  qiè cāo zòng

    ( ) (   )   (   ) (   ) (   )

    fèi  xū jǔ  sànɡ   chàn  dǒu qī  líng qí qū

    ( ) ( ) (   ) (   )   ( )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外短文。

    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

    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撒在细密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涎(xián)欲滴。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这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

    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垂涎欲滴:  

    不甘示弱:  

    2】认真读句子,体会句子的写法,然后仿照写句子。

    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

     

     

    3】作者说家乡的秋夜就像一首交响曲。请简要说说,这首交响曲是由哪些曲声构成的?

     

     

     

    4】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请写下来。

     

     

     

  • 10、阅读拓展

    秋的原野

    窗外飘进来一片梧桐的落叶,我对它凝视了一会儿,忽然领悟到:那是大自然给人们的讯号,秋天已经来临。

    我匆匆地走到郊外,在原野中游荡,享受着徐徐吹来的凉风,感觉浑身有说不出的舒畅。我贪婪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又不由自主地哼出一支轻快的小调。

    天空像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它已经被秋风抹拭得非常洁净而明亮。村外的那个小池塘,也睁着碧澄澄的眼睛,凝望着这美好的天色。那开满白花的芦苇丛里,忽然钻出一对白鹅,慢吞吞地在水面浮游着:它俩显得天真烂漫,或者是嫌这儿过于寂静吧,于是伸长脖颈有节奏地叫着。它们把水面荡出一圈圈的波纹,也为大自然平添了不少生气。

    山谷里枫树的叶子,不知道是喝了过量的酒,还是为了向秋天表示它们无限的热情,不然,它们为什么红得像一团火焰(sì shì)的呢?

    村前村后,等待收割的水稻,好似一片金黄色的大海。一阵微风吹过,泛起金色的波浪;稻禾深处,也不时传来一阵阵农民的欢笑声。

    当七彩的晚霞在天边编成瑰丽的锦缎时,村里屋顶烟囱上也升起了缕缕炊烟,骑在牛背上回家的牧童们唱着抒情的歌谣,歌声在晚风里飘得很远很远……

    半空中飞过一队字形的大雁。村里的孩子们立刻闭上一只眼睛,高举双手,做成托枪瞄准的姿势,对着它们砰!砰!(hē hè)叫,雁儿们咿咿呀呀,好像在说明年见,孩子们!继续向暮色苍茫的天边慢慢地飞去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2】理解下列词语。

    领悟:______________      平添: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画出文中你最喜欢的拟人句,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摘抄下来,并说说是用什么来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句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例句写两句话。

    枫树的叶子红得像一团火焰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是抓住秋季区别于其他季节的哪些明显特征来写本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作者描写的景物“天空、小池塘、枫叶、白鹅、大雁”中,哪些属于静态描写?哪些属于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不识字的老师

    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唯一能延续求学的方式。

    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州,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了,大伙儿叫他路瑟。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了个大包,中午时,大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的烈阳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枝。他走到我身边,我摇头抱怨:真是倒霉又痛苦的一天。他温柔地指了指太阳:别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我俩在珍惜中,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

    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刻薄地叫骂着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果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软而甜蜜的话说。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我仔细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多深奥的道理。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说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她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中,你能呼吸,就能读它。

    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却永远忘不了路瑟。

    1这篇文章记叙了不识字的老师的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觉得路瑟是个怎样的人?请你用几个词语来表现他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识字的老师身上你能学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母亲的存折

    一次,女儿问我家有多少钱?我想了想,把房子、家具、存款都算上,应该够50万吧。女儿脸上立即绽开笑容,说她是班上第三有钱的人了。我无奈地摇摇头。

    那年春节,我回家过年。因为兴奋,加上连日来操劳,母亲起夜时突然晕倒了!幸亏及时送去医院,最后总算安然无恙,但精神大不如前。时常神情恍惚,丢三落四。所以,尽管假期已过,我却不放心走。母亲强打精神,装出一副精力充沛的样子,说自己完全好了,催促我早点走。我拗不过母亲,只好去订机票。

    行前,母亲把我叫到床前,我一眼就看见她枕头旁放着一个首饰盒,用一块红绸缎布包着,不禁一愣。我猜里面一定装着母亲最心爱的宝贝。会是什么呢?

    我正猜测不解,母亲已揭开外面的红绸缎布,露出里面暗红丝面的首饰盒。母亲从里面拿出一个小绸布包,深深地看了一会儿,像是看什么宝物,然后,慢慢抬起头,看着我,缓缓道:“妈这一辈子也没钱留给你,这里面装着你的出生时的胎发,5岁时掉的乳牙,还有一张百日照,照片背面记着你的出生时辰。我一直替你留着,现在,我年纪大了,你拿去自己保留吧。”

    我接过来,小心翼翼地打开。一瞬间,我泪眼模糊。我意识到:这就是母亲的“存折”,里面装着母亲的全部财产,没有一样贵重的东西,但是对我,每一样都珍贵无比。

    带着母亲的“存折”,我踏上归程。一路上,感慨万千。和我相比,女儿是富有的,她一出生就拥有的东西,是我拼搏多年才得到的。但是,女儿却永远也不可能像我一样,拥有自己的胎发、乳牙了。这些记载她生命的收据,被一路奔波的我遗失在逝去的岁月里,再也找不回来了!

    1文章的题目“母亲的存折”具体指什么?用“﹏﹏﹏”画下来。

    2为什么说母亲的“存折”没有一样贵重的东西,但是对“我”每一样都珍贵无比?

    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4自然段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深深”“慢慢”“缓缓”几个叠词可见母亲舍不得把“存折”给我。____

    (2)包装的用心尽心突出了母亲对“我”细腻而深挚的爱。____

    4母亲“强打精神,装出一副精力充沛的样子”是因为(  )

    A.母亲不需要我们的照顾。

    B.虽然舍不得我走,但是母亲不愿意耽误我的工作。

    5“这些记载她生命的收据,被一路奔波的我遗失在逝去的岁月里,再也找不回来了!”正确的理解是(  )

    A.表达了“我”对女儿深深地愧疚之情。

    B.表达了“我”对自己已逝岁月的遗憾。

    6作者感慨“和我相比,女儿是富有的,……”请结合短文谈谈你对“富有”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这篇长文章时,你是怎样提高阅读速度的?分享一下你的好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

  • 13、漫谈地震(片断)

    那么,地震是怎样发生的呢?要说明这个,应先谈一下地球的结构。地壳可以大致比作一个鸭蛋的外壳,再往里是地幔,就好像鸭蛋的蛋清;最里面是地核,好像鸭蛋的蛋黄。地震都是发生在地壳里面,地壳中的岩石受到构造力的作用被挤压而变曲,倘如这个力很大,大于岩石的强度,岩石就会断裂或破裂,这就发生地震。这个震动以波动的形式向外传播,倘如传到地面,大的震动人能感觉到,小的得用灵敏仪器才能感觉到。

    【1】填空,了解地震的发生。

    地震都是发生在____里面,岩石被挤压变曲就会_____,就发生地震。震动以______的形式传播,大的震动人能感觉到。

    【2】阅读片段,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①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②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③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④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⑤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1】请简要概括选文第①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孤独——(______     安稳——(______

    悠然——(______     嗜好——(______

    【3】白鹭的“嗜好”是_________

    【4】“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这句话是一个____句,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_________之情。

    【5】有的同学把选文第③段的内容概括为 “白鹭望哨图”,但有的同学不同意,认为这样概括不对。请根据选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课内阅读。

    不久,儿子收到了高尔基从远方寄来的信。信里说:

    “你回去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来。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①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   )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   )是②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

    “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文中第①处“美好的东西”指的是 ;第②处“美好的东西”指的是

    3.下列名言与“‘给’永远比‘拿’愉快”所说明的道理相同的是(   )。(多选)

    A.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B.读书使人心明眼亮。——伏尔泰

    C.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D.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乔叟

    4.高尔基写这封信,是希望儿子明白什么道理?希望儿子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 16、精彩赏析阁。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 文中能否把闯进”换成进入”?为什么?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加点词 凡是”“统统”能否删除?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 你从 的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 17、课外阅读。

    家乡的桥

    我的故乡在江南。故乡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小河长,小桥多。桥连着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

    家乡的桥大多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两端,把两户人家连起来;最漂亮、最有气派的数单拱桥,桥洞和它的倒影像个很大很大的圆饼,两边几十级石阶缀上去,形成个大的“八”字,一对对石狮子雄赳地屹立在石柱上。夜里,你撑条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家乡小桥的名称也美极了。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大人们告诉我,元宝桥、骆驼桥是人们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叫出来的;而震龙桥、娘娘桥,就跟民间传说有关系了;至于如意桥,是从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中取来的。有趣的是,在青石上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或隶或楷或草,有的飘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记得有一年清明节,我跟外婆坐船扫墓去,每过一桥,我大声地念一遍桥名,接着就听外婆讲一个关于这桥的故事。几十里水路百座桥,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

    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整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我们把桥当做跳水台,比跳水本领,练胆量;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得巧,还能从桥洞里捉到一对毛呢!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丝丝的风,轻轻荡漾的水波,转眼就把你送入梦……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   逸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第二自然段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具体写家乡的石拱千姿百态的;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我们可以____________(列举三个即可)。

    3第三自然段中桥的名称是根据什么取的,请你用自己的话选择两个并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对家乡桥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国民阅读大调查

    材料一:

    第十五次全国成年人阅读率统计图。

    材料二:

    第十五次全国未成人综合阅读率统计图。

    材料三: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人群分布特征。

    1根据材料一可知,2017年成年人阅读率最高的是(   )

    A.图书 B.报纸 C.期刊 D.数字化阅读

    2根据材料三可知,选择数字化阅读方式最多的人群是(   )

    A.10~29周岁 B.30~39周岁 C.40~49周岁 D.50~59周岁

    3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成年人2017年综合阅读率比2016年下降明显

    B.未成年人综合阅读率连续两年明显高于成年人

    C.2017年,未成年人不同人群的阅读率均比2016年略有提高

    D.10~29周岁人群的数字化阅读率比其他人群的总和还高

    4根据材料三可知,70周岁以上的人群,他们的数字化阅读率几乎为零,你认为主要有哪些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理解。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①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②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③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选文写出了威尼斯小艇的三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选文中用“   ”划出文中的一处比喻句,该比喻句让人形象地感受到     

    【3】选文的第三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描写,再体现了小艇往来河道中的情景。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①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②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照样子,把画面写具体。

    例: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山全是绿色,桃李的花朵点缀在绿树中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先读句子,注意加点部分,再任选一种情景仿写句子。

    例: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外出玩耍忘了时间          考试成绩公布前          车站等车

    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你的成长夹杂着爸爸、妈妈两鬓的白发和额头上的皱纹;你的成长蕴含着领导、师长谆谆的教导和殷切的期望;你的成长伴随着爷爷、奶奶蹒跚的脚步和满怀的牵挂……你是从哪一刻意识到自己长大了的?是在你学会了感恩的那一刻开始?还是在你发觉自己学习进步了那一瞬间?请你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把你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写下来。

    题目:那一刻,我长大了

    要求:1.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体现出画面感;2.把自己受到的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时刻的情形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