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江苏徐州二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词语与脱鞋挽裤结构不相同的是( )

    A. 摩拳擦掌 B. 挤眉弄眼 C. 张牙舞爪 D. 鞋弓袜浅

  • 2、[字义]“死去元知万事空”中“元”的意思是(  )

    A.本来

    B.为首的

    C.开始的

    D.构成一个整体的

  • 3、《驴子与农夫》中驴子第一次在( )那里干活?

    A.农夫 B.陶工 C.皮匠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长相思》的作者是____ 代的_______,词中借描写天气表现了作者对故乡深深怀念和依恋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想一想,填一填。

    (1)《示儿》这首诗中表达作者爱国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

    (2)《己亥杂诗》这首诗中表达作者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

    (3)《枫桥夜泊》这首诗中表达作者内心孤独和凄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长相思》这首词中,表达词人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人们常常用这句话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6)《论语》中关于读书的句子有很多,我们可以积累下来:敏而好学,______。知之为知之,________。默而识之,学而不厌,_____

  • 6、日积月累。

    (1)朱熹用方塘如明镜般清激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一现象,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即要不断学习,补充新知识,这样才能使知识不断更新,心灵才能更澄明。

    (2)《少年中国说(节选)》中,热情讴歌了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美好未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比一比,再组词。

    满分5 manfen5.com

     

     

  • 8、锦上添花,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露水    )地等候    )的眼神  高兴得(  

      )的气魄    )地喊     )的声音  惊吓得(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一)

    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嫉妒。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个人倒了一小杯儿,说:

    “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

    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

    (二)

    我们就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

    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1】两段选文中的孩子们,一会儿争执,一会儿“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你是如何理解他们的争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选文(一),说说奶奶高明在哪?《童年的朋友》的外婆又高明在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语段(二)中弟弟妹妹所回答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孩子们把月亮看成是自己“按在天空的印章”,想象无比奇特。你从中读出了怎样的情趣?若是让你发挥想象,请你说说月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认真观察下面漫画,然后答题。

    【1】根据画面内容填空。

    画面的主体是一本打开的书,书的封面上写有“____”的字样,封底写有“____”的字样。下面露出了三个人的腿脚,分别代表爸爸,妈妈和孩子,一家人在共同阅读这本书。前面描述图片的这段文字是按照从_____到部分的顺序写的。

    【2】请写出这张漫画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

    荷包蛋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在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

    “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

    “孔融7岁能让梨,你10岁啦,该让蛋吧!”

    “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

    “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给咬了一半。

    “不后悔?”“不后悔!”儿子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

    儿子显出一脸的无奈。

    第二次,那是个星期天的上午,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在上边,一碗上边无蛋。

    端上桌,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无蛋的那碗。

    “不后悔?”“不后悔!”儿子说得坚决。

    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父亲的碗里,上卧一个,下藏一个,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

    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还是一碗蛋卧在上边,一碗上边无蛋。”

    父亲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做“绅士”状。

    “那就不客气啦!”父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了自己碗里面也藏着卧的荷包蛋。

    “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

    【1】按要求填空。

    “卧”读作______________,它的部首是_____________,第三画是__________,我知道含有“卧”字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写了三次吃荷包蛋面条,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描写展开,结构相同,分别都是:做面→( )( )→总结。

    【3】请在文中用“   ”勾画出最能提示主旨的句子。

    【4】父亲借用“孔融让梨”的典故意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三次总结性的语音之间有着递进关系,文中能显示这种关系的词语依次是告该、____________________,这表达了父亲对儿子____的之情。

  • 1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风筝实验 震惊了世界 它向世人宣告 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 上帝的怒火 不过是无稽之谈

    后来 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 发明了避雷针 这样,雷电轰鸣时,高大的建筑物就安然无恙了。

    1给没有标点的部分加上标点符号。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普通_____  巨大_____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无稽之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然无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品读

    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 );或清亮如( );或浩瀚如( );或凝滑如( )。它们自身就有一种智慧的力量,一个想象的天地,任你尽情飞翔与驰骋。

    1把下列词语填在文中括号里。

       

    2请你举出一个具体的汉字,分析这个汉字表现了造字人什么样的智慧,或者给人怎样的想象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家搬到光仁街,已经是1963年了。那地方,一条条小胡同仿佛烟鬼的黑牙缝,一片片低矮的破房子仿佛是一片片疥疮。但饥饿对于普通人们的严重威胁毕竟开始缓解。

    我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了。买粮、煤、劈柴回来,我总能得到几毛钱。母亲给我,因为知道我不会乱花,只会买小人书。我已经有三十多本小人书。

    我还经常去出租小人书,在电影院门口、公园里、火车站。有一次火车站派出所一位年轻的警察,没收了我全部的小人书,说我影响了站内秩序。我一回到家就号啕大哭,用头撞墙,绝望得不想活。我那可怜的样子,使母亲为之动容。于是她带我去讨还我的小人书。

    “不给!出去出去!”车站派出所年轻的警察,大棉帽微微歪戴着,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母亲代我向他承认错误,代我向他保证以后不再到火车站出租小人书,话说了很多,他烦了,粗鲁地将母亲和我从派出所推出来。母亲对他说:”不给,我就坐在台阶上不走。”他说:“谁管你!”砰——地将门关上了。

    “妈,咱们走吧,我不要了……”我仰起脸望着母亲,心里一阵难过。

    “不走,妈一定给你要回来!”母亲说着,就在台阶上坐了下去,并且扯我坐在她身旁,一条手臂搂着我。

    天渐黑了。派出所门外的红灯亮了,像一只充血的独眼,自上而下虎视眈眈地瞪着我们。我和母亲坐在那儿已经近四个小时。我觉得母亲似乎一动也没动过,我想我不能再对母亲说“妈,我们回家吧!”那意味着我失去的是三十几本小人书,而母亲失去的是被极端轻蔑的尊严。

    终于,年轻警察走出来了。“嗨,我说你们想睡在这儿呀?”母亲不看他,不回答,望着远处的什么。”给你们吧!……”他将我的小人书连同书包扔在我怀里。母亲低声对我说:“数数。”语调很平静。我数了一遍,告诉母亲:“缺三本《水浒》。”母亲这才抬起头来,仰望着年轻警察,清清楚楚地说:“缺三本《水浒》”他笑了,从衣兜里掏出三本小人书扔给我,咕哝道:“哟哈,还跟我来这一套……”母亲终于拉着我起身,昂然走下台阶。

    “站住!”年轻警察跑下了台阶,向我们走来。他走到母亲跟前,用一根手指将大檐帽往上捅了一下,接着抹他的一撇小胡子。我不由得将我的“精神食粮”紧抱在怀中。母亲则将我扯近她身旁,像刚才坐在台阶上一样,又用一条手臂搂着我。

    年轻警察以将军命令两个士兵那种不容违抗的语调说:“等在这儿,没有我的允许不准离开!”

    我惴惴地仰起脸望着母亲。

    年轻警察转身就走。他却是去拦截了一辆小汽车,对司机大声说:“把那个女人和孩子送回家去。要一直送到家门口!”。

    (节选自梁晓声的《母亲》,有删改)

    【1】短文围绕“小人书”写了三个情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妈,咱们走吧,我不要了……’我仰起脸望着母亲,心里一阵难过。”“我”为什么难过?请结合上下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充出“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妈,咱们走吧,我不要了……”我仰起脸望着母亲,心里一阵难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多次写到“用一条手臂搂着我”,重复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和课文《慈母情深》都选自梁晓声的《母亲》,请你试着给这篇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即使是物质贫乏的年代,“我”对书籍仍满怀热爱。

    B.为帮“我”要回小人书,自尊的母亲甘愿放弃尊严。

    C.从“我”的言语中能看出一个孩子对于母亲的体谅。

    D.年轻警察最后被逼无奈,决定拦车送“我们”回家。

    【6】下面这段内容也是架晓声写的,联系本文和《慈母情深》,写一写他为什么会在“那一时刻我最想我的母亲”。

    我忘不了我的小说第一次被印成铅字那份儿喜悦。我日夜祈祷的就是这回事儿。真是的,我想我该喜悦,却没怎么喜悦。避开人我躲在一个地方哭了,那一时刻我最想我的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毎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          ),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在文段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成语。

    【2】照样子,写词语。

    平平整整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4】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_的描写手法,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此段先写了刷子李刷墙时的__________________,接着写粉刷后墙面的_____________,说明刷子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阅读上面的公交站牌,这个站台的名字是________,有________路车和__________路车停靠,在此站台乘车去“枣林湾园博园”,应该乘坐______________路车。

    【2】小明要去“扬子公园”,在这个站台上车,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 17、课内阅读。

    《落花生》节选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父亲把花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比,说明花生虽然没有______________,却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B.父亲认为花生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新鲜、美丽的果实露在外面,花生即使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花生的这种品格很可贵。

    【3】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选取给出的一种事物来写一段话。

    松树——不怕霜欺雪压,傲然挺立。

    粉笔——传播知识,化作粉尘。

    荷花——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病房里的感动

    ①夜色降临,高大雄伟的德胜门城楼在朦胧的月光掩映下归于沉寂。

    ②城楼西南的积水潭骨科医院依旧人影穿梭。手术室中医生们正在为一个胫(jìng)骨骨折的四五岁小姑娘做手术,直到九点多手术才完成。

    ③将近十点钟,孩子被推入静悄悄的病房,留下来陪护的是她的母亲。一阵阵疼痛不时从伤口处袭()来,孩子几乎要哭出来了。母亲一直握着孩子的手,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孩子的脸,脸上挂着轻松慈爱的笑。孩子小声说:“妈妈,我疼!”眼泪跟着流了出来。

    ④母亲伏下身子,脸上依然挂着轻松慈爱的笑:“小点声,病房里的叔叔、阿姨都睡着了。妈妈给你讲个故事,听着故事就不疼了。”她知道故事虽然不能真正减轻孩子的痛苦,但还是像平常一样给孩子讲起了故事。故事很简单:小猫头鹰很奇怪,爸爸每天出门上班时总是蹑手蹑脚。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问了爸爸,爸爸笑着告诉他,自己每天都上夜班,轻手轻脚才不会打扰已经休息了的邻居。母亲的低语让孩子笑出了声,又连忙掩住了嘴。“妈妈,我听懂了,现在好像没那么疼了,再讲一遍吧。”于是,母亲就握着孩子的手,轻声地讲了一遍又一遍……

    ⑤夜里十一点多的病房出奇的安静。女孩突然低声说:“妈妈,故事不管用了,我特别疼!我想大声哭!”母亲立刻停下已经含糊不清的讲述,立刻轻轻搂住孩子,立刻低声说:“疼,你就咬妈妈的手。让妈妈陪着你一起疼好吗?”孩子脸上挂着泪花,不时传来的疼痛让她仿佛没有听清妈妈的话,她先是懵(měng)懵懂懂地点点头,又使劲摇摇头。母亲的手指伸到她的唇边……后来,孩子含着母亲的手指睡着了。

    ⑥望着孩子的脸,母亲不由回想起下午揪心的一幕:正在小区中玩耍的孩子被撞倒了,孩子那银铃般的笑声被撕心裂肺的哭声取代了。当她急匆匆地扶起孩子时,不由得望向了撞倒孩子的人。那是个外卖员,脸上挂着和孩子一起摔倒时沾上的泥土,也挂着歉疚(jiù)。他的手也擦破了,顾不上处理就冲到孩子面前,一边笨拙地为孩子擦着眼泪,一边说:“小区不让把电动车骑进来,我急着把东西送进去,就跑了几步,没想到……”聚拢上来的居民纷纷催促他带孩子去医院,他脸红了:“应该马上去医院的,但上个月的工资我寄回家了,这个月的工资再过几天才能拿到手,您看能不能……”看着眼前窘(jiǒng)迫的他,母亲咬了咬牙说:“你走吧……”

    ⑦凌晨三点的时候,孩子又一次疼醒了,她叫了一声妈妈,就控制不住地抽泣起来。母亲这下不知所措了,只能轻轻地唤着孩子的名字。

    ⑧“孩子要哭,你就让她大声哭吧。”一个声音在房间里响起,那是靠近病房门口的一位大爷的声音。“孩子,你哭吧!”房间里的人一齐说。他们竟是醒着的,母亲心头一颤,说:“想哭,就哭吧。”“妈妈,叔叔、阿姨不睡了吗?”孩子哽(gěng)咽()着问,眼泪浸湿了她的头发。屋子里能走动的人都来到孩子的跟前,他们都想看看这懂事的孩子。

    ⑨那一夜,大家都没有睡,病房中的所有人都被感动着。

    ⑩不知过了多久,一束阳光照进室内,病房里一下子明亮起来,推开窗,高大的德胜城楼巍然屹()立。北京,又开始了美好的一天。

    (选文有删改)

    【1】概括短文第②—④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④自然段中两次写到母亲的脸上挂着“轻松的慈爱的笑”,下面理解不正确的是(       

    A.母亲以微笑告诉女儿勇敢面对挫折

    B.母亲善于鼓励女儿与伤痛作斗争

    C.母亲关心、疼爱伤痛中的女儿

    D.母亲看着女儿格外高兴,心情舒畅

    【3】第④自然段中写到母亲给女孩讲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你认为母亲讲这个故事的主要原因是(       

    A.故事很有趣、很生动

    B.母亲想让孩子明白道理

    C.故事的确能够减轻疼痛

    D.母亲经常给孩子讲故事

    【4】读第⑤、⑥自然段,回答问题。

    (1)通过第⑤自然段中三个“立刻”,我能体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自然段中画横线的语句是一处细节描写,请你想一想,女孩“点点头”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使劲摇摇头”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自然段是母亲回忆孩子受伤过程的一个场景,表现了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短文结尾又一次写到了德胜门城楼,这样写的好处是(       

    A.引出下文

    B.点明主题

    C.照应开头

    D.借物喻人

    【6】短文结尾写到“病房中的所有人都被感动着”。读了短文,你被文中的谁感动了呢?感动你的原因是什么?结合相关内容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与欣赏。

    长发妹(节选)

    很早以前,陡高山附近是没有水的。这里人们用水都要靠天落雨,这里的水像油一样宝贵。附近村庄有个姑娘,她的头发青黝黝的,由头顶拖到脚后跟。大家都叫她长发妹。

    有一天,长发妹看见一个萝卜长在大石壁上,叶子翠翠绿绿的。她想:这个萝卜扯回家去煮来吃,一定香甜可口。她双手用劲儿把萝卜一拔,一股泉水从洞眼里流出来,过了一会儿,“唰”的一声,萝卜从她手里飞了出来,再“卜”的一声,萝卜仍旧塞在洞眼里,水流不出来了。长发妹很渴,想喝水。她又把萝卜拔出来,饱饱地喝了几口水。她的嘴刚离开石洞眼,“唰”的一声,萝卜从她手里飞了出来,再“卜”的一声,萝卜仍旧塞在石壁上的洞眼里,水流不出来了。忽然,一阵大风刮来,把长发妹刮到一个山洞里。山洞里坐着一个人,他对长发妹恶声恶气地说:“这个秘密你可不能告诉别人。你若告诉别人,别人也来这里取水,我就杀死你。我是山神,你记着!”

    长发妹是个好心肠的姑娘。她怎能不把这个秘密告诉村里的人呢?然而,她又怎敢把这秘密告诉村里的人呢?她痛苦极了!地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天一天过去了,一月一月过去了。长发妹的头发由青黝黝变成白雪雪的了。

    有一天,长发妹靠在门口,看见一个老人由七里外的小河里挑回一担水,一不留心,跌倒在地上。老人的腿撞破了,鲜血一直淌着。她望着老人闭着的眼睛和脸上抽搞的皱纹。她再也忍不住了。她忽然大声地对老人说:“老爹爹,陡高山上有泉水啊!”她站了起来,披着长长的白头发,像疯子一样在村里来回跑着,大声呼喊:“陡高山上有泉水啊!大家快去吧!”村里的人素来认为长发妹是好心肠的孩子,大家都相信她的话。只见长发妹双手拔下石壁上的萝卜,用菜刀剁下去,把萝卜砍成了碎渣渣。泉水哗啦啦地向山下奔流而去。

    (节选自侗族民间故事)

    【1】对文中画“ ”的句子赏析有误的是哪一项(       

    A.“唰”“卜”拟声词的运用,把萝卜能自己飞出去堵住洞眼写得生动、神奇。

    B.萝卜能自己飞这种超自然的神奇现象,体现了民间故事的特点。

    C.这一句在第2自然段中两次出现,显得啰唆重复,可以把第二次出现的句子换种说法。

    D.此句两次出现,强调了萝卜的神奇,所以乡亲们一直没能发现此处有泉水。

    【2】“她怎能不把这个秘密告诉村里的人呢?然而,她又怎敢把这个秘密告诉村里的人呢?她痛苦极了!”连续使用两个反问句,理解错误的是哪一项(   

    A.长发妹很善良,想说出这个秘密,让乡亲们都有水喝。

    B.长发妹的内心很矛盾,想说出这个秘密,但又不敢说。

    C.强调长发妹是个胆小柔弱的姑娘,她害怕承担后果

    D.长发妹怕说出之后被山神杀死,她内心也会感到害怕。

    【3】“一天一天过去了,一月一月过去了,长发妹的头发由青黝黝变成白雪雪的了。”长发妹头发变白的原因正确的是哪一项(       

    A.长发妹终日忧虑,寝食不安。

    B.头发长长了,缺乏营养。

    C.很长时间过去了,长发妹变老了。

    D.长发妹身体状况差,睡不着觉。

    【4】创造性的复述故事,可以给故事中的一些情节添加细节,使之更加生动,有吸引力。文中第3自然段写了长发妹第一次见到山神的情景,请你为这个段落添加细节。

    (1)具体描绘山神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

    (2)具体描写山神的表情和动作:__________________

    【5】长发妹告诉村里人泉水的秘密,山神如道了会怎样对待长发妹?请发挥想象,试写故事的结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句子创作沙龙(按要求完成句子)。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缩句)

    2.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改为双重否定句)

    3.最后一天的游览是最有趣的一天。(修改病句)

    4.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改为感叹句)

     

  • 21、根据要求写句子。

    (1)用恰当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2处标点符号错误,2个错别字,2处语病)

    表妹今年十岁。是四年级小学学生。她成绩不措,年年被学校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她扎着两个羊角辩,说:“这有什么了不起”。

    ______

    (2)下面是对湖水的静态描写,请你及时对其进行动态描写。

    那碧蓝色的湖水真像华丽的锦缎,朵朵白云倒映在水中是俏丽的花纹,周围的树木已把苍翠的身影映入水中。

    忽然一阵风吹过,________

    (3)读下面语段,体会作者是怎样写自己想法的,再照样子写一段话。

    但在五指中,大拇指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

    妈妈真勤劳。_______

  • 22、温暖的风轻柔地抚摸五颜六色的花朵。(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童年是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卷。童年里包含着我们的快乐、伤心、苦恼……每一次经历都给我们留下特别的滋味。童年的哪一次经历最让你难忘?请你将它写下来。

    要求:自拟题目,把事情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4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