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关于几首古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B.《示儿》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祖国的热切心情。
C.《题临安邸》表达了诗人期待国家能有大量人才涌现的急切心情。
D.《己亥杂诗》表达了诗人期待国家能有大量人才涌现的急切心情。
2、[字义]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是( )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A.侵略
B.逐渐
C.浸泡
D.渗透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临安邸。(旅店)
B.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着急)
C.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满足)
D.聒碎乡心梦不成。(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4、在《草房子》中,秦大奶奶两次跳入水中,第一次是为了______,第二次是为了______,却因此失去了生命。
5、把下面的词语补充词语,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失魂落( ) 得意( )( ) 千( )万( )
迫不及( ) 恋恋( )( ) ( )式( )样
1.形容舍不得离开的词是____________。我还能写出一个这个格式的__________。
2.形容变化多的词是__________。形容一会儿也等不及了的词是__________。
6、读下面的选段,体会它们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的相似之处。
(1)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2)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3)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这三个句子表达的共同点是:
(1)先写事物本身的特点,比如,花生的特点是______;白鹭的特点是______、______,一切都很适宜。
(2)再写与它相比较的事物的特点::比如,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______,朱鹭和苍鹭体型______;石狮子、旗杆没有______
(3)三个句子都用______的写法突出了所描写的事物的特点。
7、比较组词。
抬(________) 疲(________) 衰(________) 魂(________)
胎(________) 废(________) 哀(________) 槐(________)
8、《舟过安仁》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了我看到的充满童趣的画面。
9、课内阅读。
“你找谁?”一个老头对我大声嚷。
“找我妈!”
“你妈是谁?”
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那儿!”
老头朝最里边的一个角落一指。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1】选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转折
C.表示声音的延续
【2】选文中画“____”的句子描写了母亲的________,让我们看到了一位________的母亲。
【3】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描写了母亲的________,让我们看到了一位________的母亲。
【4】“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了“我”对母亲_________的情感。
10、草地的妙用
现代化城市需要有草地,是由于它具有制造氧气、调节气温、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作用。
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使空气中的氧保持一定的比例。而人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每天都吸收大量的氧气,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科学家分析,每公顷草地每天能吸收900千克二氧化碳,制造出600千克氧,真是“氧气的大工厂”。
草地还能调节气温。在炎热的盛夏,当你路过水泥地面时,会感到热气逼人,而走在草地上,却感到凉爽宜人。原来,草地的温度比一般水泥地面温度低十几度。而滴水成冰的寒冬,草地上的温度远比水泥地面的温度高,真是“冬暖夏凉”。
除了调节气温。草地对环境质量的改善也起到很大作用。草地能吸收噪音,吸附尘埃。植物的枝叶具有散射、阻挡声波的作用,而生长茂盛的草坪,草叶的面积相当于它占地面积的19倍左右,能很好地吸收噪音。草地还具有吸附尘埃的作用。通常,草地吸附尘埃的能力比裸露的地面大70倍。当大风刮来,尘土漫天飞扬,此时裸露地面的尘土要比草地上的尘土多100多倍。有了草地对环境质量的改善,人们就能在安静、整洁的环境中舒适地生活。
草地有这么多妙用,难怪城市里的人们总邀请它们到街道旁、公园里、花圃中安家落户呢!
【1】城市里的人们喜爱草地,是因为它能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 ”画出一处使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它使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
【3】阅读材料,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草地有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是因为它可以降低噪音,吸附尘埃。 ( )
(2)“通常,草地吸附尘埃的能力比裸露的地面大70倍”一句中,“通常”一词可以删去,表达意思不变。( )
(3)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 )
(4)文章围绕草地的妙用,先总写后分述,强调了草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 )
【4】星期六下午,一群孩子正在公园的草坪上踢足球。草坪上的小草被踩得东倒西歪,你刚好路过,请结合本文关于草地用途的内容,对他们进行劝说。(至少说出两点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的阅读感悟。
太阳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太阳( )离我们很远很远,( )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没有太阳,地球上( )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选文第一段使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太阳_____________的特点。
【3】画横线的句子是第二段的________句,其中前半句写出了太阳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后半句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波浪线的四个词语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搭石》片段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联系上下文,“理所当然”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画“____”的句子可以概括为( )。
A.礼让 B.止步 C.相背而行 D.友好攀谈
【3】选文列举了________、_______这两个事例,突出了山里人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4】课文的结尾中所用表现手法与下面三项中哪一个相同( )
A.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B.还有人说,那一天夜里,要是在葡萄架下边静静地听着,还可以听见牛郎织女在桥上亲亲密密地说话呢。
C.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5】走搭石时见到的情景当然不止这两个,还会有怎样的情景呢?请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水漫金山
西天有一只乌龟,躲在如来佛莲座底下听了几年经,也学到一些法术,便趁如来佛歇下来打瞌睡时,偷了金钵、袈裟和青龙禅杖三样宝贝,跑到了凡间。
乌龟在地面上翻个筋斗,变成一个又黑又粗又ǎi的莽和尚。他觉得自己法术强,本领大,就给自己起名叫法海。
法海把偷来的袈裟披在身上,金钵托在手中,青龙禅杖横在肩头,云游到了镇江金山寺,见长江上波澜壮阔,金、焦两山气势雄伟,便在寺里住下来。他暗使妖法,害死了当家老和尚,自己做起方丈来。
法海xián金山寺香火不旺盛,便在镇江城里散布瘟疫,想叫人家到寺里来烧香许愿。但“保和堂”施的“避瘟丹”“驱疫散”很灵验,瘟疫传不开。法海气得要命,就扮作化缘的头陀,胸前挂个大木鱼,走三步,敲一敲,一摇一摆地寻到“保和堂”药店来。
法海走到药店门前,朝里面张望,见夫妻两人正忙着配方撮药,立刻生了一肚子气。他临近一打听,得知“保和堂”的灵药都是白娘子开的方。他再仔细看看那穿着白闪闪轻纱衣衫的女子,哎呀!原来她不是凡人,是白蛇变的!法海狠狠地咬咬牙,一声不响地坐在药店门口等。等啊,等啊,从早半天等到黄昏,直等到药店打烊,白娘子上楼去,他才敲着木鱼,大模大样地走进店里,朝许仙和起巴掌说:“施主,你店里的生意好兴隆啊,给我化个缘吧。”许仙问他化的什么缘。法海说:“七月十五,金山寺要做盂兰盆会,请你结个善缘,到时候来烧炷香,求菩萨保佑你多福多寿,四季平安。”许仙听他讲得好,就给他一串铜钱,在化缘簿上写下了名字。法海走出门口,又回过头来关照他一定要来。
七月十五转眼到了。因白娘子怀着身孕行动不便,许先沐浴更衣后一个人来到金山寺。他刚刚跨进山门,法海就一把把他拉进禅房里告诉他qī子是个妖精。许仙不相信,生气地让法海不要乱说。海假假慈悲地笑笑说:“这也难怪,施主肉眼凡tāi,已被妖气迷住了。老僧看出她是白蛇现化的。”
这么一说,许仙记起端午节那天的事来,不觉一愣。法海见他在一旁发愣,就说:“你不要回家去了,拜我做师父吧,由我佛法保护,就不怕她害你啦!”
许仙想:“娘子对我的情谊比海还深,即使她是白蛇,也不会害我的。如今,她跟我结了婚,还有了身孕,我怎能丢下她出家做和尚呢?”这样一想,他无论如何也不肯出家。法海见许仙不答应,气得鼻子都歪了,便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关了起来。
白娘子在家里等许仙,左等等不来,右等等不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天、两天、三天,等到第四天,她再也耐不住了,便和小青划着小舢板到金山寺去寻找。
小舢板停在金山下,白娘子和小青爬上金山。在寺门口碰到一个小和尚,得知许仙被关起来了,小青火冒三丈,指着小和尚的鼻子大骂:“叫你师父出来跟我讲话。”
小和尚吓得连滚带爬地奔进寺去把法海叫了出来。法海见了白娘子,嘿嘿一阵冷笑,说道:“大胆妖蛇,竟敢入世迷人,破我法术!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如今许仙已拜我做师父。要知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老僧慈悲为本,放你一条生路,趁早回去修炼悔罪。如果再不回头,那就休怪老僧无情了!”
白娘子按住心头之火,好声好气地哀求法海放她官人回家。法海哪里听得进去,举起手里的青龙禅杖,朝白娘子兜头就敲。白娘子只得迎上去挡驾,小青也来助战。青龙禅杖敲下来像泰山压顶,白娘子有孕在身,渐渐支持不住,只好败下阵来。
她们退到金山下,白娘子从头上拨下一股金钗,迎风一晃,变成一面小令旗,旗上绣着水纹波浪。小青接过令旗,举上头顶,顺着摇三摇。一霎时,滚滚洪水一泻而下,虾兵蟹将成群结队一起涌上金山去。
大水漫到金山寺前,法海着了慌,连忙脱下身上的袈裟,往四门外一遮,忽地一道金光闪过,袈裟变成一堵长堤,把滔天大水拦在外面。
大水涨一尺,长堤就高一尺,大水涨一丈,长堤就高一丈,任凭你波浪怎样大,总是漫不过去。白娘子看看胜不了法海,只得叫小青收了兵。他们又回到西湖去修炼,等待机会报仇。
——选自《快乐读书吧·田螺姑娘》
【1】本篇选文比较长,为了快速阅读全文,你使用了哪些方法?请写在下面。(至少写出3条)
______________
【2】按拼音,写出文中出现的生字。写汉字
又粗又ǎi xián
香火不旺盛 qī
子 肉眼凡tāi
结hūn 悔zuì
āi
求 一xiè
而下
【3】用“√”勾出加点字的正确拼音。
任凭你波浪怎样大(rèn rén) 划着小舢板(huà huá)
任老师上第一节课(rèn rén) 十五座城划归赵国(huà huá)
【4】选择成语,代替文中的俗语,将成语的序号写在对应的俗语后面。
A.因果报应 B.心急如焚 C.直言不讳 D.气急败坏
(1)气得鼻子都歪了______
(2)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______
(3)打开天窗说亮话______
(4)善有善报,恶有恶报______
【5】默读故事,总结文中写了哪两件事?
_______
【6】请你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编故事,把下面的情节写得更具体。
☆白娘子按住心头之火,好声好气地央告法海放她官人回家。
_______
【7】读了短文,白娘子在你心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具体事例写在下面。
_______
【8】你还读过那些民间故事?请写出3个故事名称。并选择其中一个,简单写一写故事内容吧!
我读过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
14、军神(节选)
①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②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③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④“试试看吧。”
⑤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⑥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⑦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⑧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⑨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⑩“七十二刀。”
⑪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根据刘伯承术前、术中、术后的表现,分别进行概括:拒用麻醉、______、______。(不超过四个字)
【2】读选文第⑤自然段,从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可以体会到沃克医生的紧张与担忧,与他一向从容镇定形成鲜明对比。
【3】选文多处描写沃克医生,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
15、林冲风雪山神庙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遭到太尉高俅的陷害,被发配沧州。押送林冲的两个差役被高太尉收买,要在路上杀死他。幸亏林冲的结义兄弟花和尚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他,又一路护送,来到沧州。
林冲到沧州不久,被派到城外去看管草料场。有一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林冲住的草屋被大风吹得直摇晃。他想,这屋子怎么过冬啊?等雪停了,找个泥瓦匠来修一修。他觉 得浑身发冷,就扛起花枪,挑着酒葫芦到附近的小酒店去打酒。
林冲打完酒,雪下得更大了。他想,不如到山神庙避避风雪。林冲是进庙,掩上门,放下花枪,坐下来喝酒。
林冲正喝着酒,忽听得门外噼里啪啦乱响。他急忙起身,顺门缝往外一看,不好!草料场着火了。林冲正要推门出去救火,就听见有人在外面说话。原来,太尉高俅知道在野猪林没有杀死林冲,大发雷霆。他派心腹陆谦、富安到沧州,一定要杀死林冲。这二人买通了监狱的牢头,趁着这场大雪,放火烧了草料场,想把林冲烧死。三个人放完火来到山神庙前说道:“这么大的火,林冲是跑不出来了。就算不被烧死,烧了草料场也要定他死罪!这次他别想活了。”林冲在门里听得清清楚楚,不由得怒火升上心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林冲抄起花枪,大吼一声,冲出庙门,一口气杀死了这三个丧尽天良的人。
这样一来,林冲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去投奔梁山。“逼上梁山”一词,就是由此而来的。
【1】草料场起火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林冲奋力冲出庙门的语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林冲为什么被逼上梁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禁jīn (_______) jìn (_______) 差 chà (______) chā (______)
挑tiǎo (_______) tiāo (_______)
【5】下面是水浒故事人物的别名,请填上相应的姓名。
及时雨——(_________) 豹子头——(________) 九纹龙——(________)
黑旋风——(_________) 智多星——(________) 花和尚——(________)
16、课外阅读部分
纸上树魂
尤金
①那夜停电,尼泊尔南部的一个小村庄,陷入了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里。泥路两旁的店铺,大多闭门休息了,只有一家还点着一盏古旧的煤油灯,惨淡经营;金黄色的火舌,很努力地制造出一种半昧不明的朦胧风情,满室散发着树木香味的纸张,这时都争先恐后地以无声的语言,说出一个个属于自己的、沾满了沧桑味儿的古老故事。
②守着店铺的是一对祖孙。脸上浮着恬然笑意的老祖母,将一本薄薄的册子递给了我。
③册子上这样写着:“我已经两千岁了。我生长于尼泊尔两千至三千多米的高山区,游客们都把我称为‘手制米纸。我不怕水浸、不怕蠹虫,我还有止血抗菌的功能呢!”
④啊,是手制纸!
⑤仔细审视,那色泽米黄而纹理不一的纸,每张都有着一种令人心悸、使人心动的生命力在蠕动着,侧耳细听,还能听到一个个来自高山的神秘故事呢!
⑥尼泊尔人将东北部高山区一种叫“LOKTA”的树砍下,将内层树皮取出,击碎,放入水中,加入苛性钠同煮,煮成浓浆,倒入套在方形木框里的纱布上,放在阳光底下曝晒,半个小时后,慢慢撕出来,再用夹子夹着,晒上几个小时,里里外外都干透了,便一张一张地收起、叠好,再送到首都加德满都进行加工制作,或把它切割装订成大小不一的小册子,或染上色彩做成灯罩,或绘上各类花卉和动物,剪裁成信封、信纸、明信片,等等。
⑦“LOKTA”树具有循环再生的能力,它生长六年便可以砍下造纸,留下的树根再过六年后,又会长成同样高度的树,再砍、再长,如此生生不息,循环不休。
⑧这种以“LOKTA”树皮手制的纸张,极为耐用,水浸不坏、手揉不皱、虫蛀不了,就连无所不能的岁月,对它也无可奈何—尼泊尔一两百年前以这种手制纸张签写的文献至今依然完好如新。鉴于此,尼泊尔人目前依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农村借据、田地契约或是法庭证件,只能以手制纸张来印制或签写。
⑨祖孙俩守着一整间店的手制纸张,犹如守着整个民族珍贵至极的文化产业。煤油灯金黄色的火舌亲昵地舔上他尖尖的脸,镀了一层灿烂的金光。想到我将能以这种附着树魂、吸纳了天地之气的信纸,给远方的挚友献上深深的祝福,我的心,霎时涌满了温柔的快乐。
——选自《广州日报,每日闲情》2016.12.6
【1】按要求概括。
(1)第⑥自然段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手制纸的特点和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读课文,按要求填空。
(1)第①自然段是 描写,它的作用是 。
(2)第④自软缎写到“啊,是手制纸呢!”,你体会到此时“我”的心情是 ,因为 。
【3】第8自然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解释说明 B. 表示语音的延长
C. 表示意思的转折,跳跃或转换
【4】联系文段内容或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句子的理解。
想到我将能以这种附着树魂、吸纳了天地之气的信纸给远在他方的挚友献上深深的祝福,我的心,霎时涌满了温柔的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各种新型造纸术不断涌现你觉得“祖孙俩守着一整间店的手制纸张”值得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短文阅读。完成下面各题。
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开始我见他只逗着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他是老师。许多人都笑我认三岁半的小儿为师,是我疯了,或耍矫情。我说这就是你们的错了,谁规定老师只能是大人?孙涵泊,孙老师;他是该做我的老师的。
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疼不疼?”对于美好的东西,因为美好,我也常常就不觉得它的美好了,不爱惜,不保卫,有时是感受了它的美好,因为自己没有,生嫉恨。孙涵泊视一切都有生命,都尊重并和平相处,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电视台开始播放国歌,他就要站在椅子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惊讶还是嘲笑,目不旁视,双手打起节拍。我是没有这种大气派的,为了自己的身家平安,时时小心,事事怯场,误了许多正事。孙涵泊却无所畏惧,竟敢指挥国歌,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我在他家书写条幅,许多人围着看,一片叫好,他也挤了过来看。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看写字。”又问:“什么字?”说:“黑字。”我的文章和书法本不高明,却向来有人恭维,我也是恭维过别人的。孙涵泊不管形势,不瞧脸色,不拐弯抹角,直奔事物根本,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街上两人争执,先是对骂,再是拳脚。他爹牵他正好经过,他便跑过立于两人之间,大喊“不许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不许打架!”街头上的斗殴发生了。却没有几个前去制止的。我也是,怕偏护了弱者挨强者的拳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坏涵泊安危度外,大义凛然,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话少,对我没有悬河般的教导,不布置作业,始终表情木然,样子傲慢。我是诚惶诚恐地待我的老师的,他使我不断地发现着我的卑劣,知道了羞耻,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人接触了我的老师都要羞耻的。我的老师也将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
【作者:贾平凹(文章有改动)】
【1】作出解释。请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目不旁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诚惶诚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记叙了孙涵泊“老师”的几件事?
【3】理解内容。结合选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按照“谁是我的老师,老师教会了我什么以及我的感受”的顺序进行写作,条理清晰。
B.作者通过四个事例,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我的老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C.作者之所以觉得三岁半的孩子是自己的老师,是因为“老师”教会了他很多知识,让他觉得很是诚惶诚恐。
【4】作出评价。你喜欢像孙涵泊这样的老师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习表达。短文中多次出现“他真该做我的老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拓展阅读实训
怀念故乡
故乡,一个美好的字眼,一直默默藏在心里最(柔软 柔和)的那一处。青青的山,清清的水,轻风微微(拂 吹)过田野,波光淡淡荡在湖面。一旦想起,便如一颗小石子,投进渐渐模糊的记忆,在时光的小溪(泛 漂)起淡淡的涟漪,似水墨画一般淡然,却又如老水酒一般(绵柔 软绵),让人低回不已。
关于故乡的记忆,像是一部黑白的老电影。低矮的土坯房,古旧的木楼,村边的小溪,寂寞的蝉鸣,车痕深陷的青石路,堆满草垛的晒谷场,那些快乐与不快乐的往事,那些想见和不想见的人,总会在在夜阑人静的时候,缓缓跑进睡不着的大脑,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大门,咚隆呛呛的唱起来,让夜晚变得热闹而拥挤起来。而枕着故乡的记忆入眠,梦,多半是香甜的。
关于故乡的记忆,多半是和童年的故事分不开的。无论背井离乡或是衣锦还家,无论相见怀念还是离别怨恨,那一段童真的记忆总是难以忘却。空旷无人的戏台,人头攒动的露天电影;浅草漂浮的小溪,石间穿梭的小鱼;宽阔厚实的牛背,田野嬉戏的身影;小竹林里刚冒头的春笋,湖畔中央绿色的浮萍……这一切,像一团团浓郁的色彩,凝固成一幅幅童年油画,或者温暖,或者伤感。
然而这一切,如村边小河的流水,永远不会再回来了。那些童年的、故乡的记忆片断,像是夕阳湖面粼粼的波光,美丽而不可捉摸。我曾经很多次,试着找寻来时的路,却发现自己只是在做着徒劳无益的事。日复一日地生活在这都市丛林里,思想早已被酒精麻醉,曾有的一点纯真也渐被圆滑代替。岁月更迭,故乡的人们渐渐老去,带走了本就渐行渐远的传说和轶事。而在都市长大的孩子们,早已模糊故乡的概念,更不知何谓乡愁。有卡通为伴,以数码为乐,他们已再不会用渴求的眼神,拉着我们的手,在某个寂寥的下午,一起回忆遥远的故乡,和我们的那些如歌过往。
或许,故乡就这样变成我们思念深处潜伏着的隐隐的痛;故乡的面貌,如席慕蓉诗言,化成一种模糊的怅望。
【1】去掉第一自然段中不合适的字或词语。
【2】找出第三自然段的过渡句。
【3】第四自然段主要运用(_________)手法,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4】文章的结尾一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叹?
【5】写一首关于“乡愁”的诗。
19、课内阅读。
太阳
①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②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③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五百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选文写了太阳哪三个方面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的开头引用一个古老的传说是为了( )
A.说明太阳很热
B.说明古人的箭法很好
C.引起下文
【3】写出下面句子的说明方法。
(1)“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白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句话主要运用了______和_______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离我们很远”这一特点。
(2)“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形象地说明了太阳放出的能量大。
【4】请从下列各项中选择错误的一项。( )
A.说明性文章的语言有的平实,如《太阳》。
B.“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十吨重的鲸,约十八米长”一句中加点的字可以去掉。
C.说明性文章的语言有的活泼,如“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D.“鲸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语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
20、 将下列各句换一种说法,句意不变。
(1)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不正是这样的野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做题。
(1)老人叫住我,说:“我猜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很难相信如此美丽诱人的海市是一个骗局。(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正在开小差的他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空中飘着雪花。(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强烈的地震无情地毁灭了他的家园。 (缩句)
2.面对危急情况,哈尔威船长下达了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就开枪打死他的命令。 (改成双重否定句)
3.仿照下列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时间好比
时间如同
23、题目:我这个人
提示:生活中最熟悉的最了解的人就是自己。可是,要说起来,却会不知从何说起,不知道说些什么,所以,我们可以回忆自己成长历程中那些不为人知的或者充满童趣的实例,细细品味,慢慢咀嚼。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出最能突出自己的个性、特点的事例,把它写下来。
要求:(1)通过写自我,让人们了解一个真实的个体,独特的个体;
(2)能选好角度,用典型事例说话;
(3)做到语言活泼清新,主题鲜明。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