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B.遇到危险情况时,我们应该沉着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C.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常使我牵肠挂肚。
2、下列诗句与“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意思相似的一项是( )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3、下面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情不自禁(禁止)
B.短笛无腔信口吹(曲调)
C.绰了梢棒(拿了)
D.瞑目蹲身(闭眼)
4、辨字组词。
嫌________ 慕________ 浸________ 嘱________ 悔________
销________ 谦________ 幕________ 侵________ 瞩________
5、课内重要语段积累。
1.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___________结构,那____________的长喙,那____________的脚,增之一分则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一分则嫌____________ ,素之一忽则嫌____________ ,黛之一忽则嫌____________。
2.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____________。少年智则国智,____________,少年强则国强,____________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____________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____________。
3.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____________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____________。即使是____________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_____________。
6、照样子,比一比,再各组两个词。
地(土地)(田地) 池(池塘)(鱼池)
主(______)(______) 问(______)(______)
包(______)(______) 玉(______)(______)
间(______)(______) 跑(______)(______)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山一程,水一程,________ ,________ 。
(2)《己亥杂诗》中表达诗人殷切希望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_ 。
(3)《渔歌子》中描写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 。
(4)要劝说某位朋友要珍惜时间,你会想到名言:_______ ,_______ 。
(5)同学喜欢乱花钱,你会用这句名言劝告他:________ ,_______ 。
8、“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首诗通篇采用了________手法表现了深刻的道理。
9、阅读
蚂蚁
①我读到一篇英国课文,讲的是蚂蚁。
②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④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⑤( )没有抱成团的智慧,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 )会全军覆灭。
⑥生命的微小,体力的单薄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⑦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⑧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tī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用“/”画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拼音。
【2】在第⑤⑧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第⑤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运用你已有的知识,结合短文内容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
【4】回答问题:“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短文中的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想起了相关的哪些人、哪些事?请选一个方面,简要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文,填空:
村庄有大有小,大的有五六十人家,小的只有三四家。大家过着“ ”、“ ”、“ ”的太平生活。
11、课内阅读。
手 指(节选)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撒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板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要他主干的。
【1】找出选文中的一个过渡句,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举了大拇指和食指的哪些用途?
大拇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指:______________
【3】拇指和食指有哪些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拇指和食指分别象征生活中的哪两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平地风波
①这时,大灰狼夷桑千、狗熊勃朗和猫伯伯蒙,早已国在刑场边,等列那孤做完悔,前来受刑。//
②但他们,还有来看吊死孤狸的一大帮富生,开始感到等的时间太长了。猫伯伯攥着绳子,随时准备挂上树去,也等得不耐烦起来。勃朗比较沉着,闲坐在旁边的一棵树底下。大灰狼显得很烦踩,急促地走来走去……那些来看热闹的,早已占好位子,正想着法儿消磨时光,抱那位有好戏给他们看的要角儿姗姗来迟。//
③大伙等得心烦的当口,只见乌鸭吉失灵拍着沉重的翅膀,急急飞来。
④“全落空啦!”他总是报告坏消息,“大好机会给错过啦!”
⑤“怎么回事?”各种声音同时发问。
⑥“哎呀,列那孤又得宠了!”
⑦“没有的事!”大灰狼气得直吼。
⑧“但事实如此。”乌鸦继续说道,这时很多人国了上来,“不知孤狸花言巧语了些什么,总之说得圣心大悦。只见狮子挽着列那孤的手臂,两个人来踱去。高傲的狮夫人,每次看见他们从面前走过,总会冲孤狸嫣然一笑!所以,我赶紧跑来通知大家,因为这家伙重新得宠,对主张制载他的人来说,决不是个好兆头。诸位听我一言,还是老老实实回家去,求个太平,别在这儿千等啦!说不定狡猾的孤狸,向王上讨个情,把本来要套到他脖子上的绞索,说变就变,马上套到你们当中某一位的头上。这儿是是非之地,一刻都待不得,在下先告辞了。”
⑨刚才还国得水泄不通的场子,呼啦一下,跑得一个不剩。猫伯伯有些然,放下绳子,溜了开去。大灰狼和狗熊不相信局面会大翻个儿,想到宮里去探个究竟。但他们不敢撞,没有径直进宫向王索要待处决的罪犯,而是先伏在外面观察动静。//
⑩果然,他们看到狮王跟孤狸手拉手,有说有笑,大大摆地着步。狮夫人嘴角含笑,带着讨好的神情。羊羚和小白期伯已整装待发,一副要远行的样子。列那狐跟狮王殷殷道别,告退出殿,率裴羚和朗伯出宫来。夷桑干和勃朗躲着没敢露面,看到这里,夹着尾巴先自逃开了。//
【1】文中的“//”已把故事划分为四部分,给其他两部分也列出小标题。
___________→大伙等看热闹→剧情陡转→____________
【2】本文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作者主要通过对他的__________(直接 间接)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第①段,我猜测_________,读到第⑩段,发现故事的结局在我的___________(意料之中 意料之外)。
【4】联系故事的开头和结尾,说说你的发现或问题。
我的_____________(发现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②段写了大伙急等看热闹,安排得很巧妙,将其作用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 如海宁的安澜园 苏州的狮子林 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 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如蓬岛瑶台 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在文中缺少标点符号的地方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读画“_________”句子,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标题为“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在内容上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昔日的辉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0年是中国人们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一位位抗美援朝的英雄、一个个抗美援朝的故事一定触动着你的心。作为中国少年儿童的你,请结合本课谈一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谢谢你,老师
①人生有许多事要学,人生有许多事要做。一生教你学做事的人,便是老师。
②人生有许多难做的事,而最难做的事是做人。在这世上首先教你做人的人,便是老师。
③人生有许多东西令人珍重。而当你双鬓堆雪,归于宁静,你才会知道,这珍重之中的珍重,乃是真诚。在这世上,唯有老师,唯有老师啊,教你真诚。
④老师的职业,容不得虚假;老师的职业,排斥奸佞。诲人之心长在,哗众之意皆无。一切伪善、丑恶、买空卖空、损人肥己的言行,与老师的道德相悖,为老师的称号所不容。
⑤也许,你的一生,(跨越 步入)过许多坎坷,(攀上 踏上)过无数道台阶,终于(步入 进入)辉煌,(踏上 攀上)了顶峰。请你面对清风明月,扪心自省,你可记得,每一道沟坎,每一步阶梯,有几位老师搀扶你前行,用肩膀托你到高处去领略人生的风景。
⑥在每一个成功者的道路上,谁也数不清有多少老师的身躯,做了铺路的石子,让你踏着他们去开辟前程。小心地抬起你的脚吧,不要碾碎了他们的心灵。
⑦或许,你感喟一生的平庸,叹息命运的不公:为什么荣耀的光环总套在别人的头上,只将寂寞、清冷、悲苦甚至不幸赏给自己。也请你静夜长思吧,有多少老师为你付出了同样的辛劳,甚至给你远超过给别人的呵护,为你微小的成功而高兴得热泪涔涔,就算你失败、跌倒,周围都是嘲讽的目光,也总有一双眼睛,充满怜爱地凝望着你。那就是老师的眼睛。不管你是灿烂还是黯淡,你都是老师心中的星辰。请你振作吧,别伤了老师的心。
⑧把老师比作母亲,比作人梯,比作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比作努力吐出最后一口丝线的春蚕,都不过分。这世上倘没了老师,人类将永远陷入混沌。老师是擎天的柱,润泽大地的春雨,人类绵延不绝的火种。假如世上有一种专门吃苦而造福别人的职业,那便是老师,没有任何人比老师更神圣。
⑨不管是华发满头,还是青春年少,让我们手牵起手,躬下身,向所有老师虔诚地祝福,含泪说一声:“谢谢,谢谢你们,老师!”
【1】在第⑤自然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画“√”。
【2】第⑦自然段中画“________”句子的意思是( )。
A. 任何时候,老师都为你照亮前进的道路。
B. 不管你成功还是失败,老师都深深地爱着你、关心着你。
【3】第⑧自然段中,作者把老师比作“母亲”“人梯”“红烛”“春蚕”,想一想,还可以把老师比作什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全文来看,为什么说“没有任何人比老师更神圣”?请简要回答。(至少说出三条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老家的县城,有一位年轻俊美的清洁工,①他每天早晨拉着垃圾车经过我家楼下时,都会晃动他手上的摇铃。②当我提着垃圾袋走向他时,他总是微笑着, 在垃圾车旁优雅地做个“请”的姿势,就像在说“欢迎光临”。
他总是打扮得很整洁,甚至是时髦,干干净净的,像是在做一件很体面、荣耀、骄傲的事。有一次,我还看见他用扫帚对准了地上的一个烟蒂,摆出打高尔夫球的姿势.一杆把烟蒂挥入距离两三步远的簸箕内,还顽皮地对我扮了个鬼脸……
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他正值青春年华,原本在省城一家宾馆里当迎宾先生,后来因为老父病重,便回老家照顾病人,同时兼做了一名清洁工。
在与垃圾打交道中,他总能抱着一颗感激的心,因为有事做是最重要的。我被他优雅、自信、有礼貌的言行所感动,③每次倒垃圾时,我都不忘说声“谢谢”。对此,他很激动,他说他永远不会看轻自己,但仍然在乎别人的尊重与肯定。
他把“劳动”两个字演绎得尊贵无比。
一天见他一次,真是三生有幸。因为,他( )帮我们带走了生活垃圾,( )净化了我们日渐蒙尘的内心。
【1】从上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高雅—________ 时尚一________ 发挥—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关联词,再用它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画线句子的描写方法。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4】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少年中国说(节选)》片段,完成练习。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1】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矞矞皇皇:_______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_______
【2】将下列表象征关系的句子用直线连接起来。
(1)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A.象征少年中国突然崛起
(2)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B.象征中国的巨大声威
(3)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C.象征中国的灿烂前程
(4)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D.象征少年中国奋发有为
(5)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E.象征祖国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
(6)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F.象征中国的美好生活
(7)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G.象征中国的进步不可限量
17、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生命比火更红
①在肯尼亚西部的裂谷里,有个湖叫纳古鲁湖。站在高处远望,湖上红光闪闪,仿若烈焰燃于湖上。但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是鸟——成群成群的火烈鸟。
②火烈鸟是一种大型涉禽,它的身子高,眼睛小;双翼长,尾羽短;它的长喙如镰,长颈弯曲;羽毛是红色的,腿脚也是红色的。这红色的腿又细又长,故而无论站立还是行走,它永远都是亭亭玉立、优雅端庄的。
③为了保护自己,火烈鸟常常成千上万地聚集在一起。当它们结群起舞时,便如桃林盛开;当它们绕湖而飞时,又似红霞涌动。
④但是,火烈鸟并非生来就是红色的。初生的火烈鸟,其体色是灰褐色的,腿也是灰褐色的。一年后,它已经长得跟成鸟一样大了,但体色还是灰褐色的。三年后,几经换羽,它的羽毛才变为红色。
⑤那么,它的羽毛是如何变红的呢?火烈鸟栖息的湖泊,并非普通的湖泊,而是碱水湖。这个纳古鲁湖便是。
⑥纳古鲁湖里的水是咸涩的,因地处赤道,照在湖上的光又是灼热的。但这咸涩的水和灼热 的光使湖里长出了一种特殊的水藻。
⑦火烈鸟之所以通体粉红,就是长期食用此藻的结果。因为此藻中含有一种特殊的叶红素。
⑧又到了晚餐的时候。在湖边的浅水中,一只火烈鸟把头埋入水中,用它的长嘴搅动湖水。随着火烈鸟的搅动,水藻便浮到了水面上。火烈鸟把浮上来的水藻吞入嘴里,但不会一并吞下浑水和渣滓,因为它的嘴里有一块过滤板。这块过滤板就像一个筛子,能把多余的水和渣滓过滤掉。大自然无奇不有,但只有火烈鸟是使用过滤器觅食的。
⑨碱水湖里的水是有腐蚀性的,但火烈鸟腿脚上的角质鳞片十分厚实,足以抵御这种腐蚀。
⑩火烈鸟没有牙齿,不能啄也不能咬:其喙虽长,却不锋利。所以它看起来虽然很庞大,却跟雕、隼等猛禽全然不同。它其实是一种善良的弱禽。
⑪火烈鸟从不伤害比它弱小的动物,却免不了被其他动物所伤,比如海雕、秃鹳,比如狒狒、鬣狗。粉红的羽毛虽然美丽,却因太过醒目而使它时刻处于被攻击的危险中。但火烈鸟是机警的。任何时候,鸟群里都有岗哨。一旦发现敌情,哨兵便立即报警。若危险来自天上,它们便潜入水中;若危险来自水下,它们便腾空而起,飞向高空。它们就像这样保护着自己,从而使这个美丽的族群得以延续。
⑫即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生命还是胜利了。咸涩的水和灼热的光不仅没有阻碍和压制生命,反而促进了生命的生长,使生命更美更善。所以苦难并不必然使人堕落和苦恨,苦难也能使 人奋发,使人爱并成长。因为苦难有时就是化装的祝福。正如泰戈尔所言:“你的负担将变成礼 物,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
【1】用下列词语造句。
优雅端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然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介绍了火烈鸟的哪些特点,请至少写出四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将下面一段话改成一段说明性文字,至少运用三种以上的说明方法。
火烈鸟是一种大型涉禽,它的身子高,眼睛小;双翼长,尾羽短;它的长喙如镰,长颈弯曲;羽毛是红色的,腿脚也是红色的。这红色的腿又细又长,故而无论站立还是行走,它永远都是亭亭玉立、优雅端庄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句子“当它们结群起舞时,便如桃林盛开;当它们绕湖而飞时,又似红霞涌动。”蕴含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即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生命还是胜利了。(联系课文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负担将变成礼物,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联系生活实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品读
青蛙的眼睛
青蛙最喜欢吃昆虫。苍蝇、蚊子,白蛉,蚱蜢……它都爱吃。它鼓着一双大眼睛,蹲在池塘边上,( )有虫子飞过,它( )噌地跳起来,舌头一伸,就把虫子卷进嘴里去了。
有人把青蛙养在笼子里,拿许多死苍蝇放在笼子里来喂它。可是奇怪,青蛙一只也不吃,竟活活饿死了。[是不是因为苍蝇是死的,青蛙不爱吃呢?]不是。只要把死苍蝇拴在线上,在青蛙眼前掠过,青蛙跳起来就把它吞了,跟吃活的苍蝇一样。
青蛙的眼睛非常特殊,平常看动的东西很敏锐,可看静的东西却很迟钝。只要虫子在飞,飞得多快,往哪个方向飞,它都能分辨清楚,还能判断什么时候跳起来准能把虫子逮住。可是虫子( )停住不飞,它( )看不见。所以拿死苍蝇来喂青蛙,青蛙不知道眼前放着可吃的东西,只好活活饿死。
19、阅读理解。
归途中的沉思1881年,詹天佑从美国留学回来。归途中,他满怀希望,准备为祖国效劳。在轮船的甲板上,他提着一只小皮箱,陷入了沉思。
耶鲁大学的毕业晚会开始了,校园里到处是音乐、鲜花、美酒。可是詹天佑并没有去参加舞会,他来到老师的办公室,聆听老师的临别叮咛。老师说:“我衷心地祝贺你出色地完成了学业!”接着她拿起一只小皮箱,又说,“这箱子里装着修铁路的资料,是我多年来搜集的,现在就送给你吧。希望你能利用它,为自己的祖国作出贡献。”詹天佑紧握着老师的手,激动得连声道谢。
想到这里,詹天佑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他轻轻地抚摩着这只珍贵的小皮箱,深深地怀念老师的崇高情谊。忽然,詹天佑怒目远望,屈辱的心事涌上心头。
这是美国诺哈夫中学的一堂地理课,黑板上垂挂着屏幕,詹天佑正在听课。
屏幕上出现了铁路、火车、满载的货物、肥沃的土地。老师开始讲解:“这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新鲜事物——最新式的火车。目前,美国和欧洲已把它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屏幕上出现了另一幅景象:贫瘠的土地、瘦弱的农民,老牛破车在缓缓地前进。老师说:“这样的车子、这样的速度,国家落后,人民贫穷……”
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詹天佑痛心而惭愧地低下了头。
下课以后,他依然坐在那里沉默不语。一个美国学生走过来,对詹天佑说:“那老牛破车是哪个国家的?”詹天佑不予理睬。那个学生说:“高材生,怎么连这个也回答不出来?”詹天佑突然站起来说:“是我们国家,但,那是暂时的。”“哈哈哈……”在一阵哄笑中,另一个学生说:“听说英国在中国修了一条铁路,可你们的皇帝却硬说那是怪物,把它拆了,扔到河里去了。”“哈哈哈……”又是一阵哄笑。詹天佑怒视着这一群傲慢的洋学生,强忍屈辱,愤然离开了教室。
“呜———”汽笛声打断了詹天佑的沉思。轮船靠岸了,他望着岸上同胞亲切的笑脸,兴奋地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并用“新鲜”另外的意思再写一个句子。
新鲜(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鲜(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把文中詹天佑回忆的两段往事概括出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多处描写了詹天佑的神态,表现了他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请用“﹏﹏﹏”画出两处。
【4】如果当时你也在欢迎詹天佑回国的现场,见到詹天佑,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于敏、申纪兰、李延年、袁隆平、钟南山、屠呦呦等都曾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请你选择其中一位,简要介绍其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阅读影响一生。学校以“品味书香 润泽校园”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有的班进行了家校共读活动,有的班举行了演讲比赛,有的班开展了故事分享会。
写出上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名句理解
每个人对于书的体验不同,感受也不同。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叶文玲认为:书,被人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你觉得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当我再拿出那首诗看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展示。(请另附纸)(25分)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写一篇400字以上的文章。
1. 生活中,你曾有过成功的喜悦吗?每一次成功的背后,一定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或许是面对挫折的不屈不挠,或许是亲人朋友的支持与鼓励,或许是……你能把获得成功的过程写出来吗?题目自拟。要求字迹工整,语句通顺。
2. 古有嫦娥奔月的传说,今有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太空飞行的壮举。当飞天梦想成为现实,当月球成为人们星际旅行的第一站时,你是否想过有朝一日也能去月球漫步呢?请展开丰富想象,记下你梦想中的月球之行。题目自拟。要求字迹工整,语句通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