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不过要是你跟猎豹和鸵鸟赛跑的话,就一点儿赢的希望也没有了。
B.蔺相如机智勇敢,能解决这个难题。
C.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
D.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快速的音乐。
2、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②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③那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④乡村的夜是柔和的,是寂静的,是梦幻的。
A.对比 比喻 反复 排比
B.拟人 对比 排比 反复
C.拟人 对比 反复 排比
D.比喻 对比 反复 排比
3、选词填空
猛烈 剧烈 强烈
1.( )的地震无情地毁灭了家园。
2.风( )地刮着。
3.一阵( )的疼痛,使他直冒冷汗。
清闲 悠闲
4.我( )地将两只手插进裤袋。
5.他退休后,过着( )的生活。
4、补充词语,积累运用。
( )瓜烂熟 依依不( )
倾( )大雨 饥( )辘辘
( )林好汉 中西( )通
(1)“饥( )辘辘”是ABCC式四字词语,请你再写两个这样的词语: 、 。
(2)选词填空:她学习很努力,每次背课文都背得 。
5、组词。
捐( ) 绸( ) 呜( ) 桥( )
绢( ) 调( ) 鸣( ) 侨( )
6、判断正误,正确点“是”,错误点“否”。
“我爸爸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句中的“宝贵”一词不能换用“珍贵”一词。( )
A. 是 B. 否
7、给下面生字注音。
乃______ 熏______ 亥______ 祭______
恃______ 喑______ 擞______ 邸______
8、替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保持句子意思不变。
(1)他完全相信自己那位青年首长的作战智谋。( )
(2)杨子荣隐蔽在山头上的一棵树旁。( )
(3)是为了提高匪徒们的警惕而作军事演习吗?还是这个老匪对我进一步试探呢? ( )
9、阅读理解。
太阳(节选)
①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②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③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文章开头引用了一个古代神话,这个神话传说的名称是( )
A.夸父追日
B.羿射九日
C.女娲补天
D.盘古开天地
【2】根据文章内容,把表格补充完整。(填写数字)
太阳离我们多远? | 太阳有多大? | 太阳的温度如何? |
___ | ____ | _____ |
【3】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
(1)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
这句话运用了( )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太阳当时的状态。
(2)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这句话主要运用了( )和( )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离我们很远”这一特点。
(3)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这句话主要运用了( )和( )的方法,体现了太阳( )的特点。
(4)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这句话运用了( )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太阳释放的( )大。
【4】给这几段话分别概括出一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选自课文《四季之美》)
【1】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2】作者抓住了夕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来写秋天黄昏的美丽。
【3】请从文段中找出描写归鸦动态画面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____________”这个词中可以感受到一群群、一队队大雁比翼而飞的壮观场面;从“___________”这个词中可以感受到秋天的黄昏带给作者的愉悦心情。
11、阅读短文。
_________________
①清晨起来,拉开窗帘,一个银亮的世界展现在我眼前。我一看见这纯白的雪片,就只想尽快扑进这雪白的世界。
②妈妈送我走出家门,并三番五次地叮嘱我路上小心。我只顾观赏雪景,自然觉得妈妈啰嗦。“回去吧,真烦人!”便头也不回地上路了。||
③“妈妈,快,快拉我跑!”
④雪地中一位年轻的母亲拉着身后的小女儿跑着,笑着。忽然,母亲脚下一滑,摔倒在雪地上。我忙跑过去拉起她,她却不顾自己,而是马上扶起坐在地上的小女儿。女儿也很懂事地给妈妈拍去头发上的雪,轻轻地问了一声:“妈妈,您疼不疼?”年轻的母亲由衷地笑了,笑得那么舒心。
⑤望着雪片纷飞中母女俩紧紧相偎的身影,我的脑海里立刻映出了十年前似曾相似的一幕:那时,我也曾十分乖巧地为妈妈拍雪,扶妈妈走路。可十年后同样的雪天,我却只顾自己的兴致把妈妈的关心搁在一边。也许妈妈并未留意我的话,但十七岁的我应该理解父母的苦心,因为在他们的眼里我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⑥也许刚才的那位母亲摔得很重,可小女儿简单的一句“妈妈,您疼不疼”,便已化解了她的疼痛。不管外界多冷,一股股暖流也会涌上心头,这便是世上最动人的欣慰,也是像雪一样纯的真情。||
⑦雪花飘呀飘,我目送那对母女远去,便急切地回转身,我要回家去对父母说:“爸爸、妈妈,雪大路滑,当心啊!”||
【1】请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尽快(jìn jǐn) 似曾(sì shì)
【2】请写出3个关于雪的四字词语或成语。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十七岁的我应该理解父母的苦心,因为在他们的眼里我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这句话中的“父母的苦心”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
【4】短文已分成三段,请写出第二段(第③—⑥自然段)的段意。不得超过4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
【5】请拟标题《________》,你认为合适的是( )
A.清晨
B.母女的故事
C.我的反思
D.雪花飘啊飘
【6】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你的爸爸或妈妈等是不是也三番五次地叮嘱你,对长辈的这一番“苦心”,你认为有必要吗?请写出你的理由。
我认为长辈的“苦心”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12、美丽的南沙群岛
传说仙女下几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二百多座岛屿、礁盘xīng luó qí bù(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浩瀚的大海上①____________,在小岛上②____________。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
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
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天是一片③____________,海是一块④____________。远望水天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俯瞰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 xīn kuàng shén yí( )。碧波浩淼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可以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作为中国人,怎能不为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而讴歌呢!
1.把文中的拼音写成汉字。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仰视——( ) 浑浊——( )
3.依次填入文中划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开垦、种植 ②航行、捕鱼 ③蓝玉 ④翡翠
B.①航行、捕鱼 ②开垦、种植 ③蓝玉 ④翡翠
C.①航行、捕鱼 ②开垦、种植 ③翡翠 ④蓝玉
D.①开垦、种植 ②航行、捕鱼 ③翡翠 ④蓝玉
4.对文中划横线的一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举“曾母暗沙”丰富的石油储量,说明南沙群岛的富饶。
B.南沙群岛中最富饶的是曾母暗沙岛。
C.曾母暗沙石油储量与波斯湾石油储量进行比较。
13、阅读理解
陶渊明谈读书
陶渊明退居田园后,天天( )写诗作赋,( )种菊花,锄杂草。邻家有个少年向陶渊明求教读书的妙法。陶渊明说:“学习没有捷径,只有靠勤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学则进,辍(中止,停止)学则退呀!”
少年吃不透这些话的意思。陶渊明就带他到稻田,叫他看看禾苗是不是在长高。少年看了好久,回答说:“我没见他长高呀!”“真的没有长高吗?那么,春天刚长出来的苗芽,又是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呢?”少年不作声了。陶渊明接着说:“禾苗是每时每刻都在生长啊,但我们肉眼难以看清;学习也是如此,知识的增长,也是一点一滴积累的,有时连自己也不易觉察到。但( )你持之以恒,勤学不已,知识( )能越积越多,所以有句话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啊!”
陶渊明又指着溪边的一块大磨石问:“这块石头为什么会凹进去?”少年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是被磨损的。”
陶渊明因势利导说:“这是农夫天天在它上面磨刀,日积月累,年复一年地磨损而成的,决不是一日之功。从这里可悟出另一个学习道理来:这就是‘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学习一旦间断停止,所学的东西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忘掉。”
少年明白了“___________”的道理,从此非常勤奋攻读诗文,后来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1】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有恒心长久地坚持下去。 ( )
(2)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 )
(3)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 ( )
(4)长时间的积累。 ( )
【2】联系上下文,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陶渊明请少年观察禾苗是否在长高,从禾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会到:“___________”。
(2)陶渊明请少年观察溪边的磨刀石,从 ___________的磨刀石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少年吃不透这些话的意思”中“这些话”指的是什么,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5】你认为少年明白了什么道理,把它填在文末的横线上。
14、阅读理解
雨来刚到堂屋,见十几把雪亮的刺刀从前门进来。他撒腿就往后院跑,背后喀啦一声枪栓响,有人大声叫道:“站住!”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只听见子弹向他头上嗖嗖地飞来。可是后院没有门,把雨来急出一身冷汗。靠墙有一棵桃树,雨来抱着树就往上爬。鬼子已经追到树底下,伸手抓住雨来的脚,往下一拉,雨来就摔在地上。鬼子把他两只胳膊向背后一拧,捆绑起来,推推搡搡回到屋里。
【1】照样子,写词语。
例:推推搡搡(AABB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他撒腿就往后院跑”是因为雨来害怕鬼子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3】从选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雨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课文片断。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zhǐ zhī)很多,他操纵自如,(豪 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zhuǎn zhuàn)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的往后倒(dào dǎo)退,我们的眼(晴 睛)忙极了,不知看(哪 那)一处好。
【1】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2】最能体现船夫驾驶技术好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
【3】这段是围绕“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4】船夫的驾驶技术好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与理解。
松鼠(节选)
①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面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
②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散、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1】第①段从___________、眼晴、身体、四肢、________和吃相等方面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点。“像人们用手一样”使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
【2】请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②段中,作者意在让松鼠( )的特点跃然纸上。
A.聪明能干
B.力气大
C.爱干净
D.好享受
【4】你觉得文中画“”的句子写得怎么样?请试着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换一扇窗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个大鼻子,因为这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闷闷不乐,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 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刚才开错了窗户了。”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 “你知道吗?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玛利亚说。
“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你应该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要排演一个小型话剧,其中一个角色很适合小男孩。在玛利亚的鼓励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并获得了成功。由于他的大鼻子,所以人人都记住了这个学校里的小明星。
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结果名声大振。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他叫斯格特,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你因某种缺陷而愁闷苦恼时,应该换一扇窗。这样,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开启的将是成功的大门。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闷闷不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声大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句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中的“几乎”一词删除掉,行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根据短文填空。
①当小男孩在一扇窗中看到人们正在埋葬一条可爱的小狗时,他________________;当他换了一扇窗,看到一片芬芳灿烂的玫瑰花时,他的悲伤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换一扇窗”表面意思是换一个窗户看风景就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深刻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鼻子小男孩的老师玛利亚是一位怎样的老师?(用几个词语概括)你喜欢大鼻子小男孩的老师玛利亚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作者写大鼻子男孩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用文中的一个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
我们大杂院里
①我们大杂院里,有一家姐弟俩。姐姐芸芸,弟弟豆豆。姐姐比弟弟大十几岁。父母早逝,姐弟俩相依为命。
②每天,芸芸用自行车把豆豆送到学校,下午去学校里接。上学与上班的方向正相反。豆豆大些了,便乘车上学。芸芸把豆豆送到车上,下午还要到车站去接,领着他过马路。芸芸放心不下的,自然是豆豆的安全。记得学校第一次组织游泳,老师带队,可芸芸还不放心,她请了半天假,坐在游泳池边上,两眼一点儿也没有离开水里的豆豆。在家里,芸芸管着弟弟专心看书,做作业,别的,几乎什么都不让他干。
③芸芸的工资,除了生活必要( )外,就全供豆豆念书了。豆豆升上高中后,芸芸给豆豆买了台收录机,为的是学好外语。那机子的按键旋钮又多又复杂。豆豆用时,芸芸给插上插头,放好磁带,“咔哒”打开机子,调好音量;豆豆说声“( )”,芸芸又“咔哒”一声关上,取出磁带,拔下插头。
④豆豆考上了大学。只是学校在外地,芸芸一直把弟弟送到学校,安顿好才回来。一天,豆豆突然从学校跑了回来。他站在芸芸面前,抹着眼泪,说:“姐姐,我不念书了,就和你生活在一起一辈子。”
⑤芸芸惊讶地看着豆豆,半天才闹明白。原来豆豆到了学校不会( )衣服,不会( )被子,甚至到饭堂买饭时,不知买几两的才合适。
⑥芸芸这时真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相依为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所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文中括号处选择正确答案( )
A.开支 不用了 洗 缝
B.开支 谢谢 烫 叠
C.费用 请帮忙 洗 拆
D.开支 不用了 洗 叠
【3】本文的题目是“我们的大杂院”,你能不能给它一个更好的题目( )
A.芸芸和豆豆
B.茫然的爱
C.姐弟情
D.相依为命
【4】用“//”将原文分为三部分:
①②③④⑤⑥
【5】品析第二自然段内容。(提示:从哪些表示动作的词反映出芸芸对豆豆的关心过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凡事贵有恒
“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这副对联说出了一个道理,若要事业有成必须有恒心。“有恒”就需要刻苦努力,坚持不懈。古今中外,凡成大业者,无一人离得开“恒”字。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花了 40年时间, 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巨著《资本论》。李时珍口尝百草,足迹万里,博览群书,写出了 《本草纲目》。丹麦天文学家开普勒之所以能发现行星运行的三大定律,是因为他在30年中, 天天坚持观察星象。
“有恒”,就是要不怕苦。世界上的事情总是艰难曲折的。要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必须经 得起苦和累的考验,有时甚至是痛苦的折磨。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为了采摘数论皇冠上的“明 珠”,受到的折磨是难以言传的。
“有恒”,来源于有志。古人云,有志者事竞成。古今中外凡在学业、技艺上能持之以恒、顽 强奋斗的人,无不怀有造福人类的远大抱负和崇高理想。马克思写《资本论》就是为了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砸碎旧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凡事贵有恒,有恒是成功之母。
【1】文章第2自然段具体写了 、 、 这三个事例,目的是为了说明 。
【2】“有恒“,必须要做到哪三点?请用” “从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0、扩句
①我紧张。
②我敬仰父亲。
21、名句理解
每个人对于书的体验不同,感受也不同。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叶文玲认为:书,被人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你觉得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
22、改写把字句
①我被这感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②我被老师说服了
23、习作。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和爸爸妈妈可能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但是也有可能由于爸爸妈妈的工作繁忙,你们之间交流的机会并不多。现在就请你拿起手中的笔,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对他们说说心里话。注意格式要正确,4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