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猎人海力布》中的海力布是一个( )
A.打猎高手
B.自私自利的人
C.善良的人
D.舍己为人的人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漫:①水过满;②到处都是;③广阔;④不受约束、随便
(1)吃过晚饭,我漫步在林间小道。
(2)漫山遍野积满了厚厚的白雪。
(3)河水漫过了我的膝盖。
(4)春天里,漫漫原野一片绿色。
闻:①听见;②听见的事情,消息;③名声
(5)耳闻目暏
(6)举世闻名
(7)新闻播报
生:①生疏;②具有生命力的;③果实没有成熟;④发生
(8)生柿子不能吃。
(9)我的生字作业得了一个甲。
答应:①同意;②回答
(10)爸爸答应给我买一个铅笔盒。
(11)有人叫你,你怎么不答应啊!
3、选词填空。
(1) 果断 武断
A. 许世友善于抓住战机,处事( ),因此常常打胜仗。
B. 小刚给别人提意见时很( ),大家都不喜欢他。
(2) 罗列 陈列
A.光是( )事实是不行的,必须加以研究分析。
B. 博物馆里( )着许多出土文物。
(3) 连续不断 连绵不断
A.大兴安岭的“岭”( ),无比温柔。
B. 自从开展“学雷锋”活动后,我班( )地涌现出一个个“小雷锋”。
4、补全古诗文。
①由俭入奢易,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___,故园无此声。
④时间转瞬即逝,应抓住今天的一分一秒努力学习,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争朝夕。”
5、按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内容填空。
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它由 、和 组成,所以也叫 。此外,还有许多 ,分布在圆明园 、 、 三面, 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 ,饱览着 ;流连其间,仿佛 。
6、看拼音,写词语。
xiànɡ | mào |
|
|
xiōnɡ | jīn |
|
|
hài | xiū |
|
|
yín | sònɡ |
|
|
jiè | shào |
|
|
āo | xiàn |
|
|
7、看拼音写汉字
pénɡsōnɡ ɡào jiè máo tínɡ yàn huì bān bó
shí jiàn yòu’ěr cāo zònɡ zuǐ chún xì nì yòu huò
aì mù qí shì jǔ sàng jū liè xuē ruò jì shǐ bǔ rǔ
8、【积累运用】
1.九州生气恃风雷,( )。
2.爱国,是陆游《示儿》中“死去元知万事空,,( )”的慷慨悲壮,是林升《题临安邸》中“,( ),西湖歌舞几时休?”的强烈谴责,是梁启超“美哉,( ),与天不老!壮哉,( ),与国无疆!”的高声赞颂。
3.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而“爱国”又是许多诗歌的主题。林升抒发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之情:“暖风熏得游人醉,( )。”龚自珍渴望优秀的人才不断出现,振兴国家:“我劝天公重抖擞,( )。”陆游临终时还想着收复失地,在《示儿》中告诉儿子们:“王师北定中原日,( )。”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乡村五月的晨,醒得特别早。仿佛还没来得及揉揉眼,天色便温柔地明亮起来。
想起临睡前母亲说今天该采茶了,赶紧翻身起床。清水洗漱后,素面朝天地向屋后茶园信步而去。
沿着春草丰满的小径向前,向前。晨露盈盈在我穿行游走的身后滴答作响,行不远,就看见母亲拎一小桶埋头在茶树丛中一朵一朵地采摘青茶。天地间迷蒙着薄薄的清雾,空气中弥漫着青草、泥土特有的味道,茶树们井然有序地排列着,伸出一只只浅嫩的小手,一定是想抓住这个春天轻灵的羽翼吧!
母亲含笑嗔怪我昨日旅途风尘仆仆了一天,太累,没多睡会,眼神却分明欣喜地巴望一起采茶,多点时间亲近她的女儿。学着母亲的样子,我一边小心翼翼地采摘着鸟舌般俏皮柔嫩的新芽,一边听她细声轻语絮叨着如烟的往事。
一场场春雨飘过,茶树喝饱了水,滋滋地直往外冒着青翠的嫩芽,从清明到立夏前都是采茶的季节。那时候,青山茶场的千里茶园里便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了,远远放眼望去,碧绿葱翠的茶山上星罗棋布地遍撒着一个个俏生生的采茶姑娘。她们如翩翩彩蝶穿梭在一条条绿色长龙间,头带草帽,腰挎竹笼,双手起舞,上下翻飞,一片片,一叶叶,采摘着满垄的希翼和梦想,茶树兴奋地颤抖着发出淅淅沥沥的欢唱。少女时的母亲便是那群茶姑里的一个。以前采茶都是一水的黄花闺女,母亲说,茶是最好“色”的,一个季节下来,那些丰满水灵的女孩子一个个都变得面黄肌瘦,神色憔悴。我一旁听了吃吃地笑,哪里是茶好色呀,分明是采茶的活太艰辛乏味,茶姑们的消瘦大致是劳累所致吧。
布谷鸟高声吟唱着不急不慢地巡回在原野,和煦的清风痒痒地拂面而过。说着这些青葱往事时,母亲像往常一样抿嘴笑了。细细看看母亲,她真的老了,那昔日光洁明媚的额角不经意间爬上几道深深的“沟壑”,清澈的眸子有了些许浑浊,逐渐发福的身体不再灵动妙曼,连采茶也要戴着老花镜才能看清。我暗暗叹口气,心里湿湿沉沉的。
吃过晚饭,父亲笑吟吟地问我要不要看茶叶是怎么炒制“出笼”的,他毫不吝啬地夸起母亲的聪明能干,去年只看过一次就学会了自己做茶。灶膛里的豆萁随着划起火柴的青烟熊熊燃起,红彤彤的火舌忽忽地舔着锅底,母亲把我们采了一天的青茶叶一股脑儿倒进锅里,赤裸着双手不慌不忙地翻炒起来。一股浓郁的清香蓦地扑鼻而来,飘飘缈缈地弥散开去,一时间连满屋的空气都沉醉在沁人心扉的茶香余韵中。
杀青、摊青、烘焙,母亲双手不停舞动,翻、揉、捻、搓丝毫不含糊,那一点头一舒臂的灵活好像换了个人似的。我托腮依在灶边,贪婪地吸着,嗅着,陶醉着,铁锅散发的热气合着茶叶袅袅的清香渐渐地盈润着我的心……
两个多小时后,茶叶终于烘干焙好,粉墨登场了,簸箕里的新茶条索紧致,纤毫毕现,一共七两有余。望着母亲红肿麻木的手掌,拭着她额头沁出的汗珠,我感动莫名,没成想,每天在手中的青瓷茶碗里舒缓轻舞,婀娜多姿,清香碧纤的茶叶,竟然来得这么艰辛不易。那杯中朵朵盛开的叶片,可是朵朵都凝结着母亲浓浓的爱呀!
【1】请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
【2】请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希冀——( ) 艰辛——( )
【3】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①形容数量多,分布广。( )
②指化装上台演戏。( )
③指女人不施脂粉。( )
【4】这篇短文主要描写了两个场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5】短文最后一句话“那杯中朵朵盛开的叶片,可是朵朵都凝结着母亲浓浓的爱呀”有何作用呢?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觉得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灰尘是人人讨厌的东西,它有碍环境卫生,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然而你可曾想到,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境地呢?
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③人眼能看到的灰尘只有在高倍显微境下才能看得见。灰尘的主要来源是土壤和岩石。①它们经过风化作用后,分裂成细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和其他有机物颗粒一起在空中飘浮。②它们一面吸收来自太阳的部分光线,一面向四周 A 光线,如同无数个点光源。阳光经过灰尘的来回 B ,强度大削弱,因而变得柔和。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有趣的是,尘粒还有个“怪脾气”,容易散射光波较短的紫蓝青三色光,而“喜欢”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这样,由于下层大气中的灰尘含量较高,紫、蓝、青三色光受散射的作用也就比较强,这才使得我们在地面上看到的天空是蔚蓝色的。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天空将变成白茫茫的一片。
正是由于空气中有了灰尘,才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有了凝结核心,从而形成小水滴悬浮在空中。又由于这些小水滴对阳光的散射、折射和透射作用,才会有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彩虹日晕等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假如空气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多么单调啊!④
空气中的水蒸气,必须依附在灰尘上,才能凝结成小水滴。这样,当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时,分散的水汽便附着灰尘而形成稳定的水滴,可以在空中长时间的悬浮。假如空气中没有灰尘,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湿漉漉的。更严重的是,天空不可能有云雾,也不可能形成雨、雪来调节气候,从地面上蒸发到上空的水也就不可能再回到地面上来。假如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少,最后完全干涸,生物就不能生存。
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即使是一些被人们看成是“废物”的东西,往往也有其不容忽视的存在价值。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选自《中学生》杂志,有删改。)
(1)将“散射”、“反射”两个词恰当地填入第二自然段的横线上。
A
B
(2)第二自然中加点的两个“它们”各指代什么?
①“它们”指
②“它们”指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A.时间顺序 B.逻辑顺序 C.空间顺序 D.程序顺序
(4)文中划线句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③
④
(5)“灰尘大多具有吸湿性能。”这一句话是从文中摘出来的,你认为应放回第几 自然段的开头?
答:
(6)用一组排比句式简要回答:“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境地?”
答: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
即使是一些被人们看成是“废物”的东西,往往也有其不容忽视的存在价值。
答:
(8)作者在本文中,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哲学道理?
答:
11、课内阅读。
猎人海力布(节选)
①海力布有了这颗宝石,打猎方便极了。他把宝石含在嘴里,能听懂飞禽走兽的语言,能知道哪座山上有哪些动物。从此以后,他每次打猎回来,分给大家的猎物更多了。这样过了几年。有一天,他正在深山里打猎,忽然听见一群鸟在议论着什么。仔细一听,那只带头的鸟说:“咱们赶快飞到别处去吧!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呢!”
②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听了感到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尽管海力布焦 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 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总得说清楚哇。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③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1】下列对选文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概括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海力布为救乡亲们,决定牺牲自己。
B.海力布把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村的消息告诉乡亲们。
C.海力布把宝石的来历和听到的消息告诉乡亲们。
D.海力布对乡亲们说出真相,说完就变成了石头。
【2】理解语段的意思填空。
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
(1)从语段中的两个“!”可以体会到 。朗读海力布的话时应该用(A.气短声促 B.气粗声重 C.气足声硬)的语气。(给正确的选项打“√”)
(2)这段话通过描写海力布的 和 ,表现了海力布 的品质。
【3】对于大家不相信海力布、不肯搬走的原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海力布平时总说谎话。
B.他们舍不得离开世代居住的家园。
C.他们想知道真相。
D.搬家不容易。
【4】根据画“——”的句子,想象海力布会怎么向乡亲们解释。
接着,海力布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精彩阅读。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______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______,而它却很______。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______。那是清澄的______,而且具有______了。
【1】按原文填空。
【2】第1自然段描写的是白鹭_________图,第2自然段描写的是白鹭__________图。
【3】明明把第1自然段的内容概括为“白鹭望哨图”,丽丽和兰兰却认为这样概括不对。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明明:白鹭站得很高,就是在望哨啊。
B.丽丽:望哨是动物界弱肉强食的行为反映,是一件很紧张的事,没有那么悠然。而这一段的最后一句是反问句,也否定了望哨的说法。
C.兰兰:作者以一种人们不准确的看法进行对比衬托,以突出白鹭悠然自得、气度非凡的特点,从而引导人们通过想象来品味画面的美好意境。
【4】读了这两个自然段,白鹭给我留下的印象是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七子之歌一澳门
闻一多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
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啊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
◆继香港回归祖国以后,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澳门回归祖国是在 年 月 日。
◆你认为诗中“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是什么意思?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
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至追求的是:勿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选自《苏州园林》)
(1)文中“必”字的第三笔是________。
(2)圈出文中的四个错别字,把正确的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中的第二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照样子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
15、 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乍一看,你看不出她和其他老婆婆有什么差别。此刻,她弓着背,低着头,拖着沉重的脚步,顶着风雪踽(jǔ)踽独行在新年繁华热闹的都市人行道上。在她的周围,来来往往的路人行色匆匆。当她孤独的身影闯入他们眼帘的时候,他们都会迅速地将目光转移开去,生怕她会使他们想起生活中的那些痛苦和辛酸,以致影响了他们欢度新年的心情。
如果人们对这个老太婆稍稍注意一下,他们将会发现她没有穿鞋子,赤足行走在冰天雪地里。
来到一个公共汽车站,她停了下来,佝偻着身子站在那里。
一个绅士模样的人站在她的旁边,但是,并没有太靠近她。他担心她可能会患有某种传染病。
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也在等公共汽车。她注意到了这个老太婆没有穿鞋。但是,她只是看了几眼老太婆的赤脚,什么都没有说。
不大一会儿,公共汽车到了。老太婆吃力地爬上公共汽车,坐在司机背后靠近过道的那个座位上。而坐在老太婆身边的那个男人此刻正快速地搓弄着手指,有些坐立不安。“哦, 老太婆,为什么非要坐我这儿啊?”他心里嘀咕。
一个小男孩也看到了老太婆的赤脚,便指着她对妈妈说道:“妈妈, 您看,那个婆婆没有穿鞋。”
小男孩的妈妈感到非常尴尬,连忙将小男孩的手拍下来,说:“不要用手指着别人,安德鲁。那样是不礼貌的。”说完,她转过头去,把目光投向窗外。
“她的子女一定都长大成人了。”这时,一位身着毛皮大衣的女士愤愤不平道,“他们真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
对于同胞们的这种漠不关心的议论,一位好心的商人非常生气。他鄙夷地瞥了他们一眼,然后从钱包里抽出一张崭新的20美元的钞票,塞进了老太婆颤抖的手中:“给,夫人,拿去给自己买双鞋吧。”
老太婆点了点头,以示谢意。商人对自己的举动感到非常满意,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个实干家,不像那些人只会发牢骚。
当汽车到达下一站的时候,一个年轻的男子上了汽车。他穿着一件厚重的夹克,脖子上还围着一条围巾,灰色的羊毛帽罩住了耳朵。一根线在他的帽子下绕着一直到耳朵里,与一个随身听连着。和着音乐的节拍,这位年轻人扭动着身体。他就势坐在了靠近过道的一个座位上,正好面对着那个老太婆。
当这个年轻人的目光偶然瞥见那个老太婆的赤脚的时候,他顿时停止了扭动。他呆呆地注视着老太婆的赤脚。少顷,他才将目光从老太婆的脚上移到了自己的脚上。他的脚上穿着一双崭新的、价格昂贵的名牌运动鞋。为了买这双运动鞋,他省吃俭用,攒了好几个月才凑够买鞋的钱。他的那一帮同伴都认为他穿上这双鞋之后真是“酷毙”了。
年轻人弯下腰,脱下了自己那双昂贵的运动鞋,还脱下了袜子。然后,他在老太婆的面前蹲了下来。
“夫人,”他轻声说道,“我看到您没穿鞋子。呃,不过,我有。”说完,他小心地将老太婆结满硬茧、粗糙不堪的脚轻轻地抬了起来,将自己的袜子和漂亮的运动鞋穿在了她的双脚上。老太婆点了点头,以示谢意。
汽车到达了车站,那位年轻人下了车,赤脚走进了冰天雪地。
乘客们纷纷挤到车窗前,向外张望,注视着那位年轻人拖着赤脚艰难地在雪地里走着。
“他是谁啊?”有乘客问道。
“我猜他一定是位先知。”一位乘客回答说。
“我看他一定是位圣人。”还有一位乘客这么说道。
“快看哪,他的头上有一圈光环!”一位乘客叫道。
但是,就在这时,先前那位用手指着老太婆的小男孩说道:“不对, 妈妈,他们说的都不对。我看得很清楚,他和我们一样,只是一个普通人。”
(有删改)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孤零零地独自走路。 (______)
(2)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______)
【2】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补全故事情节。
起因:老太婆赤脚走在雪地中,无人注意。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局:年轻人赤脚下车,众人揣测、赞叹。
【3】根据短文内容,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这篇短文的主人公是( )
A.老太婆 B.小男孩 C.年轻人 D.好心的商人
【4】按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补充填空。
老太婆→绅士→(______)→(______)→(______)→小男孩的妈妈→(______)→商人→年轻人
A.小男孩 B.男人 C.小姑娘 D.女士
【5】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主要是对人物的( )描写。
A.外貌 B.动作 C.神态 D.心理
【6】读句子,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并完成填空。
他呆呆地注视着老太婆的赤脚。少顷,他才将目光从老太婆的脚上移到了自己的脚上。
(1)此时他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的爱心,我认为他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的年轻人。
【7】下列对短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小男孩所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诚实、善良的孩子。
B.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能衬托出老太婆赤脚在雪地中行走的艰难。
C.除了年轻人,文中还写了其他人的表现,是为了突出关心老太婆的人很多。
D.文章标题表明对一个陌生人的同情与帮助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应该去做的,也表现了作者对年轻人的肯定和赞美。
16、课内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chǔ chù)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lǜ lù)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 辩)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__所以你们要像花生__它虽然不好看__可是很有用__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我会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和字。
【2】给第3自然段横线处加上标点符号。
【3】我会按要求写词语。
写出反义词:爱慕(________) 有用(_______) 好处(______)
写出近义词:可贵(_______) 体面(______) 爱慕(______)
【4】父亲对“我”的希望是什么?请用横线画出来。
【5】用“要……不要”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在父亲的启发下,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是人要做(_____),不要做(________)的人。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手术成功了
一天放学,我回到家,打开鸡窝,高兴得叫起来:“成功了!成功了⋯⋯”爸爸听了连声问:“什么成功了?”“试验成功了。”我一边说一边拉着爸爸来到鸡窝前,指着那只吃了塑料管的小鸡说:“鸡嗉里的塑料管‘消化’了。”“哪有这种事?”“不信你摸摸看。”爸爸一摸鸡嗉,更惊奇了,问我是怎么回事,我高兴地向爸爸讲起了事情的经过。
自从发现小鸡误吃了不能消化的塑料管后,我一直在想:能不能把小鸡嗉里的管子取出来呢?我左思右想,突然眼睛一亮:有了?医生能给病人剖腹取出瘤块,使病人康复,难道鸡嗉就不能剖开吗?我就借它做个试验吧。于是我第一次当了外科医生,我想好了动手术的步骤后,拿来消毒药水、剪刀、镊子、针线⋯⋯并请小表弟做我的助手。
手术台就是小椅子。我让小表弟把鸡仰在椅子上,按住小鸡的脚和头部,不让它乱动。我先用剪子剪去鸡脖子下的毛,然后用棉花蘸上消毒药水擦洗要开刀的部位,又用一只手捏着鸡嗉上的皮,先划破鸡皮再刺破鸡嗉,这时,鸡“叽叽”地乱叫起来。看来小鸡痛苦的样子,我的手不知不觉地停了下来,但是为了小鸡的生命,为了试验,我还是硬起头皮,继续将口子划大,然后小心翼翼地将镊子伸进鸡嗉,夹住管子的一端,慢慢拔了出来。这时从刀口处冒出许多红色的血和气泡,小鸡发出无力的叫声,我心里一阵紧张,连忙用针线将伤口缝好。
手术后,我把“小病号”放在温暖的窝里。小鸡两眼眯着,缩着脖子,蹲在角落里,一动也不动。我既希望着又担心着。今天,我回来,看到小鸡不但没死,反而能找食吃了,这不是说明手术成功了吗?爸爸听到了我的介绍,忍不住哈哈地笑起来,夸我敢想敢干,将来可以当医生。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担心(________) 温暖(__________) 紧张(_________) 成功(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不正确的是( )。
A. 康复:文中指的是病人的病情得到治疗,恢复了健康
B. 左思右想:指多方面地思考一个问题。
C. 文中的鸡的嘴巴下面的那块肉。
【3】在“我既希望着又担心着。”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我既希望手术成功,又不希望手术成功。
B. 我对做不做这个手术很纠结,又想做又怕麻烦。
C. 我希望手术能成功,但同时又担心手术万一失败了,担心小鸡会死。
【4】按照指定的分段,第二段主要写的是( )
A. 写手术前的准备。
B. 写我在给小鸡作手术前的准备以及做手术的过程。
C. 介绍如何做的手术。
【5】作者给鸡动手术取得成功的原因是( ) (多选)
A. 手术前考虑细致、周到,准备充分 B. 敢想敢干
C. 手术时小心、认真 D. 小鸡的命大,我的运气好
18、整本书•非连续文本阅读。
【资料一】
从前有座大山,人们都叫它马兰花山,因为每到春天,山上的马兰花就会盛开。①马兰花淡蓝色的花瓣优雅地向四周伸展,黄色的花蕊镶嵌在花瓣中间,像金子,像宝石,又像天上闪着亮光的星星。马兰花是神奇的花,可以带给人们幸福。
这年春天来了,马兰花到了开放的季节。②一大早,太阳还没有爬上来,叽叽喳喳的小鸟已经把马兰花山上的动物朋友们都唤醒了。大树爷爷身边聚集着小猴子、小兔子,还有领着小鹿的鹿妈妈,砍柴的王老爹唱着山歌上山了,大家都等着看山崖上那朵马兰花的绽放。
选自中国民间故事《马兰花》
【资料二】
燃烧的火焰果然把怪物吸引过来了。不过,怪物也发现了藏在大树上的母子俩,它站在树下盯着母子俩,兴奋地说:“我还以为我把周围的人都吃了,没想到漏了你们两个。我今天就要把你们都吃了。”
男孩毫不畏惧地说:“那就要看你的本事了。”
怪物很生气,就开始用手拍打树干,大树晃晃悠悠,看起来马上就要倒了。男孩镇定地拿出弓箭,瞄准怪物开始放箭,每一箭都射中怪物的要害。
选自非洲民间故事《吃人的怪物和勇敢的孩子》
【资料三】
“好啊,老舅,你们挂着的几条羊腿真呱呱叫!不过,你们不该挂出来给人看到。一偷东西的,一下子来了,一下子又走了,你们跟羊腿,就算再见啦!再说,有什么朋友呀,亲戚呀,想要一片尝尝,总得给吧。”
“外甥,谁要能偷走这几条羊腿,算他有本事!更不要说开口来要了,谁要也不给!就是爷娘老子,兄弟姊妹,宁可让他们活活饿死,也不给他们吃上一口!”
“说得对!”列那狐顺着大灰狼的口气,“可是你那么善良,心肠一软,就会去割一片,再割一片,一片又一片,羊腿就给分完了,还能给自己剩下什么呢?我要是你,就把羊腿藏在谁也找不到的地方,想吃的时候就跑去吃一通,对别人就说羊腿给偷走啦!不过,你们爱怎么办就怎么办,你们比我这可怜的狐狸要聪敏得多哩!”
说罢,狐狸就告辞了。
其实,他没走远,拣一丛矮树躲了起来。等天黑透了,才偷偷溜出来,踩着小碎步,挨近大灰狼家的门口。侧耳一听,全家都已鼾声如雷。
列那狐屏息静气,情没声儿地轻轻跳上屋顶,在挂羊腿的地方扒开茅草,解开吊绳,把羊腿提回了家。
选自法国民间故事《列那孤的故事》
【1】上面三段资料选自不同的民间故事。请你阅读这三段资料,判断哪一段资料更合适歌颂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 )
A.【资料一】
B.【资料二】
C.【资料三】
【2】【资料二】中的小男孩,本来可以选择跟母亲躲藏起来,但是却冒着危险点燃火堆,把怪物引出山洞。故事在民间流传开来的意义是( )
A.怪物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B.向人们宣扬,为了更多生命的安全和幸福,应不怕邪恶,勇敢斗争
C.不能像小男孩那样蛮干
D.很早以前,可能真有吃人的怪物
【3】【资料一】中划线的句子有两处:①把马兰花比喻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突出了_________,②是一个________句。
【4】结合【资料三】填空
(1)列那狐的语言有两处描写,第一次说话的目的是_________;第二次说话的目的是_________,这两处语言描写突出了列那狐___________。
(2)除了语言描写,为突出列那孤机智,还用到了_________描写,如______________(文中的句子)。
(3)你对选段中“列那孤”的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一句话写出【资料三】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过以上资料,试着总结一下民间故事的特点,写出三点来。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19、阅读。
我当值日生
清晨,我早早吃过饭,便急急忙忙地赶到学校,因为这个星期我当值日生,我和同学王丽负责检查学校的卫生状况。
我俩从一个班级到另一个班级,依次认认真真地看地面、门窗、黑板是否干净,看课桌椅是否摆放整齐。检查的结果令人十分满意,记分薄上,每个班都打上了鲜红的“优”。最后,我们来到了办公室。办公室里,①凝神思考的校长似乎没有发现我们的到来,他的手上正捏着一支烟,地上还有一个没有熄灭的烟蒂在冒着缕缕青烟。我内心一阵慌乱,是“说”还是“不说”,我犹豫不决。说真的,校长为了我们学校各方面工作搞上去,早来晚归,废寝忘食,吃了很多苦。如今,②学校建设得像花园;教职工意气风发,劲头十足;③我们这些“丑小鸭”一个个变成“小天鹅”,哪一样不包含着校长的心血啊!这不,他又在思考着学校的什么大事呢。我看看站在身旁的王丽,④她正歪着头对我笑,好像在说:“校长乱丢烟蒂,你敢说吗?”我想到值日生的职责,便鼓起勇气,走到校长面前,说了声“校长您早”,接着又结结巴巴地轻声说:“校长,这烟蒂是您丢的吧?”一边问,一边弯腰去捡烟蒂,不料,校长已经把它拾起来了。我偷头看了他一眼,⑤只见他脸红红的,好像做了错事的小学生,认真对我说:“谢谢你提醒了我……”
我心慌意乱地走出办公室,王丽一个劲儿地说:“你真是个称职的值日生。”可她不知道当时我的心里有多乱。
早操结束后,校长开始讲话了,我心里紧张极了,头埋得低低的,不敢正视校长。⑥操场上回荡着校长洪钟一样的声音:“今天,我要向全体师生作自我批评……”什么?校长作自我批评?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要表扬咱们的值日生,她提醒了我……”我蓦然地抬起头来,看到校长的神情是那么严肃,那么认真,我的眼睛湿润了。
【1】文中画横线的6个句子,只有3个是比喻句,这3个比喻句是第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___句。
【2】照样子,再写出五个重叠词。
例:急急忙忙 ( )( )( )( )( )
【3】写出第二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找出三个成语写下来,再写出三个你从课外写到的成语。
( )( )( )( )( )( )
【5】填空。(在括号里选用文中的重点词句作答,在横线上用自己的话回答)
短文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细致生动。提出批评前,“我”内心( ),不敢“说”也不忍 “说”是因为( );提出批评时,“我”( )问,大胆“说”是因为( );提出批评后,“我”( )地走出办公室,直到校长早操讲话时,“我”心里( );受到表扬后,“我”( ),是因为( )。
【6】短文最确切的中心思想是:( )
A.赞扬一位治校有方的校长勇于接受批评、改正错误的优秀品质。
B.赞扬校长治校有方。
C.赞扬“我”忠于职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D.赞扬校长治校有方和“我”忠于职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一定都见过这样的情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没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星体是太空中一种较小的天体。(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仿照例句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一张小小的邮票,联结着___________,也联结着__________。
风筝飞上了高高的天空,带走了__________,也带走了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完成句子。
少先队员怎么能怕困难呢?(改陈述句)
22、从“兴高采烈、得意忘形、安居乐业、流离失所”四个词语中选一个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娇艳的花儿,飞翔的鸟儿,乃至窗前晃动的风铃……生活中总有一些事物让你怦然心动,请你选择一个最能触动你心灵的事物来写一写吧!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