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兽震惶”中的“惶”的意思是( )
A.皇帝
B.恐惧
C.忙碌
D.着急
2、下面划线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师呕心沥血,不辞辛苦地教我们,我们一定要尊敬自己的老师!
B.小马驹一会吃青草,一会去河边喝水,真是悠然自得!
C.敌人想方设法地破坏地道,真是神机妙算呀!
D.故事“完璧归赵”展现了蔺相如的足智多谋。
3、对《山居秋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
B.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
C.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D.全诗格调清新,富于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风一更,___,聒碎乡心___,故园____。”以上词句选自《____》,作者是______,全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情感。
5、根据课文《我的“长生果”》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
作文首先构思要________,落笔也要________;作文要写________开始离不开________,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___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
(1)张僧繇只好提起笔来,轻轻一点。霎时间,只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点上眼睛的龙____________。游客们____________,无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____________。
(2)在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三则成语故事,其中你最喜欢的是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你一定还能举出几则成语故事,如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还学习了三则《伊索寓言》,其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则是__________,从中你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一定还读过伊索其他的寓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还学习了一则神话故事《嫦娥奔月》,你最敬佩的是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一定还知道一些神话故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文内容我理解。
1.文中反复出现这样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
2.文中末尾写道:“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父亲的了不起体现__________,儿子的了不起体现在:___________。
8、从下面句中找出“赢”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写在括号内。
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赢( )( )
9、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爸爸的爱
①爸爸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②有一次,我偷了一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来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③我在运动场打秋千趹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爸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空位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爸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④在我生日会上,爸总是显得有些不大相称。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的,是我妈。
⑤我翻阅照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⑥我记得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倒之后,妈跑过来扶我,爸却挥手要地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他只是微笑。
⑦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他除了寄支票外,还寄过一封短信给我,说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很美。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接。”
⑧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他只是大声排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⑨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什么时侯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爸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除非——
⑩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
【1】第⑦段中“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很美。”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调皮捣蛋的孩子终于离开家了,爸爸很高兴。
B.当年爸爸反对孩子在草坪上踢球。
C.爸爸很欣慰;从此以后他的草坪会一直长得很美。
D.爸爸怀念孩子小时候在草坪上踢球的情景。
【2】短文写的是爸爸的爱,却多次描写妈妈的爱,是因为( )
A.一个家庭中,写爸爸的爱,那肯定要写妈妈的爱。
B.用妈妈的爱作对比,更鲜明地表现爸爸的爱的特点。
C.爸爸不懂得怎样表达爱,所以要多写写妈妈的爱。
D.作者不知道爸爸的爱是什么样的,只能多写妈妈的爱。
【3】下列对于短文写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③段中的语言描写,表达了父亲当时焦急的心情。
B.第⑥段中的神态描写,反映了父亲看“我”成功时的欣慰。
C.“爸爸不懂得怎样表达爱”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
D.第⑩段用疑问的句式,告诉读者“我”最终未能体会父爱。
【4】短文写了爸爸关心“我”的好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的3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爸爸的爱具有怎样的特点?你是从哪个细节体会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牧 场 之 国(节选)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极目远眺:
悠然自得:
2.按短文内容填空。
牛犊的特点是 ,老牛的特点是 ,骏马的特点是 ,绵羊的特点是 ,猪群的特点是 。
3.短文为什么屡次提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4.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11、育才学校举行“中国人读书情况专题研究”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材料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39本,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数据与我国形成了对比: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
材料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情况统计表(2015年)
年份 | 国民图书 阅读率(%) | 数字化 阅读率(%) | 综合阅 读率(%) | 人均纸质 阅读量(本) | 人均电子 阅读量(本) |
2013年 | 57.8 | 50.1 | 76.3 | 4.56 | 2.48 |
2014年 | 58.0 | 58.1 | 78.6 | 4.77 | 3.22 |
材料三:李克强总理把“全民阅读”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我国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已列入国家立法计划。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全国上下涌动着读书的热情,各大中小学校也开展了一系列读书活动。下面是某个世界读书日的宣传图片。
【1】请认真探究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中国人读书现状的三个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材料三中画面(文字除外)的内容及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最大的麦穗
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成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麦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到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我能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沉甸甸的________ 苍老的________ 准确的________
不失时机地________ 用心地________ 一再地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曲线画出一个拟人句。
【3】瞧,短文怎么没有结尾?快来试一试给它加个结尾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事件
宋欣是一名从事新闻媒体工作的白领,每天乘地铁上下班。在地铁上的工夫她都会关注微信里的朋友圈,看朋友晒孩子、晒出游、晒美食,不亦乐乎。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就是拿手机,吃饭的时候看手机,开会的时候偷着看手机,睡觉前不看手机睡不着觉,连上厕所都要争分夺秒地刷微信朋友圈。(天津网)
昨天中午,我在某百货公司的肯德基吃午餐,一对母子在我邻桌相对而坐。穿着校服的儿子一直微笑着刷着微信的朋友圈,母亲则聚精会神地打“全民飞机大战”游戏。半个小时过去了,两人未说一句话,甚至连眼神交流都没有,只在临走时,母亲说了句:“儿子,走吧。” (浙江在线)
上海地铁公司日前公布一段惊险视频,一名女子在搭乘地铁的时候,由于醉心于看手机,竟然径直走下站台,跌至轨道,让人捏了一把汗。(《温州商报》)
【材料二】危害
【材料三】数据
【材料四】观点
“低头族”的产生源于他们对自媒体的依赖。媒体具有工具的属性,应该为人所用,而“低头族”却被工具所控制。出现心理疾病,患上手机依赖症,这都是过度使用自媒体造成的结果。(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丛春华教授)
不夸张地说,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面前不自觉地低头,已经成了一种“现代病”,代表的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患有这种“现代病”的人正变得越来越多。既然是病症,就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真到了呼吁人们看路看天看风景,不要甘做“低头族”的时候了。(媒体人 苑广阔)
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玩手机”的“低头族”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自我约束,增强自控能力,树立理性使用手机的意识,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多与人交流。也可以通过培养其它兴趣,转移注意力等,来减少“低头”的时间。其实,现实世界很美好,很温暖,很精彩,只要你肯关掉手机,抬起头,就能感受得到。(时评人 曹改青)
【1】依据材料四,简单概括“低头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低头族”行为造成危害的一项是( )
A.颈椎变形
B.导致聋哑
C.影响外貌
D.影响视力
【3】依据材料三可以看出“低头族”的主力军是___________学历的人群;小学及以下学历的“低头族”排在第_____位。
【4】依据材料四,请你给“低头族”提出合理的建议,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建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丛春花教授认为“媒体具有工具的属性,应该为人所用,而‘低头族’却被工具所控制。”请结合材料一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按要求填空。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1】作者分别把书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关于书,你肯定也有一些自创的比喻,请大胆地把它们写出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
哪吒闹海
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作恶多端,还兴(xīng xìng)风作浪,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哪吒决心治一治他们,为老百姓出一口气。
一天,小哪吒带上他的两件法宝——混天绫和乾坤圈,来到大海边。他跳进大海里,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摆,便掀起滔天巨浪,连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也(摇晃 摇动)起来。龙王吓了一跳,连忙派巡海夜叉上去察看。
夜叉钻(zuān zuàn)出水面一看,原来是个娃娃在洗澡,他举起斧头便砍。小哪吒可机灵了,身子一闪,躲过了这一斧头,随即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可别小看这个小小的乾坤圈,它比一座大山还重,一下就把夜叉给打死了。
龙王听说夜叉被打死了,气得嗷嗷直叫,就派他的儿子三太子带兵去捉拿哪吒。三太子跳出水面,气冲冲地对哪吒说:“你打死我家夜叉,该当何罪?”说着,举枪便刺。哪吒一闪身,随手取下混天绫,朝三太子扔去。那混天绫立刻喷出一团团火焰,把三太子紧紧裹住。哪吒又拿出乾坤圈,只一下,便把三太子也打死了。三太子一死,显出了原形,原来是条小白龙。
从此,东海龙王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人们又过上了太平的日子。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2】下列词语中,有三个是描写龙王父子很坏的,有一个不是,这个词是( )。
A.胡作非为
B.滔天巨浪
C.称霸一方
D.作恶多端
【3】“你打死我家夜叉,该当何罪?”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句是( )。
A.三太子在和哪吒商量。
B.三太子在向哪吒请教。
C.三太子在向哪吒问罪。
D.三太子在教育哪吒。
【4】哪吒有两件法宝,是____和____。你喜欢___,它的神力表现在______。
【5】“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作恶多端”。请把龙王父子“作恶多端”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刮骨疗伤》节选,完成练习。
关羽决心攻樊城时,被毒箭射中右臂。将士们取出箭头一看,毒已渗入骨头,劝关羽回荆州治疗。关羽决心攻下樊城,不肯退。大家见关羽箭伤加重,便派人四处打听名医。
一天,有人从江上驾小舟来到寨前,自报姓华名佗,特来给关羽疗伤。关羽问华佗怎样治法,华佗说:“ 我怕你害怕,立一柱子,柱子上吊一环,把你的胳膊套入环中,用绳子捆紧,再盖住你的眼睛,给你开刀治疗。”关羽笑着说:“ 不用捆。”然后吩咐设宴招待华佗。关羽喝了几杯酒就与人下棋,同时把右臂伸给华佗,并说:“ 随你治吧,我不害怕。”华佗切开肉皮,用刀刮骨。在场的人吓得用手捂着眼。再看关羽,边喝酒,边下棋,谈笑风生。过了一会,血流了一盆,骨上的毒刮完,关羽笑着站起来对众将说:“ 我的胳膊伸弯自如,好像从前一样。华佗先生,你真是神医呀!”华佗说:“ 我行医以来,从没见像你这样了不起的人,将军乃神人也。”
【1】选文运用了( )等人物描写方法来刻画关羽的形象。(多选,填序号)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描写
【2】对“在场的人吓得用手捂着眼”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场的人看到关羽的手臂被切开,而且流了那么多血,被吓坏了。
B.在场的人被华佗割开关羽皮肉刮骨的过程吓坏了。
C.在场的人的反应与关羽的从容淡定形成对比,衬托出关羽钢铁般的意志。
D.在场的人胆小如鼠,看到血吓坏了。
【3】选文三次写关羽的“笑”,联系上下文,将正确理解的序号选入横线上。
A.释然、开心、轻松 B.转移注意,镇定自若 C.勇敢与淡定
(1)关羽笑着说:“ 不用捆。” ____________
(2)边下棋,谈笑风生。______________
(3)骨上的毒刮完了,关羽笑着站起来……_____________
【4】《军神》一文中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关羽被华佗称为“神人”。对此你怎么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外阅读
材料一:世界部分国家人均读书量(2014抽样调查统计)
国家 | 以色列 | 俄罗斯 | 日本 | 法国 | 韩国 | 中国 |
数量(本) | 64 | 55 | 40 | 24 | 11 | 4.77 |
材料二:“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这个网络上流传很广的抱怨,正是很多人真实生活的写照。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中国人33%的休闲时间用在了互联网上,尤其是手机上,17%的休闲时间用在看电视上,10%的休闲时间在进行纸质书本阅读。许多中国人自清晨至深夜一天都有手机相伴,“手机依赖症”已经成为社会流行病。
【1】根据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正在倡导全民阅读,请你为“全民阅读”活动写一句公益广告词,提高大家读书的积极性。
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父亲的礼让
那一年夏天,我在学校贫困生申请表上签了字。我想减轻父母的忧愁,因为学校有规定,一旦被确定为贫困生,将可免去全年的学杂费,而这些学杂费用,足够我家人一年的生活开支。
最后,只有我和嘎子被列为准贫困生,之所以被称为准贫困生,是上面只给了一个名额,所以,我和嘎子之间,只有一个会成为正式的扶助对象。
接下来,学校分别派两名老师前往我们两家做调查。我陪老师到家时,已经是中午了,父亲急忙上前迎接,说:“今天早上喜雀不停地叫,我就知道有贵客要来,欢迎老师。”
我帮忙招呼老师坐下后,把父亲和母亲拉进里屋,向他们详细说明我的申请以及准贫困生的事。最后,我一本正经地说:“只有一个名额,所以,我们必须要抓住。”
父亲低下头想了想,问我:“那嘎子家境如何?”
我说:“比我强不到哪去,他父亲上山打柴折( )了腿,靠母亲支撑全家。”
父亲最后对我说:“这个名额我认为归人家,你不能争,我们家境比他强,况且我和你娘还能挣( )钱。”
好说歹说,父亲骂了我一通,说我年纪轻轻地不学好,我觉得一肚子委屈。
父亲到外面招呼和老师说话,转回头对母亲说:“娃他娘,今天有贵客,把家里的鸡杀一只。”
接下来,他乐呵呵地笑着,对老师说:“没啥,孩子听话就行,关于学费的问题,我和娃他娘都认为不算啥,我们有能力承担,谢谢校领导的关心。”
老师吃惊地望着父亲,我站在院子里,感觉眼眶里都是泪水,我真的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这样会损害我的尊严。
母亲在院子里抓鸡,几次都没抓住,父亲过来帮忙,院子里鸡飞狗跳的。抓到时,父亲对老师说:“家里每年都会养几十只鸡,足够生活开支啦。”
父亲还破例从井底取出放了几十年的老酒。那天,父亲喝得大醉。当晚我没有回学校,夜里醒来时,我听到父亲的咳嗽声和母亲的哭泣声。
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
【1】给带点的字在括号里注音。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谦让---( ) 承受---( ) 啜泣---( ) 突然---( )
【3】从文中找出两个成语,写在下面的括号里,并选择其中一个成语造句。
( ) ( )
【4】为什么父亲把名额让给了嘎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节选)
(1)人们不喜欢台风,也害怕闪电。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台风和闪电,又将怎样呢?
(2)假如没有台风,全世界本已严重的水荒就会更加严重。台风能为人类送来大量的淡水资源。据测算,一个直径不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近30亿吨降水。以中国临近的西太平洋为例,每年有30多次台风,它们在向西部靠近或登陆后,给中国、日本等国沿海地区带来的水量,往往会占到当年降水量的25%以上。
(3)假如没有台风,世界各地冷热将会更不均衡。赤道地区日照最多,气候炎热。台风最大时速可达200千米,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带走这一地区的热量,热带便会更热,寒带也会更冷,而温带将从地球上消失。
(4)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奋的“清洁工”。雷电交作时,空气中的部分氧气会激变成臭氧。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更加清新宜人。
(5)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据估计,每年地球上空会出现31亿多次闪电,平均每秒钟100次。每次放电,其电能高达52700千瓦时,连世界上最大的电力装置都不能和它相比。空气中含有占总体积78%的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的氮气,闪电时,电流高达10万安培,空气分子在瞬间被加热到3万摄氏度以上,致使大气中的氮和氧化合,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继而转化生成二氧化氮;雨水又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含有微量硝酸的雨水降落地面后即是作物可以直接吸收的氮肥。
⑹ 。雷电有一种特性,喜欢打击容易导电的物体。而含有金属矿藏的地方,导电性能比一般岩层好。据此,科字家们指出:经常遭到雷击的地方,通常暗示这一地区的地下可能埋藏着金属矿藏。20 世纪以来,苏联科学家就曾多次成功地利用雷电找到新的矿源。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台风能为人类送来大量的淡水资源。
B.闪电可以杀死大气中的细菌和微生物,清洁空气。
C.大气中的游离氮可以被地面的植物直接吸收利用。
D.科学家认为频繁遭受雷击的地方有可能埋有矿藏。
【2】第(2)段“往往要占到当年降水量的25%以上”这句话中的“往往”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和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
【4】仿照短文第⑷⑸段的表达方式,给第⑹段选一个最合适的开头。( )
A.雷电的导电性能强,人类不能失去雷电。
B.假如没有雷电,人类就将失去绝好的矿藏“探测仪”。
C.假如没有雷电,很多矿产资源就得不到开采利用。
D.有了雷电,很多矿产资源才能得到开采利用。
20、根据提示写句子。
(1)我是母亲。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2)看病还用学吗?
改成陈述句:
21、冬天到了,梅花又开放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
22、缩句。
1、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建筑、艺术宝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京西北郊的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题目:美丽的_____________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上著名的旅游景点,也可以填上身边的景物,再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习作。(2)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内容具体,中心突出,语句通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