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搜集“福文化”资料的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学校阅览室、图书馆或书店等地方查阅书籍。我们可以按照书的类别去找。
B.在网上查找资料。查找的时候,我们要输入恰当的关键词。
C.我们可以自己编写一些有关“福”的故事、趣事。
D.想想哪个人会有自己需要的资料,想好问题,去请教合适的人。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搂住 扳倒 锻练 手臂
B.徘徊 腰胯 忌违 攻势
C.露陷 拔草 放肆 瞎闹
D.铲土 引荐 牲畜 天赋
3、蕴含深刻道理的一行诗句是:( )
A.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B.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C.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并选一组写句子。
(1)________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________会掉进水里。
(2)上了点儿年岁的人,________怎样急着赶路,________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填空。
(1)__________,但悲不见九州同,
(2)__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
(3)心既到矣,____________?
(4)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
(5)即使在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__________,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6、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论语》中“默而识之,__________ ”,告诉我们读书的时候要多记多背。朱熹《观书有感》中“__________ ?__________ ”说明了注重积累,做学问才能运用自如的道理。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本学期的学习中你都积累了哪些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写出两条: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
7、加上合适的标点。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___有红的___白的___紫的___暗红的___淡绿的___五光十色___美丽极了___
8、按要求填空
①“障”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是第四声;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故障”在短文中是指:________
②“绝”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绝”在字典里的解释有:
a、断绝; b、完全没有了,穷尽; c、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d、独一无二的; e、极、最 f、绝对。
9、现代文阅读。
石榴(节选)
郭沫若
①五月过了,太阳增强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②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着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③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④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
⑤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刺①(lá)变为中国式的金②罍(léi)。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
⑥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酷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
⑦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注释】①安普刺:英译,一种尖底胆瓶。②金罍:殷、周时代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
【1】文章层次清晰,运用总分总结构,先点明 石榴的可爱 ,然后写了________________,最后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笔下的石榴独具特点。认真阅读短文,用文中词语形容下列事物的特点。
(1)石榴的枝干: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榴的叶片: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榴的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榴的果实:____________________
【3】夏天,很多树都不再争奇斗艳,石榴却开起花来。这表现了石榴怎样的性格?( )
A.独树一帜,超凡脱俗。
B.为秋天的结果做准备。
C.不惧炎热,美化自然。
D.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4】读第③自然段,完成下列练习。
(1)第③自然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
(2)结合第⑦自然段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资料链接,想一想:作者想借“石榴”表达什么?
资料链接: 1942年时,正是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国民党反动派妥协投降,镇压抗日救国运动,亲日顽固派大肆鼓吹崇外媚日、投降屈从的反动论调,一些政界人物和文化人士变节投敌,苟且偷生;而共产党则高举抗日救亡大旗,坚持抗战,力挽狂澜。在此背景下,郭沫若写了这篇文章,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快乐阅读,我能行:
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警报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罪(zuì)犯。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不是值夜班的看守,而是被划破的玻璃!这是一种特殊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罪犯划破玻璃,碰着了金属丝网,报警器就响起来了。这种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地方也可以采用。
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yàng);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ǒu)断丝连地粘(zhān)在一起,不会伤人。有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
还有一种“变色玻璃”,能够对阳光起反射作用。建筑物装上这种玻璃,从室内看外面很清楚,从外面看室内却什么也瞧不见。变色玻璃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改变颜色的深浅,调节室内的光线。所以人们把这种玻璃叫做“自动窗帘”。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珍贵——( ) 企图——( )
反义词:坚硬——( ) 安全——( )
(2)这两段主要讲( )( )和( )三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3)在介绍“夹丝玻璃”时,作者运用 ( )和( )这两个词形象而又准确地描述出夹丝玻璃( )的特点。
(4)请仿照下面的句子,用“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写一句话。
“夹丝网防盗玻璃”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两段后你一定对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而震憾,请谈谈你读后的感受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蹲下的不只是身子
多可爱的一个孩子,虎头虎脑的,牵着父母的手高兴地嚷着,跳着。很多人都为孩子的情绪所感染,长途的劳累在孩子的笑声中慢慢消失。
大家就站在目的地野生动物园的门前,排队购票入内。看到售票窗口的玻璃上写着“成人180元,小孩子半票,1.1米以下免票。”
我问站在前面的孩子的父亲:“他有多高?”
孩子的父亲说:“1.3米。”
“那得买半票了。”我说。
孩子的父亲并不做声,队伍慢慢移近窗口,只听到孩子的父亲在对孩子说:“进门的时候把身子蹲下来。”
孩子说:“爸爸,你放心,像公交车一样是不是?”
孩子的父亲在他的头上摸了摸。
进门检票了,孩子在进门的一刹那,突然把身子努力地“沉”下来,做出一副十分滑稽的样子,像只小小的唐老鸭移进了大门。
或许人太多了,售票员没有发现这位学鸭子走路的孩子。
孩子一进动物园,马上恢复了原样,又蹦蹦跳跳起来。
刹那间,我觉得十分难过,为那个孩子,也为孩子的父亲。为什么呢?在那么多人面前,毫无顾忌又顺理成章的。
孩子蹲下来的不只是身子,还有比金钱更宝贵的诚实。
【1】写出“顺理成章”的原意和在本文语境的意思。
【2】为文中划线字的“像”选择恰当的用法。
前一个“像”________ 后一个“像”________
A. 表比喻 B. 表比较 C. 表举例 D. 表猜测
【3】文章开篇概写小孩的外貌、动作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
【4】“孩子的父亲在他的头上摸了摸”传达出的信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诚实”为话题写一段话,注意表达的意思要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①早春的一个中午,和风送暖,晴空万里。阳光,正让人有些惊喜地倾泻而下,暖暖地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心田。公园里,一大片迎春花率先回应着和风暖阳的呼唤,绽放着鹅黄的娇嫩的花朵,一根根柔软的枝条尽情地往四下里伸展,往春天的深处伸展。我被这景象深深地吸引了,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机记录这早春的美景。
②忽然,一个胖嘟嘟的男孩跑到我面前,指着不远处的一群孩子对我说:“叔叔,你能不能为我们录一段像呢?”看着他脸上花朵一样的笑容和目光中强烈的期待,我立刻点点头,并准备为他们录像。
③就在这时,一个眉清目秀的女孩走到刚才和我说话的男孩面前耳语了几句。随后,只见那个男孩皱着眉头望着远方,好像在思考什么。过了一会儿,他走到那群孩子面前悄悄地说着什么。然后,那个男孩就大声地对其他孩子说道:“叔叔手机里面的电不多了,为了能够快些把所有的人都录下来,咱们就采用一种新颖的方式—围着迎春花跳着跑一圈,怎么样?”
④他的话刚说完,刚才那个女孩就和另外几个孩子热烈地响应起来:“好哇,这个办法不错,既省时又能把所有人都录上”。说完,那群十一二岁的孩子就走到迎春花周围,手牵着手,围着一株迎春花拉成一个圆,微微蹲下身子,并起双脚,整齐又有节奏地跳着跑起来,脸上荡漾着花朵一般的笑容。
⑤我一边给他们录像,一边感到有些纳闷:这些孩子怎么了?我并没有对他们说手机里的电不多了啊!况且,就算是要快些摄完影,他们围着迎春花跑一圈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并着双腿跳呢?
⑥当我为那些孩子摄完影,并将影像发给他们后,他们热情地向我致谢,而后,转过身一起向公园里走去。这个时候,我突然发现他们当中的一个高高瘦瘦的女孩走起路来竟然一跛一跛的。她是个残疾的孩子。
⑦我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原来,刚才那些孩子之所以要并起双脚,围着迎春花跳着跑,是为她,是为了让她和他们一样,在这如诗的春天里留下一个完美的记忆。
⑧那一刻,看着那些孩子离去的身影,想起他们如花朵一般灿烂、纯真的笑容,我默默地想:这早春最美的风景难道仅仅是明媚阳光下的那些迎春花吗?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倾泻:________________
荡漾: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_________描写,具体写出了“我”很__________。
【4】下列对第⑧自然段中“最美的景色”理解正确的是( )
A.公园里明媚阳光下的那一大片迎春花。
B.“我”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
C.这些灿烂纯真的孩子。
D.既是公园里明媚阳光下的那一大片迎春花,又是这些灿烂纯真的孩子。
【5】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打“√”,错误打“×”。
(1)男孩让伙伴们围着迎春花跳着跑一圈,是因为这样录像省时。(______)
(2)“一个眉清目秀的女孩走到刚才和我说话的男孩面前耳语了几句”,小女孩耳语的主要意思是他们要帮助那个残疾同学,想办法不伤她的自尊心。(______)
【6】如果把这篇文章推荐给你的好朋友去读,请把你的推荐理由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
13、慈母情深
那是我第一次到母亲为我们挣(zhēng zhèng)钱的那个地方。
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我呆呆地将那些女人扫视一遍,却发现不了我的母亲。
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振 震)耳欲聋。
“你找谁?”一个老头对我大声嚷。
“找我妈!”
“你妈是谁?”
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那儿!”
一个老头儿朝最里边的角落一指。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1】找括号内错误的音或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二自然段运用的是( )。
A.环境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3】用简洁的语言总结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美文,做题。
萧伯纳与小姑娘
萧伯纳是英国著名戏剧家。有一次他在前苏联访问时,遇到一位小姑娘。小姑娘长得白白胖胖,一对有神的大眼睛,头上扎着一个大红蝴蝶结,真是可爱极了。萧伯纳非常喜爱这个孩子,竟同她玩了许久。
临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萧伯纳。”说完,萧伯纳暗想:当小姑娘知道是与一位世界大文豪玩时,一定会惊喜万分。
“您就是萧伯纳伯伯?”“怎么,难道我不像吗?”“可是,您怎么会说自己有多了不起呢?请你回去也告诉您的妈妈,就说今天同您玩的是一位苏联小姑娘安妮娜。”
萧伯纳听了,为之一震。他马上意识到刚才自己太自以为是了,不禁一时语塞。回家的路上,萧伯纳深有感触地说:“我( )离开了苏联,( )小姑娘给我的美好的东西,却永远留在我心里。是啊,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平等相待,永远谦虚。小姑娘真是我的一位好老师呀!”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语塞:________________
自以为是:_______________
【2】给文中的括号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萧伯纳对小姑娘所说的话,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小姑娘对萧伯纳所说的话,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 。
【4】小姑娘与萧伯纳的对话很_________,却阐述了深刻的道理,让我们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文章后,这位小姑娘和大戏剧家萧伯纳,你喜欢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呼 兰 河 传(节选)
萧 红
除了念诗之外,我还很喜欢吃。
有一只鸭子掉井里了,祖父用黄泥包起来,烧上给我吃。
在祖父烧的时候,我也帮着忙,帮着祖父搅黄泥,一边喊着,一边叫着,好像啦啦队似的给祖父助兴。
鸭子比小猪更好吃,那肉是不怎样肥的。所以我最喜欢吃鸭子。
我吃,祖父在旁边看着。祖父不吃。等我吃完了,祖父才吃。他说我的牙齿小,怕我咬不动,先让我选嫩的吃,我吃剩了的他才吃。
祖父看我每咽下去一口,他就点一下头,而且高兴地说:“这小东西真馋。”要么就说:“这小东西吃得真快。”
我的手满是油,随吃随在大襟上擦着,祖父看了也并不生气,只是说:“快蘸点盐吧,快蘸点韭菜花吧,空口吃不好,等会儿要反胃的……”
说着就捏几个盐粒放在我手上拿着的鸭子肉上。我一张嘴又进肚去了。
祖父越称赞我能吃,我越吃得多。祖父看看不好了,怕我吃多了。让我停下,我才停下来。我明明白白的是吃不下去了,可是我嘴里还说着:“一个鸭子还不够呢!”
注:本文略有改动。
1.短文最后一句话中画“ ”的词语可以换成 。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爱吃烧鸭子?
3.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祖父对“我”的疼爱、宽容?
16、课内阅读。
军神(节选)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A.shù B.shǔ)你的刀数(A.shù B.shǔ)。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把文段中加点字正确读音的序号分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 ________
【2】文中的“病人”指的是________。结合学过的课文,我们知道作为川中名,他为了___________,要求沃克医生在给他进行眼部手术时不使用麻醉剂。
【3】“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是对人物的_______描写,从这句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在接受手术时__________,但他有着__________,挺了过来。
【4】沃克医生为什么称这个年轻人为“军神”,以下原因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年轻人有着常人所没有的坚强意志,令人钦佩。
B.年轻人料事如神,计算能力强。
C.年轻人是一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军人。
D.年轻人在没有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配合医生做完了手术,手术后竟然准确地说出了医生割的刀数。
17、按要求完成练习。
街上的行人都脱去了厚厚的冬装,房顶上的一簇簇枯草焕发出了绿色。街心花园里有一股泥土的清香,草地上缀满了晶莹的露珠,桃花的花蕾也开始向这个大千世界张望。解冻的河流也变得宽阔起来,不时有燕子剪刀似的身影从河面上掠过。
【1】请根据段意划分层次,用“‖”在语段中标出。
【2】这段文字介绍了初春的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
少年中国说(节选)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履”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再查音节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部,再查____画。“履”在字典中有这些解释:①鞋;②踩,踏;③脚步;④履行。它在“地履其黄”一词中应选第____种解释。
【2】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他分别用红日、黄河、______、______、鹰隼、______、干将来赞美少年中国。
【3】下面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B.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C.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4】“河出伏流,一泻汪洋”象征着( )
A.少年中国的突然崛起。
B.少年中国的冲天气势。
C.少年中国的发展无可限量。
【5】结合全文,说说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你找谁?”一个老头对我大声嚷。
“找我妈!”
“你妈是谁?”
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那儿!”。
老头朝最里边的一个角落一指。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1】上面的这部分内容节选自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
【2】请用一个小标题概括一下这个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读读文中画线的语句,想一想,如果按照我们平时正常的表达方式(意思不变),可以这样简单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却那样表达,这是一种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更能表达出“我”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运用这种写法的内容还有不少,如写母亲给了“我”钱之后的几个动作,作者连用了几个“_________”,写出了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
20、扩句:列车开动了。
________
2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练习。
1.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咱们就答应吗?(改为陈述句)
2.雪花飘落。(扩句)
3.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环绕着美丽的村庄。(缩句)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