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词语。
dé xíng zhuì mǎn yōu yǎ xīn chí shén wǎng
(_____) (_____) (_____) (______)
yī jīn jū shù bào zhà hǔ shì dān dān
(_____) (_____) (_____) (______)
2、填写含有动物的成语。
______飞狗跳 对__________弹琴 群__________无首 老__________识途
狡__________三窟 画__________添足 顺手牵__________ 闻__________起舞
如__________似虎 投__________忌器 鸠占________巢 ________死谁手
如__________得水 黔__________技穷
3、在句子里填上意思相反的词,使句子通顺。
(1)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 )的生活,从没有( )过。
(2)他满怀( )站在路边焦急地等待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的 脸上写满了( )。
(3)矜持不苟,( ),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而那些( ) 的人将会受到人们的唾弃和良心的谴责。
4、看拼音,写词语。
(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农业lǐng yù( )贡献巨大,他用“禾下乘凉梦”道出了fèn dòu( )目标:梦想水稻有高粱高,穗子有扫把长,颗粒有花生米大,他yī wēi( )在水稻下乘凉。
(2)2022年4月16日,shén zhōu( )十三号载人飞船fǎn huí( )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chéng gōng( )着陆。
5、楷书四大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最喜欢的书法家是_______________,其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词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是这首词的______,“夜行黄沙道中”是这首词的______。
【2】这首词描写了夏夜的山村风光,从_____、_____等词语中可以看出来。
【3】表明词人畅谈丰收的欢快之情,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的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文阅读。
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你在诗中“____”处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__________
【3】这首诗表面在写“竹子”,其实不然。想想本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表达方法)?
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 ,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是_________。词中的“见”读______,意思与“_____”相同。
【2】在横线上将内容补充完整。
【3】画“﹏﹏﹏”的句子,是作者由_______联想到即将到来的_________景象。
【4】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
B.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C.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而忘了道路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
【5】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宿建德江》表达了作者______;《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则表达了_______________。
9、阅读《风趣可亲的鲁迅》,完成下面小题。
①年近九旬的俞芳老人,七十多年前曾与鲁迅先生一家同住在北京的砖塔胡同61号。对鲁迅先生的风趣、善良及平易近人,她都有亲身的感受。
②鲁迅先生表面上看,神情严肃,不苟言笑,其实是个很会说笑话的人,尤其是对他的母亲和我们三姐妹。他只要有空坐上一阵,屋子里便会笑声不绝。
③鲁迅先生讲笑话很有特点,讲起来娓娓动听,有时又把双眼一瞪,这使得听讲的人笑得前仰后合,可他自己却一本正经,像没事儿一样。
④有人说,鲁迅先生性格乖戾,一般人很难与之相处,但事实上,鲁迅先生给我的印象却是非常平易近人。
⑤有一次,夜已深了,伏案写作一天的鲁迅先生刚刚睡下,同住西屋的鲁迅家的帮工王妈和我们家的帮工齐妈发生口角,夜深人静,越吵越响,以致鲁迅先生整夜失眠。第二天,他精神不支生病了。我们三姐妹去探望,谈到口角的事,鲁迅先生问:“你们听到没有?声音可响啦。”我们便问他:“那你为什么不去喝止呢?其实只要你咳嗽一下,她们就不会吵了。”鲁迅先生摇摇头说:“她们吵嘴,彼此心里都有气,若制止她们,虽然不会再吵,但心火不消,恐怕也要失眠,与其三个人都睡不着,不如我一个人睡不着。所以还是让她们吵一吵,等话说清楚了,心里气也就消了。”
⑥鲁迅先生的平易近人还体现在对待人力车夫上。有一个叫二秃子的人力车夫,住在附近的一个破庙里,鲁迅先生经常坐他的车。每次回来,鲁迅先生给他的车费总是最多的。鲁迅先生常说,人家是要养家糊口的。又说,一个人平时用钱不可浪费,能节省的地方,应该尽量节省,但克扣劳力的钱是不应该的。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咳嗽( ) 乖戾( ) 相处( ) 口角( )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鲁迅先生神情严肃,不苟言笑,所以是一个性格乖戾的人。
B.第二自然段中的“其实”一词在句中起到转折的作用。
C.鲁迅先生没有制止帮工之间的口角,是他遇事退缩。
D.鲁迅先生是一个非常体谅和同情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人。
【3】文章通过两个事例表现鲁迅平易近人的品质,请简要概括这两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中的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
10、友情提示:充分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难读处做上记号,多读几遍,争取读正确、读流利。
(1)通过认真朗读课文,我能扫清文字障碍:
①、瞧,本课的生字我都会注音了!(我还能总结一下识字方法)
②我想和教科书对照或请教同桌,以上注音都正确吗?正确( )错误( )
我来总结一下,我的识字方法是: 。
我能自己检查写的对错 正确( )个 错误( )个
③在预习课文时我理解的生词有:
(2)这篇课文的题目是《山中访友》,通过预习我知道实际上作者拜访的对象是
。
这篇课文我读了( )遍就读熟了。读这篇课文,我喜欢:◇大声地朗读。( )◇默读。( )◇和同学一起读。( ),我能正确流利的读一遍。
(3)初读课文后我有几点收获,我想写在下面:
(4)初读课文后我有几点疑惑想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
疑问一:
疑问二:
疑问三:
11、课内阅读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节选)
有一双挥洒自如的手固然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优秀的二传手,还必须具有宽大的胸怀。用孙晋芳自己的语言来形容,那就是心里要能撑进一条船。二传手是无名英雄,掌声一般都冲着攻球手,责怨却常常落到她的头上。而她的自尊心又强,脾气又倔,要磨炼到“心里能撑船”可真不容易呀!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固然—(______) 宽大—(______)
【2】选段在全文中是一个_____段,读了这一段我们可以知道文章后面的段落是写_____________。
【3】此段写孙晋芳的脾气的作用是( )
A. 更全面地介绍孙晋芳
B. 把她的脾气和二传手所需要的心理素质相对比,突出她成为一名优秀的二传手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12、阅读理解。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 !上帝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忐忑不安:___________________
(2)自作自受: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片段选自《________》一课,作者是_____________。
【3】文中的“她”是指_______;“他”是指________;“他们”是指_________。
【4】文中描写桑娜神态的词语是_____、_____;文中最能概括桑娜心情的词语是_____ 。
【5】这个片段对桑娜进行了什么描写?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表现了她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1】文中“裹住”的“裹”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部。
【2】“忐忑不安”中“安”的意思有: A 安全; B安装; C安定。在文中应取(_______)。
【3】在文段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自食其果(_____________) 心神不宁(_____________) 好像(__________)
【4】“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中的“这样做”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这段文字中有一个最能概括地说明桑娜把西蒙两个孤儿抱回家后心情的词是(__________)。
【6】文中第二自然段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
【7】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后为什么忐忑不安?
_________________
【8】你认为这几段话主要讲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
14、对比阅读。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甲】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死也不倒下》(节选)
【乙】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梅花魂》节选
【丙】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阅读选段【甲】,完成练习。
(1)找出选段中描写父亲神态的句子,摘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句话中的“伟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选段【乙】,完成练习。
(1)选段中画“___”的句子是对特务与吉鸿昌的对比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题目“死也不倒下”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坐在椅子上死,可以不倒下。
B.他死也不愿倒下。
C.吉鸿昌临死也不向敌人屈服,体现了他大无畏的精神。
【3】选段【甲】着重抓住人物的________进行描写,选段【乙】着重抓住人物的________进行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4】结合选段【丙】,说说李大钊和吉鸿昌是具有怎样秉性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几千年来,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像李大钊、吉鸿昌这样具有梅花品质、气节的人,你还能写出一些具有梅花秉性的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依要求改写句子。(6分)
(1)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改为“把”字句:
(2)几个唯一的听众在倾听我的弹奏。
修改病句:
(3)地球只有一个,我们要善待它。
改为反问句:
16、句子加工厂。
(1)孩子们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孩子们在家中能照样有声有色地玩耍。(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训练营。
(1)他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给句子换成肯定句,意思不变。)
(2)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把这句话改写为“把”字句)
(3)我随手把作业本郑重地交给老师。(把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
19、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鱼钩上闪烁着光芒!(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爸爸李大钊已经将要被敌人杀害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说:“我正为这件事操心。”(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少先队员们都在注视和倾听辅导员的讲话。
修改病句:
2、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要好好学习。
改为双重否定句
3、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反问句
4、“我们不能无谓地死亡,多活一个,革命就多一份力量。”杨靖宇深情地说。
改为提示语在中间:
5、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句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声真诚的赞美是一朵花,
一次无偿献血是一朵花 ……
21、作文。
以《我感受到了 温暖》为题,写出人间友爱。要求:1.语句通顺,事例具体,写出情感真挚。2.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