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近义词。
俏丽—(______) 围拢—(______) 蕴藏—(______)
静谧—(______) 勤勉—(______) 攀谈—(______)
2、名句背默填空。
(1)《宿建德江》中诗人直抒胸臆,点出全诗“愁”的感情基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2)《宿建德江》中诗人写在船上见到的景色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运用比喻写雨前和雨中景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运用比喻写雨后景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5)《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突出标题中的“夜行”二字,并采用以动衬静写法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表明词人畅谈丰收的欢快之情,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3、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无_____有_____ 司_____见_____ _____而_____舍
专心__________ 见_____知_____ 一_____俱_____
4、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人民服务》)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弈》)
(3)应怜屐齿印苍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绍翁《游园不值》)
(4)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6)____________,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得分评卷人
5、照样子,写词语。
1.ABB式:静悄悄、明晃晃、__________、__________。
2.AABB式:窸窸窣窣、安安静静、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
太阳的话(节选)
我带着金黄的花束,
我带着林间的香气,
我带着亮光和温暖,
我带着满身的露水,
快起来,快起来,
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
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
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1】片段中的“我”指的是__________。
【2】诗歌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
7、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中作者用“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反衬出乡村夏夜的宁静。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两句描写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场景。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这两句话巧妙运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
D.作者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个角度描写乡村夏夜风光,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8、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江郎山和韵
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①不可干②。
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①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千寻,极言其高。②干:这里指接触。
【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美国西部华人的奥运情结
不在现场,你怎么也想象不出那些住在美国西部的华人华侨是多么(期盼 期待)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
4月 9日是北京奥运会圣火在旧金山传递的日子。当天一大早,华人华侨就自发地组织起来,穿上印有迎接北京奥运会圣火的服装,拿着中国国旗,国际奥委会五环旗,从四面八方来到奥运圣火传递的路线上。(即使尽管)圣火传递启动仪式要到下午1点才开始,但是很多华人夜里或清晨就乘车来到了滨海大道,并且在路边进行腰鼓、秧歌等表演,引来很多美国人驻足观看。
记者在火炬传递沿途看到,尽管有少数“藏独”分子声嘶力竭地鼓(噪 躁),但是华人以声势浩大的呐喊声“北京奥运会,go,go,go”将对方的气焰压了下去。前旧金山硅谷湖北同乡会会长牛飞月 地说:“对于我们这些居住在美国的华人来说,只有祖国强大了,我们的腰杆子才能更硬。”居住在旧金山的绝大多数华人华侨都积极支持北京奥运会和这次火炬传递,他们(期望希望)祖国繁荣富强,坚决反对包括“藏独”在内的任何试图分裂祖国的行径。
在本次火炬传递的终点赫尔曼广场,正在这里出差的上海旭上电子公司的钱海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很遗憾,自己的英语不是很好,否则一定要和那些鼓吹“藏独”的人理论一下。
置身于赫尔曼广场,有一种身在国内的感觉,到处都是华人,到处都是五星红旗,以及支持奥运的横幅。国际严新生命科学公司的1000多人早早来到这里,用各种文艺形式表达身在异乡的华人希望祖国平安和谐的心情。当“56个民族56朵花”,“我爱你中国”等歌声想起的时候,人们有理由相信,北京奥运会火炬在旧金山的传递尽管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中国人万众一心向奥运的信念却会通过这次活动传播开来。
(1)“行径”和“行为”是一组近义词,想一想,短文中的“行径”可以替换成“行为”吗?为什么?
(2)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3)划去括号中不合适的词
(4)下面这个长句该怎么正确停顿呢?请用“/”标注出来。
居住在旧金山的绝大多数华人华侨都积极支持北京奥运会和这次火炬传递
(5)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美国西部华人华侨的奥运情结?
(6)如果此时你正面对着少数“藏独”分子,你准备和他们理论些什么?
当奢华与拜金成为时尚,当朴素与节俭成为迂腐,我们的文字就是要倡导这样一种精神——让生命多一些磨砺!
10、阅读感悟。
一件小事
鲁迅
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大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叫他拉到S门去。不一会,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跌倒的是一个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筋斗,跌到头破血出了。
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
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问伊说:
“你怎么啦?”
“我摔坏了。”
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
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仍然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身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也没有想,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
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
我没有思索的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
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我走着,一面想,几乎怕敢想到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熬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1】本文作者鲁迅,原名______,作品有小说集《____》《____》《____》等,他是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我最喜欢他的一句名言是: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改成转述句。
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我的坏脾气”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我”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车夫的反应是( )
A.完全没有听到 B.听得清清楚楚
C.听到了,但不太清晰 D.或者听到了,或者没有听到
【5】文中描写了______个人物,其中运用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人物是______。
【6】文章的结尾说“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渡河少年
条清澈的小河,一条泊在岸边的渡船。
我立在船头,一身蓝色的衣服倒映在水里。船身开始晃动,船老大扛着一根竹篙上来了。一个背着书包的圆脸少年站在河埂上朝老人大声问:“老爹,没钱能上船吗?”
老人正在弯腰解着缆绳,头也不抬:“没钱坐什么船,笑话!”
竹篙一点,小船离岸而去。
孩子像当头挨了一棒,孤零零地立在岸上。离得老远,我看见孩子两眼睁得溜圆,牙帮在不停地挫动,两道小刷子似的眉毛紧紧地蹙在一起。忽然,他把衣裳一脱,连同书包擎在手中,“哧溜”一下滑进了河里。
秋风秋水,他受得了吗?一股同情的潮水从我心头漫过,想喊,没喊出声。那孩子举着衣服□书包□踩着水□一摇一摇地向河当中游去□黝黑的脸蛋冻得乌青□撑船的老汉愣愣地望着□忽然大声叫□□孩子□上船□快上船□□
孩子好像没听见。
船撑到孩子跟前,孩子使劲把头别过去。
上船吧——别冻坏了。”老人似乎在哀求,“钱一分也不要。”
孩子不理他,依然向前划。落满彩霞的河水被孩子的臂膀切割成一块块五彩的锦缎,那手中的花格子衬衣就像五彩的花瓣,黄黄的书包真像花瓣中的花蕊。
好一朵开在浪花丛中的奇葩!好一个倔强的少年!
终于到了对岸,他泥鳅一般蹿上了堤埂。水珠在他的脊背上滚动,像一条条刚出网的银鱼在蹦跳。他把衣裳一套,捡起书包,飞也似的跑了。河边的沙滩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像一条无限延长的省略号。
后来,我打听到,那孩子考取了对岸的中学,那天是开学的头一天。
有趣的是,以后我每次过河,只要赶上学生上学放学,总会看到那个圆脸少年在河里游来游去。数年后,少年居然从这条小河游进了大海,成了一名游泳健将。他给撑船老人来过一封信,称他是他的启蒙教练,要感谢他。
可惜老人已长眠在河边的沙丘里,没看到这封信。
【1】结合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词义。
(1)“一股同情的潮水从我心头漫过”的“漫”的意思是______
A.到处都是 B.水过满,向外流 C.不受约束
(2)“固执”的“固”的意思是______
A.结实 B.坚硬 C.坚决地
【2】给第6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选文中画“ ”的句子采用了哪种描写人物的方法?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一开始,老人没有让少年上渡船是因为_______________;后来,老人又让少年上船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末尾说少年给撑船老人来过一封信,信中称撑船老人是他的启蒙教练。想一想,少年为什么称老人为启蒙教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仔细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回答问题。
《故乡》(节选)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1】请试着给这个片段加个小标题《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语句是对人物哪个方面的描写。
(1)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
(2)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
(3)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
【3】鲁迅在这里写到“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对比课本中的少年闰土,这里对闰土的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都写到了“说不出话”的情况,原因一样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下面的时代背景,理解为什么说“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背景资料:此文写于1921年,当时在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统治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在庆祝祖国生日的连欢会上,钢琴家们的双手在黑白qín jiàn( )上跳越,奏起“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páo xiào( )……”这首《黄河大合唱》时,在场观众无不心潮péng pài( )、kāng kǎi( )激昂。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个个为了dǐ yù( )外强而英勇牺牲的中华儿女。我们坚信中华民族必将巍然yì lì( )于世界民族之林。
【1】根据语境拼写词语。
①黑白qín jiàn( ) ②黄河在páo xiào( ) ③心潮péng pài( )
④kāng kǎi( )激昂 ⑤dǐ yù( )外强 ⑥巍然yì lì( )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_______改为__________ ②______改为_______
14、课内阅读
是的,庄稼人都图个吉利,姥姥对“喜鹊登枝”最熟悉不过了。①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②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
【1】选文中画“横线①”的句子主要写________,画“横线②”的句子,我们可以用________这个词语来概括。
【2】“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姥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美国对中国的科技打压,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很长。(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缩句,缩到最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只有一只脚,停落时不得不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姑娘说:“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3分)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我是一片白云,我将尽力去装点蓝天:如果我___ ,我将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9、我知道这件事非常重要,只是实在没有时间来处理。(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人们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来,泪水如雨,洒了一地。(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__________
(2)妈妈微笑着对我说:“今晚我和你爸爸都要加班,你自己做饭吃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
21、妙笔生花。
巴金爷爷在信中提到,想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结果”,请你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生命开花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