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贵州安顺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回忆所学内容填空。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天气由雨到晴转变之快描绘得境界大开,令人神清气爽。

    2.《七律·长征》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途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3.周总理一心为人民,正如______(填人名)所说的那样:“鞠躬尽瘁,______。”

    4.《_____》是苏联作家_____以自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讲述了阿廖沙四岁到十一岁的童年生活。

    5.“对仗”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语句相互映衬,更具韵味。《过故人庄》一诗中,与“绿树村边合”中的“村边”相对的是“_____”。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地球的自然资源________谁的恩赐,_________经过漫长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2._________这些设想能实现,________是遥远的事情。

    3._________地球被破坏了,我们_________别无去处。

    4.我们_________要精心地保护地球,_________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家园。

  • 3、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

    _______莫泊桑记住了老师的话,勤奋努力,________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

    ②我______要把《小学生守则》牢记在心上,_______要落实在行动上。

  • 4、读拼音,写词语。

    shěn  yuè liú  lǎn qī  zǐ  

    (   )   ( )   (   )

    jǐng  tì   shuǎng  lǎng   bào  yuàn

    ( )   (   )   (   )

  • 5、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1)鞠躬尽瘁,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以尺寸与人。

    (3)______________,视死忽如归。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读古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解释词语。

    护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青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对错。

    ①后两句诗采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山水人的感情,显得既生机勃勃又清新幽雅。______

    两山排闼送青来可以改为主人开门见青山,意思的主人打开了门,就会看见青翠的山峰。______

    ③诗人写出了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山水主动与人相亲,表现了人的高洁。______

  • 7、读《浪淘沙》,完成下列各题。

    浪淘沙

    (唐)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浪淘沙》。

    2牵牛织女指的是民间故事中的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判断对错。

    1)诗人以浪漫的想像结合传说,把黄河汹涌澎湃的特点写在具体、生动、形象。______

    2)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______

    3)这首诗以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气势,抒发了作者豪迈的气概和奋发精神。______

    4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波自天崖,关于这两句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携带泥沙,浪淘汹涌来自天边。

    B.九曲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河曲曲折折,排山倒海的气势。自天崖生动地表现了黄河源远流长。

    C.这两句诗描写了黄河来自天边、川流不息的壮丽图景。

  • 8、读下面词的片段,完成练习。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呜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前两句词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关于这四句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四句词写的是夏夜景物和词人感受,“惊”字写出词人在夏夜中的恐惧

    B.凉爽的清风把蝉的呜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C.前两句词描写的是夏日夜空晴朗,夜色的宁静、优美,令人神往

    D.后两句中词人的关注点转移到了田野,由稻花香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收,表达出词人心头的喜悦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阅读

    一书成名

    ①1966年8月,马尔克斯刚刚写完《百年孤独》。此时的他已经写了5本小说,在圈子里小有名气。但他还是生活困窘,欠了一屁股的债不说,手头刚完成的这部1300多页的书稿,出版前景也晦暗不明。他把手搞寄给布诺斯艾利斯的出版商,手头的钱实在不够邮费,只能先寄一半过去。迫于生活压力,他又重新为媒本撰写专栏,以贴补家用。

    ②有朋友问他手头的书完成的怎么样了。马尔克斯回答:“我手上所有的,要么是一本小说,要么是一公斤废纸。”小说出版前景未明,生活却要继续,即使每天忙得筋疲力尽。这就是《百年孤独》出版前马尔克斯的真实境况。现如今我们当然可以说,马尔克斯写出了一本既能传世又畅销的经典之作,但在那个时候,谁知道呢,他的妻子甚至只是盼望着书能够出版就行,“哪怕它一点也不受欢迎”。

    ③1967年5月30日,《百年孤独》在布宜艾利斯出版,定价约两美元。由于富恩特斯、巴尔加斯·略萨的强烈推荐,出版商改变主意,加印到5000册,在出版前两星期,又改成8000册。两周后,初版销售一空。为了宣传小说,马尔克斯在小说出版3周后,“空降”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他对这个城市充满好奇,一天早晨,他在城市街角的咖啡厅吃早餐,看到一名好提着购物袋,他的小说就夹在西红柿和生菜之间。他突然意识到,他已经在40岁写出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作品。

    ④许多年以后,马尔克斯会记起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那个遥远的早晨——1982年10月21日凌晨。电话铃声响起,首先打来电话的是哥伦比亚总统贝当古。贝当古说他的消息来自法国总统密特朗,而密特朗的消息来源是瑞典元首——他们都是马尔克斯的朋友。电话接连不断地响起,以至于他的另一位好友、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根本打不进来。第二天,卡斯特罗干脆发了一封贺电。

    ⑤一切都变了。之前那个受尽苦苦难,仿佛在写作之路上看不到尽头的马尔克斯,在巴黎忍饥挨饿、在墨西哥背负一生债务的马尔克斯,现如今功成名就,身边朋友全是名人政要,声名显赫。作为文学家,他还能如何写作?

    ⑥就算他写了再多的作品,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是《百年孤独》。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一书成名”的“书”指的是《__________。最开始此书出版前景是晦暗不明的,“晦暗不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马尔克斯回答说:“我手上所有的,要么是_____________,要么是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2】马尔克斯意识到自己写出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作品,他是从哪几个方面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3】第④段没有直接写《百年孤独》内容是如何好,而是通过写马尔克斯获得_____________和多位政要对他进行_____________两件事来突出这部作品的重要性和好,这种写法叫_____________

    【4】第⑤段中“一切都变了”,概括写出“他”“变”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对文中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整本书阅读。

    这时候,从远远的大路上,来了一个骑自行车的人。这人的脸,被太阳晒成酱红色。眉棱、颧骨、下巴,整个脸的轮廓分明,而且显得坚毅。他的两眼黑得发亮,锋利的目光,仿佛要把什么刺穿似的,眺望着旷野和面前的芦花村。半旧的蘑菇式圆顶草帽,压着他粗硬的头发。免得风把帽子吹掉,帽带系在他长了黑胡子楂儿的下巴上。他的青布夹袄大敞着怀,露出腰间鲜红的牛皮子弹袋。右边插着一把长苗三眼金鸡盒子枪。左边挎着一个枪牌橹子,两个甜瓜形手榴弹。迎面的晨风,把他两边的衣襟吹到后面,像鸟儿张起的翅膀。这正是游击队长  

      在大路上紧蹬着车子。见芦花村头上,有挑水的,有牵着牲口往河边走的,有下地干活的。他向下地的人打听,说村里没事儿,就放心地过了还乡河上的桥。穿过一片矮树棵子,绕过池塘,眼前就是打谷场了。

      看见从后门口走出一个拿木杈的男子。他一边蹬着车子,一边眯缝起眼睛,仔细地辨认这个人,心里说:“这是谁?怎么不认识?”等他看出这不是个庄稼人的时候,已经晚了,来不及了。特务丢下木杈,掏出手枪,向前迈了一步,挡住车子,叫声:“别动!”

    两手扶着车把手,眼看手枪在腰里不能拿,干着急。

    这时候从院里跑出四五个特务,搜查 的全身,幸亏所有的文件都在政委手里。 眼看着满蓝的三眼金鸡,满蓝的马牌撸子,装得满满的牛皮子弹袋,都被特务拿去了。

    1这个片段节选自长篇小说《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文中空白处人物是(  )

    A.通讯员魏屯星 B.武装班长申俊福 C.游击队长杜绍英

    3这个片段中的故事情节写的是____________

    4文中被捕的人物是怎么脱险的(  )

    A.李四喜偷偷把他放走了。

    B.在政委和通讯员的帮助下,利用岔道,成功脱险。

    C.雨来在妈妈的帮助下把他救出来的。

  • 11、课外阅读。

    心中的桥

    故乡的木桥,实在朴实无华。倾斜的桥身,标志着它的古老;粗大的桥墩铺满厚厚的青苔,流水冲得它伤痕累累;圆木柱搭成的桥面,高高低低,留着很多的空隙,几根锈黑的长条钉子紧紧咬着它们。桥下的江水悠然东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唱着一曲单调古朴的歌,像是摇响了老祖母破旧的纺车。

    第一次走到桥头,看到急急而过的江水,听到“哗哗”喧腾的水声,我就吓得闭上了眼,赖着要母亲背我过桥。母亲没有答应,她拉我上了桥,教我一步步踩着她的足迹走。我的脚特别不听使唤,哪儿有洞,偏偏往哪儿踩。就这样闭着眼,不知过了多久,费了多大周折,我才号啕大哭着过了桥。母亲也累得汗水淋漓,但她终究也没背我。

    到了学龄,母亲要我自己上学,每天都要路经这座桥。我先是绕大弯从小路走。一天,小路堵了,我只好战战兢兢走上桥头。看见母亲正站在桥的另一头,朝我招手,我放心了,蹲在地上等母亲来抱。可过了好久,母亲仍然没有过桥,我知道——她不会来接我了。我只好慢慢向前探出一只脚。桥面的空隙像童话里的老虎的血盆大口,木板松动的地方,在我脚下“吱吱”直响。我一边哭喊着“妈妈”,一边一点点地移动。就这样,我几乎是挪着过了桥,扑进母亲的怀抱,我委屈地抽泣着。母亲搂着我,擦干我的泪水。她的脸上漾开了一丝淡淡的笑意,眼里闪烁着母爱的柔光。我静静地沐浴在爱的柔波中。

    长大后,忆及童年过桥的往事,妈妈说:“哪有母亲不疼爱儿女的,但生活之路是靠你自己走的。”是啊,当告别生我养我的母亲,扬起生命之船的风帆时,我要只身一人去闯险滩、过恶浪,去尝遍失败的苦涩,去领略成功的欢欣……每想到这些,我为儿时对母亲小小的怨恨而羞愧,我为母亲深沉的爱而感动。家乡的木桥,它引我走上最初的人生之桥。我的前面一定还有更为艰险的桥,但家乡的木桥——那指引我蹒跚学步的桥,将给我温存的抚慰、无穷的力量。啊,架在我心中的“母亲桥”,将伴我一生,将引我走向成熟。

    【1】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加点的词语。

    战战兢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自然段中,“几根锈黑的长条钉子紧紧咬着它们”中的“它们”指的是( )。

    A.倾斜的桥身

    B.粗大的桥墩

    C.圆木柱搭成的桥面

    【3】细读第4自然段,理解画线词语的意思。

    (1)“险滩、恶浪”指:___________

    (2)“更为艰险的桥”指:___________

    (3)“母亲桥”指:___________

    【4】本文的主要内容是( )

    A.介绍木桥的外形特点及作用。

    B.写“我”小时候两次过桥的经历,以此说明人生之路需要自己亲自去走,去探索,只有经过险滩、恶浪的洗礼,才会领略到成功的喜悦。

    C.写小时候“我”过桥时,母亲不管“我”,因此,“我”长大后,回忆往事,对母亲的行为感到一丝怨恨。

    【5】本文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 12、课内阅读。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句中的“呻吟”本来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是用______的修辞手法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下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埋下伏笔。

    【2】“老汉吼道”中的“吼”字表现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丈夫”是指____________,“儿子”是指____________

    【4】文章如此结尾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语段欣赏屋。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啧……”海鸥听见老人唤,马上飞了过来,把他团团围住,引得路人都驻足观看。

    1)为什么说海鸥最重情义”?用”____”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语句。

    2白鸥飞处带诗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老人的话语中你能体会到老人对海鸥有着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什么感受?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 14、短文

    大自然的警钟

    最近,素来高温炎热的沙特阿拉伯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在首都利雅得早晚气温降至0°C左右,北部的拉夫哈、泰布克等地区最低气温达到-7°C,并出现了当地罕见的霜冻、降雪和树挂等现象。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也下了百年来的第一场雪。在全年平均气温25°C左右的科威特,最低气温竟降到-3°C。

    近年来,诸如暴风雪、寒流、暴雨、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全球发生的频率增加,强度也加大,气候问题愈来愈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全球性问题。

    所谓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指与历史同期相比出现较少的小概率天气气候事件。造成极端天气频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球变暖。尽管海湾地区遭受了罕见的寒流袭击,与全球变暖之说似乎相悖,但实际上全球变暖和局部严寒并不矛盾。全球变暖只是指全球气温呈总体上升趋势,并不排除局部地方发生严寒。

    “暖冬”曾于2006年入冬后在世界上流行。在北美洲地区,隆冬气温堪比夏季:美国纽约到当年年底前片雪未下,最高气温达22°C :加拿大历来被称为“冰与枫的国度”,但其北部特有的冬季风情日渐消失,以全球最长滑冰场而闻名的丽都河迟迟不结冰…在北半球本应最冷的季节,一些国家的路人却身着短袖,熊不冬眠,候鸟忘记迁徙,植物在冬天发芽,高山滑雪场无雪可滑。

    气候变化带来的不仅仅是反常的严寒和暖冬,还导致了夏季高温热浪,海平面上升,岛国消失,南北极地冰川消融。洪涝、大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加,对人类的生存形成直接威胁。据统计,在过去20年里,全球发生的自然灾害数量增加了3倍多。

    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评估报告指出,人类若不重视环保,到20世纪末,估计平均气温最多将上升6.3°C。科学研究表明,如果平均气温上升3°C,仅在亚洲,每年就有700多万人面临洪水袭击,全球将有1亿多人陷入粮食不足的窘境,如果气温上升4°C,全球就会有30多亿人面临缺水问题,北美地区受热浪侵袭的次数将増加3~8倍,北极海冰将减少35%。

    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是大自然向人类敲响的警钟!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应该参加保卫自然的战斗中,尽自己的努力,从身边小事做起,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

    【1】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__,呼吁人类要____

    【2】什么是极端天气?请你从文中提取信息,用一句话简要概括。

    ____

    【3】第①段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多选)

    A.举例子

    B.列数字

    C.作比较

    D.打比方

    【4】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极端天气(       

    A.总起~分述~总结

    B.严寒~暖冬~热浪

    C.成因~现象~危害

    D.举例子~下定义~敲警钟

    【5】第③段中加点的“似乎”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

    【6】读了这篇文章,请你为保护地球环境设计一条宣传语。

    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既然已经绝迹了,我怎么可能那么详尽地描述它的夜间视力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们笔记里记的都是错的。错的当然就不能得分了。(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新怀疑主义(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这里面的价值。(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1)老师对我们说:“雷锋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然后仿写一句话。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照样子,补充句子)

    心爱的小狗走失了,我伤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下面的情境中任选一个,写出自己心情“好”与“不好”时的情感。

    鲜花盛开       狂风暴雨

    心情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描写雪后的景色:________

  • 18、改为反问句。

    1.这是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想到母亲,我就泪流不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能让两个孩子和死人待在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忘不了那个卖书的残疾青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海鸥们不愿意让老人离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大象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把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这是闹着玩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3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4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5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6瑞恩说:“我将继续努力,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改为“转述句”

     

    7黄河无私地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缩写句子

     

    8战士们击落了四架飞机和三辆坦克.修改病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学校举办“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生态文明”主题演讲活动,请你选择其中某一个主题,写一小段演讲稿。观点要鲜明,有感染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