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词语。
bèn zhuō (______) dān bó (______) zhào yào(______) fú àn(______)
chóu yuàn(______) huǎng rán (______) mó hu (______) hún zhuó(______)
2、根据拼音提示补全词语。
yǒng (_____) 久 (_____)梅 蛙(_____) 兵马(_____) 泪如泉(_____) 怂(_____)
xī (_____)阳 (_____)牲 潮(_____) (_____)嘘 清(_____) 一张一(_____)
3、读拼音,写词语。
张大爷带着他的宝物来找jiàn( )定师,然后他就在门外pái huái( )。
4、辨字组词。
吨________ 谱________ 盲________ 醒________
纯________ 普________ 育________ 醉__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pínɡ tān bēi mǐn jìnɡ mò tián jìnɡ yóu zhōnɡ tánɡ tū mó xínɡ
( ) ( ) ( ) ( ) ( ) ( ) ( )
jī shēn jiàn pán zī yá liě zuǐ shēn huàn jué zhèng yā què wú shēnɡ
( ) ( ) ( ) ( ) ( )
shén mì mò cè dǐnɡ lǐ mó bài jìn ɡù chè dǐ zhǎng shēng léi dòng
( ) ( ) ( ) ( ) ( )
6、古诗阅读。
春 日
[宋]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胜日”的意思是(____),“东风面”的意思是(____)
A.胜利的日子。 B.天气晴朗的日子。
C.春天的面貌。 D.东风的模样。
【3】这首诗中的( )一词赞美了春天的景色。
A. “万紫千红” B. “泗水滨”
【4】积累描写春天的诗句,我还能写出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两山排闼送青来。
【1】补充诗句。
【2】“畦”指_____________,“排闼”指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体现对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品读课文——《有的人》( 节选)。
[甲]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乙]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1】下列对[甲]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个“活”字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二个“活”字是作者对鲁迅先生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B.第一个“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C.第一个“有的人”指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第二个“有的人”指- -生为人民、甘愿给人民当牛马的人。
D.概括了两种人生的不同价值,说明了人总逃脱不了死的结局。
【2】(1)读了[乙]选段的后两行,我想到了两句诗:___________
(2)鲁迅有一本散文诗集叫《________》。
【3】体会“骑在人民头上”“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中“骑”和“俯”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
【4】“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鲁迅先生为革命事业__________的精神。
9、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一碧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
翠色欲流: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3】画波浪线的的句子中,“无边的绿毯”指_______,“白色的大花”指_____。
【4】这段话写出了草原的什么特点?文中哪句话最能表现出这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
【5】用波浪线画出表示作者联想的句子,并说说这个联想是由哪些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 (至少找出一处)
10、阅读课外片段,完成练习。
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小学到中学的课本中一直出现的人物。我虽然经常流畅地背着他的诗歌、杂文,可并不喜欢,嫌它们太沉闷。我甚至认为他是一个被时代夸大的人物。
一直到后来,有一位导演想改编鲁迅的小说并拍摄成影片,邀请我做策划。我欣然应允,并因此第一次去买了鲁迅的书:一本精装的《鲁迅小说集》。读了第一篇《狂人日记》,我吓了一跳;等读完《孔乙己》,我告诉导演,你不配改编鲁迅的小说,我也不配做这个策
划。因为他及他的小说,应该被所有人尊敬。于是在30多岁以后我才与鲁迅的小说亲近,我才发现,那个小时候熟悉而不能理解的人物,变得熟悉而伟大。
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想他是这样一种人:任何一个时代的中国人在形容他时都可以用“我们的鲁迅”来开头……
【1】作者对鲁迅的认识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文中画“___”的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对社会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过去和现在,还包括未来
B.鲁迅伟大的精神力量感召着我们所有的人,所以任何一个时代的中国人都可以说鲁迅是“我们的”
C.每个人都读过鲁迅的文章,因此任何一个时代的中国人都可以说鲁迅是“我们的”
11、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唯一的听众”指的是谁?为什么“每当我拿起提琴,眼前就浮现出那位耳聋的老人”?
(2)课文中几次出现“老人平静地望着我”?每次都有什么不同?
12、课外阅读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着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1】选文的第一自然段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
【2】在开凿居庸关隧道时采用(_________)的办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在开凿八达岭隧道时又采用(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1自然段詹天佑工作身先士卒的性格特点是通过什么描写写出来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在文中画出最能体现詹天佑民族尊严感的句子。
【5】请写出选文第1自然段中语言描写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
①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天刚微亮,薄雾还挂在树梢上,我坐车前往山村学校支教。车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盘旋,直到日影两斜,才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一所中学。
②看到四面漏风的校舍,我心里一阵酸楚,于是决意留下来,把梦想的种子播到孩子们的心田。可是,事实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有个叫李想的孩子,就让我头疼。
③我在讲台上读课文,抬头见他两眼走神,心早飞到爪哇国去了。我大声说:“李想,我刚才读到哪了?”同桌用胳膊捅了捅他,他挠挠头说:“读的什么?没听到啊。”班上哄堂大笑。
④他还和别人打架,黝黑的脸上经常挂彩,问怎么回事,他不肯说。有一回,我看到几个孩子围着他挥拳乱打,边打边说:“不信你不哭。”泪水在眼眶里晃,他昂着头,愣是不让它落下来。我大喝道:“为什么打人?”他们撒腿跑了,转眼没了踪影。我走上前,想说些什么。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心里觉得难过,他到底是怎么了?他的童真哪去了?
⑤周末,我到他家里走访。到那儿一看,我鼻子酸了,破旧的土坯房里光线昏暗, 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他和爷爷。“他父母出去多久了?经常回来吗?"我问。老人叹气了说:“他爹娘走了五年了,很少回来。刚开始那会儿,他想想起来就哭,躺地上打滚儿,谁也哄不住。连哭了几个月,眼泪都流干……”
⑥校园里再见到他,他仍旧上课走神, 我却不敢与他的目光对视。那目光望也望不到底,透着阵阵寒气,充满稚气的脸上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忧郁和漠然。
⑦几个月后,我听说他的父母回来了,还受了些伤。事情大致是这样:他的父母坐车回家正赶上下雨,山洛湿滑,车翻进了沟里,幸好只是些外伤,他们在医院住了几天,包了些药,赶回了家。
⑧我想去他家看看。路上,听见村民在议论:“爹娘出去这么久,回来伤成那样,这孩子跟没事人似的。”作为老师,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 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⑨走到院子里,爷爷正冲他发脾气:“你这孩子,心咋就那么硬呢?看到爹娘遭了罪,连滴眼泪都没流……”话没说完,便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⑩他倚着门框站着,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父亲接过话说:“我们出去这些年,他感觉生疏了,这也怨不得孩子。”母亲走过来,搂着他的肩说:“这次出事后,我和你爹也想了,明年包片果园,不出去打工了。”他低下头,一颗亮晶晶的泪珠,滚落了下来。刚开始是小声啜泣,到后来竞成了嚎啕大哭。
⑾我忽然懂得,这些年来他有多孤单,有多悲伤。所谓的坚强,是因为没有一个能让他依靠着哭泣的肩膀。我眼眶全湿,悄悄地离开了。
⑿第二天上课,他坐得直直的,听得很认真。课间,他跟别的孩子在草地上嘻嘻哈哈地玩闹。金色的阳光下,他的脸上焕发着光彩,整个人都明亮了起来。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有同学喊:“李想,你的衣服脏了, 后面好几道黑印子。”他头也不回地说:“俺娘……会洗的。”
⒀我不知道一滴泪掉下来之前,在他心里奔涌了多久。但我明白从现在开始,一个美丽的生命,如含苞待放的花蕾,又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1】短文的题目是《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结合全文,围绕着“眼泪”,请你概括李想的这一滴眼泪掉下来所经历的变化过程。
父母外出打工,他哭干眼泪→挨别的孩子打,他昂着头,_______→父母打工回家受伤,他______→_______,他获得父母的温暖,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第②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头疼”?请你概括出老师头疼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括号里的要求从不同角度品析下列句子。
(1)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修辞手法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想以前上课走神,后来为什么会认真听讲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揣摩第⑧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第一人称把老师“深深的挫败感”具体地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高尔基小说《童年》的节选文段,并回答问题。
【1】在文字旁边做批注。要求先用横线画出描写外祖母的词句,再写出你的理解或感受。
【2】梳理人物美系,将图示补充完整。
【3】在木学期课外阅读中,哪部作品令你印象深刻?结合这部作品写出你的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哈尔威船长是真正的英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写下来。
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用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大禹治理了洪水。
_________________
②大禹走遍了山南海北。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我来到杭州西湖乘船赏景,天空突然像打翻的墨水一样黑云密布,白亮亮的雨点在水面溅起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里。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引用诗句)
2.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保护地球。(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很喜欢这个小家伙。(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
题目:家乡的小河
要求;中心突出,字迹工整,语言流畅,结构完整。5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