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辽宁鞍山二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照样子写词语。

    1.怒气冲冲(ABCC):____ _____

    2.呆头呆脑(ABAC):____ _____

    3.昼夜(反义词构成):____ _____

    4.枯萎(近义词构成):____ _____

  • 2、下面是高尔基《童年》的人物关系图请根据你的阅读完善人物关系图表,在最后横线处用词语概括人物形象。

  • 3、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古人诗云“_________”“________”。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___________

    2.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它与戏剧、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四大文学体裁”。它以刻画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3.列夫·托尔斯秦是俄国文学家、思想家。他的作品深受世界人民喜爱,代表作有《________》、《安娜·卡列尼娜》、《_________》等。

  • 4、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在括号里填适当的量词。

        一____榜文  一____性命

        一____狂风  一____红日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词是诗的别体。其中“西江月”是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你知道的著名的词作品:《________________》。

    【2】在这首词里,作者借“惊鹊”“鸣蝉”“蛙声”,使农村静谧的夜景洋溢着一派生机;更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示了丰收在望的喜悦。

    【3】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上下两小节都写出了明月当空、繁星满天的晴朗夜空的美妙景色。

    B.作者通过写茅店、社林、溪桥,突出了江南水乡的特点。

    C.第一节的最后两句,作者主要是从嗅觉和听觉两方面加以描写的。

    D.“路转溪桥忽见”一句中的“见”同“现”。

    【4】请你展开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写一写“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所描绘的夏夜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课内阅读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 )店社林边,路( )溪桥忽见。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这首词描写的是______季景物,从__________中可以判断出来。

    【3】用自己的话赏析“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等闲识得东风面,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朱熹的这首诗表面描绘了_____(季节)的美丽景色,实则是一首_____(咏史  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3从表面上看,诗歌的第一句“胜日”指____________,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___________;“寻芳”,即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__________

    4提到朱嘉,我会联想到他的另一首诗《观书有感》。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告诉我们要不断地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   老汉突然冲上来,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

    1两次写到老汉吼道联系上下文体会老汉的心情。当老汉看到一名党员没有站在队伍的最后面时,他会想:_____;当老汉把儿子推上木桥时,他会想:_____

  • 10、课内阅读。

    回到家里,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忐忑不安( )                      自作自受( )

    【2】在“□”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第一句运用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通过写桑娜把邻居的孤儿当做自己的孩子,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表现了桑娜______的品质。

    【4】桑娜的心理变化过程是:体谅丈夫的艰难——( )——( )——( )

    【5】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A.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B.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C.表示语意的跳跃。

  • 11、课文在线。(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伯父逝世以后,我见到他家的女佣阿三。阿三是个工人的妻子,她丈夫失了业,她愁得两只眼睛起了蒙,看东西不清楚,模模糊糊的像隔着雾。她跟我谈起伯父生前的事情。她说:“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一点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

    1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____ ____   模 _____)(_____

     

    ____ ____ ____)(_____

    2给这段加个小标题:_______

    3通过这段话,你认为鲁迅先生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

  • 12、课内阅读。

    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24小时37分;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倾角,而火星的倾角约66度1分,所以火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而且也有四季更替。更有趣的是,1877年,意大利的一位天文学家观察到火星表面有很多纵横的黑色线条,人们猜测这是火星人开挖的运河。人们还观察到火星表面的颜色随着季节而变化,有人认为这是火星表面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了颜色。

    【1】阅读选段,并联系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1)天文学家观察到火星表面有很多的黑色线条,这“黑色的线条”是_______

    A.火星人开挖的运河 B.暗环形山和暗的斑点

    (2)人们观察到火星表面的颜色随着季节而变化,这是因为_______

    A.火星表面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了颜色

    B.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土吹来吹去,才造成了颜色明暗的变化

    【2】选文中这段内容,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多选题)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举例子

    D.作比较

    【4】选段分为两层,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草房子》第七章至第九章的内容,补充下面内容。

    第七章 白雀(二):白雀和蒋一轮最终没能在一起。

    第八章 红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九章 药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火 光

    柯罗连科

    ①很久以前,在一个漆黑的秋天的夜晚,我泛舟在西伯利亚一条阴森森、qīqīng的河上。船到一个转弯处,只见前面黑黢黢的山峰下面,一星火光蓦地一闪。

    ②火光又明又亮,好像就在眼前……

    ③“好啦!谢天谢地!”我高兴地说,“马上就到过夜的地方啦!”④船夫扭头朝身后的火光望了一眼,又不以为然地划起桨来。

    ⑤“远着呢!”

    ⑥我不相信他的话,因为火光冲破朦胧的夜色,明明在那儿zhàn fàng、闪烁。不过船夫是对的,事实上,火光的确还远着呢。

    ⑦这些黑夜的火光的特点是:驱散黑暗,闪闪发亮,近在眼前,令人神往,zhà一看,再划几下就到了……其实却还远着呢……

    ⑧我们在漆黑如墨的河上又划了很久。一个个峡谷和悬崖,迎面驶来,又向后移去,仿佛消失在茫茫的远方,而火光却依然停在前头,闪闪发亮,令人神往--依然是这么近,又依然是那么远……

    ⑨现在,无论是这条被悬崖峭壁的阴影笼罩的漆黑的河流,还是那一星明亮的火光,都经常浮现在我的脑际.在这以前和在这以后,曾有许多火光,似乎近在咫尺,让人心驰神往。可是,生活之河却仍然在那阴森森的两岸之间流着,而火光也依旧非常遥远。因此,必须加劲划桨……

    ⑩然而,火光啊……毕竟……毕竟就在前头!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字词。

    qī  qīng   zhàn fàng zhà

        )一看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蓦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以为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默读全文.请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第①一⑧自然段的主要内容。(3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读句子,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

    (1)“火光又明又亮,好像就在眼前……”这句话中的好像能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比较火光啊……毕竟……毕竟就在前头!火光啊毕竟就在前头!这两句话 不同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写一写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整篇文章,你觉得题目中的火光有几层意思?分别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落叶飘落下来。

    改成比喻句:  

    (2)在大家鼓励下,使我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修改病句:  

    (3)帮老奶奶写信要表扬,可早就学过的字写错了,就应该批评。

    改成双重否定句:  

    改成反问句:  

    (4)十四岁的少先队员赖宁为了扑灭山火,保护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缩句:  

     

     

     

  • 16、把画线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补写句子,使其形成排比句式。

    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一切黑暗;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_;如果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

    跟我学:修改成分残缺的病句。

    一般的句子构成:谁做()什么。但成分残缺的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修改方法:补全残缺部分。如下面的句子缺少主语,谁写了第一首诗?应将主语补充上。

    1.记得八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的鼓励是爱,父亲的批评是爱。(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仿照例句改写句子,使句子更生动。

    例句:秋天到了,大豆成熟了。

    秋天到了,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

    下课了,同学们玩起了陀螺,许多陀螺在地面上飞转。

     

     

     

  • 20、按要求写句子。

    1.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改为陈述句)

     

    2.人们将其衣冠葬在他的飞升之地乔山。(改为字句)

       

    3.5000年前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更是令人遐想。(改为反问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展示。

    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六年的生活,你一定有许多感慨:或高兴,或自豪,或遗憾,或感动,或后悔,或悲伤……请你回忆值得记忆的瞬间,写下你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要求:语言通顺流畅,结构安排合理,感情真实,书写工整,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