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达林先生家的狗叫( )。
A. 旺旺 B. 娜娜 C. 小白 D. 杰克
2、下面故事没有在《细米》中提到的一项是( )。
A.细米骑大牛 B.细米摘栀子花
C.细米上房揭瓦 D.细米斗小七子
3、“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指( )
A. 唐代一位诗人 B. 一种官职
4、下列对句子朗读停顿的划分,最合适的一项是( )
A.因释/其耒/而/守株
B.因/释其耒/而守株
C.因/释其耒/而守/株
5、填一填。
1.眼见为______,耳听为______
2.近______者赤,近墨者______。
3.______不吝,从善______
4.见善则______,有过则_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守株待兔》这个故事中,种田人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天天守在树桩旁,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古时候用( )学富五车( )形容一个人学问高( )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 )
(2)张择端画了一幅著名的画( )清明上河图( )
(3)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 )一个人骑着马( )正往桥下走( )
8、把句子规范、端正、整洁地抄在横线上。
温暖的春风吹化了残雪,吹绿了树枝,吹蓝了天空,吹得河水也泛起了笑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理解。
大车队
①一队载着瓦罐的大车,正从一个陡峭的山坡往下走。车队主人赶着第一辆车小心翼翼地走在前头,让其余的车在坡顶等候。
②为了不让大车往山下滑,驯良的骏马几乎用身体的后半部顶着货车,一步一步向下挪。
③可是,坡顶上的一批年轻的马却大骂可怜的骏马没有能耐:“嘿,大家夸你是骏马,真是奇怪啊,瞧你,慢吞吞简直像只爬行的大虾!哎呀,差点撞到岩石上,斜啦,又歪啦!胆子放大些呀!瞧,又撞上了。哎,真是一头蠢驴!要是上山或者在夜里,那还情有可原,可现在是下山啊,而且又在白天!既然你没本事,就应该驮水去。待会瞧我的,看我怎么下山,我保证分秒不会浪费,让车子飞一般下山。
④终于轮到年轻的马了,它弓起脊梁,挺起胸膛,拉起货车上路啦。但是它刚一起步就开始摇晃,身后的大车催促它,车速变得越来越快。小马索性撒开四蹄飞奔起来,大车碾过石头,越过沟壑,一路上跌跌撞撞。
⑤最后马儿驮着货车“轰隆"一声,翻进了山沟,报销了主人的一车瓦罐。
【1】解释文章第一段中加点词“小心翼翼”的意思。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
(1)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______)
A.车队的主人 B.驯良的骏马 C.年轻的马 D.载瓦罐的大车
(2)下列对第③自然段中“哎,真是一头蠢驴!”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年轻的马对骏马的赞美。 B.年轻的马对骏马的佩服。
C.年轻的马对骏马的同情。 D.年轻的马对骏马的嘲笑。
【3】年轻的马“报销了主人的一车瓦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两个句子,你觉得哪一句写得更好?好在哪里?
①瞧你,慢吞吞的。 ②瞧你,慢吞吞简直像只爬行的大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纸的发明(节选)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学富五车:___
普及:___
【2】人类用文字记录事情,经历了这样的历程:___→___→___。
A.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或青铜器上
B.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
C.把文字写到帛上
【3】“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这种书”指哪种书?用“ ”在文中画出来。
【4】“帛”不能普及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帛比竹片、木片轻便
B.帛的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
C.帛不能被大量生产
D.帛不方便保存
11、课外阅读。
法布尔的故事
《蟋蟀的住宅》是法布尔写的,法布尔是法国一位著名的昆虫学家。
法布尔为了研究昆虫,一生如痴如醉地观察昆虫的习性。一天,他趴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死苍蝇,一连看了三四个小时,以至四周围满了人,还骂他是“怪人”,可是他全然不觉。还有一次,他爬上果树看螳螂的活动,直到树下有人大叫“抓小偷”,他才从昆虫王国的迷梦中清醒过来。
法布尔在中学教书时,经常到附近一条沙路上观察昆虫。有一天大清早,他在沙路上走着,忽然听到蛐蛐的叫声,于是就循着声音来到一块大石头旁,轻轻地躺了下来。几个农妇早晨下地时看见了他,到黄昏收工时,看见他仍躺在那里。她们实在不明白,这个人怎么花了一天工夫,就看着一块石头,简直中了邪!其实他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布尔活了九十多岁,他把毕生的精力都倾注在昆虫学的研究上,成为十九世纪有名的昆虫学家。
【1】用文中的四字词语概括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这个词语是____________。
【2】文章主要是通过记叙法布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件小事来说明他对昆虫的喜爱。
【3】将第三自然段补写完整。
【4】请你来评价一下法布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qì qiè)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gōng gǒng)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chuāng chuàng)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hiǔ huǐ),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用“/”画掉选文中加点字错误的读音。
【2】选文中画线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
B.打比方
C.列数字
D.做比较
【3】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赵州桥有两个主要特点: 和 。
【4】栏板上雕刻的龙栩栩如生。想一想,还会有什么形态的龙。请描述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花大姐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
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颜色鲜艳的小圆点,特别漂亮。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顺顺溜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严丝合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作者认为“花大姐”是个好名字?在下列说法正确的句子后面打上“√”
①“花”形象地体现了瓢虫漂亮的外形,红色的硬翅上有好多颜色鲜艳的小圆点。(______)
②瓢虫形态端庄,举止稳重,“大姐”的称呼与此相吻合。(______)
③这个名字生动形象,富有童趣。(______)
【3】考考你:有的瓢虫吃蚜虫,是(_______);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_________)
【4】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故乡的芦苇》片段,回答问题。
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脑袋。要不了多少日子,它就可以长到几尺高,在融融的春风中,快活地舒展它那狭长的叶子。
这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总喜欢摘片芦叶,放在嘴边,吹出鸟鸣似的歌声。孩子们为这美妙的音乐陶醉,在亮晶晶的小河边,在碧青青的草地上,快乐地奔跑着,呼唤着……
我们还喜欢用芦叶折成绿色的芦叶船。手巧的伙伴,还从旧火柴盒上剪下小木片,当作舵,安在小船的尾部,再用香烟盒里的锡纸做成银色帆叶。我们一个个光着小脚丫,伏在河滩上,小心翼翼地把芦叶船移到水面上。“开船啰!开船啰!”于是,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绿色的“船队”便满载着我们纯真的幻想,顺流而去。
【1】按要求写词语。
反义词:舒展——( ) 狭长——( )
近义词:迫不及待——( ) 小心翼翼——( )
【2】根据短文内容补充词语。
( )的春风 ( )地奔跑
( )的叶子 ( )地探出
【3】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保持句意不变。
我们小心翼翼地把芦叶船移到水面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绿色的“船队”满载着我们纯真的幻想,顺流而去…… 句中的“船队”加上引号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①我的童年是快乐而又幸福的,那时候的我和许多的乡下孩子一样,是那么贪玩、调皮和捣蛋。捉迷藏、过家家、上山采蘑菇、爬树掏鸟窝、下河摸鱼……特别是下河摸鱼是我们最喜欢的游戏。
②一有空,我们就呼朋引伴地向村边的那条小河奔去。大伙跑到河边时,连小裤管也顾不上挽起来,就争先恐后地跳进河里。水不深,只没到膝盖;水清澈见底,可以看到一小群一小群的小鱼游来游去。我们下水后,就在水里跑来跑去,两只小脚丫拍打着水面,“扑通扑通!”水花乱溅,我们也乐得哈哈大笑。
③不久,原本清澈的水已经被我们弄得混浊不清,甚至连水底的淤(yū)泥也翻上来了。这样一来,那些原本自由自在游玩的小鱼就被迫浮出水面呼吸,而我们呢?看到那些小鱼,就飞快地伸出小手,迅速地把它们从水中捧起来,放进事先准备好的盛有水的小塑料桶里,这些可怜却又可爱的鱼儿,就只能乖乖地在桶里游来游去了。
【1】照样子,写词语。
哈哈大笑(AABC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请给文章拟写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①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列举的省略。
B.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C.表示语意未尽。
【4】你从文中加点的“一有空”“顾不上”“争先恐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
【5】阅读文章第③段,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孩子们捉鱼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小时候都有过什么童年趣事呢?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完成关于句段的练习。
(1)选择一个关联词写一写身边的人或物:
既……又…… 不但……而且……
_________________
(2)围绕开头这句话的意思写一段话:
同学们打扫教室可认真了。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流程图写一写剪纸的过程:
折→画→剪→展开
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修改病句。
赵州桥是李春设计并参加建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了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口语交际。
有趣的故事,大家都喜欢听。组织一次“趣味故事会”,大家都来讲讲有趣的故事吧!先自己试着讲讲,想想可以怎么讲得更吸引人,再讲给大家听。请把你讲的故事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训练)下面是王小明同学写的关于“瓶子吃鸡蛋”实验的开头,请你用修改符号帮他修改其中不正确的地方。(共三处)
瓶子会“吃”东西吗?鸡蛋比瓶口还大,还要鸡蛋不能有损伤任何。这比瞪天还难,怎么可能呢……?
20、修改病句。
(1)预备铃一响,语文老师就涌现在教室门口。_________________
(2)我介绍给来宾们学校的情况。______________
(3)我估计这道题你肯定做错了。______________
21、写作技能:任选一题写。
1.题目: ,别这样爱我
要求:(1)选择老师、妈妈、爸爸……把题目补充完整。
(2)用具体的事例来描述他(她)爱你的方法不恰当。
(3)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不少于150字。
2.画画、唱歌、游泳、打球、做游戏……我们的课余生活多么丰富啊!请以“我最喜欢 ”为题,介绍一项自己最喜欢或最擅(shàn)长的活动。注意: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把内容写具体,把句子写通顺,不少于1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