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的理解,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文题《看不见的爱》中的“爱”是指( )。
A.小男孩爱打弹弓。
B.母亲对小男孩的支持、鼓励和信任。
C.作者“我”的好奇心。
2、读词语,选一选。
1.侦(zhēn zhēnɡ)探 返(fǎn huǎn)回
2.幼(yòu yōu)儿 拦(nán lán)住
3.气喘吁吁(yū xū) 彻(chè qiè)底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允许(yǔn) 瘦弱(sòu)主宰(zài)
B.澎湃(pénɡ)韩愈(yú)簇拥(zù)
C.懈怠(jiè) 徜徉(chánɡ)刹那(cà)
D.厌恶(wù) 疙瘩(ɡē) 杜甫(fǔ)
4、下列词语填入句子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
遇到问题我们不能人云亦云,做个 ,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思考。
A.变色龙 B.百灵鸟 C.应声虫 D.哈巴狗
5、下列词语和“勤学”无关的一项是( )
A.囊萤夜读
B.悬梁刺股
C.黄香温席
D.凿壁借光
6、水为什么能灭火?( )
A.水的温度低一些。
B.火怕水。
C.水不让空气接近燃烧的物体。
7、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个地方已经不适合居住,族人们心想:天高地阔,哪里不能安家呢?
B.这句话十分精彩,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C.童年是多么快乐啊,无忧无虑。
D.因为早就知道自己会成功,所以听到这个消息后,他欣喜若狂。
8、给下列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 ___我喜欢___儿童文学_____你喜欢什么书_____他问我___
2._____雷锋的故事_____这本书_____你看过吗___
3.我愤愤地说_____因为这个_____孩子就应该受到惩罚吗___
4._____鸟儿没有翅膀一定不会飞_____你说是吗_____这个小男孩天真地问我____
9、课外阅读
嫩绿的芽儿
冰心
嫩绿的芽儿,
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
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
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1】这首小诗运用了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 劝勉_______。
【2】“芽儿”“花儿”“果儿”三个意象的排列顺序能否调换?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嫩绿”“ 淡白”“ 深红”在诗中各有什么含义? 选择一个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查找资料, 把你最喜欢的一首冰心的小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1】选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我知道他的作品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选文第一自然段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主要是对哈尔威船长的什么描写?表现了他的什么特点?
11、类文阅读
沧海日出(节选)
峻青
早晨4点钟还不到,残云已经散尽了。几颗寥(liáo)寥的晨星,在那晴朗的天空中闪烁着渐渐淡下去的光辉。东方的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光,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粉红色。这广阔无垠(yín)的天空和大海,完全和粉红色的霞光,融合在一起了,分不清它们的界限,也看不见它们的轮廓(kuò),只感到一种柔和的明快的美。
朝霞渐渐变浓变深,粉红的颜色,渐渐变成了橘红,以后又变成鲜红了。而大海和天空,也像着了火似的,通红一片。就在这时,在那水天融为一体的苍茫远方,在那闪烁着一片火焰似的波光的大海里,一轮红得耀眼、光芒四射的太阳,冉(rǎn)冉地升腾起来。开始的时候,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了一个弧(hú)形的金边儿。不久,这金边儿很快地在扩大着,扩大着涌了上来。到后来,就已经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跳,蹦出了海面。霎时间,那辽阔无垠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满了耀眼的金光。在那太阳刚刚跃出的海面上,金光特别强烈,仿佛是无数个火红的太阳,铺成了一条又宽又亮又红的海上大路,从太阳底下,一直伸展到鹰角亭下的海边。这路,金晃晃、红彤彤的,又直又长,看着它,就仿佛使人觉得:循着这条金晃晃、红彤彤的大路,就可以一直走进那太阳里去。
啊,美极了,壮观极了!
我转身向西边望去,从渔村里飘起来的乳白色的炊烟和在山林中飘荡着的薄纱似的晨雾,也都变成了金晃晃、红彤彤的颜色,像一缕缕色彩鲜艳的缎子,在山林和楼房之间轻轻地飘拂着、飘拂着。西面的山峰、树木、庙宇、楼房,就在这袅(niǎo)袅的炊烟和晨雾之中,时隐时现,似真似幻。眼前的这幅带有神奇色彩的优美画面,多么像那虚幻缥(piāo)缈(miǎo)的仙境!
(选文有删改)
【1】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霎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的词语我还可以写几个:__________________。
【2】整体感知: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日出景象的?运用了哪些描写颜色的词语?表现了景物怎样的特点?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描写的对象 | 描写的顺序 | 典型颜色词 | 景物的特点 |
日出景象 | 日出前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橘红、鲜红、通红 | ______ | |
______ | ______ | 色彩神奇 |
【3】品析句子: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部分,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来写的,并填空。
(1)到后来,就已经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跳,蹦出了海面。
作者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太阳的___________。
(2)在那太阳刚刚跃出的海面上,金光特别强烈,仿佛是无数个火红的太阳,铺成了一条又宽又亮又红的海上大路,从太阳底下,一直伸展到鹰角亭下的海边。
作者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描写了日出时海面布满_______的景色,犹如______________。
【4】内容探究:读着文章,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风景画,试着按照课文的描写顺序给图画排排序吧!
①壮美日出图 ②满天红霞图 ③晨星霞光图 ④西山仙境图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5】妙笔生花:仿照选文中的描写或巴金的《海上日出》,试着写一写你看到的日出景象吧!
开始的时候,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了一个弧形的金边儿。不久,这金边儿很快地在扩大着,扩大着涌了上来。到后来,就已经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跳,蹦出了海面。霎时间,那辽阔无垠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满了耀眼的金光。 | 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巴金《海上日出》 |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梦里雪乡
穿越了苍莽延绵的林海雪原,淹没在山坳中的雪乡渐隐渐现。虽然我家乡的冬天也不乏白雪,可雪乡的雪还是令我吃惊得有些恍惚。
走进雪乡,便走进了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漫天雪花彻夜不停地飞舞,这在雪乡是常有的事。雪乡雪后的清晨像一首清新的诗,又似一幅雅致的画。在诗与画之间,显现生命律动的是那担水的农家女,既朴实能干,又温柔体贴,落落大方。
微风过处,卷起的雪雾像一层白纱将整个雪乡罩住。而房檐上那不经意挂上去的红灯笼,虽是这银白色调中的另类,却给冬日的雪乡平添了些许暖意。
雪乡的雪从十月开始飘落,一直到第二年的初夏才会结束。因为雪大,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出过大山;因为雪大,他们不甚了解外面的世界。可问起雪乡人,他们是否因此而感到不便甚至讨厌雪的时候,他们都笑着说,习惯了。之后便反问你,你不觉得我们这里很干净吗?那种神情和雪一样,纤尘不染。
雪乡人以一颗平常心,平和地看自己,看别人,也看这个世界。随着时代的更迭,雪乡正穿透历史的尘埃,穿过时空的交错,与外面的世界扑面相遇。越来越多的都市人来到雪乡,在休闲中领略这份似真似梦的朦胧与缥缈。
【1】用“______”画出文中的一处比喻句。
【2】下列对文章题目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雪下得很大的多雪的山乡。
B.一个在梦中出现的无法触及的虚幻多雪的乡村。
C.在梦中看到的多雪的山乡。
D.一个在尘世中难得见到的冰清玉洁的乡村。
【3】画“ ”句子中的“罩”字能否换成“包”或者“漫”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文中找到几个词语概述雪乡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用优美的语句描写了雪乡______的景色,赞美了雪乡人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1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1】文中加点的“好玩具”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通过一些事例写出了小猫的________,这些事例包括:把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耍个没完没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段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小猫们的( ) (多选)
A.责备
B.宽容
C.怜爱
D.关切
E.抱怨
F.不耐烦
【4】猫把院中的花草折腾得枝折花落,“我”不但不责打它们,反而会怎样做呢?结合作者对小猫们的态度,展开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鸟趣
几年前,家里的糯米生了虫子,在阳台上晾晒时,发现常有麻雀啄食,怯生生的,甚是有趣。从那以后,我便有意在阳台的水泥台上撒下一些米来,在玻璃杯里装满水。
几年来,不管酷暑寒冬,一群群的麻雀成了每天必然“光临”的朋友了。每到四月上旬,雏鸟来了,由母鸟带着。一只母鸟带着两三只小雏鸟,母鸟啄了食物嘴对嘴地喂,不辞辛苦地履行母亲的职责。
有一次,我发现一只受伤的鸟,一条腿已经折断,伤残的肢体连皮耷拉着,只能用一条腿艰难地支撑着身体,用爪子紧紧抓住电线,摇摇晃晃,好不容易才使身体保持平衡。我为它的生存担忧了,此后,我大约有半个月未见它的踪影,我想,它肯定是死了,心中不免有些怅然。在一个雨雾蒙蒙的天气里,天空一片灰暗。突然,我眼睛一亮,我又看见那只伤鸟了。它的羽毛淋得透湿,停在电话线上仔细整理羽毛,抖落水珠。更使我吃惊的是,它的伤腿居然“康复”,像一个伤病人拉着拐棍,一颠一颠地跳跃。我庆幸它战胜伤残活下来了。还有一只老麻雀,它伤了翅膀,一个翅膀拖挂到地上,起飞蛮费劲,几经磨炼,伤翅硬朗起来,又能振翅高飞了……
我常感叹,这些小生灵,它们蹦蹦跳跳,叽叽喳喳地生活在大自然中,也会遇到各种困难与麻烦,它们为了生存,顽强地活着,真是令人感动。
【1】仔细阅读画线句,从句中的带点词中感受到了_______。
【2】面对那只受伤的鸟儿,“我”的情绪发生了哪些变化?从文中找出反映情绪变化的词语,依次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 )——( )——( )——( )
【3】作者看到麻雀______的样子,觉得“甚是有趣”;又被______所感动,将其视为另一种“鸟趣”。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联系短文内容写一写。
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用加点的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诗(词)句补充完整。
(1)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惟有蜻蜓蛱蝶飞。
(3)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飞雪迎春到。
(5)________________,她在丛中笑。
16、修改下面这段话。
鲁爷爷今年已经差不多八十多岁了,他身穿一件黑棉袄和一顶旧棉帽,仍然保持着艰苦朴素。在解放初期,他推着小车为前线送小米、小麦和粮食,不知走过多少城市和村庄。他经常对我们说:“我经历了两个新旧社会,深知今天的辛福生活来之不易,你们一定要爱惜它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平静的海面上,船在温柔地航行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到了镇上一看,街上几乎完全没有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蓝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室里传来美妙的歌声和舞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语文对我产生了兴趣。______________
2.大街两旁五颜六色的红旗迎风飘扬。______________
3.他大概用了一小时左右做完了作业。______________
19、习作。
科技日新月异,你觉得未来我们的生活会怎样?请你展开想象,描绘一下未来的某一样事物,题目自拟,句子通顺,条理清楚。不少于3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