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不转眼地望着”,你不能联想到哪个词语( )
A.目不转睛
B.应接不暇
C.目不斜视
D.全神贯注
2、对“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事对作者来说很重要,而且值得回味。
B.现在作者缺少的正是这种儿时与母亲的甜蜜回忆。
C.表现出作者此时此刻渴望得到母亲的关爱和儿时的快乐。
D.小时候的事情,作者只记得这些,其余的全部忘记了,所以说是“永不漫灭”。
3、选词填空。
的 地 得
(1)蔚蓝色( )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 )点头微笑。
(3)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 )很开心。
(4)田野里,农民伯伯正在紧张( )收割麦子。
(5)助人为乐( )小华被市少工委评为“优秀少先队员”。
(6)由于李红同学学习勤奋,这次语文测试,她考( )特别出色。
4、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人鱼拿着刀的手在发抖”细致地刻画出了小人鱼复杂而矛盾的心理
B.“她觉得自己的心在破碎”写出了小人鱼极度伤心,原因是她不想离开老祖母
C.课文赞扬了小人鱼纯洁善良的品德
D.作家安徒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精心构思情节,展现了人物美好的心灵
5、对文中描写“雪”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句子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用来烘托人物特点。
B.文章反复运用“抛落”一词,写出了雪下得非常大。
C.通过描写雪景,写出了大麦地这个地方冬天景致的美丽。
D.通过写雪景,写出了天气的寒冷,表现了青铜的懂事,吃苦耐劳。
6、下列加点词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海风浓烈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B.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C.树断绝了生机,慢慢地腐蚀了,剩下的只有那些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
D.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一个松脂球,把两只小虫重重包括在里面。
7、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锥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B.文文性格很活泼开朗,只是太粗心。不是忘记带铅笔盒,就是把衣服反穿。
C.菜架上摆满了蔬菜:波菜、黄瓜、韭菜……品种可真多呀!
D.紫禁域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8、“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清平乐·村居》,完成练习。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 溪上 青青草。 醉里吴音 相 媚好, 白发 谁家翁 媪?
, 。最喜 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1】把诗词补充完整。
【2】________是这首词的词牌名。 ________是这首词的题目。
【3】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清平乐( ) 相媚好( ) 翁媪( )
亡赖( ) 卧剥莲蓬( )
【4】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相媚好:_____________________
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亡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这首词的下阕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以简练的语言勾画出了一幅____、_____的乡村风景图,描绘出了一家五口不同的____,借此表达了词人对农村宁静、闲适生活的_______和________之情。
10、阅读
漓江
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颜色各异的游泳圈和五颜六色的游泳帽,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这丰收的景色倒映在美丽的漓江里,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伏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沉睡—( ) 安静—( ) 丰收—( )
【2】读短文,补充词语。
色彩( ) 颜色( ) 热闹( )
生机( ) 美不( ) 丰硕( )
【3】在短文中选自己喜欢的比喻句、拟人句子抄下来。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的第1自然段与下文的关系是________。
【5】短文按_______顺序描写了漓江的景色。
【6】漓江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特点,选用文中的词语写下来。
春天:_______ 夏天:_______
秋天:_______ 冬天:_______
【7】读了这篇短文,你学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游龙华公园
星期天,我们①(游览 游玩)了桃花盛开、曾②(zēng céng)经洒过烈士鲜血的地方——龙华公园。进了公园,我们先走向“桃园”。不多会儿,满园桃花便③(出现 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这里的桃花品种繁多,有“樱桃”、“白桃”、“垂桃”、“日月桃”等。桃花的颜色也各不相同,红的像一团火,白的像一片云,还有黄的、紫的,真是五彩缤纷!微风吹过,送来了缕缕清香。
“你们看,那儿有许多蝴蝶!”一个同学指着前边说。我们朝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一些枝头果然有许多蝴蝶在随风摇动。可是走近一看,它们不是蝴蝶而是花,这种花的形状、颜色和蝴蝶非常相像,所以人们称它为“蝴蝶花”。
饱览桃花后,我们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纪念碑两旁松树耸立,四周铺满嫩草,外面围着一圈整齐的冬青。纪念碑上刻着:“龙华千载④(zài zǎi)仰高风,壮士身先志未终。墙外桃花墙内血,一般鲜艳一般红。”读着碑文,我仿佛看到了烈士们正横眉冷对带血的屠刀,殷红的鲜血染红了龙华的桃花……
【1】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
【2】请概括第一、第二自然段的段意。
第一段意思:___________
第二段意思:___________
【3】仔细阅读第一、第二自然段,再填空。
(1)桃花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蝴蝶花的特点是:______
(2)我摘抄的描写桃花颜色不同比喻句是:______文中“______”一词概括写出桃花颜色多。
【4】请认真阅读短文后,完成下面的填空。
(1)本文的游览路线是:走进公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游览过程中,描写桃花和纪念碑时表达感情是不同的,试着说一说这种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巨人的花园》节选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1】在短文中找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盛夏( ) 热情( ) 短暂( ) 乖巧( )
【2】读句意,写词语。
①放任自己,不加约束。(______) ② 待人冷淡苛刻。(______)
【3】片段中描写巨人醒悟后行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巨人在醒悟前对待孩子的态度是无情地驱赶、冷酷地训斥,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______)。
【4】片段中“(______)”和“(______)”两个词语表现出巨人深深的自责与悔恨。
【5】“巨人终于明白”,他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巨人为什么要感谢孩子呢?( )
A.孩子使他明白:快乐应与大家一起分享,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B.孩子给他带来了快乐,孩子们和他一起玩耍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捅马蜂窝的孩子——爱迪生
小时候的爱迪生体质虽弱,却爱动脑筋。小妈妈当过小学的教师,她知道,好奇是打开神秘知识宝库的一把万能钥匙。所以每当爱迪生问她为什么时,妈妈总是微笑着,细心地开导他,把其中的道理讲给他听。爱迪生不仅爱问为什么,而且什么事都想亲自试一试,也闹过不少笑话。
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大树下玩儿,不知是谁发现了树杈上有一个马蜂窝。
“窝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大家都摇摇头。
“不如我们把它捅下来瞧一瞧,好不好?”爱迪生向小伙伴们建议说。
“大马蜂会蛰人的,要捅你去捅!”小伙伴们都躲得远远的。
爱迪生一心想弄清楚其中的奥秘,便找来一很长树枝,硬是把马蜂窝给捅了下来。顿时,一群大马蜂都向爱迪生涌来。片刻之间,爱迪生已被马蜂蜇得满脸红肿,几乎连眼睛都睁不开了,即使这样,他还要把蜂巢的构造看清楚。
这个可笑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他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实践的优秀品质。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好奇(________) 奥秘(________)
【2】用“不仅……而且……”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线部分有一组关联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 ,说明了爱迪生____________。
【4】这个可笑的行为体现了爱迪生 、 、 的品质。
【5】你是怎么理解“试一试”这个词语的?请举例说明。(用不少于二百字的篇幅写出自己试一试的过程和结果以及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快乐阅读。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 这是什么 那是什么 大都依据状想象成神仙 动物以及宫室 器用 名目有四十多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1】这段话选自______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__,文章是篇____________(体裁)。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蜿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化多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文中画“ ”处加上标点。
【4】这两段话分别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话中画“﹏﹏”句子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句子一开始就直接告诉我们“我”仰卧在小船里进内洞,“以为……贴着船底了”的描写是不是多余的?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太阳照射着树林。(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奇的纳米技术怎能不让人惊叹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大滴松脂滴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海的女儿》,感触很深。(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①最近,我们学校开展了“争当环保卫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台领奖的时候,我的心热烈地跳动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今天的作业全部基本上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市场上有黄瓜、西瓜、南瓜、苦瓜等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小芳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我们必须注意改正并发现自己的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爱看《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小荷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天的景色我觉得十分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必须一定要认真负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五颜六色的红旗在空中迎风飘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金奎叔的话,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千万万数不清的小学生参加了“关爱生命,预防溺水”征文比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不但要改造世界,而且要认识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阿姨从超市买回了芹菜、菠菜、莴苣、菠萝、茄子……等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25)
同学们:读了现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小时候对平安的理解和渴望的故事你一定感触很深。你平时也读过很多大人们小时候的故事吧?比如:周恩来小时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因为童年是美好的,童年的故事是那么多姿多彩的。同学们,拿起笔写写你自己经历过的一件事。有困难吗?给点温馨提示吧!可以是你受过表扬的、尝试的、被批评的、失败的事情,自己的愿望也可以。只要把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写清楚加上一些自己的心里感受就可以了。题目自己定吧!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