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②听了宣讲团成员的演讲,我们每个人都热血沸腾了。
B.①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 ②每次出差归来,爸爸都会给我讲一些他遇到的新鲜事。
C.①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②太阳冲破云层,把光明洒向大地。
2、下列对“有志不在年高”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有志向,但年纪大了,不行了。
B.人只要有志向,成就就会不可限量,不在于年纪大小。
C.只要有志向,即使年纪大了,也可以千出一番事业。
3、把括号里不能搭配的字或读音用“/”划去。
伺候(cì sì) (坚 艰)毅
可怖(bù pù) 选(择 绎)
(尊 遵)严 歉意(qàn qiàn)
(碧 璧)绿 (慌 荒)凉
4、下列句子表达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我们要改正并发现我们的错误。
B.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
C.经过努力,赵婷的成绩提高了很多。
D.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枪栓 船舷 规巨 一丝不苟
B.港口 仪式 玻璃 空空如也
C.踪迹 花圆 戒指 惊恐万壮
6、下面选项中,哪个成语最恰当。
他的作业不仅工整,而且美观,真是 。( )
A. 赏心悦目 B. 眼花缭乱 C. 多姿多彩 D. 色彩明丽
7、下面诗句描写的是雨后景象的是( )
A.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D.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8、日积月累
(1)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单于夜遁逃。
(3)_______________,只留清气满乾坤。
(4)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唯有蜻蜓蛱蝶飞。
(5)生于忧患而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无限风光尽被占。
___________,为谁辛苦为谁甜?
9、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繁星(七一)
冰心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节选)
管桦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1】上面的诗歌和歌词,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母亲对孩子(______)和孩子对母亲(______)。
A.深深的依恋 B.深深的爱 C.殷切的期望 D.深深的款意
【2】对《繁星(七一)》中加点词语的解,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形容这样的回忆非常多,像潮水一样漫上来,使作者整个人都沉漫在这样的回忆之中。
②形容这样的回忆给作者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永远不会模糊、消失。
③从中能够感受到人的回忆是非常珍贵却又非常容易消失的。
④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语有“永不磨灭”“刻骨铭心”等。
【3】《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中,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写出了它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下面两幅图,图(______)对应《繁星(七一)》,图(______)对应《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填序号)
【5】你有怎样永不漫灭的回忆?仿照《繁星(七一)》中画“___”的部分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 )和恐龙有亲缘关系,( )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相关化石一直没有被找到。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们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画线句子把古生物学家们历时百年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比作_____,把辽西的发现比作_________,既生动又形象。
【3】文中加点的“很可能”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天安门城楼用白玉石做底,然后用每块重达48斤的大砖砌成十几米高的台座,台座上是巍峨的城楼。黄色的琉璃瓦,朱红的廊柱,加上屋檐下色彩缤纷的彩画,窗门上玲珑多姿的花纹,使整个建筑显得浑厚端庄,华丽和谐。
城楼下有五座城门,中间一座最大。门前一水环绕,这就是有名的金水河,它既增加了城楼的美丽,又可以加强城楼的防御。河上并列着五座金水桥,桥面略呈拱形,桥身曲折多姿,与城楼的垂直端庄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桥的两面有玉石雕砌而成的栏杆。中间一座雕有蟠桃图案,封建时代专供皇帝通行;中间四座雕着荷花,专供大臣通行。桥的东西两边各有一座高耸挺拔的华表。华表使用白玉石雕成,刻有蟠桃花纹,浑圆精致,映衬着背后的城楼,更增加了天安门的雄伟气势。华表顶端雕成一个蹲着的野兽,叫“望君归”。
华表、金水桥、城楼相互衬托、辉映,构成了天安门的完整图案。
【1】这篇文章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介绍天安门的。
【2】用“___________”画出文中写了天安门城楼的哪些地方。这些描写突出了天安门城楼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挑战课外阅读。
窗
我最喜欢从富子里看外边的景物。
四岁时,我家住在哈尔滨的松花江畔。从窗口往外望去,江水茫茫东去。早上雾很大,看不到对岸。中午却异常睛朗,一目了然,连太阳岛都看得清清楚楚,夜晚,坐在窗口看月亮在水里的倒影,倒也十分有趣,沙沙沙,一群鱼儿游过来,水中玉盘破了,一会儿又合拢了。
五岁时,我从武汉坐客轮去重庆,从窗口眺望长江,波涛滚滚,大小船只,来来往往,白白的墙壁,小小的阁楼,一面旗子迎风飘扬。
六岁时,我同爸爸坐火车到北家来,我又选择了靠窗的座位。窗外是平旷的土地,绿色的原野,近处的树木飞快地向后退,晚上火车的轮子隆隆地响着,吵得人不能入睡。这时,欣赏窗外的景色,却别具风味。火车道旁的路灯发出昏黄的光,远处的灯光像一朵朵金花,一颗颗星星,点缀着大地,真是神奇的世界。
现在,我住在和平里,我从窗口往外一看就是马路,一辆辆无轨电车,在马路上奔驰着。
每天,我都倚着窗子观赏风景,祖国的美景吸引着我,常常引起我的遐想。透过窗户,我看到祖国前进的步伐,看到了新世界的远景。每年我都坐在窗口迎接春天,窗子已经成了我的朋友,我们分不开。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___)的墙壁 (__________)的阁楼
(___________)的世界 (__________)的原野
【2】判断下列句子是否为比喻句,是的画√”,不是的画“×”
(1)一面旗子迎风飘扬。(______)
(2)远处的灯光像一朵朵金花。(______)
(3)一群鱼儿游过来,水中玉盘破碎了,一会儿又合拢了。(______)
【3】五岁时的“我”,从窗口跳望长江,看到了什么?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来。
【4】作者透过窗子除了看到祖国的美景外,还看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猫(节选)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1】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声音变化丰富。(______)
(2)形容变化的项目、样子极多。(______)
【2】选文从两个方面写出了猫的性格古怪,分别是____时和____时的不同表现,表达了作者对猫的____之情。
【3】仿写文中画“ ”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唐家寺的雨伞
从前,有个商人在外苦心经营多年,终于攒下了大宗财富,准备告老还乡,安度晚年。当时时局动荡,路途遥远,路上常有劫匪。商人不敢露富,只得穿一袭灰布长衫,一双布底鞋,购了一把弯头竹柄油纸雨伞,扮作一个风餐露宿的行路人。
这天中午,商人来到了成都近郊的唐家寺,他来到一家面馆,叫了一碗面条,吃了好赶路。没想到肚子吃饱了,一阵倦意却涌了上来。商人在桌旁打了一个盹。一阵清凉的风吹醒了商人,他抬头一看,小店内已空无一人,而自己的那把伞也不见了踪影!商人将随身零钱清点了一番,沉思片刻后,决定自己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了——他用身上仅有的钱在唐家寺开起了修伞铺。
为了早日找回雨伞,商人想了个办法:油纸伞以旧换新。人们纷纷前来换伞。时隔不久,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修伞铺来了一个中年农民,商人一眼就看见他腋下夹着的那把油纸雨伞,那正是他日思夜想、魂牵梦绕的伞呀!
商人不动声色地收下雨伞,转身挑了铺子里最好的一把伞给了来客,在来客的感谢声中,商人徐徐地关上了店门。商人立马打开伞柄,里面的一层黄蜡加封得严严实实。再撬开黄蜡,商人看到了他当初塞在里头的全部银票。他一下瘫坐在地上,长长地松了口气。
这天晚上,商人便同他那把伞一道消失在了夜幕之中。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风餐露宿:__________________
(2)魂牵梦绕:_____________
【2】文章以一把油纸伞作为线索,依次写了商人“购伞”→“_________”→“_________”→“得伞”的过程。
【3】商人的油纸伞丢了以后,他的决定是什么?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
【4】你认为商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
【5】从商人丢伞后的处理方式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
15、(思路训练)填一填,理清自己本次习作的思路。
(1)取个好题目。可以参考以下题目,也可以自己创作题目。
①可爱的小花狗 ②小狗花花 ③“汪星人”传奇 ④我的朋友阿花
我要写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构思习作内容。可以按照外形特征、生活习性、趣事等方面来写。注意根据习作的侧重点,做到详略得当。
外形特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生活习性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趣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结尾:在习作末尾表达对动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我会这样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中国最早的诗歌来自于两千多年的前《论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跳绳等文具就急忙回家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衣和一顶黄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会修改病句。
(1)爷爷家的菜地里,种着各种蔬菜:南瓜、丝瓜、茄子、扁豆、水蜜桃、西红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的眼睛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舞台上的葵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船长舍己救人的动作,感动了所有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他直说简慢抱歉的话,我看得出这是他在司令部里最大的排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学习《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大自然是一个广阔的天地,里面有无穷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发现。本次习作,就把自己观察自然的过程中发生的事例和从中受到的启示写出来。感情要真实,内容要具体。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