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大厦(xià shà) 魔鬼(mé mó)
富饶(yáo ráo) 横行(hénɡ hènɡ)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模样 模型
B.历史 官吏
C.仿佛 吹拂
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建造它们的房子,衔着泥土振着翅飞翔。
B.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和乌贼,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C.我是伟大的河流一条,不顾自身的安逸。
D.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
4、 下列加点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昼出耘田夜绩麻(白天)
B.最喜小儿无赖(不讲道理的人)
C.绿遍山原白满川(河流)
5、查阅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笑盈盈 红彤彤 模糊 凶猛 一模一样 威武 镇静 恍恍惚惚
__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赶海》写了“我”童年赶海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趣事,表达了“我”对__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的热爱。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引用了《_________________》这首歌的歌词。
2.五月,是__________的季节,是____________的季节。篮儿挎走____________的槐花,心里装着____________的满足,桌上摆着____________的槐花饭。句中所填的叠词分别突出了槐花的________,孩子的________,槐花饭的_______。
7、《元日》描写的节日是____,表达了作者____的感情。《清明》表达了作者____的感情。《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写的节日是____,表达了作者____的感情。
8、看拼音写词语。
xiān xì dàng yàng róng huà ǒu ěr
wǔ dǎo zī shì fǎng fú huā bàn
9、快乐阅读
大地妈妈
花草和树木吸着大地妈妈的养料长大,都是大地妈妈的孩子。
为了报答大地妈妈,孩子们在春天长出绿叶。到了炎热的夏天,就请妈妈
在绿荫下乘凉。到了冬天,枯黄的树叶和花草像棉被一样盖在妈妈的身上。妈妈
把枯叶、枯草做成养料,让孩子们吸收。这样,花草树木在妈妈的怀抱里长得更
茂盛,把妈妈打扮得万紫千红。
可是,有的人不爱护大地妈妈的孩子,他们砍树、折花,践踏草地。大地
妈妈失去孩子,光着身子,被烈日晒,被寒风吹。过了些日子,大地妈妈病了,
她的皮肤开裂了,渐渐失去了光彩,世界也变得灰蒙蒙的。
大地妈妈对人们呼喊 爱护我的孩子吧 我的身体健壮了 你们的生活
才会更加美好
(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乘(chéng chèng)凉 枯(gū kū)草
日晒(shài sài) 炎(yán rán)热
(2)请你为短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 )和( )是大地妈妈的孩子。(☆)
(4)大地妈妈的孩子是怎样报答大地妈妈的?把相关的语句抄写下来。(☆☆)
(5)有的人不爱护大地妈妈的孩子,给大地妈妈带来了哪些后果?请你把描写大地妈妈变化的句子抄写下来。(☆☆)
(6)读完短文,你想对人们说些什么?(☆☆☆)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爸爸等于给我说了一个(迷 谜)。这个谜比“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还让我感到可怕,比“光阴似(剑 箭),日月如(梭 唆)”更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 兹)味。
(1)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字一个________(迷 谜) 光阴似________(剑 箭)
日月如________(梭 唆) (滋 兹)________味
(2)“光阴”指________,“金”是指________。“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说________。“箭”和“梭”的运动速度都很快,用来比喻________。
(3)这两句话使人们体会到________。
(4)写一句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
____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五花山
春天的山是绿色的,那绿色淡淡的,许多树叶刚冒出芽来,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
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油彩涂过,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了。
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处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的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只有松柏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人们给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
【1】这篇短文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季节时候的山,重点写了______季的山的景色( )
A.春、夏、秋;夏
B.春、夏、秋;春
C.春、夏、秋;秋
【2】秋天的山有______、______、______等颜色。( )
A.金黄、杏黄、火红色
B.金黄、土黄、火红色
C.粉色、杏黄、大红
【3】第四自然段中的比喻句是_______,把_______比作_______。( )
A.“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跳跃的火苗、火红色的树木
B.“还有的树林变处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的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紫红的树林、紫红幕布
C.“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火红色的树林、跳跃的火苗
【4】第三自然段划线的句子运用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秋天的树林的不同的_______。( )
A.排比;色彩美
B.排比;样子美
C.列举;样子美
12、阅读
螳螂捕蝉
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①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 )取胜的希望很大,( )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想出一个好办法:每天早晨,他拿着弹弓、弹丸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湿透他的衣鞋,接连三天如此。吴王很奇怪,问道:“你这是为什么?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侍卫道:“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停在高高的树上不停地歌唱,饮着露水,不知道有只螳螂就在自己的身后想吃掉它;螳螂曲着身子靠近蝉,想捕捉它,却没想到黄雀就在自己身旁;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人在树下举着弹弓瞄准自己。②( )这三只小动物都力求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 )没有考虑到它们身后隐伏着的祸患!”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1】给文中的两个句子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把正确答案的字母代码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第①句(_________) 第②句(_________)
A.因为……所以…… B.不但……而是…… C.虽然……但是……
【2】少年说的这三种动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吴王恍然大悟”后做了一个什么决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瞧,那只穿着漂亮袜子的小脚已经抬了起来,踩在了人行道的边沿上,但小男孩儿还没有下定决心登上第二只脚,有那么一会儿,他
就那么站着,站着……然而小男孩儿又收回了跨出去的那一步,他似乎积蓄力量,既不前进也不后退,只是固执地注视着自己的前方。“还小呢,刚刚学走路,就能跨台阶?”路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说,“做大人的要帮他一把。”
孩子的妈妈没有伸出手,只是微笑地鼓励说:“自己上,小乖乖,自己上。”
小脚又一次踏上了人行道,另一只脚也费力地提到了空中,这回可真是憋足了劲。终于,两只脚都站到了人行道上!这也许是孩子一生中拿下的第一个高地,小胖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1】找出小男孩上台阶时的动作的词及神态。
【2】对小男孩儿自己上台阶,老奶奶的态度是怎样的?
【3】妈妈是怎么做的?她为什么这样做?
【4】你认为哪个对呢?
14、阅读理解
谢谢你们
陶罐兴奋地说
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
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
它一定闷得不行了
【1】请在“”内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从加点的词我们可以看出陶罐是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罐和铁罐》是一则_______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视是我们青少年学生的一种常见眼病,被国家列为重点防治的6种学生常见病之一。近年中小学生健康调查显示,我国的近视率已接近30%,小学生中有22.7%的人患有近视,初中近视率猛增到55.8%,高中生中有70.3%的人戴眼镜,大学生近视比例高达80%,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
(材料二)作业做得太晚,睡眠不足,过度地看电视、玩电脑等是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预防青少年近视,眼科医生的建议是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看书、上网、看电视不要连续超过一个小时,不在太强或太暗的光线下看书,不边走边看书,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写字姿势……
【1】以上材料主要讲的是( )
A. 青少年近视已得到有效控制。
B. 青少年近视的相关问题。
C. 近视已得到同学们的重视。
D. 如何预防青少年学生常见的6种病。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造成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原因有( )(多选)
A. 作业做得太晚,睡眠不足。
B. 没有经常做眼保健操。
C. 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
D. 过早地配戴近视眼镜。
【3】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良好的用眼习惯不包括( )
A. 不在太强或太暗的光线下看书。
B. 看书、上网、看电视不要连续超过一小时。
C. 要随意地多变换自己的写字姿势。
D. 不边走边看书。
【4】我知道良好的用眼习惯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条)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叶圣陶先生被一池的荷花陶醉了。(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1)写出句子中表示颜色的词语:_________,我还能再写几个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方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怎么会忘记自己的祖国呢?(将句子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荷花》的作者是叶圣陶写的。(用两种方法修改病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扩句,至少两处。
(1)脸上露出笑容。_____________
(2)小鹿散步。_____________
18、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1.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姐姐____________:“我终于可以出去玩儿啦!”
“这些垃圾是谁丢的!”他____________。
2.根据给出的提示,把意思写具体。
操场上真热闹,___________。
3.顾客跑到裁缝店,着急地说:“我不做棉袄啦!”(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语段。
小男孩一个和他的母亲相依为命。家里很穷,母亲日夜劳作仅能保持生存而已。小男孩非常懂事,他发奋学习,期望有朝一日回报母亲的厚恩。他的数学老师是一位善良的女教师,知道他家境艰难,经常常常在学习和生活上帮助他。
________________
5.扩写句子。
一群(______)孩子在礼堂里(______)。
19、修改下面句子的三处错误。
令天,我走到校门口背着书包,看见值周老师戴着浅蓝色口罩,橘黄色上衣,给大家测量体温。
20、修改下列病句。
(1)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
(2)星期天,我在家里写了一篇文章和一幅图画。
________________
(3)商场里有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玩具。
________________
(4)每天早上去公园锻炼身体。
________________
21、在你身边,一定有许多具有优秀品质的人,他们有的乐于助人,有的善良可爱。请你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个人,通过写和他(她)相关的一两件事来表现他(她)的优秀之处。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