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女儿宋庆龄特(tè)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bó bo)家去了。
B.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pū)空的,那多不好啊!
C.不,妈妈。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ruò)言。
D.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xìn yòng)的孩子。
2、关于标点符号的用法错误的是( )
A.“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说。
B.“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
C.“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真漂亮”。
3、匹诺曹和他的爸爸从大鲨鱼的肚子里逃出来,在海里差点被淹死时,是( )救了他们。
A.`蟋蟀
B.海怪
C.金枪鱼
D.仙女
4、“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沾”表现了小燕子轻巧的特点
B.“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我们仿佛看见了湖面的美景
C.“横掠着”说明小燕子飞行时速度不是很快
D.从“波光粼粼”可以看出当时天气晴朗,春光烂漫
5、在加点字的正确注音后打“√”,再用另外一个读音组词。
一乘轿子shènɡ(_______) chénɡ(_______) 果实累累léi(_______) lěi(_______)
爪牙zhuǎ(_______) zhǎo(_______) 新鲜xiān(_______) xiǎn(_______)
6、我会形近字组词。
包 苞 加 架 离 篱 化 货
( )( ) ( )( ) ( )( ) ( )( )
7、课文综合回顾。
有的文章抓住总起句、过渡句、中心句或重点段落就能概括出全文的大意。如本篇课文,只要抓住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______________”和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_________________”,就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赞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yuān yāng ǒu ěr qiān xū xīn shǎng fǎng fú
fēn fāng mì fēng hú li xùn sù wēi wǔ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布衣院士”卢永根
①卢永根,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作物遗传学家。
②2017年,身染重病的中科院院士卢永根自觉时日无多,与夫人商量,决定捐出所有积蓄。
③3月的一天,卢永根和夫人把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因每笔转账都需输密码、签名,前后足足花了一个半小时。
④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46元。学校用这笔款项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
⑤“钱都是老两口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卢永根的秘书赵杏娟说。
⑥卢永根家里的摆设,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破旧的木沙发、老式电视;铁架子床锈迹斑斑,挂帐子用的竹竿,一头绑着绳子,一头用钉子固定在墙上;几张还在使用的椅子,用铁丝绑了又绑。
⑦去过他家的人,都会产生一种印象:家徒四壁。
⑧平日里,这位老校长常常拿着一个半旧饭盒,与学生们一起排队,一荤一素二两饭,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慢慢地将饭菜吃得干干净净。
⑨他无数次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无论是一帆风顺的日子,还是身处逆境的时刻,始终坚信,要把一生献给祖国!
⑩卢永根是那样说的,也是那样做的。他用无言的行动诠释了人生的意义。
【1】初读短文题目“‘布衣院士’卢永根”,你会产生哪些疑问?选择其中一个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快速略读短文,思考并回答:第②—④段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
【3】再次细读短文,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一些关键词句上。
(1)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卢永根与夫人是怎样一点一点省下钱来的?请你在文中把相关的句子用“ ”画出来。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第⑥段中“摆设”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有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阅读思考,你在第1题中提出的问题解决了吗?试着把答案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就在他没精打采地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他机灵地支起耳朵,不错,正是脚步声!鹿猛一回头,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一边休息。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犹豫——(_______) 灰心丧气——(___________)
【2】“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中的“这个机会”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鹿角被树枝挂住时,鹿是怎样脱险的?用“﹏﹏﹏”在选文中画出。
【4】从文中画“——”的句子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文段,完成练习。
比赛时间到了,一头头膘( )肥体壮的牦牛在主人的牵引下,精神抖擞( )地走进赛场。牦牛的角上都戴着红色绸带扎成的花朵,身上披着崭( )新的坐垫,长毛也被主人精心梳理过,浑身上下干干净净。牦牛的主人们身着节日盛装,个个像即将出征的勇士。
【1】给加点字注音。
【2】这段话描写的是(________)人民传统节日上一场(________)的赛牦牛会准备开赛的场景。
【3】照样子写词语。
一头头 _______ ________
干干净净 _______ ________
12、阅读理解。
1906年,美国人安娜·贾(jiǎ)维丝小姐在母亲去世后,首先提出了设立母亲节的设想,并为此四处奔走。同年,她在家乡费城组织了世界上第一次母亲节的庆祝活动。她还分别给国会议员、政府官员、教师以及新闻界写了上千封信,恳求帮助。她的诚心感动了许多人。1914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把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定为母亲节,以表示对所有母亲的崇(chóng)敬和感激。
1、母亲节是________年设立的,把每年的_________________定为母亲节。
2、安娜·贾维丝小姐为设立母亲节,做了哪些事?请简要写下来。
。
3、给短文取个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江上
像刚下水的鸭群,
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
你拨我溅笑哈哈。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
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1】仿写词语。
例:笑哈哈 笑________ 笑_________
【2】填空。
第一句作者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作者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
【3】选出下面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
A.表示反语,具有讽刺否定的意思。
B.表示引用别人的话。
C.特指水性好的孩子。
【4】诗歌主要描写了孩子们的动作,请你把诗中表示动作的词语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鱼和燕子的对话
一天,小燕子在河边遇到了小鱼,叹了口气说:“唉,人们如果还要继续破坏
大自然的话,那我们可就完了!”
“是啊,真是害人害己!”小鱼没精打采地说道。
“那可爱的蓝天也不见了!就像一张黑色的被子盖在了地上!”小燕子生气地说。
“我们一定得想一个办法阻止人们再破坏大自然!”小鱼气愤地说。
“原来清澈的湖水,海水也变黑了!人们总说要保护大自然,可就是动嘴不动手!”小燕子火了。
“唉,看来我们过几天也快绝种了!”小鱼伤心地说。
“对,人们只想如何利用我们,哪有想过怎么保护我们!”小燕子大声说道。
可是很不幸,它们的交谈把猎人引来了,一枪打落飞在天空的小燕子,一把网起水中的小鱼,拿到市场上去卖了……
人类呀,醒悟吧!大自然同样是植物,动物的家园,我们没有权利破坏它!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地球。
【1】解释词语。
没精打采:_____________________
害人害己: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燕子和小鱼的在说一件什么事情?结果它们怎么样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想对破坏大自然的人们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蜜蜂
①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②第二天……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③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1】文中加点的字是多音字,请用它们的另外读音各组一个词,写在下面相应的( )内。
闷(____)
几(____)
【2】“我”是怎样做这个试验的?试着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出来。
捉蜜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从这个试验中得到了什么样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口语交际。
班级将组织一次“趣味故事会”,请你精心挑选有趣的故事,做好准备,并把下面的表格填充完整。
故事题目 | ____ |
作者 | ____ |
主要人物 | ____ |
主要内容 | 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把表弟的头发理坏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剃头。(用关联词联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用加点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口语交际。
现在很多人崇拜“洋节”(如圣诞节、万圣节等),你认为这样做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下面的病句。
(1)我们上街买了许多东西,其中有铅笔、文具、笔记本和水彩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同学的帮助下,很快改正了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段落修改。
今天我读了一篇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的安徒生写的。小女孩的命运实在是太悲伤了。读了童话以后,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标点符号1处,语病2处,词1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热心肠、智多星、小问号、故事大王……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了谁?为什么会想到他?选择个你身边熟悉的人写一写,要写出这个人的特点。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