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说法错误的一组是( )
A.《宝葫芦的秘密》的作者是张天翼。
B.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
C.《巨人的花园》的作者是法国的王尔德,译者是巴金。
D.《海的女儿》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
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骨髓 虱子
鱼刺 敷烫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________: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2)辽西的发现向世人______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
(3)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全面______恐龙飞向蓝天,演化出今天的鸟类大家族的历史进程。
A.显示 展示 揭示
B.展示 揭示 显示
C.揭示 展示 显示
4、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推侧 笨重 迟钝 鸽子
B.响午 未期 祥细 需要
C.随道 形态 理没 膨胀
D.前枝 鸟冀 具备 不懈
5、沙生植物的根很长,是因为( )
A.抗风刮
B.抗干旱
C.以上二者皆是
6、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向晚 方向
B.抵抗抗争
C.表达谢意 花开花谢
7、下面各组词语中,感情色彩相同的组是( )
A.临危不惧 胆小怕事 B.勇往直前 见利忘义
C.奋发图强 舍生取义 D.励精图治 自私自利
8、看拼音,写词语。
zhuāng shì mǐn jié fēn biàn fù zá
(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nèn lǜ jì jìng zī tài zōng jì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9、课内阅读。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
【2】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的景色。
【3】“急走”的意思是________。
【4】理解古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篱笆和小路表明这里是乡村。
B.枝头的花已经落了,枝叶繁茂。
C.“急走”“追”形象地刻画出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特点。
D.“无处寻”表现出儿童的天真和稚气。
【5】说说读完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
多功能纳米战斗服
塔西纳里是美国马萨诸塞州内蒂克军事基地的一名科学家。他的研究目标是有一天为士兵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各种伤害的智能战斗服。
塔西纳里介绍说,科学家们通过运用纳米技术,改变原子和分子的排列,从而使纤维具有化学防护特性。经过纳米技术处理的纤维在让清新的空气通过的同时,可以将生化武器释放的毒素挡在身体之外。
塔西纳里从事纳米技术研究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他表示,纳米技术主要是通过将原子和分子重新排列来制造新的产品。这种技术说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却不容易。塔西纳里估计至少在10年以内,纳米技术还不会应用到计算机处理器和微型机械等产品上,但在新材料领域却是大有可为。人们可以改变塑料、石油、纺织物的原子和分子的排列,使它们具备透气、耐热、高强度和良好的弹性等特征。塔西纳里预计,他们研究、设计的具有化学防护功能的战斗服有望在两年内面世。
美国科学家运用纳米技术研制智能战斗服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他们( )希望战斗服的面料具有化学防护功能外,( )设想在战斗服内安装微型计算机和高灵敏度的传感器。这样,士兵将及时地得到警报,轻松避开射来的子弹。在他们的设想中,智能战斗服还能监控周围环境的重要变化,并运用纳米级别的材料获得像变色龙一样具有伪装的能力,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科学家们还设想到士兵有可能在野外生活很长一段时间,清洗衣物会有困难,于是他们正在研究一种能够“捕捉”气味的纤维。这种纤维具有分子大小的海绵体,可以吸收各种怪气味并把它们“锁住”,直至遇到肥皂水,再将怪气味释放。士兵的内衣、袜子等如果用这种纤维制造,将长时间不用清洗,这无疑会大大改善野战士兵的生活条件。
塔西纳里对纳米技术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认为,纳米技术在军事、民用领域都会大有作为。将来有一天,通过纳米技术制造的微型机器人甚至可以在人体血液里游动,去修补破损的细胞。谈到人们马上就能享用的产品,塔西纳里介绍说,波士顿的一家公司运用纳米技术研制的塑料充气鞋垫可以使里面的氦气18个月不泄漏,从而使穿着者走路更舒适、弹跳更有力。
【1】请在第3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塔西纳里预计具有化学防护动能的战斗服有望在两年内面世。
B.纳米战斗服可以轻松避开子弹并具有伪装能力。
C.纳米技术在军事、民用领域已广泛应用。
D.运用纳米技术研制的塑料充气鞋垫可以使穿着者走路更舒适、弹跳更有力。
【3】请用原文中的话来回答:人们是如何利用纳米技术来制造新的产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中的“至少”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支 枝)竹,绿的叶,青的(杆 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 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 长长)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选择括号里用得准确的字、词,打“√”。
【2】找出这段话中的一对反义词,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先依着时令介绍门前的鲜花,勾勒出一幅“___________”;再写屋后的青竹和鲜笋,描绘了一幅“_________”。(在横线上给图画取名字)
【4】“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这里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方法,“探出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之情。我能用此修辞方法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划线填空)
12、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蚕和蜘蛛都是纺织能手,他们俩决定比一比,看看到底谁的成绩优秀。孔雀从它那扇子般的羽毛中,选出最漂亮的一根做成奖状,准备送给优秀者。
蜘蛛抢先爬上墙角,绕着圈儿不停地织着。不一会儿织成了一张网,一环套一环又细又密。
织完了网,蜘蛛连忙向大家介绍:“我织的网非常结实,即使刮风下雨也能粘住许多飞虫。一日三餐,我每一顿都能吃个够。”
白胖胖的蚕爬上了草山,她织得那么快,那么好。左一下,右一下,一丝不苟,不一会儿就织成浑圆的茧子,雪白的茧子光溜溜的。
这时,蚕也向大家作了说明:“我吐出的丝( )很多,( )我一点不留,把它全送给人们,织成五光十色的彩绸。”
蜘蛛兴高采烈地爬到孔雀的跟前 对孔雀说 听了蚕的介绍 这个光荣的奖状应当属于她
【1】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
【2】在文中找出适当的词语填空。
( )的彩绸 ( )地爬
( )的奖状 ( )地织着
【3】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关联词语。
【4】形近字组词。
绩( )圆( )
积( )园( )
【5】查字典。
“绕”查________音序,“绕”在字典中的解释:①缠绕②围着转动③不从正面通过。“绕着”的“绕”应选(_____)的解释。
【6】照样子写词语。
光溜溜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13、快乐读书苑。
天下妈妈都是一样的
妈妈疼爱小强。小强不喜欢吃鱼时,妈妈就慈爱地说:“鱼肉最有营养,猪肉也比不上。”小强见妈妈吃鱼头,天真地问妈妈:“妈妈,鱼肉有营养,您为什么不吃,而吃鱼头呢?”妈妈说:“妈妈喜欢吃鱼头。”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强长成大人了,妈妈也老了。小强一边把鱼头夹给年迈的妈妈,一边说:“妈妈喜欢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鱼肉放在了自己盘子里。妈妈看着鱼头,心里暗暗地反思:溺爱不是疼爱!小强见妈妈不吃只是坐着看他,奇怪地问妈妈:“妈妈,您怎么不吃?”妈妈无奈地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天下妈妈都是一样的,为了让孩子多吃,自己却不舍得吃一口!”小强这才真正懂得、体会到:母爱是人世间最无私、最仁慈、最伟大的爱!同时深深地反思起自己对母亲的行为。
从此,小强特别孝敬妈妈:好吃的先给妈妈,下班陪妈妈聊天,天热给妈妈扇风驱蚊,天冷给妈妈买来保暖衣服……
1.把括号里的词语,准确地加进句子,使它变成长句。
例:海浪打在脚上。(哗啦哗啦地) 海浪哗啦哗啦地打在脚上。
①妈疼爱小强。(特别)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说:“妈妈喜欢吃鱼头。”(温和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的妈妈也说爱吃鱼头,你认为妈妈是真的喜欢吃鱼头吗?为什么呢?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后你一定会更加热爱、关心你的妈妈,你准备从哪些小事做起呢?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片段阅读练习
《白鹅》片断
①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竟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竟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②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竞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用“/”划去括号中使用不恰当的词。
【2】上面两个自然段从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描写了鹅的特点。
【3】作者先把鹅和_____作类比,表现了_____,然后又把鹅和_____作类比,烘托了______。(只填序号)
①鸭 ②狗 ③鹅步调的从容 ④叫声严厉、大的特点。
【4】第②自然段把鹅和鸭的步调进行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自然段中用来______比喻鹅的步态,对应的图片是______,形象的写出了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
a. b.
c.
d.
15、综合展示厅。
在你最近了解的新闻中,选一则和大家分享(简要说清新闻的来源、内容,不要随意更改新闻的内容,还可以表达自己对这则新闻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列病句。
1.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经把连长交给我的任务顺利实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教育,受害者擦亮了眼睛,增高了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和文具就急忙赶回家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有4处)。
李娟同学学习很可苦,常常收到老师的表扬和夸奖。在“六一”庆祝大会上,她被评为“十佳少年”的光荣称号。
______________
18、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最近,学校举行了许多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内容声情并茂,有名著朗颂会,有唱家乡民摇,有走进“草莓园”……综合性学习活动即充实了我们的生活,又增长了我们的视野。
19、想象小女孩捡洋槐树籽的情景,写下来。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