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迟钝(dùn) 挣扎(zá)
B.实践(jiàn) 细菌(jùn)
C.澎湃(péng) 头颅(lú)
D.栖息(xī) 隧道(suì)
2、选出排列间序正确的一项( )。
①尽管在山上、树林里、田野中,甚至在水里,都能看到它。
②蛇是很有诱惑力的动物。
③可见,在人们心目中,对蛇总还有几分害怕,也难免有些神秘之感。
④而且,不仅喜欢蛇的人要饱览一番,怕蛇的人也常常带着恐惧的心情远远地瞧着它。
⑤但不论在哪里,只要有蛇出现,就会吸引着一大群人,老的小的都会围上来看,尤其是小孩子们,更是兴奋万分。
A. ②③①④⑤
B. ②①⑤④③
C. ③④①②⑤
D. ②①④⑤③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夕阳被湖面照得一片金黄。
B. 秋天的龙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C. 这篇作文不正确的错字太多了。
D. 爸爸给我买了橡皮、尺子、铅笔等文具。
4、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朴素(pǔ) 丰富多腔(qiānɡ)
B.安慰(wèi) 突兀森郁(wū)
C.澎湃(pénɡ) 一丝不苟(ɡǒu)
D.崭新(zhǎn) 汹涌湍急(xiōnɡ)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李教师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大家都很尊敬他。
B.面对一个个棘手的问题,小丽屏息凝视,思考解决的办法。
C.牡丹花上,停着一只花蝴蝶,我小心翼翼地走过,生怕惊扰了它。
D.疫情期间,我们居家的生活依然井然有序。
6、下面对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洛阳的亲友如果问我,我会告诉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
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表现了作者清高自爱的品格。
C.“太白感其意,还卒业”的意思是: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
D.“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说战胜自己才是强者的表现。
7、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________
A. 崭新 高兴 幸福 迷或 耽误
B. 财富 年青 舒服 巨大 竹鉴
C. 晾晒 尊严 抱怨 天津 受益
D. 须要 微笑 赞赏 目光 沉重
8、用“ ”划出句中的错别字,改正后写在括号里。(4分)
我真稀望她第一次扎珍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客和鼓厉。
( ) ( ) ( ) ( )
9、古诗大厅。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清平乐”中“乐”的读音是( ),“亡赖”的“亡”读音是( )。
【2】这首词描绘了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让我们感受到村庄的清新优美。
【3】这家的三个小孩分别在做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最喜小儿亡赖?从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麻雀
(1)无论是乡村或城镇,几乎到处都有麻雀的踪迹。麻雀常被人们认为是害鸟,甚至被骂为“老家贼”,其实,这是人们对它的误解。
(2)麻雀素有“家雀”之誉。它适应力强,能飞善跳,喜爱群居,乐于与人类为伴。麻雀的巢如同半个皮球那么大,通常筑在房顶,瓦头檐槽之间的空缝里,也有的筑在灌木或草丛旁。栖息在乡村和公园的麻雀,很少飞离老家三里之外。
(3)人们常用“自投罗网”形容麻雀的愚蠢。但是一位研究麻雀的科学家认为,麻雀在鸟类中是比较聪明的。在一次试验中,只有3%的麻雀一次就被捉。有的麻雀甚至在一旁等待那些敏捷的小山雀在罗网里把饵叼出来,然后“半路打劫”。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波尔特,通过对麻雀的迷津测验,发现它的记忆能力可以和猴子相比拟。
(4)麻雀虽然在播种时或农作物成熟时糟蹋粮食,但在其他季节及城市里,则是消灭害虫和杂草的能手。特别是在育雏期,麻雀更是大量捕捉害虫哺养幼雀。这里有两个例子很能说明麻雀的功过:十八世纪,普鲁士国王曾因麻雀啄食他喜欢吃的桃子,悬赏在全国消灭麻雀。由于麻雀被捕灭得所剩无几,结果毛虫泛滥成灾。十九世纪时,美国波士顿的毛虫给庄稼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人们为消灭毛虫,从欧洲引进麻雀专门对付毛虫,使庄稼得以摆脱虫患。为此,人们在当地建起了一座“麻雀纪念碑”。
(5)我国现在的问题不是麻雀多了而是麻雀少了,某些地方甚至听不到麻雀叽叽喳喳的声音,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1】根据第(2)自然段的内容,说说麻雀的生活习性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第(3)自然段的大意,正确的一项是( )
A.用来形容麻雀的愚蠢
B.麻雀在鸟类中是比较聪明的
C.麻雀们喜欢“半路打劫”
D.麻雀的记忆能力可以和猴子相比拟
【3】根据第(4)自然段回答问题
段中举了两件什么事?用简洁的话概括,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件事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5)自然段中的现象让你想到了什么问题?请你再根据自己想到的问题给市长提出1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只空瓶子的温暖
①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后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13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②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了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今天,我更是要做给女儿看的。
③果然,女儿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的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扔掉。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她:“孩子,不是老爸吝啬,一只瓶子一毛钱,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
④我等待着女儿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不想,她趁我不备,伸手把空瓶子从我手提袋里取了出来,回过头,又重新把它放到了原处。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撤娇:“爸,一个瓶子对咱们不算什么,但对些人很重要。咱小区每天都有一个捡废品的老人在这转悠,好可怜哪!把瓶子放在这里,他就可以轻松地拿走。我知道,他不是乞讨的,他是靠劳动吃饭的……”
⑤看着女儿清水般闪亮的眼眸,我忽然有些惭愧了。那个老人我是知道的,每天靠捡一些废品养活自己,平时我见到他时,偶尔也会递上一两块硬币,想着自己的慈善,会自我开心上好一阵子。我怎么没有想到女儿说的这一层意思呢?帮助一个人,更主要的是给他劳动的尊严。
⑥我没有说话,只是感激地冲女儿笑,夸她长大了。我看到,暖暖的夕阳下,那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
⑦它带去的,有温暖,有尊严。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文中画“ ”的部分是对女儿的______描写,从中读出她是一个________的人。
(2)“那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中,“真正需要它的人”指的是___
【2】联系短文内容,对题目“一只空瓶子的温暖”理解最恰当的是( )
A.留下的空水瓶被太阳晒得暖暖的,使老人感到很温暖
B.一方面是指女儿用空瓶子给捡废品的老人带去的有尊严的温暖,另一方面是指爸爸看到女儿的成长后内心感到的温暖。
C.“我”给捡废品的老人递上一两块硬币,使他感到很温暖
【3】你是怎样理解画“﹏﹏”的句子的?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想教育女儿不要浪费的爸爸,为什么忽然有些惭愧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在生活中看到过各色各样乞讨的人,和他们相比,你怎么看文中这个捡废品的老人?说说自己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语段阅读。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 )不比做什么,( )很值得观赏。
1.给短文最后一句加上合适的关联词。
2.用“____”画出表明“双龙洞”名字来历的句子。
3.短文主要描写了内洞之中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3、阅读课外片段,完成练习。
董存瑞看看四周。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想把炸药包放到河沿上,试了两次,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碉堡。就在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 )在桥底中央,左手( )起炸药包,( )住桥底,右手猛地( )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1】选段括号里分别填入动词,最恰当的一是( )
A.立 举 抵 拉 B.站 拖 顶 扯 C.站 托 顶 拉
【2】用“ ”画出描写董存瑞神态的句子,这表现了董存瑞 的精神。
【3】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
14、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基本信息 |
|
中文名称 | 中国环境标志 |
俗称 | 十环 |
图形组成 | 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 十个环 |
表示 |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等 |
类型 | 证明性商标 |
标准 | ISO14020系列标准 |
左上图是我国颁布的“中国环境标志”的图形。
“中国环境标志”图形由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十个环组成。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相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环”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1】“中国环境标志”中包含的图形有(多选)( )
A.青山
B.绿水
C.月亮
D.十环
【2】解说文字在介绍“中国环境标志”时未曾介绍的内容是( )
A.色彩搭配
B.图形组成
C.造型特点
D.图形寓意
【3】“___________”俗称十环。
【4】当今社会,乡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你能写一条适合乡村的环保标语,提醒人们保护环境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两个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②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第①句中的“挤”字把_______当作人来写,写出了__________。
【2】根据句意,用“√”在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第②句写了绿的(动态 静态)美。
【3】对于画“____”部分的理解,正确的有( )(填序号)
①大自然里遍布绿色,风有节奏地吹拂,使人感觉所有的绿都在按着节拍飘动。
②这完全是作者想象出来的画面,在这个想象的世界中,所有绿色的景物都是有生命的。
③这句话赋予“绿”以灵性,写出了大自然蓬勃的生机。
④这句话中的“绿”特指绿色的雨丝,因为只有雨丝才能在风的吹拂下飘动。
【4】第①句描写的景象在春天随处可见,用几句话写一写你见过的一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当当小老师,用修改符号修改小马虎写的文章。(1个错误标点,2个错别字,3个病句。)
太阳下山后,傍晚时分。我和姐姐来到一坐大山脚下。我们开始向上攀登。爬着爬着,我们看见周围开着一朵朵白花,真是五颜六色。攀到山腰,红花渐渐多起来了,它们红得那么鲜艳,灿烂、漂亮,艳丽极了。你看,这一簇还在争奇斗艳,那一簇已经真相盛开了。
17、我会修改病句。
(1)爷爷家的菜地里,种着各种蔬菜:南瓜、丝瓜、茄子、扁豆、水蜜桃、西红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的眼睛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舞台上的葵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船长舍己救人的动作,感动了所有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他直说简慢抱歉的话,我看得出这是他在司令部里最大的排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学习《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在班级讨论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进行了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中国少年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有的活泼可爱,有的调皮有趣,还有的还聪明伶俐……写一写你养过的或最熟悉的小动物吧!想一想:你要从哪些方面介绍?怎样才能表达出你的喜爱之情呢?
要求:1.书写工整,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语言尽量生动有趣。
2.题目自定,字数35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