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瑜对诸葛亮说:“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正确理解是( )
A.军中真的缺箭周瑜请诸葛亮帮忙。
B.周瑜设下圈套,企图为难和暗算诸葛亮。
C.周瑜以公事为重,为打败曹军委托诸葛亮造箭。
2、下列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榜文”的意思是告示、公告。
B.“拱伏无违”的意思是绝对服从,毫无抵抗。
C.“驿站”指供传递文书、官员来往及运输等中途暂息、住宿的地方。
D.“请勿自误”的意思是请自己安慰自己。
3、“千难万险难道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吗?”与这句话表达的意思相同的是( )
A.谁说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的前进步伐?
B.千难万险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C.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4、读拼音,写词语。
gōulè(_____) páoxiào(_____) gānjú(_____)
èhào(_____) jìdiàn(_____) qídǎo(_____)
5、“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是作者由衷发出的赞叹,在课文中曾出现了四次,每一次赞叹的事物是什么呢?找到相关段落,简单描述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比一比,组词语。
黯( ) 原( ) 殊( ) 以( )
暗( ) 愿( ) 株( ) 拟( )
赴( ) 练( ) 西( ) 著( )
扑( ) 炼( ) 牺( ) 躇( )
7、按要求组成新字并组词。
加一笔
史——_______——_______ 梢——_______——_______
侍——_______——_______ 勿——_______——_______
减一笔
鸣——_______——_______ 来——_______——_______
兵——_______——_______ 幼——_______——_______
8、读拼音,写词语。
sāng yè zhòu yè mà zha bá cǎo chéng rè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gē diào zhī xiǎo shuǐ piáo chǎn chú xiā nào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9、《草船借箭》选段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来商议军事。他对诸葛亮说:“我们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枝。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枝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营里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执行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几杯酒就走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照办 推却
2.联系上下文,判断句子的意思,对的打“√”,错的打“×”。
周瑜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是周瑜明知故问。( )
周瑜问:“10天造得好吗?”这句看出周瑜并不想为难诸葛亮。( )
3.填空。
周瑜很高兴,他高兴的原因是
从画横线的句子中,我们不难可以看出诸葛亮
4.“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出自罗贯中笔下的《 》。我不读过其中的许多故事。比如“ ”。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伞的故事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娘沉思良久__最后一字一句地说__买__咱买一把__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jiān nán_______,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chàn dǒu_______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bāo fu_______,喜眉笑目地说:“拿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写出近义词。
半信半疑——________
体谅——________
盼望——________
落伍——________
喜眉笑目——________
伴随——________
沉思——________
欣喜——________
【2】把文中的拼音改为词语,并把它们写在拼音后面的横线上。
jiān nán______________chàn dǒu___________bāo fu________
【3】给第三节中空白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娘沉思良久________最后一字一句地说________买________咱买一把________
【4】“她哪有钱给我买伞呢?”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
【5】“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这句话中“黄油布似的脸”说明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我”________。
【6】给短文分段。
【7】画出文章点明中心的一句话。
11、课外阅读。
换一扇窗子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他因此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边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走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窗户了。”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吗? 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但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要演出一个小型话剧,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在玛利亚的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演出,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开启的将是成功的大门。
【1】用横线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2】小男孩先在窗子边看到______,心情_____;在老师的引导下,他又在另一扇窗户旁看见了____,他____的心情______。
【3】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秦兵马俑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 )他们神态各异( )有的 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 )战胜敌手( )有的 ( )好像在暗下决心( )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 ) 有的 ( )好像随时准备出征( )有的 ( )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1】将下面词语选填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紧握双拳,勇武干练 ③微微颔首,若有所思
②凝视远方 ④眼如铜铃,神态庄重
【2】将文中空缺的标点加上。
【3】用波浪线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这段采用了________的结构方式来写的。
【4】文中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是________句,其中每一个分句都是先描写兵马俑的________,然后是由此产生的________,体现了兵马俑的________。
【5】最后的省略号省略了________,展开想象,请续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从这句话我体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被称为“________”,我国像这样体现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历史遗迹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
13、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当我被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用系好的衣扣儿的前襟遮住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们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看着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通”的一声,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切的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了屋。
【1】从下面句子中选出心里描写的句子。( )
A. 我脱下褂子蒙住头,用系好的衣扣儿的前襟遮住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
B.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
C. 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
D. 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
【2】文中画横线的“那多有趣”中,“那”是指_____________。
【3】选文对“我”、妹妹、马蜂窝分别作了哪些描写?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妹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众多的马蜂中,作者重点写了其中一只,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芳草地。
选文一 民国元年,一位打山东来的摔跤手成了无敌手。那摔跤手个子大赛面墙,肩厚似牛臀,臂粗如大腿,光头圆脸冒红光;浑身的肌肉一使劲,好比上上下下到处肉球,再动两下,肉球满身乱滚。这小子拿手的本事是摔跤时,两手往对手肩上一搭,就紧紧抓住,腰一给劲,就把对手端起来。你两脚离地使不上劲,他胳膊长你踢不上他,你有再好的跤法也用不上。他呢?端着你一动不动,你再沉再重也没他劲大。等你折腾够了,他把你往地上一扔,就赛给他玩够的小小狗,扔在一边。据说他这手是从小练的一个怪招:端缸。
选文二 这怪人在街头站了一会儿,忽然打腰里掏出一个小纸盒,从里边抽出一根一寸多长的小细木棍儿,棍儿一头顶着个白头。他举起小木棍儿,从上向下一划,白头一蹭衣褂,嚓地生出火来,把木棍儿引着,令街上的众人一大惊,不知怪人这小棍儿是嘛奇物。怪人待手里的小木棍儿烧到多半扔在地上,跟着从小盒再抽一根,再划,再生火,再烧,再扔。就这么连划了十多根,表演完了,嘛话没说,扬长而去。
从此天津人称怪人这种“一划就着”的玩意儿叫“自来火”。
【1】借助表格梳理文章内容。
选文一的主要人物是山东小子,主要的描写方法是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奇怪”之处是________
选文二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主要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___,“奇怪”之处是怪人点“自来火”。
【2】选文一中,“肩厚似牛臀”“________”等词句是对“山东小子”的________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是动作描写。这样写表现出“山东小子”____________的特点。
【3】选文二中,“表演”一词极具深意。请你联系选文,说一说它的深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两篇选文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东小子”之所以能成为称霸一方的“无敌手”,是因为他有一身的蛮力
B.“自来火”就是火柴,只是当时未普及使用,因此人们称之为“奇物”
C.“怪人”表演结束后扬长而去,作者对此持批判态度,讽刺了当时社会的愚昧无知
D.两段选文选用不同的描写方法,目的在于表现不同人物的特点,突显主旨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梅花赞
有人曾赞美过娇艳的牡丹,因为它美丽,能与百花媲美,在百花中夺魁;有人喜欢短暂的昙花,因为它只是开放一个晚上,所以令人格外珍爱;而我唯独钟情于那小小的梅花,它朴实,但在平凡中,它又有着一股万花不能比的精神。
“墙角数只梅,_____________。遥知不是雪,_____________。”是呀!在百花凋零,万物都失去了勃勃生机的时候,只有梅花,坚强地挺立着,与寒风顽强地拼搏着。愈是寒冷,花开得愈香,我想这大概就是大多数中国人喜欢梅花的道理吧!
我爱梅花,不仅仅是因为它那坚强不屈的品质还有就是它的朴素。春天来临的时候,百花竞相开放,它们不停攀比着。而梅花只是低头躲在那花丛中,过着与世无争、自由快乐的生活。只有到冬天,其他花儿都谢了,它才会出来开出那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花,好一个“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已是悬崖百丈冰,_____________。”梅花就好比是我们的革命烈士一样,在风雪的面前坚强不屈,在敌人的面前表现出那一份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可真令我佩服不已,我一定要学习它这种坚强不屈的精神。
【1】补充文中的诗句。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分外——(____) 顽强——(____) 高兴——(____)
【3】作者为什么喜欢梅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了哪些具有梅花精神的人?梅花精神在他们身上有怎样的体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再见了,亲人》选段,回答问题。(13分)
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嫂”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 ,除部首外有 ( )笔。(2分)
(2)在文中找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坎坷( ) 明白( ) 价值( ) 情深意重( )
(3)用“ ”划出反问句。把它改写成陈述句是 (2分)
(4)“已经送了几十里“这句说明 (2分)
(5)“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请在文中用“~~~”画出大嫂付出了什么代价?(1分)
(6)大嫂为志愿军付出这样高的代价,请你结合课文和资料,想象一下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2分)
17、课外阅读。
汉字的美学价值
汉字是充满美感的文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还很难找到一种文字能与汉字相抗衡。
汉字有结构之美。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美的底蕴。汉字像建筑物一样,有间架结构,不管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汉字的第一要求就是稳定,不能摇晃倒地。于是,汉字特别讲究协调和平衡。有许多字,实际上是一种对称的结构。汉字的这一特点,成了书法艺术的基础。
汉字有意象之美。汉字是用线条来描摹事物的,因此,其中充满了一种意象之美。比如,我们平常见到的“哭”与“笑”两个字,不论你用何种字体来写,看上去都会觉得“哭”就是在哭,“笑”就是在笑。有个舞厅的外面挂了一个“舞”字招牌,活生生是一个女子在独舞。这就是汉字的神奇之处。
汉字有音律之美。汉字一字一音,发音抑扬顿挫,极富美感。中国的诗歌历来是讲究平仄,讲究押韵,讲究节奏的。为什么?因为这样才能把汉字的音律美体现出来。现在一些人写自由诗,根本就不管汉字固有的音律美,诗歌散文化,硬性断句,随意换行,结果不但诗歌的意境受损,而且音律美也丧失殆尽。一首好诗,( )意境要美,( )要有音律美。这样,朗诵时才会激情喷发,感染听众。
汉字有动感之美。汉字书体纷繁,姿态万千。它不为形体所拘,( )是狂草,我们( )可以从其狂放奔放的笔画中欣赏到它的动感之美。不同书体体现不同风格。正楷,如正襟危坐的君子;行书,如健步行走的军人;草书,如步履匆匆的商贾;狂草,如跃马酣战的斗士。写得好的汉字,便成了书法,成了艺术精品。
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中国汉字确乎是异乎寻常的。它的创造契机显示出中国人与世不同的文明传统和感知世界的方式。
【1】从下面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虽然……但是…… 即使……也…… 不但……而且……
【2】短文的结构特点是( )。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
【3】短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汉字的美学价值,分别是:______________
【4】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不同书体体现不同风格,显示了汉字的动感之美。
【5】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说一说,这段文字可以体现汉字哪一方面的美学价值?
链接材料:“重”字一望而沉坠,“霜”字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幽”字一出现,你似乎进入了森林或宁静的院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
半瓶阳光
这是春天一个明媚的早晨,树叶上的露珠眨着眼睛,正探头打量这个新鲜的世界。
屋前的空地上,小女儿站立着,像一棵小树。黑色的眼睛眨巴着,她伸出手,不时往空中轻轻一拈。阳光镀亮了她仰起的双颊,仿佛有两朵小红云飘到她脸上了。
“孩子,你在做什么?”我走过去。她向我一摆手,说:“别过来,我在捉阳光哩。”“捉阳光?”我十分好奇,“阳光捉得住吗?”“能! ”她手指向不远的地方,那里放着一个小玻璃瓶,在阳光下闪射着柔和的光芒。
“我捉了半瓶子阳光了 !”说话时,女儿的眼神很亮。我走近一看,早晨的阳光刚好照亮半个瓶子,这就是女儿所捉的半瓶子阳光了。
我走到她身边,问:“你怎么知道你抓住了阳光?”“我当然知道。风走过来,树叶有 声音;阳光走过来,水里有亮亮的波纹。”
我往远处望,前边的一条小河真的泛起明亮的阳光。“抓到阳光时,手会暖暖的。”女儿边说边把手上的阳光轻轻放进小瓶子里。我伸出手,手心果然有一点儿暖意。难道我也抓住阳光了?我童心大发,兴奋地叫嚷起来:“我也捉住阳光啦——”
女儿慌忙止住我,说:“小声点!你这一吵,会把阳光吓跑的。”
我回屋埋头工作,突然发现一束阳光正悄悄地向我靠拢。挺直腰,我看见女儿正拿一面小镜子往屋内反射太阳。看见我从书堆中仰头,她冲我摆手,说:“爸爸快看,阳光走到我们屋里来了。”
她的手一颤动,镜子里反射过来的阳光就满屋子游动了。有几缕顽皮的光线跳上我的书桌,倏地钻进我敞开的心里来了,于是我的心也暖了,感觉体内也有一条河流在流动,波光滋鞄的。
太阳渐渐落山,阳光越发暗淡了。女儿守着那个瓶子,看见我走过来,她幽幽地说: “阳光又流走了。我看到她手上的阳光只有浅浅的一层了。”
“爸爸,阳光灭了。”她突然向我喊了一句。“阳光灭了?'”我纠正说,“不是灭了,是太阳落山,阳光暗了。”“不!阳光是灭了。”女儿很倔强,“阳光是灯。”
天暗了,我拉亮了屋内的灯,突然想起女儿所说的“阳光是灯”的话,觉得这满屋子的灯光也是阳光了。坐在电脑前,我写下了华兹华斯《彩虹》里的一句诗:儿童是成人的父亲。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明亮——(__________) 顽皮——(________)
【2】短文第1自然段属于___________描写,它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
A.为下文女儿捉阳光作铺垫 B.点明短文的中心
【3】从哪里可以看出“我”的小女儿捉到了阳光?用横线画出来。
【4】仔细品味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联系上下文说说它们的不同含义。
(1)我伸出手,手心果然有一点儿暖意。
(2)于是我的心也暖了,感觉体内也有一条河流在流动,波光潋滟的。
第(1)句中的“暖”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句中的“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一说你对“儿童是成人的父亲”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听短文两遍,完成练习。
①一位搏击高手参加锦标赛,自以为稳操胜券,一定可以夺得冠军。
②出乎意料的是,在最后的决赛中,他遇到了一个实力相当的对手,双方竭尽全力出招攻击。当对打到了中途,搏击高手意识到,自己竟然找不到对方招式的破绽,而对方的攻击却往往能够突破自己防守中的漏洞。
③比赛的结果可想而知,搏击高手惨败在对方手下,也丢失了冠军的奖杯。
④他愤愤不平地找到自己的师傅,一招一式地将对方和他搏击的过程,再次演练给师傅看,并请求师傅帮他找出对方招式中的破绽。他决心根据这些破绽,苦练出足以攻克对方的新招,决心在下次比赛中,打倒对方,夺回冠军的奖杯。
⑤师傅笑而不语,在地上画了一条线,要他在不能擦掉这条线的情况下,设法让这条线变短。
⑥搏击高手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会有像师傅所说的办法,能使地上的线变短呢?最后,他无可奈何地放弃了思考,转向师傅请教。
⑦师傅在原先那道线的旁边,又画了一道更长的线。两者相比较,原先的那道线,看来变得短了许多。
⑧师傅开口道:“夺得冠军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如何攻击对方的弱点,正如地上的长短线一样,只有你自己变得更强,对方就如原先的那条线一样,也就在相比之下变得较短了。如何使自己更强,才是你需要苦练的根本。”
⑨在夺取成功的道路上,在夺取冠军的道路上,有无数的坎坷与障碍需要我们去跨越、去征服。人们通常走的有两条路:
⑩一条路是侧重攻击对手的薄弱环节。正如故事中的那位搏击高手,欲找出对方破绽,给予致命一击,用最直接、最锐利的技术或技巧,快速解决问题。
另一条路是全面增强自身实力。就是故事中那位师傅所提供的方法,更注重在人格上、在知识上、在智慧上、在实力上使自己加倍地成长,变得更加成熟,变得更加强大,使许多问题不攻自破,迎刃而解。
听了这个故事,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
(1)花生的品质很高尚。
_____________
(2)这件事让人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
(3)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不会忘记。
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小嘎子围着胖墩儿蹦来蹦去。(改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有我能知道你的意思!(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乐园。
1.把下面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把”字句:
“被”字句:
2.照样子,写句子。
松鼠有了美丽的家园,快活得叽叽直叫。
23、习作。
寒假中,你读了哪些课外书?哪一本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你写一篇读后感吧!
要求:1.题目自拟,把自己的感受写清楚。
2.书写工整,语句通顺,恰当运用标点符号,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