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河南信阳二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日积月累。

    1.古诗词是我国灿烂文化的瑰宝,从“君看一叶舟,______”感受到范仲淹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从“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感受到王安石的思乡之情;从“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___”明白新冠疫情终会结束,美好的春天终会到来。从“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明白遇到任何困难都应该坚强面对。

    2.看到同桌整天想着玩,不认真学习,我想用《汉乐府》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来劝他趁着少年时努力,不要等老了才后悔。

    3.生活中,有时候我们做一件事花了很大精力,但是结果却并没有如愿;而不知何时不经意的一件事却会顺利的得到好结果,真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的《浣溪沙》中和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句抒发的感情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不断变化的时代,我们也要适时摒弃旧的规矩,与时俱进,古人早就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

  • 2、翻译古诗《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__________________

  • 3、按要求填空。

    (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_________原名沈岳焕,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説《_____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等。

    (2)《十五夜望月》通过中秋夜景和特定环境气氛的渲染以及诗人丰富的想象,抒发了______________

  • 4、看拼音,写词语。 

    chū xún  suàn bàn   jiǎo zi   fěi cu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zá bàn     zhēn zi   mài yá tá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sì yuàn     áo zhōu   mǐ cù     lì zi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fēng zheng    biān pào   guàng miào hu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5、给下列句子中的成语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在学习上,他能够举一反三,稍加点拨,就能进步很大。________

    (2)身为时尚设计师,有时需要标新立异,这样才能获得青睐。________

    (3)遇到困难,他总是迎难而上,想方设法去解决。________

    (4)如何有效地管理共享单车,需要认真调查研究,集思广益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题目中的“值”的意思是____,整个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古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诗中诗人将主人不在家或不想让青苔留下木屐的痕迹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语言幽默风趣

    B.诗的后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出墙的“一枝红杏”,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并通过一枝红杏,引发无限遐想,让读者想象“满园春色”

    C.本诗景中有情,诗中有人,诗人“小扣柴扉”但园主人却“久不开”,说明园主人懒于社交,性情孤僻冷漠

    D.朗读这首诗时要注意语调的变化,前两句要语调低沉,语速缓慢,读出诗人的失望扫兴之感;后两句要语调上扬,语速稍快,读出诗人的欢快、喜悦之感

    【4】诗中揭示了“一切美好的、充满生机的新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这一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诗句中“潜”字运用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饱含诗人___________的心情。

    2用自己的话写写这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3这两句诗写出了______的美丽景象,“____”与“______”相互映衬,不但点明了云厚雨足的特点,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4诗人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 )

    A.触觉 B.听觉

    C.视觉 D.嗅觉

    5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喜”是这首诗的情感主线,全诗不着一个“喜”字,字里行间却处处洋溢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

    B.全诗在层层写实中突出春雨之“好”:滋润万物生长,给农夫渔夫带来丰收的希望,给全城带来万紫千红的美景。

    C.诗的最后两句是想象雨后清晨的景色:红花带着晶莹的雨珠,鲜润浓艳,垂满枝头。

    D.作者描写春雨融情于景,从夜写到晓,由写内心的感觉到写客观景物,由听觉到视觉,充满诗情画意。

  • 8、阅读宋词,完成练习。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___________。

    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充词句。

    2词的序点出了词人所观所感的地点是___________,其中的主要景物是___________,景物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这个序为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作了铺垫。

    3词的上阕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画面。请你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画面连贯地表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中表现词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的歌声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个口不离曲的歌迷。

    其实,父亲唱的歌并不动听。他没文化,不识“哆咪”,也没有天生一副好嗓子。他只是随意地哼些俚曲俗调,或是从戏台上学来的零碎唱句,别人是很难听出他唱的内容的。但父亲唱歌时派头十足,有板有眼,有顿有挫,有时还摇头晃脑,扬扬自得,显出愉悦惬意的神情,街坊邻里、亲戚朋友都称父亲唱的无字曲是“开心曲”。

    说是“开心曲”,倒是十分贴切的。那时日,父亲的生活过得很是艰辛。他一人独撑着十口之家,像驾着一叶扁舟在人生的大海上漂流,随时有风暴的惊扰。他每天到街市摆小摊,赚个一元八角,晚上回家如数交给我母亲,作为柴米油盐的资用。如若父亲一天不出去,家中便可能无米下锅。母亲常常为这种困境烦恼愁闷,父亲却十分坦然。他相信天无绝人之路,从不为生活的艰难怨天尤人,总是唱着歌迎接生活的挑战。

    他唯一的爱好就是看戏听曲。没有钱买票进戏院,就在街头看宣传剧,听民间艺人演奏。

    记得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我像往日一样从睡梦中醒来。窗外电闪雷鸣,风呼雨啸。我寻不到父亲那熟悉的音调,心头顿时感到不安。茫茫黑夜,风狂雨骤,父亲该不会有什么意外吧?我看见母亲也睡不着,她怀抱小妹坐在床头守着小煤油灯,也在焦急地等待。壁钟已敲过十二下,又敲了一下、两下,夜深了。我心中默默祷告:天公啊,你保佑父亲平安归来吧!蓦然,我听到了父亲的歌声。它透过风声雨声,伴着小木车的“咿呀”叹息,从巷口那边悠悠飘来。父亲的歌声仍是那样脆亮,那样欢快。

    从此以后,我一想起父亲那晚唱着歌顶风冒雨推着小车的情景,心中便感动不已,我好像从中领悟到一种人生的况味,明白了不少做人的学问。

    父亲没进过学堂□也不懂什么人生哲理□但他却能做到不为生活的艰辛而气馁□不为遭遇的困苦而哀叹□总是那样开心□笑迎人生风雨□这是多么不容易呀□

    【1】在文中的方框中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给下列句子中的引号选择正确的用法。

    (1)街坊邻里、亲戚朋友都称父亲唱的无字曲是“开心曲”。 (____)  

    (2)它透过风声雨声,伴着小木车的“咿呀”叹息,从巷口那边悠悠飘来。(____)

    【3】下列句中加点的“风”“雨”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记得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我像往日一样从睡梦中醒来。

    B.茫茫黑夜,风狂雨骤,父亲该不会有什么意外吧?

    C.它透过风声雨声,伴着小木车的“咿呀”叹息,从巷口那边悠悠飘来。

    D.笑迎人生风雨,这是多么不容易呀!

    【4】用“____”画出第三自然段中最能反映父亲积极的生活态度的句子。

  •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白蚁的破坏作用

    常言说:千里之提,溃于蚁穴1998年长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一些堤坝出现就是蚁害所致。当然,这里所说的不是普通的蚂蚁,而是土白蚁。土白蚁行踪诡秘,为害隐蔽。一些外表看来完好无损的河提土坝很可能已经遭受严重破坏。荆江大提上飞驰的小吉普竟然全车陷落在土坝中,至于行人、水牛跌入坝中陷阱情形就更是属见不鲜了。那么,小小的白蚁为什么掏空千里之提,使之毁于一旦呢?

    科学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我国的白蚁大体上可分为三类:木栖性白蚁、土栖性白蚁和土木两栖性白蚁。破坏提坝的白蚁主要是土栖性白蚁,即与在土中筑巢的一类白蚁。一个成年蚁巢内的几百万只白蚁在一起过着有组织、有纪律的群体生活。白蚁的社会有严格的分工:蚁王、蚁后专门繁殖后代;兵蚁负责安全保卫;工蚁数量最多,从事筑巢、觅食等基本劳动。土白蚁的巢穴在地下可深达两米,主巢大约1-2立方米,主巢果周围的副由于土白蚁不断在提坝内分群、蚕食、筑巢,使得提坝中蚁巢星罗棋布。一旦汛期来临,水位高涨,水流溢入蚁道、蚁穴,就会出现提坝管涌、渗漏和滑坡等险情;如果不及时排除.则会提崩坝垮,出现灾难性后果。土白蚁对人类而言是一种有害昆虫。土白蚁蚁群庞大,繁殖迅速,习性隐蔽,破坏力强要彻底消除它的危害并非易事。近年来,科学工作者已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千里之提,固若金汤的远景必将成为现实。

    1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第2段的主要内容是(   )

    A. 写土白蚁的社会分工

    B. 写土白蚁的群体生活

    C. 写土白蚁对堤坝破坏严重的直接原因和由此产生的后果

    D. 写土白蚁的数量

    21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第2段第⑤句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   )

    A. 举例子;列数字 B. 举例子;打比方 C. 打比方;列数字 D. 列数字;举例子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下列哪一项?选择正确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A. 由整体到部分 B. 由主要到次要 C. 由概括到具体 D. 由结果到原因

  • 11、阅读

    手和脑的故事

    一天,手正在欣赏一件自己精心制作的杰作,又高兴又骄傲地说:“我确实是万能,如果没有我,怎能制造出这样精美的东西,人类哪里有美满的生活呢?”手洋洋得意,越说越兴奋,大有目空一切的气概。

    大脑听了很不服气,于是大声地说:“你这么自大,太过分了。其实,你有什么了不起?如果不是我在动脑筋,你哪有这样的成就?你不过是依从我的命令行事罢了。”手立即加以反驳:“胡说!你只凭空想,不做一事。 哪里比得上我一天到晚都埋头苦干,制造出 无数有用的东西!”

    他们因为吵了嘴,便谁也不理睬谁。大脑每天在计划怎样改良机械,怎样设计精密的仪器,希望用来代替人力,减轻人类的辛苦,却始终无法实现。而手呢,也只是习惯性地整天忙忙碌碌地工作。但是做出来的东西,完全缺乏良好的性能。至于什么缘故,总是弄不清楚。

    眼睛看见他们互不相让,真是又气又急,便对他们说:“你们这样相持下去,终究不是办法,必须互相配合才对。大脑想出来的计划,要靠手从实际生活中证明这个想法是否 正确,从而获得宝贵的经验。手的劳动依靠大脑的帮助,才能进步;大脑的思想,得到手所提供的经验,也就更灵活,更精明了。这样,大家才能够收到相辅相成的效果,人类社会才能够不断地进步。”

    听了眼睛的忠告,手和脑都觉悟过来。从此,大家和好如初,一同合作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忠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脑为什么争吵?请用一句话概括出它们争吵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手和脑争吵后谁也不理睬谁,造成了怎样的后果?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手和脑觉悟到了什么才和好如初,一同合作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看京剧

    晚7时15分,能容纳上千名观众的梨园剧场演出大厅已是座无虚席,人头攒动。来自五大洲的各国游客,正翘首以待,等待着观赏今晚的剧目。

    7时30分,开场的锣鼓骤然响起,观众席上灯光暗了下去。在清脆激扬的乐曲声中,身穿中国民族服装的演员出现在舞台上。《三岔口》《秋江》《水漫金山》等一出出京剧传统保留剧目展现在观众面前。精彩的武打、优美的舞蹈和圆润动听的唱腔紧紧地扣住了观众的心弦,显示出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记者身处观众席中,偷眼向四周看,只见不远处,一位金发碧眼的女郎已被《三岔口》那出神入化的武打所吸引,每当打到紧要处,就不由自主地抓紧身边的男友的手。而当《秋江》的男女主人公出现在舞台上时,记者发现身边几位鹤发童颜的外国老人便陶醉在悠扬的旋律和美妙的舞蹈中,情动处,甚至伴着台上的,用脚打起了拍子。

    《水漫金山》的演出开始了,剧场内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白娘子、小青大战法海,那英武俊美的亮相,令人的花枪,还有一连串的毽子小翻,都博得了满场叫好声。特别是白娘子力战群敌时的踢枪绝技,更是惊得老外们,情绪高涨。

    掌声,春雷般的掌声,在剧场内一次次滚动。观众席里,接连不断亮起闪光灯的白光。一位中年男子地跑到台口,不住地按动照相机的快门。一些观众随身携带的摄像机也开始运转。

    1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四个词语填入文中横线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轻歌曼舞  歌舞升平  眼花缭乱  目瞪口呆  瞠目结舌  情不自禁  应接不暇

    2本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写出了京剧的魅力。

    3“掌声,春雷般的掌声”一句所用的修辞方法有________和反复,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出两处作者描写观众观看京剧表演时的表现的句子。再写一写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传承京剧文化,很多中小学设置了与京剧相关的课程。京剧进课堂,引发了大家的广泛讨论。对此,一些人表示:“京剧进课堂,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值得鼓励。”另一些人则表示:“京剧进课堂,很难实现。京剧应该先进剧场,再进课堂。”还有一些人表示:“我国的戏曲种类众多,特色各异,仅仅限于京剧,并不合适。”对于“京剧进课堂”这一做法,你有何看法?请写一写。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清晰,语言通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穿透灵魂的微笑

    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了,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扑向坐落在山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庄。农合、良田、树木,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躲过被冲毁的(劫难国难)。

    滚滚而來的泥石流惊醒了睡梦中的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流进屋内的泥石流已上升到她的颈部。小女孩只露出双臂、颈和头部。及时赶来的营救人员围着她一筹莫展。因为对遍体鳞伤的她来讲,每一次拉扯无疑是一种更大的(伤害  危害)。此刻房屋早已倒塌,她的双亲也被泥石流夺去生命,她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始终没有叫一个“疼”字,而是咬着牙微笑着,不停地向营救人员挥手致谢,两臂做出表示胜利的V字形。她(坚信  相信)政府派来的营救人员一定能够救她。可是,营救人员傾尽仝力也没能从固若金汤的泥石流中救出她。小女孩始终微笑着挥着手一点一点地被泥石流(掩盖   淹没)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流露着微笑,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那一刻仿佛漫长如一个世纪,在场的人含泪目睹了这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

    死神可以夺去人的生命,但永远夺不去生死关头那V字所蕴含的信念和精神!常常在生命边缘蕴含着震撼世界的力量,让人生所有的苦难如轻烟般飄散。

    世界上最坚硬不屈的就是那在苦难中的微笑着、痛苦着、高扬信念旗帜的灵魂。

    1用“√”选择括号内恰当的词。

    2V”字形代表__________,“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小女孩的微笑是“穿透灵魂”的呢?请写一写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理解和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理解

    雷雨

    夏日的中午,连空气也发烫。笔直的大道,无遮无盖地曝晒在阳光之下。路旁的几株柳树,热得无精打采,低垂着枝条。柏油路软绵绵的,一脚踩出一个浅浅的脚印。一串汗珠摔下地,“吱”的一声,冒了一道白气,就没影了。

    空气闷得人发慌……

    “热死了,热死了……”树上的知了拉开嗓子高叫着。

    方才还是烈日炎炎,万里蓝天不见一丝云絮。一转眼,狂风尖厉地呼啸着,旋转着,把路边的几株柳树吹得七颠八倒。“沙沙沙”,一些小砂子平地飞起,撞到窗子的玻璃下,发着声响。不知谁的草帽,被风吹得像风筝似的,一翻一翻地飞向空中。天色骤然暗下来,半空中一大块一大块墨灰色的云,差一点擦着高楼顶,不一会儿就连成了一片,像块大墨布似的遮着天空,并且一点一点地压下来,压下来……

    “嚓!”闪电似乎看不惯这闷人的天地,它发怒了,用闪亮的宝剑挑破了黑幕布。

    “轰隆隆!”雷公似乎也看不惯这闷人的天地,它发怒了,用震耳欲聋的吼声震倒了黑云山。

    不一会儿,“达达达”,豆大的雨点急速地落下来了。它敲打着柏油马路路面,敲打着玻璃窗,溅起白蒙蒙的水雾。接着,一丝清凉的湿润的空气便浸入人的肺腑。

    闪电不那么刺眼了,雷声不那么震耳了,雨幕不那么密集了……仅仅半个钟头,就雨过天晴了。

    这一阵雨,把整个天地洗刷一新。你再看路边那几株柳树,伸展着枝条,叶儿上挂着晶莹的水珠,多么精神啊!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骤然——_______   方才——________

    2本文的中心思想概括为以下三种,请你选出其中正确的一种(   )

    A.本文主要描写了雷雨时的情景。

    B.通过对雷雨情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喜悦心情。

    C.通过对雷雨情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雨前情景的害怕。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照样子,转换句子。 

    例:父亲说:我的糖葫芦蘸得均匀。 

    父亲说,他的糖葫芦蘸得均匀。 

    他经常说:还不如我闺女呢,太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很多蝙蝠灵活地在夜空中飞来飞去。(缩句)

    2.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   ,(A.冲垮海堤 B.毁灭沿海的城镇 

    C.无情地掀翻船只)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将正确的序号填人横线上)

    3.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

    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两句合成一句)

    4. 人类正面临食物匮乏的威胁。(改为被字句)

    5. 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不可缺少的每日的食盐。(修改病句)

     

  • 18、句子兵工厂。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也会写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我知道这是一个___________句,我能把它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昨天一夜几乎完全没合眼。(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妈妈都出差了,我只能自己学着做饭、收拾房间。(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吃饱了的八儿肚子已经成了一面小鼓。(用加点词语和本句修辞手法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题目:难忘

    我们就要离开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在新的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临近毕业,你一定有很多美好的回忆荡漾在心间。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一两件事来表达自己对母校(老师、同学……)深深的情谊,字数在500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