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吉林四平2025届高三语文上册一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至军中(估计) 关山若飞(越过) 尽失其(制度)

    B. 幸来告良(所以)   故遣将守关者(特意) 君安与项伯有(故交,老交情)

    C. 荆轲遂车而去(登上) 一蹴而(成功)   轲自知事不(完成)

    D. 吾属今之辱(被) 不足外人道也(向、对、跟)  我鱼肉 (称为)

     

  • 2、对下列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老王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这句话用了夸张的手法,再次强化老王临终前的形象,表现他生活上的苦境,表现他人性的善良。

    B. “格斯拉本人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因为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本来就有点僵硬和迟钝。”这里写格斯拉由靴匠职业兼及皮革,用皮革喻示诚实、执着的性格。

    C. “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吃掉。”用比喻论证把对待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态度阐述通俗易懂。

    D.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这里的 “丰富”“大度”都是贬词褒用的反语,亦庄亦谐,更加幽默。

     

  •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柳宗元与山水的相遇,多少有些偶然、被动和无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山水与人合二为一,并且化为山水之文。

    ①与此相应,山水也走进了他的文章之中

    ②不过,或许是永州山水的深情召唤

    ③他不是自愿来到这里,而是被无可抗拒的力量抛掷到了这里

    ④或许是自己的突然醒悟

    ⑤当他来到这块荒蛮瘴疬的土地时,心情的消沉郁闷可想而知

    ⑥总之,柳宗元终于在山水中找到了自己新的生存天地

    A. ⑤①⑥④②③   B. ⑤④①③②⑥   C. ③②⑤⑥①④   D. ③⑤②④⑥①

     

  •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如果人家对我们是洞若观火,我们对人家一知半解或者一无所知,在学术竞争当中想超越人家是不可能的事儿。

    B.公益广告作为一盏明灯,有短小精悍等特点,在讲好脱贫故事、展现扶贫成果、推动精准脱贫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C.消极的文学教育,坑害了本该正常发育的文学读者,他们那一点点有关文学的天资也在豆蔻年华就被生生割断。

    D.执法者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遇事互相推诿;管理者们以各种借口独善其身,得过且过,要是这种现状持续下去,真为天鹅洲的江豚捏一把汗。

  •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孟剑锋苦心孤诣造国礼,透过名为“和美”的錾刻果盘,把中国人几千年技艺的传承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②感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曰无故呻吟,亦长歌当哭之意耳。

    ③中式风格很注重文化品味,附庸风雅、浸润文化甘霖的传统装饰必不可少。

    ④雷山乡村教师坚守学校35年,宵衣旰食,独自“守巢”不言苦。

    ⑤德媒评“最佳国家”榜,中国在排行榜上的名次有所下滑,但在实力、创业环境和全球影响力排行方面,中国的表现可圈可点

    ⑥我们需要锲而不舍的韧劲,滴水穿石,群轻折轴,行动至上方可梦想成真。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③④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一只破靴子

    [英]高尔斯华绥

    剧本《顺流而下》巡回演出的第二天中午,演员吉尔勃特·凯斯特从东海岸的海滨寓所走出来。他刚刚度过六个月的失业生涯,现在在《顺流而下》的最后一幕扮演杜密纳克医生这个角色。他明白,他的年龄已让他辉煌不再,一周四镑的薪金也不能使他再发财了,但是一想到终于又获得了工作,他的举止神情就轻松活泼起来。

    他走到鲜鱼铺的前面,带着淡淡的笑容注视一只大龙虾。多少年不吃大龙虾了呀!接着,他顺着街道走去,在一家成衣铺前面又停了下来。映在橱窗上的一个长期一天只吃两顿饭的人的英姿,架在柔和的棕色眼睛前面的优美的眼镜,和他在1912年参加《教育西蒙》演出得来的雅致的丝绒帽,给了他一丝淡淡的美感。他站在橱窗前面,脱下帽子,露出他头上的新玩意儿:一绺白发。这是一宗财产呢,还是一生结局的开端呢?

    他继续向前走去,发觉一张熟悉的面孔从他的身旁掠过,一转身看见一个矮小的衣冠楚楚的人也转过脸来——一张又红、又亮、又圆的脸。

    “凯斯特?对了,就是你。从你离开疗养所以来还没有碰过头呢。你记得我们演《戈塔·格兰姆伯斯》的时候多有趣呀!我起誓,真高兴见到你。走,我请你吃饭。”

    这个人就是布列斯·格里恒,南海岸疗养所娱乐界的阔东家和灵魂。

    “好吧!”凯斯特稍稍拉长声调慢吞吞地答道。

    两个人并排走着。一个是褴褛得别致,另一个是衣冠楚楚,胖乎乎的一团。

    “请坐!堂倌,来一只又好又大的虾,一盘色拉,另外——嗯——一小块牛排加炸得脆酥酥的土豆片,一瓶我喜欢喝的白葡萄酒。”

    房间里摆着两张小桌子。他们两个人占了一张,面对面坐下。

    凯斯特突然滔滔不绝地大谈戏剧、音乐和艺术。那矮小鄙俗的东道主把眼睛睁得滚圆,不时发出惊叹声,这些显然大大地鼓舞了凯斯特。

    “哎哟,凯斯特,”格里恒突然叫起来,“你有白头发啦!这是突然有的吗?”

    “不,是慢慢长出来的。”

    “怎么回事呢?”

    有一句话已经滚到凯斯特的唇边:“你挨挨饿看。”

    可是他回答说:“我也不晓得。”

    格里恒坐在那里,嘴唇微微张开,衔着雪茄烟,他那像小圆石般明亮的眼睛盯住桌布外边,接近地板的什么东西。格里恒的眼皮跳了几下,然后说道:“我说呀,老兄,你手头真的很——很紧吗?我是说,如果我帮得上忙,你就直说吧。咱们是老朋友,你又不是不知道,而且——”又一次,格里恒眼睛睁得滚圆,注视地板上的什么东西,凯斯特的眼光跟着扫了过去。悬在地板上空的是——他那只破靴子。因为他跷起腿坐着,这只靴子在离开地面六英寸光景的空中摆动着——破了——两道裂缝横在鞋头和鞋带之间。

    对!凯斯特自己明白,那是他靠扮演《傻瓜》一剧中贝蒂·卡斯戴斯得来的一双靴子中的一只,那是在大战就要爆发时的事。

    他的视线从那只破靴子移到格里恒身上,看到他头发梳得光光的,带着关注的神情。

    凯斯特苦笑了一下说:“不,不要,谢谢。”

    格里恒的眼睛又睁得滚圆——凯斯特已经将他那只脚放下。格里恒付了账,站起来。

    “老兄,对不起,我两点半钟还有约会,见到你真是太高兴了,再见!”

    “再见,”凯斯特说,“谢谢你。”

    现在只剩下凯斯特一个人了。现在他是单独和他的心灵、他的破靴子、他的未来的生活在一起了……

    这时两个年轻的女人走了过来,就在他和房门之间的那张桌子的旁边坐下。他瞧见她们在看他,他的灵敏的耳朵听见她们在絮絮低语:“没问题——是在最后一幕。你瞧瞧他那绺白头发!”“噢!对了,对了!不就是那一绺白头发——不就是他!”

    凯斯特挺起腰板,微微一笑,端了一端他的眼镜。她们居然已认出剧中的杜密纳克医生就是他。

    他挺挺身子站了起来,那两个年轻的女人抬头望望他。凯斯特神态英俊,带着浅浅的笑容,从她们的身子旁掠过,尽可能不让她们看见他那只破靴子。

    (选自《高尔斯华绥短篇小说集》,有删改)

    1凯斯特从一位著名演员陷入落魄潦倒的境地,你认为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2小说中的凯斯特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3小说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举出两例加以分析。

    4小说题为《一只破靴子》,但也有人认为以《一绺白头发》为题好,你认为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或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从容不迫大败曹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公在城墙角落焦急等待女主人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白处。

    (1)“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的言行的句子:_____________

    (2)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出荆轲义无反顾的精神的语句_______________

    (3)鲁迅痛惜于我们民族的衰亡,痛惜于民族的默无声息。他警示人们:______________

     

  • 9、补写下列诗词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既抒发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又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琵琶行》中,白居易描写贬谪之地的音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琵琶女高妙的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

    (4)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荀子)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的《阿房宫赋》描写渭水、樊川水流平缓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国论》中表现列国先人艰苦开疆辟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主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鹃是古代文人笔下常见的意象,如《锦瑟》中______________,以杜鹃表达伤感之情。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词,完成下列小题

    风景

    辛笛(注)

    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比邻而居的是茅屋和田野间的坟/

    生活距离终点这样近/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

    惯爱想一路来行过的地方/说不出生疏却是一般的黯淡/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

    都是病,不是风景!

    (一九四八年夏,在沪杭道上)

    (注)辛笛(1912-2004),现代诗人,江苏淮安人。诗人年轻时去英国留学,写这首诗时刚从海外归来。

    1下面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第一二句以铁轨喻“中国的肋骨”,以列车喻“社会问题”,比喻新奇生动,含义深刻,揭示了旧中国贫穷、黑暗的社会现实,也为全诗定下了沉重的基调。

    B. 第三四句是对车外景象的想象和议论,诗人取茅屋和坟入诗,既勾画出农村的萧索,又由生死距离之短写出农民一生的可悲可叹。

    C. 第五六句以色彩的不同,表现出自然与人的对比,第六句中“新”与“旧”形成鲜明反差。这两句表现出诗人对被抓的壮丁悲惨境况的深切同情。

    D. 整篇诗歌中没有出现一个“我”字,却塑造了一个情感饱满的自我形象,诗人是一个怀有深沉忧患和愤激心情的思考者。

    2诗歌取名为《风景》有何妙处?请结合全诗分析说明。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武安天下不信人也。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也。”武安君从齐来而燕王不馆也。

    谓燕王曰“臣东周之人也见足下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今臣为足下使利得十城功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使臣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参三者天下之高行而以事足下可乎?”燕王曰“可。”曰“有此臣亦不足下矣。”

    苏秦曰且夫孝如曾参义不离亲一夕宿于外足下安得使之之齐?廉如伯夷不取素餐污武王之义而不臣焉辞孤竹之君饿而死于首阳之山。廉如此者何肯步行千里而事弱燕之危主乎?信如尾生而不来抱梁柱而死。信至如此何肯扬燕、秦之威于齐而取大功乎哉?且夫信行者所以自为也非所以为人也。皆自覆之术非进取之道也。且夫三王代兴五霸迭盛皆不自覆也。君以自覆为可乎?则齐不益于营丘足下不逾楚境不窥于边城之外。且臣有老母于周离老母而事足下去自覆之术而谋进取之道臣之固不与足下合者。足下皆自覆之君也仆者进取之臣也所谓以忠信得罪君者也。”

    燕王曰“夫忠信又何罪之有也?”对曰“足下不知也。臣邻家有远为吏者其妻私人。其夫且归其私之者忧之。其妻曰‘公勿忧也吾已为药酒以待之矣。’后二日夫至妻使妾奉卮酒进之。妾知其药酒也进之则杀主父言之则逐主母乃阳僵弃酒。主父大怒而笞之。故妾一僵而弃酒上以活主父下以存主母也。忠至如此然不免于笞此以忠信得罪者也。臣之事适不幸而有类妾之弃酒也。且臣之事足下亢义益国今乃得罪臣恐天下后事足下者莫敢自必也。

    选自《战国策·燕策》

    【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东周之人也     庸俗浅陋。

    B臣亦不足下矣   从事做事。

    C而不来   约定时日。

    D臣之固不与足下合者   志向目标。

    【2】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乘”指一万辆兵车。周代制度规定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以“万乘”指天子、帝王战国时期大的诸侯也称“万乘”。

    B“咫尺”周制八寸为咫十寸为尺。谓接近或刚满一尺。形容距离近。“身无咫尺之功”就是我最近没有功劳的意思。

    C“足下”是对对方的尊称。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这段文字中的“足下”就是这种用法。

    D“三王”“五霸”指的是先秦时期的八位杰出的君主夏禹、商汤、周文王、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秦通过列举尾生、伯夷、曾参的事迹说明自己也有向他们学习的愿望结尾用一个小故事说明了自己好心没有好报的处境。

    B苏秦指出政治活动不能用普通的仁义道德来评价“三王代兴五霸迭盛”都是因为他们“去自覆之术而谋进取之道”。

    C苏秦认为故事中那个小妾虽然能够“活主父存主母”却因为摔落酒杯而被主父鞭笞这就是因忠信而获罪的不公平事例。

    D苏秦认为自己像故事中的小妾一样忠信得罪。如果受到罪罚他担心以后来侍奉燕王的人没有谁自信能够做到这样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夫孝如曾参义不离亲一夕宿于外足下安得使之之齐?

    2且臣之事足下亢义益国今乃得罪臣恐天下后事足下者莫敢自必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现代社会,千姿百态,五彩缤纷,诱惑无处不在。我们该如何面对诱惑呢?

    请以“ 的诱惑”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时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700 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