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这句公益广告语告诉人们( )
A.个人的行为决定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B.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C.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
D.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2、《论语》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下列选项与这一观点的要求一致的是( )
A.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B.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C.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D.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3、小勇在亲友聚餐时拒绝使用公筷(注:公筷可防止可能的疾病相互传染,用于夹菜,但不用于吃饭的筷子),当表弟劝说他时,他镇定地说:“亲友之间不用,再说用不用公筷是我的自由,你就别管了!”小勇的话说明他没有认识到( )
A.遵守规则只能靠自律
B.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C.建立规则的目的就是限制自由
D.不遵守规则必然违法
4、《元史•许衡传》中记载:夏日外出时,众人争相摘取路边的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劝他:“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说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没有主人吗?”这告诉我们( )
A.不遵守规则的人都不会自我反省
B.必须坚定信仰,不对规则提出异议
C.遵守规则只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
D.遵守规则需要自律,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绳
5、近些年,不少高校都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分析学生每月的就餐金额和消费金额,判断学生的基本生活水平,对学生进行“隐形资助”,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补助公平和学生尊严之间的平衡,因而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这说明( )
A.关爱他人就一定要倾其所有,奉献全部
B.将贫困生置于大众目光下才能帮助他们
C.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考虑他人的感受
D.关爱他人,精神关怀比物质帮助更重要
6、下列表格中案例与违法类别相匹配的选项是( )
选项 | 案例 | 违法类别 |
A. | 王某散布谣言引发恐慌,被公安机关拘留5日,罚款200元。 | 民事违法 |
B. | 李某非法贩卖濒危野生动物,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 | 刑事违法 |
C. | 张某未按合同约定时间交货造成他人经济损失,被判定赔偿8500余元。 | 行政违法 |
D. | 王某损害他人名誉被要求赔礼道歉 | 行政违法 |
A.A
B.B
C.C
D.D
7、关于劳动的理解,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劳动可以帮你实现所有美好理想
B.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创造的
C.我们国家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广大劳动人民辛勤创造的
D.劳动是幸福的源泉
8、“你所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这句话从个人对社会影响的角度说明了( )
①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②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
③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人们的活动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④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9、下列体现自觉遵守规则的是( )
A.自习课上,同学们安静学习,小刚唱起了歌
B.小明将垃圾进行分类放进垃圾箱
C.小红乱闯红灯
D.小丽看无人,踩踏草坪
10、截至2023年9月28日,沾益区、富源县、陆良县实施的“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项目,已为全部680名服务对象及其家庭送上了中秋、国庆的双节祝福,提供基础体检、理发、代购代办、康复理疗等服务超过1600余人次。面对残疾人我们应( )
①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②用平等待人的态度尊重他们
③因为身体残障而歧视他们④关爱但讲究策略,不伤害自尊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1、为培养亲社会行为,我们应该( )
①主动了解社会
②关注社会发展变化
③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④看到有人在公共场所乱贴广告而无动于衷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下列古语与规则相关的是( )
①树欲静而风不止 ②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③言无二贵,法不两适 ④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张某受录像的影响,想过花天酒地的生活,与同学李某在校门口抢劫低年级同学的零花钱。下列对张某的行为的看法正确的是( )
A.张某的行为是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的犯罪行为
B.张某应当向他人要钱
C.张某的行为并不触犯法律
D.张某在劫富济贫
14、8月30日,央视网报道,在脱贫攻坚和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网络直播、网络订单、线上培训等信息化手段,让群众的获得感大幅提升。这说明( )
A.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B.网络推动民主进步
C.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D.网络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15、下面图片属于社会秩序中的( )
A.生产秩序
B.交通秩序
C.公共秩序
D.社会管理秩序
16、钱伟长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1948年,当他有机会重返美国工作时,面对签证申请表上的“若中美交战,你是否忠于美国”一栏,他毫不犹豫地填上“否”,放弃了赴美机会。这启示我们( )
①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
②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就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③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我们应以国家利益为重
④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A.母女、同事——血缘关系
B.同学、兄弟——业缘关系
C.同乡、邻居——地缘关系
D.师生、业主——地缘关系
18、下列行为中属于积极承担责任的是( )
A.上学迟到,怪妈妈没及时叫醒自己
B.考试没考好,抱怨试题的难度太大
C.沉迷玩手机,导致白天上课打瞌睡
D.认真完成各科作业并整理好错题集
19、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 )
①青年担当责任②思维敏捷,积极探索
③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④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指行事进退,一切皆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岂能为了个人的安危福祸而算计。这强调了( )
A.个人利益、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B.只要国家利益,不要个人利益
C.国家利益至上,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D.符合国家利益的,定符合个人利益
21、晓刚认为我们还是中学生,宪法与我们没有什么关系。
判断:
理由:
22、外出旅游的小明认为:旅游图得就是自由,我想怎样就怎样。
判断:(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小龙想要当班长,妈妈以“负责班委工作,会占用你的学习时间,对你的学习造成影响”为由,坚决反对。
判断:
理由:
24、作为中学生,我们在与异性交往时,应该做到哪几点?(6分)
25、某校八年级同学在学习了“公民的义务”相关内容之后,准备出一期板报,对“生活中的义务”进行宣传。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员,请参与完成下列任务。小刚同学在学校看到了一些积极履行义务的现象,他以这些现象为素材,设置了一道题目。
现象 | 履行的义务 |
小芳在教室后面放置了一个纸箱,收集废旧电池 | ① |
小健值日期间,在学校食堂门口组织大家排队就餐 | ② |
小华看见学校的国旗被大风吹掉了,就赶快向政教处老师报告,并和老师一起重新把国旗升起来 | ③ |
(1)请问表格中的①②③应对应填写具体哪种义务(名称)?
(2)在出板报过程中,小刚同学就“如何忠实履行义务”列举了教材中的三种类型:A、法律鼓励做的B、法律要求做的C、法律禁止做的。他可能列举哪些实际的例子呢?
26、材料一:2015年9月23日第五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张高丽强调,推动对口援疆工作要坚持就业第一、教育优先、持之以恒、“输血”“造血”并重、智力支撑,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搞好顶层设计,科学编制“十三五”援疆规划,完善对口援疆工作的制度保障。
材料二: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1)请你列举出党和政府保障各民族平等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具体举措。
(2)青少年为促进民族团结应做些什么?
27、材料一: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材料二:我国政府规定休渔期、休牧期等,保护海洋和草场资源。
材料三:我国政府大量投资交通、水利、环保、通信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以改善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请说说上述材料中,我国政府分别是采取什么方式来维护公共利利益的?
28、某校八年级(1)班正在以“坚持宪法至上 弘扬宪法精神”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
【解读宪法】
(1)根据所学知识,请将上图中①②③的内容补充完整。
【学习宪法】
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以下简称普法网)将于2022年6月初上线第七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宪法卫士”专栏,分学段为大中小学生免费提供各类宪法学习资源;对完成学习达到要求的学生授予“宪法卫士”标识。同时要求各地要以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为契机,组织和动员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开展宪法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等活动,争取让每位师生都以不同形式参与宪法学习相关活动。
(2)参加此项活动,我们需要掌握哪些宪法知识?
【践行宪法】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其中就包括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以第七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为契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筑牢宪法信仰。
(3)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你准备怎样弘扬宪法精神,筑牢宪法信仰?
邮箱: 联系方式: